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香:焦洪昌随笔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章 您召唤我为女婿 我追随您为父亲(岳父)

三十五年前,为拜见您,我托人在北太平庄商场买了两瓶泸州老窖,玻璃瓶装,52度,浓香型,是八大名酒之一。酒是好东西,在真诚表达中,我顺利通过“面试”,成了您的女婿。

咸水沽有悠久历史,名字源于海水倒灌,日久成沽,又成了小镇,聚集了大量人群。20世纪80年代中期,您在天津咸水沽(今津南区)工商局,主管个体劳动者协会。下班后,您喜欢买点泥鳅、鲫鱼、小河虾,回家酱焖或干炸,味道鲜美,入口爽脆,是佐酒的佳肴。有时还买两只吴记烧童子鸡,比鸽子大些,肉紧而嫩,鲜咸可口,满屋飘香。我每次返京时,您都让我带几只回去,作为馈赠老亲家的礼物。

您行伍出身,在部队上结婚,介绍人是同寝室战友。岳母大人生于河北无极,家里开小作坊。您年轻时英武刚毅,颜值爆棚。据说岳母一眼就看上您了,以身相许,不离不弃,白头偕老。提起当年参加的战斗,您就情感起伏,眼圈湿润。特别是1959年去平定西藏叛乱,雪域高原的艰辛、战场上的友情,仿佛就在眼前。记得有位田大爷,是您托命的兄弟,复员转业到北京海淀大柳树附近,您一直记挂着,让我们勤去探望,直至离世。

您的生命历程中,最骄傲的是和岳母大人养育了四个子女。在那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您二老苦中作乐,省吃俭用,让每个孩子都考上大学,并供养完成学业。一个普通农家,走出四个大学生,是何等光荣呀,据说还受到了日本《朝日新闻》的采访。

逢年过节,全家聚齐,儿孙满堂,是您最幸福的时光。您会提前几天,把自己关进屋子,给每个人写一首打油诗。韵脚可能押得不准,字词可能出现错讹,但事实准确,感情丰富,体贴入微。待酒桌上朗读时,您满脸通红,双手发抖,嗓音发颤,令人动容。

您喜欢国际政治,地图是必须的。我给您买了个地球仪,通电后可以发光。每次去看您,您总会拉着我,站在地球仪旁,不停地转动,或从军事地理角度,或从经济地理层面,述说天下大事,纵论资源禀赋,臧否历史人物。甚至为找到一个新地名,而手舞足蹈,兴奋异常。

您知足常乐,大家送您的礼物,无论新旧、大小、厚薄,都一体笑纳,并现场试吃试穿,让人很有面子。您不抽烟,但喝点小酒,喜欢吃甜食,尤其是水果、糕点等,没事就往嘴里放。岳母大人一旦发出警告,您总会自我解嘲:老太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你想吃还没这口福呐!

您爱憎分明,知恩图报。物业帮忙通个下水道,友人帮忙买张报纸,邻居顺带扔个垃圾,您都记在心里,挂在嘴上,并像说评书一样反复播讲。有的还写成感谢信,寄给有关部门。

您耳朵发背,交流需助听器。可音量大了嗡嗡嗡,音量小了听不成。所以别人谈话时,您总是躲在一旁,或阅读,或冥思,或闭目养神,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时最好的翻译是岳母大人,她能用浓重的无极口音,传递多彩的生活信息,说不上信、达、雅,但双方都懂了。

我是个懒人,不爱做家务。每次到您家,主要陪您聊天,姐姐、姐夫、哥哥、嫂子,也没人指着我干活。咱俩从疫情防控到俄乌战争,从中美关系到两岸走向,从三旗百汇到卤煮火烧,无所不谈,无话不讲。您非常关心中国政法大学,无论大事小情,都刨根问底,一探究竟。

您没事喜欢杀两盘,在小区的休闲广场,时而豪情万丈,时而摩拳擦掌。我以前下围棋,对象棋一窍不通。为了跟您切磋,特意在网上找棋谱,反复演练,不知不觉中,棋力渐长。有一天,我摆好棋盘,码好棋子,提出向您学一盘,您错愕的表情令我至今难忘。

与您相处,感觉您乐观自律,有情怀、惦记人、性子急、心忒细,耄耋之年,还自己去买菜、洗衣服、倒垃圾,从不轻易麻烦人。疫情期间,惠敏被封在您家里,您和岳母大人,总关切地问:洪昌吃饭怎么办,每天煮冻饺子和方便面吗?

1987年仲秋的一天,您来北京海淀羊坊店,我们兼职的地方,看望我和惠敏,门卫杨大爷告诉您,我们回顺义老家了。您就顺着长安街南侧,向东散步。走了不远,又鬼使神差,换到了北侧。恰好,我们俩骑车回来。在没有手机的年代,人山人海的北京,我们不期而遇,是心有灵犀呀。

爸爸,您召唤我为女婿,我追随您为父亲,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