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督腧穴临床汇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〇四 关元

[概说]

关元,即是大名鼎鼎的“丹田”,养生要穴。

众所周知的“气沉丹田”就指的这个位置,务成子注《黄庭外景经》:“丹田中者,脐下三寸阴阳户,俗人以生子,道人以生身。”在中国人养生保健及武术修炼中很是重要,作为穴位在针灸临床也很重要。

“关”“元”都喻以重要之意。关即关口;元,气之始也,指元气发源处。本穴位居脐下3寸,内应胞宫精室,人体真气、元气发生之地;是处男子以藏精,女子主月事,生养子息,为关藏人身元阴元阳出入之所在,“元阴、元阳交关之所”,故名关元。

所以,将人体精气凝聚于关藏元阴元阳发生之处,凝心聚力,休息养生,滋养机体,这就是气沉丹田及针灸用此关键之所在。

[应用与发挥]

有人对关元穴针灸适宜病症进行古代文献分析1,总结关元穴的应用规律,得出关元穴针灸适宜病症达100多种。

1 田广.关元穴针灸适宜病症古代文献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依据我们临床体会总结:关元是延缓衰老核心穴位,防病保健主要穴位,治疗肾脏虚惫之关键穴位,调治小肠消化吸收慢病重要穴位,也是治疗脏腑复杂慢病常用穴位

关元穴应用广泛,在此我们不可能全面囊括、诠释。仅录记其常用之一二,重在掌握其应用规律。

(一)增寿延年抗衰老

关元应用最引人瞩目的是其可延缓衰老。

《扁鹊心书》:“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壮,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

关元是人体真气、元气发生之地,取用以培补元气。元气旺盛,则肌体得以充养,衰老自当延缓。所以,关元自古至今一直作为保健抗衰、延年益寿的主要穴位。《扁鹊心书》:“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命延寿丹,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能改斋漫录》记载:“有寇魁年八十,筋力绝人;盛寒卧地饮冰,了不为异……岁灸丹田百炷,行之达四十余年。”此虽非出自医籍亦可资借鉴。

有一领导,喜中医,在与我交谈中常言针灸。问及保健诸穴,我首先推荐关元,告诉他该穴用于保健历史悠久,作用广泛,更重要的是使用方便。他尝试后觉效果不错,精力明显增长,在繁忙工作时身体亦可自如应付。继而坚持用灸法自我保健,经年不辍。他退休后在家专辟一间房屋作艾灸用室,长期艾灸关元诸穴。现年已逾七旬,身体健壮,反应敏捷,身手灵便,少有生病。

关元抗衰老有不少实验研究的证据1。如针灸关元可以调节体内失衡的免疫功能、提高NK细胞活性,延缓胸腺萎缩;能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调整内环境;使心脏收缩力增强,动脉血氧和混合静脉血氧分压增加等,从而产生抗衰老作用。

1 王磊,李学武,张莉.艾灸疗法作用机理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01(9):56-59.

(二)防病保健抗疲劳

有人做了这样一则实验1

1 李凯歌,孙志芳,王洋,等.逆灸关元、命门穴对力竭运动大鼠糖原、乳酸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4):681-683.

将大鼠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大鼠艾灸“关元”穴,每次连续灸10分钟,共灸20天;另外一组做空白对照。20天后,在大鼠尾部系一块其体重5%的铅坠,再将2组大鼠分别放入一个水深50cm,水温(30±1)℃,直径50cm、高80cm的塑料桶,每桶2只大鼠同时游泳,并人为干预在游泳时避免大鼠互相抓抱或趴于桶壁休息。让大鼠游泳,直到动作明显不协调,然后沉入水中10秒以上不能浮出,记录每组大鼠游泳坚持的时间。

结果:对照组大鼠平均游泳8分钟,而提前艾灸“关元”穴位的大鼠则平均游泳29分钟,游泳能力的提高让人惊异,这个研究证实预先艾灸“关元”可以提高大鼠的运动耐力。

同时对实验大鼠进行相关生化检测,灸“关元”后再运动的大鼠肝糖原含量上升,可加强肝糖原的释放并使肌糖原的利用率提高,为运动提供更多能量,并能不同程度减轻乳酸的堆积,从而提高大鼠的运动耐力。

这个实验证实,关元具有很好的抗疲劳作用。

针灸关元抗疲劳是经典应用,在《内经》中就有记载。

《灵枢·寒热病》:“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取其小腹脐下三结交。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我在临床凡见劳累后不易恢复,或工作强度及压力大,自感身体疲倦者,按此治之多见疗效。

1.亚健康

周某,男,45岁,省直单位干部。2016年3月10日就诊。

诉参加某专案组已半年,因工作时间长,压力大,自觉体力衰弱。因任务重无法完全休息,日渐疲惫不堪。导致每次上6楼办公都感到体力不支,中途需要歇息。且伴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多次到相关医院检查,各项指标未见异常,诊断为“亚健康状态”,予以维生素等治疗,效果不显。

刻诊:面色萎黄,精神疲惫,语音低微,身体消瘦,四肢乏力,怕冷。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疗:主穴关元,配大椎、足三里。

