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营养状况决定寿命和生存时间
生命历程观的T2E2模型(timeline,timing,equity and environment,时段、时点、公平和环境)认为,营养(微量营养素丰富、能量平衡)是影响个体与人群、当代及后代健康、寿命的第一因素。众所周知,端粒酶是决定人类衰老与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端粒酶长度与寿命直接正相关。影响端粒酶健康的因素有遗传性、非遗传性两大类,营养与体力活动是维持端粒酶健康的最重要后天因素。端粒酶长度与豆类、坚果、海藻、水果、奶制品、全谷物及咖啡摄入正相关,与酒精、红肉、加工肉及大量单糖摄入负相关。谨慎膳食模式(prudent dietary pattern)可以延长白细胞端粒酶长度,而西方饮食模式(western dietary pattern)则缩短白细胞端粒酶长度。地中海饮食模式(mediterranean dietary pattern)可以预防衰老导致的端粒酶缩短,增加白细胞端粒酶长度。上述研究提示10年前,在遥远的过去摄入的食物,影响中年人或成年人的衰老速度与程度。
营养状况不仅仅决定正常人的寿命,还决定患者的生存时间。Yeo HJ等报告,19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9.4%,院内、1年及2年死亡率分别为4.5%、19.2%及26.8%,多变量分析发现营养不良与2年死亡率密切相关(OR=2.52,95% CI=1.39~4.6,P=0.002)。Sanson G等报告,患者入院时的NRS 2002评分可以预测患者近期及远期死亡,与NRS 2002<3分患者相比,NRS 2002≥3分的患者死亡率更高、死亡时间更早,1年死亡风险显著升高(HR=1.431,95% CI=1.277~1.603,P<0.001)。Pribnow AK等报告一组282例血液肿瘤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7%,营养不良患儿严重感染率、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更高,治疗完成率及无事件生存率(2.25年比5.58年,P=0.049)更低。Büntzel J等用生物电阻抗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分析头颈部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与预后的关系,发现相位角(phase angle,PA)>5(营养良好)的患者预后更好,其中位生存时间为51.16个月,显著长于PA<5(营养不良)患者的13.8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