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内地西藏班教学取得的成就
(一)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在近30年的办学历程中,内地西藏班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截至2010年9月,内地西藏班累计招收初中生3.49万人、高中生1.49万人、中师生4840人、中专生6780人、大学生1.1万人,为西藏培养输送了2万余名各级各类建设人才。绝大多数毕业生在西藏急需人才的高寒缺氧地区或县以下的基层单位、学校工作。不少毕业生已走上中小学、乡镇和县、局等领导岗位,许多人被单位、西藏自治区、国家有关部委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等。西藏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内地西藏班毕业生政治思想坚定、知识结构全面、文化基础扎实、业务能力强、眼界开阔、思想解放、敬业爱岗,能旗帜鲜明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已成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中坚力量。
从调研学校看,各内地西藏班教学也是硕果累累,截止到2012年7月,北京西藏中学已有13届1135名初中生毕业(2003年为最后一届)和21届3677名高中生毕业,这些高中毕业生均全部升入大学学习。已有近3800余名大学生毕业后返回西藏参加工作,成了建设新西藏的生力军。另据该校老师反映,毕业生活跃在西藏的政府机关、军队、科研院所、学校、医院、企业等各个领域,部分优秀校友已经颇有成就(见表3-1)。
表3-1 北京西藏中学部分校友介绍

截至2012年9月,山东济南西藏中学共接收了2800多名西藏学生,先后为西藏地区培养了2500余名毕业生。他们不仅成为西藏两个文明建设的高素质劳动者,也成为沟通内地与西藏文化教育交流的桥梁,为促进两地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调研时,该校主管领导也反映:“我们的毕业生到了西藏以后入了党,当了校长,成为骨干,成为劳模,这样的人特别多……有一个学生被选为十八大代表。”这些优秀人才成为内地西藏班的骄傲。
(二)获得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从调研结果来看,西藏内地办学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首先,在读的内地西藏班学生及其家长对该办学政策积极肯定。在“请用三个以上的词来描述你考入内地学校家人的心情怎样”这一问题上,几乎所有学生都把家长心情描述为“快乐,开心,高兴,激动,满意,幸福,骄傲”等词汇,在高兴的同时伴随着“不舍、担忧、难过”的家长占10%左右。而在“谈谈你在内地上学的感受”这一问题上,也有97%以上的学生表达了和家长一样的快乐而自豪的感受,而表达来内地之后出现“压抑、郁闷、心情差、孤独、无奈”等负面情绪的比例不足3%。
对内地办学这一政策的评价,有97%左右的学生对这一政策持积极肯定态度并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认为这一政策非常好,部分学生希望内地班能进一步扩招,3%左右的学生对这一政策没看法或者认为这一政策一般,有利也有弊,不足1%的学生对这一政策持否定态度,而之所以否定与其在内地的适应不良、学习成绩不好等因素直接相关。
内地西藏班学生对内地办学政策的评价摘选
评价1:非常好,这是民族文化互相了解,传播交流的机会,也是使中国变强大的一个政策,我希望继续实行。
评价2:很好,这不但能训练我们的自立能力,而且可以在内地接受更好的教育。
评价3:这项政策很好,让我们藏族得到更好的方法和更多的学习机会,又能开阔我们的眼界。
评价4:内地西藏班的政策好,对汉藏的文化更深入地了解,体现汉藏民族的友谊。
评价5:有了这样的政策,让我们藏族孩子们有更好的教育,能更好地建设西藏。
评价6:内地西藏班让我们来内地学习的同学开阔了眼界,我觉得这项政策很好,非常棒。
评价7:很好,可以更多地了解双方民族的文化,也能够促进我们之间的关系密切,开阔我们的眼界。
评价8:非常好,对西藏的孩子想得周到。
评价9:我觉得非常好,体现出他们对我们西藏学生的关怀。
评价10:帮助无数西藏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资源,开阔眼界,接受新思想文化。
评价11:开拓了区内孩子的知识面,培养了优秀苗子,为西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评价12:非常好,它有利于西藏的优秀人才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提高,为西藏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强的人才。
评价13:为建设西藏提供了大量优秀人才,体现党中央对我们家乡的关心牵挂,是社会主义民主新生活的伟大创举。
评价14:这一政策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也让很多人了解西藏。
评价15:对我们西藏生很有帮助,给予我们机会,让我们接受更多事物。
评价16:为我们西藏生打开了一个开阔眼界的平台,非常好。
在学生问卷中,80%左右的西藏学生表示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在内地的学习生活(图3-1),当被问及“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你还会选择来内地读书吗”这一问题时,7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会,明确表示不会的仅占5%左右,这与前面学生对内地办学政策的主观评价基本一致(图3-2)。
其次,内地西藏班毕业生表示在内地的学习生活受益匪浅。为了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内地西藏班学生对内地求学的感受,笔者对自己在中央民族大学任课班级的内地西藏班学生进行了调查,下面摘录的是一次作业“对自己中学受教育经历的反思”中学生做出的反馈,也真实地反映了这些学生内地求学的收获和自己成长进步的心路历程(详见附录一)。例如,一位在读藏族大学生在回忆自己的内地班经历时写道:“对于像我们一样的藏族学子来说,能上内地西藏班,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因为,这个是对我们学习的肯定,所以,在西藏家长们的眼里,内地班的学生都成绩优异,而在西藏的不是身体不适,就是成绩不好,或者考试失利。”对内地班与区内读书的差异比较,她做了这样的描述:内地班的学生在语文阅读速度和对其他学科的理解能力更强,普通话更标准,但藏文水平低于区内学生,区内学生比内地班学生见识少,接受其他民族文化的能力弱,社会交际圈更小,沟通方面、生活独立性方面、心态等都相对差一些,最重要的是学习基础要比内地班学生更弱。可见,学生及其家长对内地班予以了积极的认同。

