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中国青少年:多维视角下的网络使用与网络安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研究目标

保护青少年网络安全是国家、政府、社会、企业和研究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为了规范青少年网络使用行为,切实保障青少年网络安全,应从政策的角度加大保护力度,切实、妥善处理互联网企业的不规范运营,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打造青少年网络使用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2017年《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明确提出:完善维护青少年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针对青年权益保障中的突出问题,制定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在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中增加有利于维护青年普遍性权益的内容,加快制定电子商务、个人信息保护、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等法律法规,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严格落实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主体责任,有效防范暴力、色情、赌博、毒品等信息传播。

如前所述,保护青少年网络使用安全是社会每一个成员的责任。因此,此次由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共同开展了“2018年度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查”研究。本次联合调研以12~18岁的青少年为主要目标群体[1],在全国范围内采集了6373个青少年调查样本数据,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基于本次调研材料(包括问卷、访谈记录、数据收集等),“2018年度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查”研究试图实现三个主要目标。

第一,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一次系统、全面、科学的调查研究,了解和分析青少年网络生活的现状,包括接触网络的时间、场所、工具、内容等。

第二,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青少年在网络生活中遭遇网络暴力、网络欺诈、网络色情、网络性骚扰等诸多网络风险的可能性,并对青少年在遭遇网络风险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加以分析。

第三,从积极防御的视角分析青少年网络保护的可能性,从政府、企业、家庭、学校等不同相关者的工作出发,为保证青少年网络安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和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