关元重灸,每次灸1小时以上,至穴位局部焮红,热力透至腹腔,肠鸣音明显增加;大椎、足三里常规针灸。每周治疗3次,3周后告知体力有所恢复,怕冷减轻。

拟以上法续治,但其因工作太紧,作息不规则,无法保证规范治疗,遂嘱咐自行艾灸,每日灸治1次关元、足三里穴,每次至少半小时,在自灸期间,有空来我处诊察。

半年后,国庆节朋友相聚,言专案组工作未结束,事务仍繁重,但坚持关元穴艾灸,体力复原,精力充沛,已经可完全应对工作,身体基本恢复正常。他坦言艾灸给他很大的帮助,并对传统针灸有了全新的认识。

朱某,女,22岁,大学生。2014年10月21日就诊。

诉大学临近毕业,准备考研究生,日夜复习功课,自觉体力不支,身体感到疲乏,时时想躺倒休息,注意力无法集中,饮食、睡眠尚正常。多次到校医院诊治,各项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神经衰弱”,予以谷维素等药物治疗,症状没有改善。几乎无法看书,感到十分苦恼,经介绍要求针灸。

刻诊:患者疲倦面容,精神萎靡,四肢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选穴关元、气海、足三里、百会。

关元、气海直刺1寸左右,得气后温针灸,灸时1小时以上,灸量充足,灸热透至腹腔内;足三里、百会常规针刺,每周3次。

另嘱常规服用归脾丸,1日2次。

在治疗2周后,该生诉精力有所恢复,每天可以看数小时书籍,较前有进步。灸至4周1个疗程后,自觉体力正常,精力较为充沛,身体恢复,每日可以正常看书复习,患者十分高兴。

再诊脉象虽较前有力,但仍嫌虚弱,遂予以续治2周。治疗结束,告诉患者要坚持自己灸关元,每2日1次。

翌年夏天,该生陪同外婆来院敷贴,专程到我诊室,向我报喜说已考取研究生。

《扁鹊心书》:“男妇虚劳,灸脐下三百壮。”该穴乃真元之所存,可调养精血;精血旺盛则肌体强盛,疾却病去,起到防病保健作用,所以关元是全身强壮穴。

2.病后促复

徐某,男,26岁,合肥某大学教师。2014年4月12日初诊。

半年前患“多发性神经根炎”,经住院中西医治疗月余,症状明显好转出院。但半年后仍然全身无力,畏寒怕冷,肢体困重,下肢痿软。每次行走不足50米即气喘吁吁,无法工作,经朋友介绍来我处寻求针灸治疗。

诊时见患者坐位时身体不能支撑,需倚靠他人。面色苍白,倦容懒言,语音低微,体弱乏力,四肢困重,且情绪低落,不愿交流。舌质淡有齿印,脉细弱。

治疗:取关元、气海为主穴,配以足三里、中脘、内关。

关元、气海穴针刺得气后加用灸盒艾灸30分钟,余穴常规针刺;治毕嘱患者母亲每日在家艾灸关元30分钟配合。每周治疗3次。

配以中药八珍汤加减煎服,日2次。

治疗10次后,患者已经可以自己行走,体力明显恢复。经2个疗程治疗,已经恢复半日工作。

上述病例选用关元穴位,思路与关元治疗“诸虚百损”有关。《针灸大成》曰“关元主诸虚”,《针灸资生经》:“关元……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遵其意也。

正是因关元对调整机体虚弱状态的特异作用,临床应用方让患者领略到针灸的效果。如上述病后以艾灸促进身体恢复的患者,其是某重点大学教师,以前对针灸不是很了解,也不太接受中医,此次还是朋友硬迫而来。他在治疗取效后就改变了对针灸的认识,后期极力推荐他母亲来我处针灸治疗。可见,客观事实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疗效是针灸不竭的生命力。

众多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证实关元穴具有抗疲劳及调整神经-内分泌-免疫效应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同理,关元作为“元阴元阳交关之所”,能益元气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调节体内失衡的免疫功能,故可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

3.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刘某,女,59岁。于2015年12月5日就诊。

患者1年前因肺癌(低分化腺癌)在北京做肿瘤切除手术,术后回当地医院行常规化疗方案。在行第4疗程化疗期间白细胞数降低,使用升白药物后,白细胞数升至一定水平,但随着化疗的进行,白细胞数又急剧下降至1.8×109/L,身体虚弱,几乎不能站立,整体状况较差。患者兄长在北京工作,经人介绍让其来我院治疗。

患者由家人扶入诊室,刻诊面部苍白,语音低微,神疲乏力,行动缓慢,动则汗出,形体消瘦,纳差。舌质淡偏紫,脉细弱。

治疗重以益气补虚。

主穴取关元、气海、膻中、中脘、足三里。

关元、气海针刺得气后用灸盒重灸,每次灸时超过60分钟;余穴常规针刺。每周3次,每日治毕嘱患者隔日在家自行艾条温和灸关元、气海,每次1小时。另中药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每日1剂。

治疗2周后,患者白细胞由就诊时的2×109/L上升到3×109/L,自觉精力有所恢复,胃口好转,吃饭较前大有改善。治疗至4周,白细胞为4.5×109/L,精神状态良好,自觉体力较前大为恢复,可独立行走近千米。

因患者家住外地,长期在外生活有诸多不便,要求回当地治疗。我遂介绍其至当地某市中医院学生处,按照上述治疗方法坚持治疗,主方主法不变,每天坚持自灸。

患者依此治疗至今,每隔1~2个月来我院复诊1次,患者白细胞上升到5×109/L以上,且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上,身体状况良好,可以做家务带外孙,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关元是临床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主要穴位之一,艾灸关元为主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1、预防肿瘤术后复发2、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存率3,均有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我们体会,在使用时灸量要足、灸时要久,每次治疗灸长可达1小时,患者感到整个腹腔、盆腔发热。连续艾灸数月,方可保证并维持效果,对提升白细胞数量,减轻肿瘤治疗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起到有效支持作用。

1 高西绪,孙永宁,闫春妮.艾灸关元、气海穴对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生存质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3):542-544.