图3-1 学生是否喜欢在内地学习生活情况统计

图3-2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你还会选择来内地读书吗”统计
一位在读藏族大学生在描述自己在内地读书的感受时用的语言比较平实,但却在字里行间充满了感动,全文如下:
内地读书的感受
在内地学习当中,我不仅学会了很多的知识,更多的还学会了感激。
首先,我感激我们的党和国家能给我们在内地上学的机会,这不仅提供了我们在更好的环境里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且更好地促进了我们能够独立自主地生活。
其次,我要感谢那里的所有教内地西藏班的老师,他们用父母般的爱来关心我们,照顾我们,培养我们。在那里生活的我们一个比一个年幼,都是懵懂的小孩,但是什么事由自己做主,由自己来做,可是我们从未感到过伤心、难过、无助,因为有我们的那些无私的老师在,我们什么事都不用担心,我们在他们的暖暖的爱与细心的照顾下长大。他们不仅教了我们许多的知识,教育我们怎样做人,更多的是他们还为我们扮演父母的角色来关心我们,爱护我们,培养我们。因此,我要特别感谢每一位为我们付出的老师。从心里感激他们,因为他们的细心呵护与教育使我们不少的孩子能够走向良好的道路,为家乡做贡献。
再次,我要感激我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因为他们的宽容,因为他们的友情,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我们都是懵懂的孩子,面对无知的事情时我们都像亲兄弟、亲姐妹一样的相互讨论,一起解决问题,勇敢地面对困难,使集体的力量不断地发挥好,让我们自己在一个非常温馨的集体当中快乐地生活,一起长大。团结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在集体当中生活时,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集体我们个人也发展不了……我们最后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在个个都在比较有名的大学里上学,那都是因为我们创造了非常温馨的集体,发挥了集体的作用。
最后,我要感谢自己,那么的年幼就能离开父母自己独立生活,同样的年龄,同样的个子,可是我比任何一个同龄人坚强得多,独立自主性强。没有亲戚朋友在身边,但是我很坚强,很执着地独立生活,感谢当时勇敢的我,因为我的挑战,我不仅战胜了困难,更战胜了自己。
内地班上学期间我懂得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如果没有内地上学,我也不会有现在的一切。因为西藏的教育比较落后,没有内地先进;因为在西藏上学父母都在身边依赖性很强,自己也就学不会独立自主坚强地生活,现在发现自己比任何一个人懂事时内心觉得无比的自豪;因为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同,在西藏,老师的教育方法比较传统,没有内地先进,所以觉得自己能在内地班里上学是件非常幸福的事。
内地班的存在是我们西藏小孩的希望,我真心地祝愿我们的内地西藏班越办越成功,越来越好。
次仁央金
另一位在内地上了七年学的女生用自己和妹妹做对比说明了内地读书与区内读书的差异:“妹妹比我小一岁,她初中没有考上内地,就在区内读了三年的初中,因而我俩是统一参加中考和高考的。中考成绩妹妹比我差不多差了一倍多,她是她们那边的中等,我也是。其实她的普通话水平跟我差不多,随着西藏的发展,学校里有了越来越多的汉族老师,我妹那边很多课程都是汉族老师教的,就这样普通话水平得到了提高。然而分数摆在眼前,我把原因主要放在除了学生自己的能力外还有老师的教育能力上。因为我觉得内地的老师他们的知识多,方法多样,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然后高考成绩同中考成绩那样,我妹是他们当中算是中等的,然而英语和数学考得很差,她说她们学校里都不怎么学数学和英语。也许是与一种氛围有关吧,我在内地读的初中、高中,学习氛围是很强的。差距就在这里。”
一位初中在区内就读、高中考到湖南岳阳市第一中学的男生,他讲述了自己初到内地班由不适应到逐渐适应,由自卑(与初中在内地班就读的同学成绩还有很大差距)到自信自强的过程,他在最后的总结中写下这样一句话:“这样的高中生活很舒适,很享受。”
