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1章 刘秀收拢反清力量
只有文人归心,其实这才算坐稳。之所以拒绝了钱谦益,因为刘秀的想法,就是低调发展,现在还不是称王的时候。
不过刘秀明白要给人希望,就给大家升官,直接任命了阮大铖和钱谦益为副帅,还提拔了顾炎武,陈子龙和阎应元为总管,再加上阎尔梅,刘秀的地盘又凑够了四个总管。
阎应元,字丽亨,直隶通州人,明末抗清名将,抗清英雄,江阴抗清三公之一。
弘光元年,他任江阴典史,历史上他率十万义民,面对清军铁骑,困守孤城八十一天,史称江阴八十一日。
至于陈子龙,他是神童夏完淳的老师,明末松江华亭人,字卧子、人中、惫中,号大蹲、轶符,后易姓李,别号于陵孟公、颖川明逸。
崇祯十年进士,开始任绍兴推官,后因定乱有功,摧为兵科给事中,任命刚下而北京陷落。
曾经就职于南京弘光朝时,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而请离。南京失陷,仍积极参加反清复明活动。
刘秀请陈子龙负责苏州和松江,当然是考虑到夏家,至于神童夏完淳,当然要请来见面。
夏允彝接到刘秀的邀请以后,带儿子一起,来到镇江大帅府,拜谒了刘秀。
没错,刘秀和阮大铖聊过以后,在这时,见到了夏允彝和久盼会晤的夏完淳,不由得又惊又喜,忙叫人匆匆换上酒席,又叫阮夫人出来相见。
夏完淳也终于见到了反清英雄刘秀,不由得欣喜若狂,刘秀也忙拉着他的手,和他谈起文学来。
夏完淳神采飞扬,而坐在一旁的夏父则风姿玉立,性情沉稳。夏完淳很快就喜欢上了刘秀,两人兴致勃勃地攀谈起来,顿感相见恨晚。
趁着谈天时,夏允彝也在偷偷打量刘秀。而刘秀在观察小完淳,神童天庭饱满、秀目长眉,举止端庄有大人气,言谈中又露着豪情,前途不可限量。
他看得发了呆,连夏允彝正在和他说话也没听见,还在心里得意于自己的英明之举。
这时,正在谈天的夏完淳忽然停下来,瞪着大眼睛聚精会神地看着刘秀,尊敬中又不无试探地问:“世局如此,不知大帅所重何事?所读何书?”
这样大的问题,突然从一个小孩口中问出,一下把刘秀逗笑了,不愧是神童,当然是反清,看书就是春秋。
夏完淳问完后,刘秀照样神态平静的聊天,这样的问答,在他来说是常有的事,而夏父却吃惊地望着,这个不但有文采,还可以上马杀鞑子的大帅,心里越发佩服。
刘秀让阮夫人陪神童聊天,他则把夏允彝悄悄拉到一边,“允彝兄,你教子有方,我领教了!”
夏允彝憨厚地一笑,说:“大帅也很出色啊。”
因为陈子龙很忙,刘秀就安排夏父去帮助,至于神童留在身边做了幕僚。
刘秀的想法,就是阮大铖和钱谦益作为副帅,负责监督总管们,其实这就是个工资符号,并没有什么实权,就是用他们的名来招揽文人,当然可以享受,超过总管的那个待遇。
至于具体做事,刘秀封官主要是启用,反清坚决的文人,所以历史上的名人当然没问题。
阮大铖和钱谦益这两个人,虽然是副帅,但是他们是务虚的,不管军事,实际工作就是搞监督和宣传。
而真正有有实权的是四个总管,阎尔梅和顾炎武负责江北,阎应元负责镇江,陈子龙负责苏州和松江。
重用文人,使用文官治国,这就和军事管制,南辕北辙,完全不一样,刘秀还嘱咐镇江新兵营的李八,要好好训练,按照他的要求,三个月必须成军,成军后他要进攻了。
不但如此,刘秀让高太监搞了很多次相亲大会,北伐军当了家以后,就更有动力了,反清还是第一位的。
刘秀的理想是什么?反清,为了征兵,就得让老百姓他们跟着,要得民心,就得分地分女人。
刘秀的军队工资很少,还有就是一些赏赐,根据级别,刘秀分给一部分地,就是每个人,根据立功分地,这些地在后勤营,属于军屯。
刘秀是个理想主义者,他也想耕者有其田,现在只是口号,还不是时候,还要团结一切力量,革命还未成功,还需要努力反清。
一开始,北伐军是打算搞改革的,但是当了家以后,刘秀发现江南的老百姓更相信读书人,只能和文人妥协,还告诉他们,北伐军会保护大家伙利益的。
还别说,这样做确实可以,这样一做,结果就是后来啊,原本都已经投降了清军的文人,很多人暗中联系北伐军。
就清军在江南的统治,在快速崩溃,就是这帮人又反了,千万别听洪承畴说的,说说这帮人还是忠于大清的。
江南这帮投降的文人脑子里,和那帮反清的人,有一点上是很相似的,就是得有希望。
其实在大思路上,刘秀没有出问题,在和文官达成一致以后,第二件事情该做什么?
就是要杀掉一批人,要去掉一批人。那些跟反清不是一条心的人,这个时候一定要狠起心来,坚决的把他们剁掉。
所以按理说,阎尔梅这些铁杆的粉丝,这些所谓的铁粉,应该能主动做,没有,他们都太心软了。
刘秀看出来了,阎尔梅他们不愿意杀人,其实这错了,显然是错了。阎尔梅他们对于反清的认识,是有问题的。
因为在政治派别上,他们和东林党不同,和那些成功人士不一样,所以刘秀只能指派军队去杀。
再看刘秀的军队,清一色的心腹将领,这里就没有文官,这也是很正常的,这是杀人的工具,当然要握在自己手里。
杀了人还要诛心,神童来了,刘秀主编故事的时候,就不自己写了,就是口述,当然全是编,反清都是爽文,都得写那个过五关斩六将的。
刘秀现在其实在建立政权,建立政权是个分水岭,在建立政权以前,可以抢别人的,抢得着就吃,抢不着也怨不着刘秀。
现在建立政权了,刘秀其实改变了决策,他的角色变成了要守得住。作为大帅来说,现在要保护既得利益者。
这就是攻守之势,因为反清,以前都好说。现在有地盘了,刘秀要是发不出工资来,北伐军可是要骂娘的。
刘秀为啥要用阮大铖和钱谦益,没有办法,他的核心团队就是陈南,阿福这些,都是粗人,就水平低。
在这个过程中,刘秀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拖长,把这个时间向后靠。给大家一个心理转化的时间,教育他们,不能让北伐军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