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西藏班教学模式与成效调查研究(西藏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目前,在内地西藏班的教学模式上,有独立建校式教学模式、混校独立编班式教学模式、散插式教学模式等几类,每一类模式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这对内地西藏班今后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经过认真研究,综合考虑了代表性与就近调研的原则,选取了山东济南西藏中学、北京西藏中学、山西大学附属中学西藏班、山东泰安一中西藏班、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西藏班作为调查重点。其中,北京西藏中学、山东济南西藏中学、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均是首批开设西藏学生内地班的学校。山东济南西藏中学现为内地西藏初中班,同时也是全国唯一的边境招生班,在校生600多人,是内地西藏初中班中招生规模比较大的学校;北京西藏中学现有在校生800多人,是全国内地西藏高中班招生规模最大、培养西藏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内地西藏独立校,截止到2013年7月,累计为西藏培养高中毕业生3900多名;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内地西藏高中班,有独立西藏班和散插班两种教学组织形式,其中独立西藏班每届招生80余人(两个班),散插班每届招生20人但调查中相关老师反馈,近两年散插班学生转回独立西藏班的人数较多,在散插班学习的西藏生只有十几人。;泰安一中从2003年下学期开始招收西藏学生,是山东省接收西藏生重点中学插班就读的8所重点中学之一,散插班西藏生人数较多,在校生90余人,完全实行散插教学,多次在全国内地西藏班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介绍;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是由三系(外语系、数信科学系、艺术系)和“三部”(内地西藏高中部、民族预科部、公共教学部)组成的多民族、多层次、多元化的民族学院,其中的西藏部属于混校独立编班形式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虽然是混校独立编班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其高中部仅面向西藏招生,除了西藏高中班以外,学院还有大专班和预科部,与高中的教学不是一个体系,该校的西藏班在教学上更接近独立建校的教学模式。因此,本研究在做内地西藏班教学模式类型分析时把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划归独立建校式教学模式一类。,西藏班在校生300余人。这几个内地西藏班的学生数除北京西藏中学为2013年采集数据以外,其余学校均为2012年5月课题组调研时收集的数据。这几所学校在全国内地西藏班中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性,本研究重点围绕上述内地西藏班展开,期望通过对这几所学校的深描,从总体上把握内地西藏班每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同时,研究还选取了北京八十中学西藏班、浙江菱湖中学西藏班、西藏自治区拉萨三中、北京一一九中学以及北京的几所高校进行补充调查,力求全面了解内地西藏班教学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共性问题,以积极探索更切合西藏社会发展和西藏学生实际的内地西藏班教学改革思路。

(二)研究方法

1.研究的方法论:主客位研究法

主位研究(emic approach)与客位研究(etic approach)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主客位研究的概念由美国结构语言学家派克(K. L. Pike)首次提出,美国文化学家哈里斯(Marvin Harris)和跨文化心理学家特里安第斯(Harry C. Triands)等对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分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运用。所谓主位研究,是指研究者站在被研究者的立场上对被研究者的文化所进行的研究。陈国强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第147页。所谓客位研究,与主位研究相对,是指研究者运用自己已有的观点和方法对被研究者的文化所进行的研究。陈国强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第377页。其中主位研究更尊重研究对象的发言权,提高了研究对象的地位,更容易在与当地人的对话中进入被研究者的情感领域,对被研究者的本土化概念和语言及其意义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但这种研究范式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比如研究数据易受研究对象的主观随意性影响,研究者可能对“自己”文化中人们常有的行为习惯、语言、习俗等熟视无睹,对被研究者日常生活中流露出来的本来具有的隐含的意义失去敏感性等。而客位研究则提高了研究者的地位,研究者运用科学规则对所搜集的材料和数据进行解释,但客位研究的内在特性决定了研究者很难根据被研究者的理解和解释进行意义的建构,同时研究者作为观察者可能会因为文化的差异、文化假设上的偏差而产生错误的认识。因此,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实际研究中常常结合在一起运用。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有机结合,更有利于形成研究者、被研究者与读者三者话语之间的共享与交流。主客位研究作为一种方法论已经在文化学、人类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具体到本研究中,课题组对内地西藏班教学模式及其成效问题的考察也从主客位的双重视角加以分析,即一方面通过观察、问卷和结构性访谈来收集内地西藏班的教学成效与问题信息,比如对学生学业成绩、学校升学率、学生学校适应问卷等信息的采集,同时考虑到西藏学生和西藏文化的特殊性,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内地西藏班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感受,笔者委托自己在中央民族大学任教班级的西藏学生做了内地散插班学生和在京西藏大学生的访谈,后文呈现的相关访谈内容部分是由藏语翻译成汉语的。

2.方法与抽样

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重点采用了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几种方法。

在具体调查对象上,学生样本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在几所学校3个(或4个)年级中分年级随机抽取班级进行,问卷采取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回收率100%。在问卷调查中,共涉及内地西藏班学生650人,其中高中生460人,初中生190人;女生359人,占55.2%;藏族581人,占89.4%内地西藏班(校)除了藏族外,还有部分援藏干部子女,他们多为汉族,其中,北京西藏中学汉族学生占3.2%,山东济南西藏中学汉族学生占1.6%,山东泰安一中内地西藏班学生中汉族占14.5%,山西大学附中内地班学生中汉族占17.3%。此外,还有部分其他少数民族,如门巴族、珞巴族等。;农牧区学生296人,占45.5%,其中,初中阶段农牧区学生占60%,高中阶段农牧区学生占39.6%。按照1992年国家教委办公厅下发的《内地西藏中学班(校)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内地西藏初中班每年录取的新生中,农牧民子女应占70%以上,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高中班管理办法》也规定,内地西藏高中班招收少数民族农牧民子女应占招生总数的70%。但根据本课题的不完全统计,农牧民子女在内地西藏班生源中所占比重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很好和较好的占44%,困难的仅占7%(见表1-1、图1-2)。

表1-1 抽样调查样本情况统计

图1-2 调查样本家庭经济情况统计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西藏学生在内地的学习生活状况,课题组还选取了山西大学附中和泰安一中两所学校高一、高二的本地学生193名作为参照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对30余名西藏中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为了全面了解和把握西藏班教学的基本情况,课题组选取汉语文、藏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等学科进行随堂听课,累计听课30余节。此外,还对其中两所学校的70名教师做了问卷调查,访谈校领导、一线教师40余人次。另外,还在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等5所高校选取了西藏大学生87人(其中中学在内地班读书的5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中的十余人做了深入访谈,力求从多层面、多角度、多群体来深入了解西藏内地班教学的整体情况。

在调查后期的数据资料整理中,问卷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有些问卷个别题目未作答,统计时有缺失值。,为了便于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访谈对象全部进行了编号,其中学生均以S标明,教师均以T标明。后文涉及相关问题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