这些在内地生活了三年甚至七年的西藏学生,在回忆自己内地班读书生活的经历时,无不流露出对内地这段特殊经历的留恋和对老师的感激,也都感慨于自己在内地读书的收获和进步,很多同学都表示“在内地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无疑,这是他们人生中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一些直接来自藏区的大学生之前没有内地生活的经历,但通过与身边的内地班同学的比较,他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内地读书与区内读书的差异,内地班的毕业生在汉语水平、独立性、视野、与他民族交往等方面都强于区内学生。
在访谈中还发现,内地班毕业生更容易适应大学生活,而非内地班毕业生在内地的大学生活适应上则面临更多困难。透过下面这些访谈,就可以看出直接从区内中学考上内地大学的西藏学生在学校感受到的诸多困惑。
访谈案例3-1
访谈者:你感觉从区内考过来的与从内地班考上来的有什么不同?
S32:我觉得是区内的学生基础没有打好,因为条件的原因吧,各个方面比较差。到了这边之后,感觉什么都没有学好。
访谈者:来到内地之后,周边的朋友是藏族的多还是汉族的多?
S32:应该还是藏族的多。我身边有些同学就光和藏族学生一起玩。
访谈者:他们为什么光和藏族的玩呢?
S32:我觉得最主要的应该是语言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像我们这种没有在内地读过书的同学,普通话有些不太好。大家来自于不同的地方,说不同的方言,大家都听不懂。虽然我们都是用普通话来交流,但有的时候我的话他们可能听不懂,他们说的话,我又听不懂。
访谈者:心情不好的时候怎么办?
S32:我有一个知心朋友在西藏上警校,她是一个特别活泼的人。有事情的时候,我会试着给她发信息。上个学期基本上是哭着过来的,一方面是因为想家,另一方面是因为计算机和英语这方面的课程都不会。
访谈者: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学期,困难还大吗?
S32:现在基本上已经适应了。但有些困难还是有。比如说,老师让我们到讲台上发言和演讲。因为在西藏的时候,老师很少让我们去发言。上一次我们开了一个班会,老师让我们轮流发言,我发言的时候都是抖音。我就是胆子比较小,想到什么说出来的时候还是紧张。
访谈案例3-2
访谈者:你们平时与其他民族同学交流多不多?
S29:不多,就跟本民族本班,跟家乡的那些朋友,跟其他民族没什么印象,因为没有太多的接触。
S30:这个跟他一样,我们平常就是和本民族的还有一些就是从家乡过来的同学们一起交往,没有和别的民族交流,比如说上课就是和自己本民族的同学在一起,所以就是跟其他民族交流的时间非常少,所以对别的不同的民族也没有什么印象吧。
S31:我也就是和本班本民族在一起,和老乡们在一起,和本民族以外的交往不多,其他民族的同学感觉习惯有点不一样。
访谈者:你们前面说过在大学学习压力特别大,平时听老师讲课、完成作业、通过考试等方面是否有困难?
S29:有啊,困难当然真的有,很多学科都比较难。
访谈者:你们感觉中学在内地读与在西藏读有什么不同?
S29:内地班的话,他们的知识面都比我们广,他们非常善于交流,我们在藏区读的就比较传统,传统文化这些掌握得比较好。
再次,本地中学生对内地办学政策持积极乐观态度。在被调查的本地学生中,除极个别学生表示“无所谓”以外,绝大多数本地学生对这一政策也都持积极肯定态度。比如,很多同学表示:“很好,有利于汉藏同学的相互了解与增进友谊,从而增进汉藏两族的友谊”;“有利于增进民族间的感情,了解藏族文化”;“很好,加强交流,我很庆幸有一个与藏族同学交往的机会”;“这是一项很好的政策,能够增强汉藏交流,让同学们认识更多朋友”。
此外,区内中学生也反映出了对内地求学的向往,在对拉萨三中的学生问卷调查中,35%的学生表示非常希望到内地读书,33%的学生比较希望到内地读书(见图3-3),这种愿望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他们之中有近1/3的人经常与在内地读书的同学联系(见图3-4),可以从同学那里得到内地西藏班的相关信息。
西藏自治区每年小升初报考内地西藏班的比例很高,几乎所有符合条件的考生都参加了内地西藏班的入学考试,但内地西藏初中班的录取率也就在10%左右,2009年的录取率仅为6%,这种竞争远远高于高中考大学的竞争,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西藏学生和家长对内地西藏班的认可。

