任督腧穴临床汇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〇三 中极

[概说]

中极,“膀胱调节开关”。

中极为膀胱疾病的通用穴位,无论是尿失禁还是尿闭,几乎所有涉及膀胱的病症都可取用。

由解剖可知,穴位正下方腹腔内为膀胱,是与膀胱最为接近的穴位,古人以此为膀胱之募穴,治疗膀胱疾病为其首要功用。

《素问》:“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气化作用正常则排尿正常,如果膀胱气化不利,就会出现与排尿相关症状,“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因此,本穴首用于膀胱病症,如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遗尿等。

膀胱邻近生殖器官,所以治疗生殖系统疾病也是其功用的一部分。还有,任脉起于中极之下,本穴下方为任督冲之源,又与足三阴经交会,具有较好的调理任、冲、督及足三阴经的作用。凡任、冲、督、足三阴经相关的妇科、男科等生殖系统疾患也可选用。如月经不调、崩漏、阴痒、盆腔炎、附件炎、产后宫缩痛、遗精、阳痿、早泄等。

[应用与发挥]

(一)膀胱病症

1.尿潴留

中极是治疗尿潴留的主穴,不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小便不利,如动力性尿潴留(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肿瘤、糖尿病等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尿潴留)、机械性尿潴留(包茎、尿道或尿道口狭窄、前列腺增生、膀胱或尿道结石、异物、肿瘤压迫)、药物性尿潴留(如麻醉药、肌肉松弛药后尿潴留);不论何种类型的尿潴留,如急性尿潴留、慢性尿潴留等,都可应用中极穴治疗。

(1)尿潴留(前列腺增生)

王某,男,71岁。2011年2月11日就诊。

主诉:排尿困难已5个月余,外院诊断前列腺增生Ⅲ度。近期因春节劳累,生活失去规律,出现小便点滴、渐至排尿不能已16小时,小腹部胀满、疼痛剧烈,患者呼号不已,面容极度痛苦。因不愿配合,在当地医院插不进尿道管,转来我院针灸治疗。

治疗:取穴中极、三阴交。

中极穴用3寸长毫针,与皮肤呈45°角进针,针尖朝会阴方向,斜刺进针2.5寸左右。用快速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放散至会阴、阴茎处,以引起少腹收缩、抽动为度,再将针提插3~5次,每5分钟行针1次,三阴交常规针刺强刺激。留针至15分钟时,患者感到有小便排出,再依上方上法治疗10分钟左右,在行针期间,患者不自主小便排出至病床,顿时感觉放松,腹部胀满疼痛消失。

后每天治疗1次,针刺治疗后再配合艾盒灸,治疗半月后排尿接近正常,仅在夜里尿流稍细。

(2)尿潴留(脑中风)

阮某,男,81岁。2013年10月5日就诊。

因再次中风在部队医院住院治疗,急性期后,导尿管无法拔除,导致反复尿路感染,恢复十分缓慢,患者和家属十分焦急。延至2个月后,邀请我会诊。亦采用上述中极穴为主治疗方法,治疗6次后患者顺利拔管。

正因针刺治疗中风后小便不利有其独特效果,邀请我去会诊的部队医院后来凡有此类患者多让针灸介入,推广应用。

据研究,中风后并发尿潴留者高达32%~79%,给医患均带来巨大压力。西医认为脑卒中后脑干损伤可致逼尿肌失张力而引起迟缓性神经源性膀胱,所以对此类尿潴留多采取导尿,但长期留置导尿管容易导致泌尿系感染。中医认为中风后脑窍不开、经络闭阻可致膀胱气化失司而引起小便不利。我们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观察,中风急性期后患者拔导尿管时,以中极穴为主防治尿潴留可收到较好效果。

(3)尿潴留(手术后)

记得2004年前后的一日下午,接省某医院领导电话,告诉有一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0天,常规拔除导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经膀胱区热敷、下腹部按摩、注射新斯的明,并服用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的药物处理均无效,导致导尿管无法去除,尿潴留时间长达半个多月。

因长期无法拔管,患者思想负担很重,情绪烦躁,在病房叫闹,导致科室医护都很紧张。后全院会诊,予中西药针药治疗后试脱管,却仍无法自行排尿,该院领导急邀我针灸会诊。

及见患者,慢性病容,情绪焦躁,因导尿管5小时前拔出,患者膀胱充盈,小腹憋胀难受,拒按。

急施针灸治疗,主穴中极,配穴三阴交。

取1.5寸26号毫针,直刺入中极,缓慢向下深入,至患者小腹局部酸胀明显,行捻转手法使针感传至阴部,捻转5分钟左右,同时持艾条温灸中极穴位局部;三阴交顺经向上针刺,使针感上传。