2 林航,程诗炜,黄瑞仙,等.艾灸配合穴位按摩防止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复发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1):65-66.

3 翟道荡,李鼎,桂金水,等.艾灸“关元”穴抗小鼠肿瘤的实验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1990(2):32-34.

(三)藏精蓄血,主治妇科、男科病症

关元内应胞宫精室,是“人之生命根本”。肾主生殖,所以关元又为治疗妇科、男科疾病常用穴位,用于治疗不孕不育,以及男性阳痿、射精不能、前列腺炎,女性痛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盆腔炎、经闭,等等。

1.不孕症

张某,女,29岁,职员。2011年3月4日就诊。

自诉结婚3年多未孕。月经初潮19岁,月经周期基本正常,每次行经5~6天,月经量少色暗。夫妻性生活正常,双方均到医院检查,男方精液常规正常,女方子宫输卵管造影,显示子宫大小正常,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盆腔少量积液。诊断为“不孕症”(内分泌紊乱),激素及中药治疗1年未效。

刻诊:神倦体乏,四肢无力,时有腰酸,对性生活缺乏主动与兴趣,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肾气虚惫,冲任不调。

针灸治则:调冲任,补肾气,和气血。

针灸处方:关元、子宫、合谷、三阴交。

关元针刺得气后加温针灸,灸约半小时,至热力透入腹腔;余穴常规针刺。因患者工作较为繁忙,每周治疗2~3次。

针灸治疗10次后复诊,面色稍红润,精神明显有好转,腰酸未发。治疗3个半月后,面色转为红润,体力增加,性欲增强,再做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两侧输卵管较前通畅,与前次造影对比炎症明显吸收好转;继续针灸治疗至5个月左右,患者停经45天;早孕试验阳性,怀孕。妊娠期间基本正常,顺产一千金。

回忆我针灸医疗过程中,遇到不孕症此类患者多介绍其到妇科诊治,而最后在我处接受针灸治疗者还有不少人,多是专科治疗未果或由妇科专家介绍而来。被治者中有一些患者最终成功孕产,提示针灸治疗不孕有一定的疗效。

治疗取用关元乃因其为女子蓄血处,调整足三阴、冲任经脉,主血主胞之疾以益胞宫;配合奇穴子宫,二穴均位于胞宫和卵巢附近,针灸刺激可改善卵巢、子宫的微循环,从而改善子宫壁,有利于受精卵着床以治疗不孕。

目前治疗不孕症是国内外针灸临床及机制研究的科研热点。近年来,多项临床随机试验研究表明,针灸具有促进排卵、改善生殖功能的作用。2010年,美国的一项研究调查1显示,在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428对不孕夫妇中,约29%选择补充替代疗法治疗不孕症,其中针灸疗法作为最常用的替代疗法之一,约在23%的人群中使用,显示出针灸治疗的效应。

1 SMITH J F,EISENBERG M L,MILLSTEIN S G,et al. The use of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fertility treatment in couples seeking fertility care:data from a prospective cohort in the United States[J]. Fertility and Sterility,2010,93(7):2169-74.

然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吴效科教授团队2017年5月在世界顶级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针灸阴性结果论文2,在学界内外引起轰动和争议。

2 WU X K,STENER-VICTORIN E,KUANG H Y, et 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Clomiphene in Chinese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7,317(24):2502-2514.

吴效科发表的是由其领衔完成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针刺联合西药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症”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自2012年7月6日至2015年10月7日在国内多中心开展,纳入1 000例受试者析因设计临床试验。主方关元、中极、子宫等穴,并设置非经非穴浅刺组予以对照。研究进行持续16周、每周2次、共计32次的针刺治疗,评价针刺+克罗米芬(枸橼酸氯米芬)、针刺+安慰剂、针刺对照+克罗米芬、针刺对照+安慰剂4组对比PCOS不孕症患者排卵率和活产率的疗效。

该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是活产率。研究结果发现,在参与试验的1 000名PCOS不孕症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克罗米芬能明显提高活产率。但是,针刺与针刺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且针刺与克罗米芬之间无明显的交互作用。在次要指标方面(排卵率、受孕率、妊娠率、多胎妊娠率等),克罗米芬与安慰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针刺与针刺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通过上述结果,吴氏最终定论这些发现均不支持单独针刺或联合克罗米芬作为PCOS不孕症的治疗方法。

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外针灸界引起巨大争论。不少专家认为设计尚不严谨,方法有缺陷,研究结论泛化。有学者1对此分析,认为其设计、对照组设立及治疗方法选择不够合理,结果解读也不全面,结论偏颇。

1 王亚楠,赵映,余思奕,等.JAMA“针刺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引发的思考[J].中国针灸,2017,37(12):1342-1346.

