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伤寒论类方(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药物组成】

桂枝(去皮)一两十七铢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去节)十六铢 生姜(切)一两六铢 杏仁(去皮尖)十六个 甘草(炙)一两二铢 大枣(擘)五枚

【煎服法】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适应证】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寒热如疟,一日二三度发。

【原文】

第25条。

【方义】

此证已经大汗,正气已虚,故取桂枝汤三分之二,解肌以调营卫;又寒热似疟而邪未尽解,故取麻黄汤三分之一,用以发表祛邪。

【选注】

吴谦等:“服汤不解,若形如疟,日再发者,虽属轻邪,然终是为风寒所持,非汗出必不得解,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小发荣卫之汗。其不用麻黄桂枝各半汤者,盖因大汗已出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三)

徐大椿:“此与桂枝麻黄各半汤意略同。但此因大汗出之后,故桂枝略重,而麻黄略轻。”(《伤寒论类方·桂枝汤类一》)

【按语】

此证邪微而正亦受虚,故少用麻黄略开郁闭之表,增用桂枝以助正而祛邪。桂麻合剂药味全同,而药量则稍有差异。这种组方纤细不苟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方歌】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

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

【医案选录】

刘某,女,12岁。初春感受风寒,头疼发热。家人为购“平热散”服之,汗出较多,继之热退。然甫一日,又见发热、恶寒,其形如疟,上午发一次,下午则发作两次。切其脉浮而略数,视其舌苔薄白而润。

辨为发汗过多,而营卫之邪反稽留不解,乃法仲景之桂二麻一汤。

桂枝5克,白芍5克,生姜5克,炙麻黄3克,炙甘草3克,大枣3枚,杏仁3克。

服药后,微微汗出,嘱其避风慎食,因之而解。(刘渡舟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