在行针同时,患者有强烈排尿感,即与她沟通,让其思想放松,自然排尿,不觉中患者小便自解于病床。

嘱管床医生,再予中极穴艾条灸半小时,每日2次,结合呼吸收缩锻炼腹肌。经上述治疗后,患者保持自主排尿,恢复出院。

再有一女性患者,67岁,椎间盘突出术后小便不通近20小时,急邀会诊。以中极穴治疗,针灸方法同上,在针灸操作期间,小便解出,症状消除。

外科手术后尿潴留是各医院针灸医师在外科会诊治疗的主要病种之一,不少患者在腰腹部手术后会出现尿潴留,多可用针灸解除1

1 李伟洪.针灸中极穴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

我们曾观察原安徽省针灸医院芒针科主任张维先生治疗尿潴留。

张维先生芒针技术系祖传,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芒针大家。每遇尿潴留患者,他多以芒针治疗。手持针体,针尖顺膀胱壁体向会阴方向针刺3寸以上,强提插手法,多一次就能解除膀胱充盈状态。

我们在此基础上衍化相对安全的操作方法,即用3寸长毫针,与皮肤呈15°角进针,针尖朝会阴方向,平刺进针2.5寸左右。用快速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放散至会阴或阴茎处,以引起少腹收缩、抽动为度,再将针提插3~5次,每5分钟行针1次,以患者有尿意为准。如不效,配合电针,疏密波,强度以见腹部收缩为度。可加用艾灸辅助治疗,多数患者速效。

还有报道用中极穴治疗产后尿潴留、脊髓损伤性尿潴留等,疗效显著。

2.压力性尿失禁

訾某,女,52岁,银行职员。2015年10月22日初诊。

自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失禁,每在咳嗽、弯腰用力后自觉有尿液流出,甚至在行走快时也出现不自主流尿,每天上班使用尿不湿,身上时有“尿骚”,严重影响工作和形象,生活也极为不便,十分苦恼。各大医院多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予以药物及生物反馈治疗效果不显;有医院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因体质较弱并畏惧开刀未行。

检查:压力性尿失禁试验阳性,B超检查提示膀胱无法自主充盈。

治疗:主穴中极。

平刺进针,针尖朝会阴方向,针入2.5寸左右,快速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放散至会阴,待患者自觉腹部坠胀、抽动,再将针提插3~5次,每5分钟行针1次;再覆以温灸盒艾灸30分钟。

配穴关元、三阴交、足三里、太溪,常规针刺,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

再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10剂,日2服。

嘱患者回家后自行按压中极、关元穴,同时配合提肛运动每日不少于3次,每次5分钟。

10次治疗后,患者感觉尿频症状有所减轻,每次小便量较前增加。再治疗10次,小便淋沥不尽现象基本消失,压力性尿失禁试验正常,停用尿不湿。

又巩固治疗10次,前后历时3个月,收效较好,患者十分满意。

3.尿路感染(膀胱刺激征)

孙某,女,46岁,建筑设计师。2013年10月26日就诊。

主诉:反复尿路感染,排尿烧灼感,尿液浑浊8个月余。

5年前因感冒及工作劳累后出现尿频、尿痛、小便烧灼感,外院诊断为“急性尿路感染”,予西药消炎等治疗后症状好转。半年前工作加班频繁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于某省医院住院1周,诊断为“慢性尿路感染”,再予消炎药物输液治疗半月后症状略有缓解,尿常规正常出院。但症状仍未消失,经熟人介绍来问针灸是否可以治疗,我予以肯定答复后遂至我门诊就诊。

刻症:尿频,尿痛,小便烧灼感,尿液浑浊,小腹胀痛,腰背酸痛,口干口苦,纳差,睡眠不实,舌光红少苔,脉弦细。

中医诊断:淋证(气虚)。

治疗:取中极、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百会。

仰卧位中极、气海针感放射至前阴,连接电针,疏密波,强度以患者感到少腹部有收缩感为度;并覆以温灸盒艾灸。其余穴位常规针刺,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