从该课题统计分析数据也可以看出,针刺联合西药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妇女的4个月累积排卵率达93.2%,活产率约28.7%;针刺联合西药安慰剂治疗组4个月排卵率达69.9%,活产率为15.4%。尽管该研究认为接受针灸治疗的妇女和接受假针刺治疗的妇女间没有显著差异,并结论“不支持将针灸作为不孕症疗法供这类女性使用”,但依据针刺联合西药安慰剂组4个月排卵率达69.9%、活产率为15.4%的结果,也提示除外西药克罗米芬,单纯针刺也具有一定的促孕作用。

该研究还发现,一线促排卵药克罗米芬会使PCOS女性妊娠晚期的腰背痛显著增加16.4%,而针刺干预能有效降低腰背痛发病率约6.6%~14.3%。二次分析数据发现,克罗米芬的使用会加重PCOS妊娠女性的糖脂代谢异常,针刺则能明显改善这一代谢异常,并降低向心性肥胖参数。

从吴氏团队研究结果我们还可看出,健康女性排卵期间的卵巢卵泡液中的β-内啡肽水平比血浆中的水平要高很多,针刺可以通过影响β-内啡肽的合成改变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

通过上述分析,不可简单认定针刺或联合克罗米芬治疗PCOS不孕症无效。即使从该研究结果细细分析,针刺也有诱导排卵和促进生育的趋向。

其实,针灸治疗不孕症的研究很多,大多也是阳性结果2

2 季清云,王芝敏,郭伟光,等.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西药治疗子宫内膜容受性差不孕症40例[J].中医研究,2016,29(9):55-57.

有人3通过近20年治疗不孕症的文献统计使用前十位的穴位,关元使用频率最高,是现代针灸防治卵巢早衰常用腧穴之一。动物实验观察针刺“关元”对垂体-性腺功能的影响,对垂体-性腺功能有促进作用,可引起血浆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发生变化,改善迟发排卵,值得进一步研究。

3 孔熠,徐泽,卜彦青,等.卵巢早衰现代针灸腧穴谱[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1):62-64.

2.不育症

某男,33岁。2011年7月16日初诊。

结婚4年,夫妻正常生活,妻子未孕。夫妇双方专科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在某医院生殖中心做2次人工授精皆未能成功。

自诉年少时常常手淫,导致婚后性欲差,平时工作压力大,身体疲倦无力,腰酸软,少腹部、会阴、睾丸时有不适,射精不畅快。饮食可,二便正常。舌淡苔白,脉沉细。

专科B超及实验室检查女方正常,男方精液稠少(1.1ml),精子数0.2×1012/L,液化时间大于30分钟,活力a级仅4%,活力(a+b)20%,精子畸形大于50%。

中医辨证:肾气虚惫,肾精不足。

治疗:主穴关元、气海,配太溪、人中、足三里等。

关元、气海斜刺、针尖向下方,捻转行针,针感至会阴部,再穴位上方置灸盒温灸;余穴常规针刺。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次留针30~40分钟,至灸盒内半支艾条灸完方毕。每周治疗3次。

另配合常规服用五子衍宗丸。

治疗1个月,体倦乏力症状减轻。再续治1个月,诸症均减,但精液化验指标没有改变,妻子仍未见喜,患者情绪低落,信心下降,感到沮丧,想停止治疗。

经家人安慰,再治疗1个疗程后,化验精液2ml,液化时间小于30分钟,精子数0.7×1012/L,活力a级10%,活力(a+b)40%。精液化验也趋于正常,患者看到化验结果,十分兴奋,情绪明显改善。

在第4个疗程治疗过程中,患者前来报喜,妻月经后延二十余日,医院检查提示怀孕。

该患者少年时频繁手淫,加上工作较为繁重,精神压力较大,致使肾精亏耗,气虚肾亏,阴精不足,故见不育。在排除器质性病变后,治疗主用关元,乃因关元出自两肾之间,为男子藏精之处,可补益元气,滋养肾精,有助生殖。《扁鹊心书》“肾气虚脱,寒精自出者,灸关元穴六百壮而愈”即谓此也。再配用气海、足三里益气调气,人中宁心安神,太溪滋肾益精,坚持治疗数疗程,得以收效。

有同道1用隔姜灸关元、肾俞穴治疗肾阳虚者精子活力低下55例,治疗3个疗程后精子数到达正常标准者49例,占89%;活动精子数和精子活动力的有效率分别为74.5%和75.4%。

1 朱韪.隔姜灸治疗肾阳虚型精子活力低下55例[J].北京中医,2000(2):48-49.

