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论
先秦汉魏六朝叙事诗是中国诗歌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诗歌的王国,在这个国度里,诗歌一直是其代表文体。原始歌谣、《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歌、唐诗、宋词、元曲,都以其含蓄的语言、幽远的意境和深厚的底蕴让人们为之陶醉,在中国文学史上,构成了一篇篇华美的乐章,散发出夺目的璀璨。闻一多先生说:“我们这大半部文学史,实质上只是一部诗史”,“诗似乎也没有在第二个国度里,像它在这里发挥过的那样大的社会功能。在我们这里,一出世,它就是宗教,是政治,是教育,是社交,它是全面的生活。维系封建精神的是礼乐,阐发礼乐意义的是诗,所以,诗支持了那整个封建时代的文化”。[1]
谈起诗歌,人们自然会想起《尚书·尧典》中所记载的“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2]和《毛诗大序》中所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3]正因为这种“言志”的理论一直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以致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这样的误区,认为诗歌就是言志抒情的,中国古典诗歌就是抒情诗。诗言志、诗缘情,抒情诗构成了中国诗歌史永恒的基调,中国诗歌钟情于抒情诗,但这并不是说中国没有叙事诗,中国人不爱叙事诗。实际上中国不仅抒情诗丰富多彩,叙事诗也蔚为大观。闻一多先生曾说“‘诗’的本质是记事的”[4],对叙事诗作出研究,对叙事诗作出理性的阐释,是完全必要的。
以原始歌谣、《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歌为代表的先秦汉魏六朝叙事诗是中国叙事诗的滥觞与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多为关于《诗经》《楚辞》、汉乐府等叙事诗的专题研究,成绩斐然。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叙事诗研究的一个薄弱阶段,至今未见一部比较完备齐整的、整体性的先秦汉魏六朝叙事诗研究专著。因此,对先秦汉魏六朝叙事诗进行独立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与总结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