图3-3 “如果有机会,你是否希望到内地读书”统计

图3-4 “你与内地读书的同学或朋友有联系吗”统计
(三)围绕培养目标各校办学特色纷呈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内地西藏班培养目标越来越明确,并且初步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办学特色。比如济南西藏中学在“笃信宽和”的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学校性质提出了“尚德笃学,爱国兴藏”的办学理念。“尚德”是思想教育方面,“笃学”指教学方面,“爱国兴藏”指情感价值观方面。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济南西藏中学逐步清晰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即以汉藏融合教育为主旋律的“家文化”特色。北京西藏中学确立的培养目标是“为西藏培养热爱祖国、促进民族团结、具备终身发展素质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同时,把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于“在内地班校处于领先地位,成为首都民族教育窗口校”。把“爱国、立志、勤奋、博雅”作为校训,把“团结向上,无私奉献”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山东泰安一中提出“我们要的就是英才,我们学校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精英,培养西藏和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在培养西藏所需要的人才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政治强,第二思想通,第三感情深,第四品行高,第五身体棒,第六学业优。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确立了学校的核心理念与定位,即以育人为本,锻造有中国特色的全国一流的以教育援藏为主的民族教育名校。自2007年开始招收内地西藏高中班。始终坚持“倾注一片爱心、构建和谐校园、提升民族教育、精育民族英才”的办学理念,围绕“夯基础、创特色、树品牌”的办学思路,坚持“常规固本、课堂提质、辅导增效、科研助力”的管理原则,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调研中各内地西藏班主管领导基本上能比较清晰地描述本校的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这也说明各校对西藏学生的培养问题都非常重视,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西藏学生实际的培养模式。当然由于现有的政策文件中对内地西藏班的培养目标缺乏清晰的说明,加上民族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教育实践领域对内地西藏班培养目标的认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甚至偏差,需要认真研究厘清。
(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内地西藏班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了较大提高;在各种文体和社团活动中表现出色;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均明显增强;部分学生综合表现优异,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调研中所有内地班均反映西藏学生的学业成绩较之刚入学时有了明显提高,中考、高考淘汰率基本控制在5%以内,多数学校近几年的淘汰率基本为零。
济南西藏中学作为全国唯一招收西藏边境生的内地学校,经过四年或三年的学习,学生的学业成绩得到大幅度提升。以该校2008级学生中考成绩为例,学生总平均分达到了587分(见表3-2)。
表3-2 济南西藏中学2008级学生(2012年毕业)中考成绩统计