3.阳痿

阳痿的病因比较复杂,但以房劳太过、命门火衰较为多见。关元因其关联元阴元阳,能够直接作用于肾,补益肾气,温肾壮阳,滋阴生精,调节男性生殖功能,故是针灸临床治疗阳痿的要穴。

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南斯拉夫针灸门诊工作期间治疗1例阳痿患者,获得很好的疗效。

患者是一跨国分公司经理,41岁。因“阴茎不能勃起8个月”而就诊。

诉8个月前因总公司上层变动,工作任务加重,导致身心压力大,睡眠减少,随之行房时突然出现阴茎痿软不起,其后每于行房时阴茎不能勃起,曾多方求治,服用众多西药无效,甚为苦恼。

患者是院长的朋友,一次在与院长聚餐时与我相识,在交流中他问及针灸治疗的范围及其特点、作用等,相言较洽。转日遂来诊所求助于针灸治疗。

症见:阳痿不举,头晕失眠,情绪抑郁,胸胁胀满,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诊断:阳痿。

辨证:肾虚肝郁。

治疗:主穴关元、太溪,配穴太冲、三阴交、百会、安眠穴。

刺灸方法:令患者排空小便,仰卧体位,用1.5寸毫针关元穴向会阴方向针刺,针感传至龟头后留针,嘱护士配合艾条温和灸30分钟;其余穴位采用常规针刺,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分钟。结束治疗前,在关元穴留揿针1枚,嘱每日按压3次,每次10分钟。针灸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患者针灸第2次后,诉睡意明显增强,睡眠质量也有所改善,其他症状无明显减轻。

继续按上法针灸,第4次后,夜间能睡6小时,精力有所恢复,有性欲感,晨起阴茎有勃起,头晕减轻,精神转好。

仍按上法针灸,第7次后,患者诉阴茎已能正常勃起,并于当晚顺利完成了一次性生活,后入睡快,睡眠时间接近7个小时,头晕消失。仍感轻微腰膝酸软,但精神佳。

至1个疗程治疗结束,患者已经能正常性生活,全身整体状况均明显好转。患者十分高兴,特开晚会邀请诊所全体医护参加。

应患者要求,继续针灸治疗10次以巩固疗效。该患者也因此成为我的朋友,一直介绍家人和亲戚来诊所治病。在我离开该地时,他依依不舍,特地开车送离。

《景岳全书·阳痿》“男子阳痿不起,多由命门火衰,精气虚冷,或以七情劳倦,损伤生阳之气……以致宗筋弛缓而为痿弱”。该患者因长期工作压力大,七情损伤,消烁肾精,肾气不足,故症见头晕失眠,腰膝酸软;肾精亏耗,肾气不足,不能灌溉宗筋,阴损及阳,肝郁肾虚而致阳痿。

治疗取任脉和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关元,为培元固本之要穴,乃男子藏精之处,针灸之可调节男性生殖功能而振痿,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穴位。

治疗时的刺灸方法也很重要,行针感至会阴部,给患者强刺激以振宗筋;加温灸以增补肾壮阳之力;配以揿针可起持续刺激以培元固本之用。

用关元治疗阳痿的研究和报告很多,针灸治疗阳痿效果尚属确切,但现已日益少用,乃因西药西地那非的发明。该药可在出现性欲冲动时,迅速激活性能力,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勃起,大多数人服用14~30分钟内起效,有效时间可维持4小时,这些特点符合人类自然的性行为习惯;而且药物能连续使用疗效不减,可能逆转勃起问题的恶化;并服用方便,自发明之日已风靡全球,迅速占领了本病的医疗市场。相比较而言,针灸治疗阳痿无论效果还是可及性确难与其比肩,因此,目前针灸临床已经很少见到因阳痿求治的患者。

我们一直在说,针灸的生命力在临床疗效,有效是根本。但是,现代科技在迅猛发展,现代医学在快速进步,我们失却了一些有一定优势的传统领域。由此,作为当代针灸人我们不得不思考针灸学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竞争、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如何创新、提高临床疗效的问题。若不如此,故步自封,将会被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所淘汰。

4.前列腺炎

关元是针灸治疗前列腺炎的常用穴位,因其部位与前列腺位置接近,作为男子藏精(含前列腺液)之所,可调理下焦,用以调整男子性器官组织功能。有研究1探寻针灸治疗前列腺炎选穴规律,数据挖掘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共283篇,关元在所涉及的93个穴位中,应用频次排第2。

1 魏旭,张宇佳,陈翔,等.针灸治疗前列腺炎选穴规律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4(11):59-61.

杨某,男,50岁,干部。2014年2月26日就诊。

自诉:小腹隐痛,小便不利3年余。喜欢饮酒,每每饮酒后有小便灼热疼痛感,大便时有白色液体从尿道口流出;平素时有尿频、尿不尽感,下腹部、耻骨上区、肛门周围坠胀、疼痛。外院行前列腺液及前列腺超声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炎。以西药α受体拮抗剂、抗生素及中药治疗症状仍反复出现。由朋友介绍来诊。

刻诊:体瘦,精神不振,头晕、失眠多梦,乏力、腰骶酸软,记忆力减退,性功能异常、射精不适或疼痛。舌淡苔白滑,脉沉无力。

患者畏针,治疗前允诺仅以一针试治。取关元穴,直刺1.5寸,再将2cm左右艾卷置针柄,行温针灸。初次治疗约半小时,温针灸4炷。针毕,嘱禁烟酒,忌生冷、久坐,保持适当运动。

隔日再次来到门诊,诉自觉腹部胀痛减轻,要求继续治疗。遂安排每周治疗3次,取穴以关元穴为主,关元进针后针尖向下,快速捻转提插行针,使针感传至会阴部,再退至皮下,直刺1.5寸左右,行温针灸,每次6炷,灸时长,确保灸量足。时配以百会、承浆、足三里、三阴交诸穴。

前后治疗近30次,小便异常感觉逐渐消失,小腹及其他部位牵涉痛亦渐减缓至很少发生,精神体力自觉恢复。嘱行直肠指检、前列腺液等专科检查及超声检查,均显示正常,治疗结束。

应用关元治疗前列腺炎在刺灸方法上多种多样,见诸报道的就有艾灸、温针灸、火针、电针、针药结合等等,均有较好的效果。

实验研究也证实2,关元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与降低铁蛋白和层黏连蛋白含量、调节机体微循环有关。

2 赵耀东,王喜凤,王建文,等.温通针法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FN、LN的影响[J].中医研究,2015,28(9):70-72.