隔日复诊,患者诉尿频、尿痛、小便烧灼感症状稍有缓解,情绪好转。

针灸方法同前,连续10次治疗后,患者自述尿液排出通畅,尿频、尿痛、小便烧灼感减轻,小腹胀痛、腰背酸痛症状消失,自觉体力恢复,精神状态佳,纳眠可。

患者询问可否停止治疗,我要求她再治疗10次以巩固效果,防止复发。

数年后因其他疾病来诊,告知我针灸治疗后尿路感染未再出现。

慢性尿路感染用中极可调整膀胱功能,助膀胱之气化;配以气海培补元气、助中极以通淋;合用其他经穴,可健脾化湿,调神理气,共奏疗效。

于氏1报道“针刺中极穴,行手法,针感达尿道口处,配以百会、风池、肾俞、水道。隔日1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行平补平泻手法2次”治疗膀胱无力症,同道可参阅相关文献。

1 于跃飞.中极穴临床应用举隅[J].中医函授通讯,2000(3):54.

中极治疗膀胱疾病,体现针灸特定穴治疗本脏病及穴位局部病症的用穴思路。中极定位于膀胱上方,为膀胱募穴,是脏腑之气结聚之处,可以直接激发膀胱功能,助膀胱气化,通调水道,以治膀胱约束之无权。从解剖来看,中极穴下有支配膀胱的髂腹下神经分支,因此针灸中极穴可以调整膀胱传入神经冲动和相关神经递质的释放,起到治疗膀胱疾病的作用。研究1显示,针刺中极穴,可使紧张性膀胱内压降低,弛缓性膀胱内压升高,对膀胱有特异性调节作用。可见,中极是名副其实的“膀胱调节开关”。

1 韩静,叶笑然,孟宪军,等.电针中极穴对膀胱逼尿肌功能的调节作用[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2(1):6-9./岑珏,赵影,陈跃来.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中极穴红外辐射温度特性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6):438-440.

(二)生殖系统病症

1.慢性前列腺炎

张某,男,45岁,企业主。

2年前患“慢性前列腺炎”,在当地住院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数月后症状又作,发作时轻时重。自觉小便淋沥不尽、频数,少腹及会阴部有不适感,尿道中有白分泌物溢出,在会阴及耻骨上觉坠胀隐痛,腰酸乏力,少腹拘急。泌尿科前列腺液镜检,每高倍视野有21个白细胞,卵磷脂小体数量减少;B超提示:前列腺慢性炎症改变。

治疗:主穴中极。

针尖直刺入皮下,针深约1.5寸,患者下腹部出现酸胀、酸痛针感,再针尖向会阴方向,捻转使针感加强并向尿道放射,患者有明显麻胀感向下传至会阴部,针柄置燃约2cm艾条段,灸三壮。

配合针刺次髎、三阴交、阳池,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少腹、会阴部胀痛及尿频减轻;续治10次,排尿已无坠胀隐痛,无白色分泌物溢出,临床症状已基本消除。再巩固治疗1个疗程,实验室复查正常。嘱忌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1年后遇及告知症状未再发作。

中极穴解剖后下方近前列腺,刺激该区域可以影响到前列腺,是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主要及常用穴位。魏氏2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中极是临床治疗前列腺炎最为常用的穴位。

2 魏旭,张宇佳,陈翔,等.针灸治疗前列腺炎选穴规律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11):59-61.

2.前列腺增生

方某,男,56岁,企业主。2020年4月11日初诊。

主诉:5年来因企业工作繁重,常年出差,休息不正常,每疲劳后出现尿频、尿急,少腹坠胀,排尿不尽,在小便终止后仍有小便流出,在多地医院诊断“慢性前列腺炎”,曾口服中西药物治疗,症状有好转。1周前受凉,病情加重,排尿淋沥不爽,尿频、尿急,伴精神不振,乏力疲倦,腰膝酸软。

专科检查:直肠指诊前列腺增大,质地较硬,压痛;B超:前列腺增大,体积为5.2cm×6.1cm×4.3cm,钙化;前列腺液未见炎性细胞。诊断:前列腺增生。舌淡苔少,脉细。

治疗:主穴中极。

针尖直刺入皮下,缓慢向下深入,患者出现酸胀、酸痛针感,强捻转使针感加强并向尿道发散;配合三阴交、外关诸穴常规针刺,留针30分钟,腹部加艾灸盒温灸。每周治疗3次,10次为1个疗程。

