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节 重剂奇方忆师公
恩师雷雨田生前经常提到师公龙耀成老先生的处方风格——重剂治顽症。例如治疗闭经,用《医林改错》之血府逐瘀汤,往往二倍或者三倍原方之量,方能见效。雷师强调说,一旦认证的确,就不要轻易变换处方,而是要守方逐渐加大剂量,直到生效。这是祖师龙耀成老先生屡起沉疴的诀窍之一。
后来山之子从福宝木匠陈相尧师傅之妻的口中得到两个关于师公龙耀成行医的病案,觉得很有价值,现录于下:
其一,乡绅肖某之子,病温,广延当地名医。待请得龙老到,已是第七个医生了。龙老于是说:“既然我已经是第七个医生了,就请人去挖新鲜的茅草根七斤,剥去粗皮,洗净,捣汁,兑入熬药方中用吧!”服药之前,用麝香令患者鼻前一嗅,再进熬药,药后果愈。虽然原方已不可得知。以今日之所识推之,麝香嗅鼻,芳香开窍法也。此必热入心包之证,患者定有神昏不语。白茅根取汁冲服,清热凉血法也,此必热入营血,有动血之证。在没有大剂量抗生素、激素,也没有输液纠正病人高热脱水的情况下,能治愈如此大症,足见龙老是非常熟悉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且用药极具胆识的。
其二,一人罹肺部难治性疾患,龙老令患者俯伏于两条高板凳上,下以药物为烟,令患者吸入口内,其口中必流涎唾,然后服药乃愈。以我辈今日之所识,固知患者当有梅毒病史,否则龙老必不如此用。其法已载于《医宗金鉴·外科》,唯是此法只可暂用,不可久用!何故?以熏药中含有水银故也。
山之子得知此法,并非直接来自阅读《医宗金鉴》,而是从一个旧抄本中得知。十多年前,弟子徐荣文在铜元局一个收废旧纸张的“荒篮”(拾破烂卖者)手中购得一个将被烧毁的手抄本,并且复印一本,呈送山之子。山之子命其曰《荒篮拾抄》。那其实是民国期间一位私人行医的老先生的手边参考书,即临床手册,在那位老先生行医当日,定然视此本为囊中之秘,轻不示人,然而数十年后却落得个被处理为废纸的下场,真是可慨也乎!因思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药学之保存与发扬,真是到了刻不容缓之际!
龙耀成老先生为山之子之师公,所以标题说“重剂奇方忆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