2012年西藏自治区区内生源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考内地西藏高中班考生政审、体检最低控制分数线为:区内少数民族农牧民子女生源政审、体检最低控制分数线485分;区内少数民族城镇生源政审、体检最低控制分数线487分;进藏干部职工子女生源政审、体检最低控制分数线568分。济南西藏中学2008级中考成绩总平均分已经超过了当年进藏干部职工子女内地高中班录取分数线。2012年该校2008级毕业生全部考入内地西藏高中班,实现了“零淘汰”的目标,2013年该校三年制的2010级毕业生(其中包括30个边境生)也实现了“零淘汰”目标。
北京西藏中学的教学成绩也得到了西藏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可。截止到2012年7月,该校21届3677名高中生毕业,均全部升入大学学习,从2009年开始,本科上线率均在95%以上(见表3-3),受到西藏学生和家长的青睐。该校2012年录取的新生入学成绩在522分以上,均达到内地西藏散插班分数线。
表3-3 北京西藏中学2009~2012年学生高考本科上线率统计∗

∗ 由北京西藏中学提供的学生高考成绩单计算得出。
另外,内地西藏班学生的部分学科成绩与本地学生平均水平已相差不太大,尤其是语文和英语学科成绩差距较小。从2009~2012年北京西藏中学文科高考平均分与北京市文科高考平均分的差距图可以看出,西藏学生语文平均分与本地学生语文平均分差距最高年份仅有8.17分,差距最低年份仅有5分,英语平均分差距基本控制在10分以内(2011年例外),数学差距相对较大,差距在20分左右(图3-5)。理科差距较文科大些,但语文、英语也基本控制在20分以内(图3-6)。可见,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学业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图3-5 北京西藏中学高考平均分与北京市高考平均分差距(文科)