关元又为女子蓄血之处,用于治疗痛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盆腔炎、经闭等妇科病症。

5.痛经

关元是治疗痛经的主要穴位之一。

何某,女,16岁,2016年10月2日首诊。

主诉:每次月经来潮小腹疼痛难忍。自初潮始每于经前小腹冷痛,并伴有腰骶疼痛,严重时疼痛出冷汗、伴有恶心呕吐。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及膜样剥脱。喜暖喜按,得温痛减,每次行经需服止痛剂等,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

患者身体较弱,身疲乏力,头晕腰酸,经期基本正常。家长曾经带往多处诊治,症状时轻时重,但经期仍然疼痛。舌淡白,脉沉细。

针灸治则:调理冲任,温经止痛。

治疗:主穴关元,配穴三阴交、太溪。

取用28号左右较粗毫针,针刺关元得气后连续捻转,针感较强,向下传导,在行针3分钟左右时患者疼痛有所缓解;再常规针刺三阴交、太溪。配以关元艾条温和灸30分钟,至患者疼痛完全停止。取针后告诉家长每日早晚各温灸关元30分钟,另需保暖,避免生冷食物、过度疲劳。

隔日,患者复诊,述上次针灸治疗后少腹冷痛可以耐受,疼痛明显减轻。再予原方法治疗。三诊再述疼痛已不明显,吩咐家长回家后继续温灸关元穴,在下次经前5天来门诊提前针灸预防。

11月3日,患者应时来门诊,家长告诉一直用灸法,孩子腰酸体倦有好转。针灸续用上法治疗5次,11月7日月经来潮,少腹仍然疼痛,但较以前有明显减轻,无恶心呕吐,可正常学习。

上述方法连续治疗3个周期后,患者经来正常,经期少腹已几乎不痛,且自我感觉不像以前一样畏寒怕冷,体质好转。

邵某,女,20岁,2016年11月1日初诊。

主诉:痛经8年,自12岁初潮后,常在月经前一天开始腹痛。近3年来痛经加剧,经量少,色暗红,有血块,虽服止痛片可暂缓痛势,但下次月经来潮仍疼痛不已。

现月经期第3天,腰腹隐痛,月经量少,色淡暗,腿酸软。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原发性痛经(肾气亏虚)。

治疗:主穴关元、气海。

针用补法,针入得气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穴区覆以艾灸盒温灸。第一次治疗后疼痛即缓解,后每次月经来潮前2~5天开始上述治疗,连针3个周期,病愈。

随访4年痛经未再发。

在我临床,关元也是治疗痛经的常用穴,主以肾气未充、元阳不足之虚证。尤其是对少年女子原发性痛经,体质较弱,畏寒怕冷者多有较好疗效。

女子天癸初至,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骤,导致胞宫的气血不足、运行不畅,失于濡养,故痛经发作。关元为女子蓄血之处,又当足三阴经、任脉交会,用之可补肾气,调经血,通冲任,和经脉;寒则温之,瘀则行之,恰合病机,故当首选。

关元治疗痛经临床也多见报道。有人1对痛经的古今针灸处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关元是最常用的穴位之一,最常用的双穴位处方为关元、三阴交。

1 崔秀琼.痛经的古今针灸处方用穴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

在与三阴交2、神阙3、次髎4效果比较上,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高度特异性。

2 黄海燕.不同穴位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7):650-651.

3 林耐球.隔药灸神阙、关元、三阴交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特异性研究[D].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2014.

4 孔熠,卜彦青,杜以君,等.单穴次髎与关元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比较[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2):172-174.

在治疗留针时间上,湖南中医药大学岳增辉教授团队5研究结果:针刺留针30分钟治疗痛经的疗效最佳。

5 薛晓,黄艳,刘鑫,等.不同针刺时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J].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16,14(6):416-419.

在针刺方法上,粗针、深刺、行手法针刺关元穴能够更好地缓解寒凝证类痛经6

6 周瑾,崔晓,齐丹丹,等.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疼痛反应及中脑内κ、μ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5):78-81.

在机制研究上,广州中医药大学唐纯志教授1团队观察电针“关元、三阴交”对痛经模型大鼠血清中血清白细胞介素-2、5-羟色胺及P物质水平有明显改善(P<0.05),可降低外周炎症致痛因子水平;研究2还发现针刺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关元”穴可良性调节血浆血管舒缩物质血栓素B2 及 6-keto-PGF

1 赵正芳,唐纯志.电针关元、三阴交对痛经模型大鼠血清IL-2、5-HT及P物质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7,10(5):541-543.

2 王洋,罗丽,李晓泓,等.针刺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和血管舒缩物质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6):636-638.