患者经3次治疗后尿频、尿急症状好转,尿线变粗,排尿较前畅快。

1个疗程后,患者排尿间隔延长,夜尿减少,精神好转。2个疗程后,腹部坠胀感消失,排尿通畅,体力转佳。

复查B超示前列腺较前缩小,体积为3.6cm×4.1cm×2.8cm,钙化;症状消失,临床治愈。

3.痛经

龙某,女,16岁,学生。2019年2月初诊。

主诉:痛经3年。

12岁初潮,月经周期基本规律,约30天1行。每次月经来前1天及第1天少腹绞痛,连及腰骶部,月经量少,伴呕恶、纳差。症状在经期第2天缓解,经色红,无明显血块。首在妇科门诊,诊为“原发性痛经”,予中西药物治疗,痛经可缓解,但停药后疼痛反复。

诊见:患者偏瘦,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饮食可,二便调,寐可。舌淡苔薄,脉细。

治疗:主穴中极。

要求患者下次月经来潮前10天门诊,毫针中极穴直刺,得气后轻捻转至局部酸胀感向少腹扩散,再在针尾置2cm左右艾条段,温针灸3壮。

配穴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地机,常规针刺,隔日1次,至月经来潮第2天止。

患者接受针灸治疗第1个周期,在治疗5次后,月经来潮,腹痛减轻一半;连续治疗3个周期,患者月经来潮,腹痛减轻大半,已经可以忍受。再治疗1个周期,患者来月经未腹痛。随访半年无复发。

我们在临床遇及痛经患者较多,常常选用中极治疗,均有较好的效果,跟我随诊的研究生都知道用中极治疗痛经。学生问其机理,答曰:中极穴属任脉经穴,通于胞宫,为任、冲经脉发生部位,具有较好的调理冲任功能,和血以濡润胞宫,当有疗效。

同道用中极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也很多,其中蔡氏以揿针取中极治疗痛经1,亦属方便,可予借鉴。

1 蔡晓刚. 中极穴埋针的临床应用[J]. 针灸临床杂志,2009,25(8):29-31,58.

4.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020年4月,一位多年针灸的老患者匆匆带一清秀少女来诊,告诉我们她女儿今年15岁,中学生,月经一直不正常2年,月经后一直出血,淋漓不尽。曾去省级某医院予中西药物治疗,停药后出血仍不能停止。因与我相熟,将其带来针灸。

阅前病历,妇科已做相关检查,B超子宫及附件未见异常,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患者月经色淡质稀,淋漓不绝,伴精神萎靡不振,腰酸。舌淡苔薄,脉细。

在处方备针期间,患者哭闹,与家长争执,不愿针灸。我安慰患者,仅用一针试试,如果可以接受,再继续治疗。患者勉强同意,告诉患者平卧,取中极,快速进针,稍停,待其适应再稍往下行针,感到局部重胀即止;再嘱其母用清艾条温和灸至局部潮红为度。留30分钟,每隔10分钟轻捻转行针1次。

隔日,随其母来到诊室,告诉针灸后出血量似乎有减少,同意继续针灸但不让多加穴位针刺,无奈继续如上针灸中极,治疗3次后出血明显减少,15次后出血停止。

1个月后来月经,量、色及经期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

取中极治疗崩漏,乃是穴为任脉所发,调冲任以濡润胞宫。

有阎氏2深刺中极穴加灸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34例,治愈104例,治愈率77.6%。

2 阎政谋,孙永浩.深刺中极穴加灸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34例[J].中国针灸,1997(1):16.

除了上述病症,还有取中极用于治疗原发性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腰痛恶性腹水遗尿遗精的临床报道,可参阅。

[刺灸法]

中极穴刺灸操作多样。有直刺、深刺、斜刺、透刺,有单纯艾条灸、隔物灸,有电针、揿针等,应辨证选用。

对电针中极的频率也有研究1。电针2Hz组可显著减慢膀胱逼尿肌功能亢进模型增快的排尿速度,电针2Hz、100Hz均可显著加快膀胱逼尿肌功能减弱模型减慢的排尿速度,应用电针中极穴调节膀胱逼尿肌功能异常,电针2Hz组比100Hz组作用大。

1 韩静,叶笑然,孟宪军,等.电针中极穴对膀胱逼尿肌功能的调节作用[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2(1):6-9.

各教科书要求针前应排空小便,直刺1~1.5寸,因中极多治疗尿潴留,无法排空小便,我认为是不符合临床实际的,只是针刺的深度应科学控制。

日本学者2用磁共振成像研究,成年人膀胱充盈时,将针与体表呈90°直刺在27mm时抵达膀胱体部,从体表与口侧呈45°刺入35mm时达膀胱颈部,可供参考。

2 北小路博二. 通过磁共振成像(MRI)的穴位解剖学研究:分析中极穴与膀胱距离的关系[J].医道の日本,1992,52(11):8-10.

再孕妇禁针,应遵。

可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