图3-6 北京西藏中学高考平均分与北京市高考平均分差距(理科)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是山西省唯一一所招收西藏学生的中学。截至2012年9月,已累计培养2000多名初高中毕业生。西藏班毕业生实现了连续7年100%的高考升学率,2010年,清华大学在内地西藏班录取的4名学生中有2名是山西大学附中的藏族学生,其中1名学生取得了全国内地西藏班藏族学生理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泰安一中是山东省首批招收西藏内地散插班的8所重点中学之一,2003年开始招收西藏学生,2010年承担全省扩招任务。截至2012年9月,毕业4届共21名同学,全部升入“985”“211”国家重点高校。
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也是首批招收内地西藏班的学校,从最初单一的100名藏族学生的“藏班”到2007年已经发展成2200名藏族与各民族学生的民族学院,学生数量增加了21倍。历届藏族中师班与大专班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为100%。从2002年开始招收内地西藏高中班,已有257人毕业,在读400人左右。从2007年到现在,学校实现了零淘汰,学生全部升学。
北京八十中学从2002年开始招收内地西藏散插班,到2012年为止8届毕业生148人,其中升入“985”大学有69人,升入“211”大学有63人,除2人考取了二本院校外,其他全部升入一本大学。
2.学生在各种课外活动特别是文体活动中表现出色
内地西藏班的学生在各种课外活动中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尤其文体活动方面更是西藏学生的长项。比如济南西藏中学,“雪莲艺术团”经常是社区活动歌舞表演的主力军,在济南市每年一届的艺术节上,该校稳居榜首。2011年,雪莲合唱团首次走出山东,走上东南卫视“欢乐合唱团”的舞台。从全国30强,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全国5强;2012年,雪莲合唱团再战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从上海音乐厅一路唱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校报《珠峰》和校刊《雅龙河》,荣获全国校园报刊评比一等奖。此外,在“上海国际青少年书画摄影大赛”、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以及东南卫视“欢乐合唱团”等比赛中也获得了多个奖项。北京西藏中学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尤其在珍珠球、蹴球、绫球、民族舞蹈等项目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个项目都曾获得北京市比赛的冠军,在足球比赛中该校学生也表现出色,经常取得骄人的成绩。在各种文艺表演中,该校学生表现突出,“格桑花艺术团”是该校最有名的学生社团兼演出团体,曾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场合表演,获得一致好评。山西大学附中西藏班在团中央、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十四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多个奖项,成绩突出。
3.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环境适应能力、问题处理能力等几个方面。社会适应能力是反映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高低的间接表现,是个体融入社会、接纳社会能力的表现。在调研中,内地西藏班教师、在读学生和已经考上大学的内地西藏班学生都反映,来内地读书的一个最大收获是在自理能力、问题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从西藏来到内地,首先面对的就是环境的变化,海拔、气候、饮食、语言、风俗习惯等均发生很大改变,在老师的悉心照料和帮助下,绝大多数西藏学生都顺利地度过适应期。由于很多孩子十二三岁就离开父母来到内地读书,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也要学会自己处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课题组成员在调研时对这方面感受很深,尤其是访谈过程中这些西藏学生基本上对答如流,表意清晰。很多内地西藏班毕业的学生在回忆自己的内地班生活时都“为自己骄傲”,感觉自己比同龄的在父母身边娇生惯养的孩子更成熟、更懂事。从区内直接考到内地读大学的西藏学生也反映了这种落差,他们发现自己与身边内地班考上来的同学比较起来,内地班的同学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强,而自己在大学的适应问题就更多,尤其是不太知道如何跟其他民族的同学交往,除了上课以外,基本上是和本民族的同学在一起,很难融入班集体当中(大学独立西藏班除外)。由此也可以看出,内地班的读书经历有助于西藏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4.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修养不断提升
内地西藏班学生高中就读期间已有多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截至2012年6月,北京西藏中学先后已有4000多名同学在学校接受了党组织的教育,已有19批64名学生加入了党组织。截至2012年9月,泰安一中已毕业21名同学,其中8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课题组在泰安一中访谈时一名高一女生还曾问起“插班生到了年龄以后可以入党吗”,这也反映出学生向党组织积极靠拢的愿望。在与学生交流宗教信仰问题时,多数学生表示心里信佛,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佛教有自己的认识,比如访谈时一名高二女生说:“我觉得佛教对人的影响挺深的。但是个人意见,佛教中有的方面我不太赞同。”学生能够比较理性地看待问题也是思想不断成熟的标志。
在与泰安一中西藏班主管校长座谈时,他还提到一个案例:2008届有个孩子,考到武汉大学了,这个孩子是两次家庭,他爸爸娶了他妈妈姊妹两个,这是个大家庭,他哥哥和他舅舅娶了同一个妻子。典型的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这个学生在材料中曾经写过“这就是内地办班成功了,我回去后,对家乡的这些做法感觉看不惯了,感觉家乡落后了”。后来既是他嫂子又是他舅妈的角色,与哥哥、舅舅离婚后另组家庭。这种婚育观念的变化也是西藏生在内地接受教育后思想观念的进步。
此外,多数受访者表示,来内地读书后西藏生的视野开阔了。西藏学生从自治区来到内地本身就是一个开阔眼界的过程,受招生录取的限制,考上内地西藏班的学生多来自于农牧区,而内地西藏班基本设在比较繁华的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人生阅历对很多西藏孩子来讲是一生的财富。另外,很多西藏学生的寒暑假都是在内地过的,每到寒暑假学校就会组织西藏学生出去旅游或游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旅游或游学活动中,学生们一方面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另一方面加深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我国的多民族文化也有了更多的直观感受。同时在这些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们受益匪浅。课题组2012年5月到山东济南西藏中学调研时,恰逢该校初三毕业班开展登泰山活动,我们也一起参加,一路上学生情绪高涨,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等除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外,还不时地给学生拍照,在路陡地段学生也会体贴地搀扶老师,我们一行人被师生之间的这种深情打动。
(五)学生学校适应整体良好
学生的学校适应情况是本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研究的学校适应包括课业适应、人际适应和自我接纳三部分。其中在课业适应方面,主要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三方面来反映。从调查结果看,内地西藏班学生在学校适应上总体状况良好。
首先,在课业适应方面,绝大多数内地西藏班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但在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方面存在较多问题,这是内地西藏班学生与本地学生在课业适应上存在的最大差异,也是二者在学习成绩上存在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在人际适应方面,内地西藏班学生总体状况良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西藏学生与教师互动状况良好,师生关系和谐;二是学生之间人际交往呈现良性互动,同学关系融洽。
最后,从自我接纳方面来看,内地西藏班学生整体状况良好,表现出了积极的自我接纳和认同。
在人际适应和自我接纳方面,西藏学生与本地学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在跨文化交往过程中,西藏学生积极适应了内地的学习生活状态,这为他们在内地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第七章的内地西藏班学生学校适应专题还会详细展开讨论,这里不赘述。
(六)学生的民族文化保持良好
从调查结果看,虽然西藏学生远离家乡到内地读书,但他们的民族文化并未出现中断现象。在风俗习惯问题上,80%以上的内地西藏班学生表示知道大部分藏族风俗习惯,并且在生活中会遵从藏族的风俗习惯(见图3-7)。在与拉萨三中西藏班学生的比较中,从调查结果看,内地西藏班藏族学生与西藏自治区藏族学生在生活习惯问题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见图3-8)。这一方面表明内地班藏族学生对本民族风俗习惯保持良好;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内地学校对藏族学生生活习惯的尊重。

