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静脉疾病
第一节 下肢浅静脉曲张
概述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的瓣膜功能障碍,使静脉内血液反流、远端静脉淤滞,继而病变静脉壁扩张,出现不规则膨出和迂曲的综合征(图2-1)。本病早期表现为肢体酸胀不适,之后出现浅静脉迂曲成团,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皮肤瘙痒、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脂质硬化甚至溃疡和出血。多见于长时间站立工作者、肥胖者、孕妇、有静脉曲张家族史者。该疾病常见的手术方式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浅静脉抽剥术、腔内激光治疗、射频治疗及硬化剂注射术等。本节主要介绍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浅静脉抽剥术和硬化剂注射术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图2-1 下肢浅静脉曲张
一、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浅静脉抽剥术
入院教育
1.压迫治疗指导
(1)梯度压力袜
1)压力: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遵医嘱选择压力Ⅱ级或Ⅱ级以上的梯度压力袜。
2)长度:
根据患者病变部位的不同,由医生为患者选择大腿型或膝下型梯度压力袜。
3)穿脱时间:
穿着最佳时间为晨起活动前或者久站久坐前,可于晚睡前脱下。
4)穿着时长:
建议每天穿着梯度压力袜。
5)注意事项:
由专业人员测量腿围选择合适尺寸的梯度压力袜。在穿脱压力袜前,修剪指 / 趾甲,摘除配饰。干燥的季节需预防脚后跟皮肤皲裂,避免划破袜身。白天和夜间均可穿着,每天至少脱下一次检查皮肤完整性。如对防滑硅胶区域过敏,可将压力袜反穿或将防滑硅胶区域翻折。洗涤时需用中性洗涤剂在温水中手洗,勿用力拧干。
(2)弹力绷带:
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可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压迫治疗,弹力绷带需由专业的医护人员为患者包扎。嘱患者不可自行松解弹力绷带。如包扎过紧,感到不适,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加压治疗期间,医护人员会通过下肢的皮肤温度、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有无感觉异常和肢体运动异常等定期评估下肢血液循环情况。
2.活动指导
(1)注意保护下肢,避免穿着过紧的长裤而影响下肢血液循环。
(2)卧床期间将床尾抬高,或用软枕垫高,使下肢高于心脏20~30cm,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下肢的肿胀和疼痛感。
(3)避免久站久坐,坐位时勿跷二郎腿,以免压迫腘静脉影响血液回流。
(4)避免提重物。
3.下肢皮肤护理指导
(1)避免外伤,防止尖锐物品碰伤曲张静脉,不可用力摩擦、揉搓皮肤。
(2)皮肤瘙痒患者,告知患者禁止用手抓挠。静脉炎患者遵医嘱可使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喜辽妥)外涂治疗。
(3)曲张静脉一旦破溃出血,应立即就地抬高患肢并按压出血点,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一步予以局部加压包扎等对症处理。
(4)如伴有下肢溃疡,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积极配合换药。
4.饮食指导
多吃蔬菜水果、杂粮等含粗纤维的食物,禁辛辣、刺激饮食,以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为宜。保持大便通畅,不要用力解大便,避免腹内压增高影响下肢血液循环。
5.其他
参见第一章第一节血管外科开放手术入院教育相关内容。
术前教育
1.物品准备
护理人员会遵医嘱准备梯度压力袜和弹力绷带。
2.皮肤准备
医护人员会对患肢曲张静脉区域进行标记和检查,注意手术标记后不能洗澡或局部擦拭,避免标记不清晰而影响手术。
3.其他
参见第一章第一节血管外科开放手术术前教育相关内容。
术后教育
1.活动指导
手术当天应卧床休息,可抬高患肢或行踝泵运动,利于静脉回流,预防肢体肿胀的发生。不管单侧肢体手术还是双下肢手术,若伤口无明显疼痛和不适,都应尽早下床活动。
2.压迫治疗
同本节入院教育中相关内容。
3.伤口护理指导
患肢应用弹力绷带包扎或直接穿着梯度压力袜期间出现肢体麻木、皮肤颜色苍白 / 青紫、皮肤发凉等情况,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医护人员会根据肢体远端的皮肤温度、颜色、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进行处理,勿自行调整松紧度,必要时联系医护人员。
4.饮食指导
脊椎麻醉术后禁食6h后可遵医嘱进食半流质或普食(局麻不需要禁食),具体根据患者手术麻醉方式和基础疾病而定。
5.伤口护理指导
待伤口愈合后再沾水。在伤口没有完全愈合之前,不建议洗澡,以免伤口感染,导致伤口愈合缓慢。平时可使用毛巾擦拭伤口周围皮肤,以保持皮肤清洁。
6.其他
参见第一章第一节血管外科开放手术术后教育相关内容。
出院教育
1.行为与活动指导
建议平时穿着梯度压力袜。其他内容同本节入院教育中相关内容。
2.压迫治疗指导
若梯度压力袜外缠绕弹力绷带进行加压治疗,患者出院后1~2d(或根据医嘱)可自行拆除弹力绷带。梯度压力袜应坚持长期穿着,防止静脉曲张复发并预防静脉炎。注意事项同本节入院教育中相关内容。
3.随访
告知患者出院后若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诊:下肢疼痛;下肢出现烧灼感或刺痛感、瘙痒、水肿、溃疡;肢体麻木或局部硬结等。
4.其他
参见第一章第一节血管外科开放手术出院教育相关内容。
二、硬化剂注射术
入院教育
1.同本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浅静脉抽剥术入院教育中相关内容。
2.其他参见第一章第二节血管外科腔内手术入院教育中相关内容。
术前教育
1.物品准备
护理人员会遵医嘱准备梯度压力袜和弹力绷带。
2.皮肤准备
医护人员会对患肢曲张静脉区域进行标记和检查,嘱患者手术标记后不能洗澡或局部擦拭,避免标记不清晰而影响手术。
3.手术配合要点
向患者讲解硬化剂使用方法和术中应采取的合适体位,注射过程中如有呼吸困难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警惕硬化剂过敏反应的发生。
4.其他
参见第一章第二节血管外科腔内手术术前教育中相关内容。
术后教育
1.压迫治疗指导
硬化剂注射结束后,采用弹力绷带持续包扎或嘱患者持续穿着梯度压力袜,建议穿着梯度压力袜至少4周。
2.并发症观察及预防
(1)血栓性浅静脉炎:
硬化剂注射术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浅表静脉周围皮肤发红、疼痛并伴有条索状物,一般发生于术后1~2周。可遵医嘱使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喜辽妥)外涂治疗,并坚持穿着梯度压力袜。
(2)色素沉着:
部分患者可出现局部皮肤颜色的改变,多数色素沉着可在术后6~12个月内自行消失。皮肤白皙的患者,术后注意手术部位皮肤防晒。
3.活动指导
行硬化剂术后一般可立即下床活动,但勿提拎重物。
4.饮食指导
患者术后可正常饮食,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
5.其他
参见第一章第二节血管外科腔内手术术后教育相关内容。
出院教育
1.随访
患者术后2周内进行首次随访,了解局部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后期医护人员会定期随访评价患者下肢症状改善程度、有无静脉曲张复发等。
2.活动指导
术后2周避免重体力劳动,尽量避免长途旅行。
3.其他
同本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浅静脉抽剥术出院教育中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