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人物大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3章 2.谪居长沙

文帝四年,贾谊被外放为长沙王太傅。长沙地处南方,离京师长安有数千里之遥。贾谊因贬离京,长途跋涉,心里颇感到委屈。在途经湘江时,写下了《吊屈原赋》凭吊屈原。屈原身处风雨飘摇的楚国,不忍心背负亡国之辱,写了《离骚》,赋最后写道:“算了吧!国中无人,谁能赏识我啊?”而后投江而死。其实贾谊只是暂时的贬谪,处境比屈原好太多。贾谊追思先贤,心中哀伤,借屈原自喻,抒发自己的怨愤之情。

贾谊的《吊屈原赋》描写出一个善恶颠倒、是非混淆的黑暗世界,表现对屈原深深的同情,也流露出对自己无辜遭贬的愤概。但他不赞同屈原的以身殉国,认为屈原最终的不幸,在于他未能“自引而远去”。主张“远浊世而自藏”,以此保全自己,这才合乎“圣人之神德”,这也是汉人最早的吊屈之作,开汉代辞赋家追怀屈原的先例。

贾谊在长沙任职有四年时间,一方面竭心尽力,恪尽职守,另一方面仍向文帝上书陈述政见。当时丞相周勃刚刚被免去职务,回到封国,有人告发周勃谋反,周勃被逮捕,关押在长安的监狱里审理,后来证明没有此事,文帝又恢复了周勃的爵位和封邑。贾谊上书《阶级》,劝谏文帝以礼对待大臣。贾谊指出“君王的地位好像殿堂,群臣就是殿堂下的台阶,百姓则是更下面的地面。九层之台,殿堂远在地面之上,殿堂显得高耸。如果没有设置台阶,殿堂就会靠近地面,殿堂就会显得卑微。高耸的殿堂难以攀登,卑微的殿堂抬脚就能迈进。所以在古时,圣王制定等级制度,天子高居在上,尊不可及。再新的鞋子不应该放在枕头上,再旧的帽子不应该用以做鞋垫。官员已经处于尊贵的地位,天子曾经对他以礼相待,下层官吏、百姓也曾经俯伏在地,对他顶礼膜拜,一旦犯罪,君王可以罢他的官,将他斥退回家,甚至赐他去死,诛灭他的家族;但是反捆双手、再用绳子牵着押送至监狱,交给狱吏,让狱吏嘴里骂着、用鞭子抽打着,这些恐怕不能让百姓看到吧。如果卑贱者习惯于看到尊贵者一旦失势,竟然也可以这样对待,这恐怕不是教化民众的好方法。天子曾经给予他很高的荣誉和地位,他也曾经受到过平民百姓的敬畏,让他死,就让他去死,怎么能让卑贱的人再去凌辱他!”

贾谊又以春秋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为例:“豫让原来侍奉中行君荀寅,智伯讨伐荀寅,灭亡荀寅,豫让又投靠智伯。及至赵襄子灭亡智伯,豫让毁伤面孔,吞下木炭,形象完全改变,发誓要向赵襄子复仇,五次复仇都没有成功。有人问豫让为何还要这样做?豫让答:‘中行君以普通人对待我,我即以普通人回报他;智伯以国士礼对待我,我即以国士礼回报他。’同一个豫让,离开原来的主人,去服侍杀害主人的仇敌,行为好似猪狗;而后又以生命为代价,向新的主人表示忠诚,行为犹如烈士,是因为他的两个主人对待他的态度不同。所以古时人们强调‘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并非指庶人不受礼仪约束,而是由于庶人的社会地位和生计所限,无法全面追求和遵循礼仪规范。刑不上大夫并非指大夫犯罪不受刑罚,而是指对大夫的刑罚应考虑到其身份和尊严,采取更为温和的方式”。文帝认为贾谊说的有道理,以后再处理犯罪的大臣,就有了分寸。再以后,大臣有罪常常自杀,不接受刑讯。到了武帝朝,大臣犯罪,又有人被投入监狱,从宁成开始。

文帝宠幸邓通,把蜀郡的严道铜山赐给邓通,又允许吴王刘濞开豫章铜山铸钱,因此邓氏钱和吴钱遍布天下。贾谊向文帝上《谏铸钱疏》,指出私人铸钱导致币制混乱,于国于民都很不利,建议文帝下令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