图3-7 “你知道藏族的各种风俗习惯吗”四校比较

图3-8 “你在生活中遵从藏族的风俗习惯吗”统计
在对北京高校西藏大学生做的问卷调查中,也证实内地西藏班学生在民族文化方面并未出现中断现象,相反,在某些方面还表现出了对民族文化的更多关注,他们的民族自觉意识也更强,比如在问及“你知道藏族的各种风俗习惯吗”这一问题时,内地西藏班毕业的大学生知道大部分藏族风俗习惯的比例达到87.9%,高于从区内中学毕业的大学生比例(见图3-9)。

图3-9 “你知道藏族的各种风俗习惯吗”区内、区外比较
在民族语言问题上,内地西藏班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基本都是用民族语偶尔夹杂汉语进行的,在与家人的电话联络中,90%左右的藏族学生多半使用藏语(见图3-10), 6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藏语学得比较好,内地西藏独立校学生认为自己藏语学得比较好的比例达到3/4以上(见图3-11),可见,独立的内地西藏中学学生的藏语水平较混校独立班和散插班更好。绝大多数内地西藏生都认识到了学习藏语的重要意义,在“你认为对自己未来发展来说,藏语、汉语哪个更重要”这一问题上,1/5以上的学生认为藏语更重要,60%以上学生认为藏语、汉语同等重要(见图3-12)。

图3-10 学生与家人说话时使用语言情况统计

图3-11 “你认为自己的藏语学得怎么样”统计

图3-12 “你认为对自己未来发展来说,藏语、汉语哪个更重要”统计
在参加一些较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时,半数学生表示会自愿选择穿民族服装(见图3-13),可见他们对民族服饰的喜爱。

图3-13 “去参加一些较大规模庆祝活动,如果自愿选择你会穿什么风格的服装”统计
此外,90%左右的学生表示信仰藏传佛教(见图3-14),可见在宗教信仰问题上,内地学校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图3-14 学生信仰藏传佛教情况统计
内地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接触和学习藏族文化的方式,比如,校园的藏族文化社团活动,重大藏族节日庆祝活动,学科教师讲解关于藏族文化的内容,学校提供关于藏族文化的图书资料等。
内地西藏独立校为学生接触和学习藏族文化做的工作更多,比如有的学校开设了关于民族文化的课程,因此,多数内地西藏独立校的学生表示来内地读书,对本民族文化的内容了解更多了。
(七)学生形成了积极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是多民族国家保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教育时,既要重视他们对本民族的认同,更要重视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这也是内地办学的一个重要使命。
1.国家认同
从调查数据来看,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度很高,内地独立校与混校独立班、散插班西藏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不存在显著差异。绝大多数内地班西藏生认为自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见图3-15),并且认为当外国人责难其他中国人时,觉得这就是对自己的侮辱(见图3-16),如果到国外学习和工作,绝大多数西藏生会公开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见图3-17)。

