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谢高阳在殿中缓缓踱步,他年纪与王方差不多,眉眼间却尽是老成。
“王衙内那篇匡辟时政的大作,小弟都曾读过。衙内在文章中说,我大宋朝如今积贫积弱的病因,无非四个大字,土地兼并。而病因引发的病症,就是冗官,冗兵,冗费。
衙内把将要施行的新政的弊端,一一列举出来,却没有一个解救之法。
谢某是否可以问一句,莫非在衙内心中,我大宋朝如今,已经无药可救了吗?”
真不愧是宋朝的文人……
小题大做,乱扣屎盆子的本事,王方算是领教到了。
怪不得宋神宗九五之尊的皇帝,王安石一人之下的宰相,天底下权力最大的两个人,竟然连个善终也得不到。
王方越来越觉得官场上的黑暗,不是他能待的。
他环视着大殿,或许神宗皇帝正躲在什么地方,听着自己说话,等着自己说出什么至理箴言来呢。
王方嘴角突然微微上扬。
爹,儿子可能要让你失望了。
他挺直胸膛,高声道。
“实不相瞒,在王某人看来,大宋朝已经无药可救!”
话音方落,场面一片喧哗。
王安石看着众人,急忙对王方厉声道。
“混账东西,胡说什么!”
王方神态自若。
“父亲大人休怒,列位休惊,且听我娓娓道来。”
且听我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只要我把新政骂得足够很,皇帝就绝对不会让我做官!
王方清了清嗓子。
“试问,我大宋朝百年积贫积弱,病根何在?四个字,土地兼并!
历朝历代,无不抑制土地兼并者,唯独我煌煌大宋,不抑兼并,与士大夫共天下。
十分之田,士大夫占九分,数万万百姓共争一分之利。多少百姓无家可归,无地可种,成了流民。
为了解决这些流民问题,同时解决边患,朝廷不断征兵,这就是冗兵。
我朝崇文抑武,为了安定文人士大夫,设置许多官职,很多都只是有名无实。这就造成了冗官。
而有以上两者,再加上高薪养廉,每年向辽国输送岁币,向西夏输送岁赐,势必会造成冗费。
三冗必然造成国库空虚,国库空虚必然要敛财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最后掠之于官,然后自杀自灭,外敌乘虚而入。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天下大乱。
可这三条怎么改?就凭借我们的新政吗?!
青苗法真的能解决土地兼并吗?!
保甲法真的能提高军队战斗力吗?!
市易法真的能让国库充盈吗?!
这些新政的弊端,我早已说明,在这里就不多阐述。
我只说一句,土地兼并不改,大宋朝无药可救!”
满堂惊愕,噤若寒蝉。
“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一直沉默的司马光,神情复杂,皮笑肉不笑地从嘴里吐出这一句话。
王安石神情也凝重起来。
“介甫,相识这么多年,我倒不知,叔明胸中,竟然有如此韬略。介甫真是教子有方啊。”
王安石嘴角颤抖了一下。
教子有方四个字,简直就像一个巴掌扇在自己脸上。
大宋建国百年,积累下来的病症,一股脑的全都冒了出来,从庆历间要施行的新政,拖沓了十几年也没个结果,再加上西夏作乱,辽国施压,朝野上下,尽是一片沮丧之气。
官家登基,立刻开始着手改革。好容易让大家看到希望了,以为大宋朝终于有救了。
可王方三言两语,又给大家泼了一盆凉水。
让大家灰心还是其次。
若是让官家灰心了,大宋朝可就真的完了……
王安石看向司马光。
这个曾经的战友,如今已然渐渐成为自己的敌人。
前不久在福宁殿议事,司马光就直言不讳地反对还没有施行的新政。
王方那篇驳斥新政的文章,能在开封城传得沸沸扬扬,大概也是司马光的手笔。
王安石喉咙滚动,胸中一股热血在沸腾。
新政一定要施行。
一定要施行!
中年男人怒目圆睁,啪的一声拍案而起。
“竖子!还不退下!”
王方神情复杂地看着父亲。
意气风发的中年男人,还不知道他的结局。
他以为他能改变一切。
王安石简直怒不可遏。
他终于忍不住了。
任何人都可以不理解他,都可以做他的死对头。
唯独他的亲人,他的儿子不可以!
他一步一顿,走到王方面前,奋力扬起一只手。
啪的一声扇在王方脸上。
扇得王方耳后一阵空鸣。
殿中静得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好像没有人一般。
王安石眼含热泪。
这一巴掌,他必须要扇。
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刚刚长出嫩芽来的新政。
才能保住他的儿子!
一个二十岁的年轻帝王,刚刚登基就赶走了三朝元老韩琦。
这样血气方刚,手段老练的帝王,能容忍身边有异己之人吗?
王安石顶着腥红的眼睛,颤抖着胡须,指着王方。
“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屡屡犯上,若不是官家仁慈,你早就死在宫里了!如今非但不改过自新,还在这里口出狂言,莠言乱政!大宋朝的江山,也是你能指点的?!你!你给我滚回家去!”
王方来不及反应,殿门再次吱呀吱呀推开。
十几个宫娥太监,簇拥着一剑眉星目,气宇轩昂的年轻帝王,缓缓走了进来。
紫烟缭绕,香气盈盈,殿内气场,瞬间不一样了。
“耳目聪明男子身,
洪钧赋与不为贫。
因探月窟方知物,
未蹑天根岂识人。
乾过异时观月窟,
地逢雷处看天根。
天根月窟闲来往,
三十六宫都是春。”
殿中所有人,哗啦一声起身离席,叩拜行礼,山呼万岁。
王方被王安石摁着,跪在地上。
他头深深埋着,能闻到年轻帝王经过自己时,身上散发的香气。
还有威严。
不多时,一中气十足的男子声音,高声道。
“众卿平身。”
“谢万岁!”
王方跟着所有人起来,眼睛忍不住偷偷去看龙椅上那个男人。
事已至此,尽管他姗姗来迟,但王方清楚,目前发生的一切,都是这位年轻帝王,一手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