静息态MRI观察3原发性痛经患者艾灸关元可引起多个与疼痛相关脑区的功能变化,影响脑代谢活动强度。

3 宋云娥,徐放明,唐成林,等.原发性痛经患者关元穴艾灸前后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9):753-758.

在痛经预防上,广州中医药大学许能贵教授团队研究4提示经前针灸关元对于痛经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4 刘士豪.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6.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沈某,女,48岁,商人,2013年11月16日就诊。

月经不规律4年,经期长、经量多1年余,近半年月经30+/40+天,量多,色红。末次行经日期2013年10月5日,至今已38天未净,近几日经量偏多,曾在外院妇科诊治,妇科基本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检查性激素:孕酮2.6nmol/L,睾酮4.4nmol/L,超声子宫6.0cm×6.3cm×4.2cm,内膜厚度2.4cm,右卵巢见一直径3.2cm×2.8cm囊肿。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给予激素、止血药及中药汤剂治疗,出血量稍减但仍未见止,经人介绍来诊。

诊询经血淋漓不止,量时多时少,血色淡红,伴头晕及疲倦乏力;舌淡苔薄,脉弦细。

治疗:主穴关元、隐白,配足三里、三阴交。

关元予毫针针刺。针深约1.5寸,针至穴位局部微痛重胀感向腹腔发散,加温灸;隐白穴点刺,足三里、三阴交常规针刺,留针4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隔日治疗1次。

治疗3次后出血量有减少,但仍未停止。

再予上述方法治疗5次,治疗期间嘱患者回家每日艾灸关元30分钟。治疗8次后月经干净。

再予上法续治2次,症状完全消失。后在出差时偶遇患者,诉月经基本正常。

孙某,女性,39岁,超市营业员。2015年9月5日初诊。

自初潮始月经不规则,月经10+/40+天,量多,每次用卫生巾20~30片,曾有2次因“经量多”而晕倒过,曾在当地服中西药物治疗,此次自7月28日开始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少,淋漓不尽,至今已38天。曾至医院就诊,专科检查无阳性发现,查超声示子宫内膜2.8cm,西医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予中西药物治疗。

近10余天血量依然不止,伴较大的血块,面色苍白,头晕,纳可,便调,舌淡苔白,脉细弱。

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脾肾两虚)。

治疗:主穴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

关元毫针针刺,针至穴位局部酸重胀感向腹腔发散,加温针灸;足三里、三阴交常规针刺,留针4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隔日治疗1次。

治疗3次后血量减少,血块少,血色淡红,稀薄。再予针灸治疗5次,阴道停止出血,仅有少许血性分泌物;但身体疲乏,头晕目眩。再行针灸治疗5次,经血干净,精神好转。

因患者较长时间出血,仍然感到头晕目眩,时有心悸,面色苍白。再守上针灸处方加减治疗10次;其间嘱自己在家艾灸关元,每日1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坚持1个月。治疗期间来经,量不多有小血块,经期4天,月经恢复正常。

以关元为主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报道很多,效果均令人满意。

7.闭经

丁某,26岁,2020年8月15日初诊。

主诉:不明原因月经突然闭止6个月。辅助检查:B超检查正常,妇科用激素周期疗法来潮,后又闭止。

诊见:面色萎黄,平素头晕耳鸣,体倦乏力,腰膝酸软,舌边缘瘀紫斑,苔薄白,脉细弦。

诊断:闭经(寒凝血脉,瘀滞不通)。

治疗:主穴关元、气海,配穴三阴交、合谷。

关元、气海针刺得气后配合温针灸,3壮。并在针身处加电针,用连续波,留针30分钟。三阴交、合谷常规针刺,每周3次。

在治疗5次后,月经来潮,量少色淡,少腹微痛。仍按前法继续治疗,连续1个月,经水复潮。

关元也是针灸治疗经闭的最常用穴位。有人1检索1966—2012年针灸治疗闭经的文献,以关元穴使用频率最高。治疗人工流产术后闭经、继发性闭经、海洛因依赖者闭经的临床研究也显示出关元疗效显著。

1 王伟明,刘志顺.针灸治疗闭经诊疗特点的文献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2,5(10):732-735.

8.慢性盆腔炎

关元是治疗盆腔炎最常用穴位。文献检索2近20年论文,使用频次最高的就是关元穴。而在盆腔炎治疗的临床研究中,无论是用温针灸、针刺加TDP治疗仪、关元穴中药熏蒸、穴位注射,其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等疗效结局整体优于西药及中药组,能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

2 李静.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现代中文期刊文献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在妇科,关元还创新用于正常分娩产妇子宫复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期妊娠引产患者止血等。

(四)助肠胃运化

关元还为小肠募穴,可助小肠运化,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与排泄功能,用于消化系统疾病治疗。

1.慢性腹泻

曾氏,男,43岁,干部。2018年7月7日初诊。

患者腹泻10年余,大便时溏时硬,每日3~4次。

诊见:患者形体消瘦,乏力气短,胃脘胀满,纳少,进油腻食物或着凉后大便次数增多,夜寐差,失眠多梦,舌淡,苔薄白腻,脉弦细弱。数月前外院就诊,相关检查及胃肠镜没有明显异常,诊断“慢性腹泻”予口服西药治疗(具体不详),仍有便溏反复发作。

《扁鹊心书》:“脾劳,饮食失节,或吐泻、服凉药致脾气受伤,令人面黄肌瘦,四肢困倦……骨立而死……甚者必灸关元。”