图3-15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吗”统计

图3-16 “当外国人责难其他中国人时,你觉得这就是对你自身的侮辱吗”统计

图3-17 “如果到国外学习和工作,你会公开宣称自己是中国人吗”统计
在党中央对待藏族的政策问题上,绝大多数西藏生都认为党中央对藏族的政策非常优惠(见图3-18),并且多数都认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在民族与国家利益关系认识问题上,1/5以上的学生表示二者发生矛盾时国家利益应高于民族利益,泰安一中有近半数西藏生认为二者发生矛盾时国家利益应高于民族利益,这可能与该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有关。值得我们警惕的是,还有10%左右的西藏生认为二者发生矛盾时民族利益应高于国家利益(见图3-19)。

图3-18 “你如何看待党中央对藏族地区的政策”统计

图3-19 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关系的认识统计
从总体上看,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国家认同度很高,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还有极个别的学生不太认同自己的国家身份,极少数学生在民族与国家关系问题上更强调民族利益。对这部分学生学校必须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
2.民族认同
内地西藏生对本民族的认同度非常高。9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基本上是一个地道的藏族人(见图3-20),并且会为自己的民族感到自豪(见图3-21),同时90%左右的学生表示毕业后愿意回西藏工作(见图3-22)。

图3-20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地道的藏族人吗”统计

图3-21 “你会因自己是藏族而感到自豪吗”统计

图3-22 “毕业后,你愿意去西藏工作吗”统计
内地西藏班是西藏教育的重要补充,在西藏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此多的西藏学生愿意回到藏区工作,也实现了内地西藏班“内地办学、智力援藏”的办学主旨。访谈中当问及他们毕业后的打算时,内地班学生也基本表示要回西藏建设家乡。
从传播本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90%以上的学生愿意向其他民族的朋友介绍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见图3-23)。身处异地,更是对家乡的事物倍感亲切,向他人介绍本民族传统文化既是本民族文化认同的一个表现,也有利于西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利于外界更多地了解西藏和西藏文化。

图3-23 “你愿意向其他民族的朋友介绍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吗”统计
此外,虽然远离家乡、身处内地,西藏班学生对家乡的关注度仍然很高,80%左右的学生在问卷调查中表示对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非常关注(见图3-24)。

图3-24 学生对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关注情况统计
另外,从服装、语言、传播民族文化、民族风俗、宗教信仰五个方面的数据来看,西藏班的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还是很高的,这部分在本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已做过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可见,到内地读书,并未削弱西藏班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和对西藏的归属感,相反,他们对本民族的认同感更强,这与课题组成员和西藏自治区教育厅领导访谈时得出的结论相互印证,自治区教育厅领导反映,内地西藏班毕业的学生有更强烈的民族保护意识。这与白杰瑞、班觉、阿旺次仁等的研究结论也是一致的,他们在《学生眼中的内地西藏班》一文中指出:“这些内地西藏学校从未削弱学生的藏民族的身份认同。相反,由于多年把藏族年轻人作为一个集体放在中国城市文化中,内地班的学习经历反而强化了学生的藏民族的身份认同。”积极的民族文化认同也是实现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民族文化自觉”的前提,很多内地班毕业生为民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的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比如藏语电影字幕小组发起人扎彭就是一个在上海读完初中、高中的内地西藏班毕业生,后考入北京邮电大学。内地班的读书经历让他对藏语更情有独钟,在大学就读期间,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凭着自己对母语的一腔热情,发起了藏语电影字幕制作活动,翻译制作完成了《阿甘正传》《特洛伊》《家园》等近20部经典影片的藏文字幕,通过电影来传承母语,该小组现在还有了自己的网络主页(www.bosubtitle.com)。
从总体上看,内地西藏班学生不仅形成了很强的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而且也形成了积极的正向的国家认同,实现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高度统一。内地西藏班这种特殊的教育模式与北美为土著儿童举办的强制性接受的、禁止说土著语言的、低质量的寄宿制学校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的寄宿制学校旨在消灭土著少数民族文化,我国的内地西藏班教育则在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接受现代学校主流文化之间找到了一种契合,有力地促进了西藏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内地班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成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