患者腹泻日久,形体消瘦,乏力气短,元气匮乏,宗《扁鹊心书》方法治疗。

治疗:主穴关元。

毫针直刺1.5寸左右,得气后温针灸3壮;配穴足三里、下巨虚、天枢,常规针刺,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治疗约10次,大便次数减少,体力自觉较前恢复;再循前加减治疗,

第2个疗程后,大便次数减至每日1~2次,饮食增加,乏力渐好;但尚有稀便,仍有寐差,多梦。再加百会、内关等穴治疗10次,诸症渐愈。

曹氏以关元为主治疗慢性腹泻1,疗效显著,在便质状态、食欲、倦怠乏力等症状改善上优于药物对照组(P<0.05)。

1 曹键华.肠三针温针灸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2.溃疡性结肠炎

雷某,男,38岁。初诊时间2015年9月12日。

主诉:腹泻、黏液脓血便2年余。2年前开始出现大便溏泻,每日2~3次,时轻时重,伴左下腹隐痛,未予系统治疗,迁延近半年后,腹泻加重,每日4~5次,大便带黏液带脓血,里急后重,左下腹疼。

外院肠镜检查发现:下直肠黏膜广泛糜烂,部分溃疡形成,白苔覆盖,息肉样增生明显。诊断:溃疡性结肠炎,予以口服西药及中药灌肠治疗,症状时轻时重,经人介绍来寻求中医针灸治疗。

刻诊:肠鸣腹泻,大便溏薄有黏液,纳差,腹部冷痛,四肢不温,体倦乏力,舌质淡,苔白,脉濡滑。

诊断:肠癖(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患病日久,脾肾阳虚。《医宗必读·痢疾》“痢之为证,多本脾肾,脾司仓廪……肾主蛰藏……二脏皆根本之地”。治取关元为主,以固本止泻。

治疗:主穴关元、天枢,配穴阴陵泉、足三里、中脘、内关。

关元予附子饼灸。取适量75%乙醇调和附子粉,制作成面团状,手捏成饼。每块饼约10g,厚约3cm,以针柄刺数个小孔,上置2cm左右清艾条段,每次灸5壮。

同时常规针刺其他穴位,足三里配合温针灸。

治疗同时,配合中药附子理中汤加减煎煮服用,每日1剂。并嘱患者规律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及生冷硬食,忌烟酒。

经以上治疗10次后,患者诉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日2~3次,左下腹疼痛较前减轻,仍自觉倦怠乏力,手足不温。

再守上法,中脘加用艾盒温灸,又10次,患者纳食增加,诸症减轻,大便每日2次左右,脓血由持续性变为间断性,大便基本成形,纳食尚可,面色渐趋红润,诸症减轻。

继守上法前后治疗近半年,患者腹痛、腹泻症状基本消失,体力恢复。再复查肠镜已基本正常,临床痊愈。

有实验1证实,电针关元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其疾病活动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得到改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Treg/Th17免疫平衡起到治疗作用。

1 王程玉林,曾琳岚,耿煜,等.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6,41(1):55-59.

另外,关元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在尿潴留、尿失禁、膀胱痉挛、导尿反应、脊髓损伤逼尿肌反射亢进等多种膀胱病症中有所应用,实是因为穴位邻近中极,使之功能有所类似所致。因此,我在临床治疗此类疾病仍是取用中极为主。

根据临床实际,关元穴很多时候是与其他穴位配伍应用,有研究关元最常与气海、三阴交、肾俞、命门、大椎等穴配伍,高频治疗疾病达数十种。

关元配气海

此为我临床最常用治疗虚损病症穴组。

二穴同属任脉,为元气、精气之宅。临床常常将两穴合用,以益气固元、强身保健、延缓衰老,用于体弱虚羸治疗及保健。

研究表明1,艾灸关元、气海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效果明显。

1 陈秀玲,徐凯,周杰,等.艾灸关元、气海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1,43(2):109-110.

关元配三阴交

此两穴配伍为治疗妇科病常用穴组。

关元、三阴交通足三阴、冲任经脉,合用以调三阴、理胞宫、通冲任,用于经带胎产诸症。

实验2证实:关元配三阴交能良性调整激素含量及下丘脑β-内啡肽(β-EP)的含量,使女性血清雌二醇水平升高,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降低,从而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起到良性调节作用。

2 秦正玉,胡玲,汪克明.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1):58-60.

关元配肾俞

治疗肾虚常用穴组。

两穴相配可补肾摄元、调节阴阳、强体抗衰,用于腰酸体弱、衰老虚惫。

研究3经温和灸关元、肾俞,肾阳虚老年人衰老症状积分较对照组疗效显著降低(P<0.01);能提高氧化清除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延缓衰老的进程,达到抗衰老作用4

3 赵琛,施茵,崔云华,等.温和灸肾俞穴、关元穴对肾阳虚老年人衰老症状及外周血Rb蛋白表达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2,5(5):350-353.

4 林庶茹.针刺肾俞关元穴对衰老大鼠肾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5(3):538.

[刺灸法]

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刺灸时多仰卧取穴。

针刺一般直刺1~1.5寸,因穴位深层腹腔内为小肠、近膀胱,针刺时应控制深度,防止刺伤内脏。

穴位可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