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章 赵宏伟的荒唐人生(4)
后来,赵宝贵终于有了想法,赵宝贵的想法,就是想去县里,给儿子买一个官当当。反正自己当初送儿子上学就是因为想让儿子当状元,而自己想让儿子当状元的目的就是想要儿子当官,那么家里现在既然已经有钱了,何不干脆就一步到位,为儿子买下一片锦绣前程?反正买官卖官这种事情古已有之,想来现在及将来定也不会灭绝。哪怕只是买个小官也好,总比平头百姓强。只要送儿子上了道,往后儿子定能成事。但是他又拿不定主意。一来他不知这官究竟该怎样买,他以前只见人家这么干过,自己却从未参与其中,不谙门道;二来,他心底里觉得这民国的政府也实在是乱得可以,万一送儿子当官不成,反而送儿子进了一个危巢、贼窝,他这当父亲的岂不是悔之晚矣?思来想去,赵宝贵觉得还是去问问老秀才比较好。毕竟,老秀才也是看着赵宏伟长大的。
老秀才问赵宝贵,你知道赵三牛的儿子赵驹,中学毕业后去了哪儿吗?赵宝贵问,哪儿?
日本。
去那鬼地方干吗?
宝贵呀,赵三牛看得比你长远。中国的未来,必定还是需要一场大革命的,要革命,就必须要有懂革命的人出来领头,他赵三牛,就是想让儿子当这个头。
说得太远了吧?他赵三牛不就是开了家破镖局吗,一个江湖中人,还能懂革命?
他不懂革命,但他懂帮会。有时候,是可以用帮会的道理来解释党派的问题的。你想想看,他儿子若从日本学成归来,那他赵三牛再出几个钱给他儿子买一个官当当,他儿子在官场上岂不是会平步青云?留学生总比中学生要高贵些。
老秀才,你现在说话越来越像我们老百姓了。
已经是民国了,我本来就只是一个小老百姓,只可惜年轻时以为自己不是。听我的,趁现在有钱,送宏伟去日本,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待在这小小的赵家镇上太可惜了。或许,你可以让他成为第二个康有为,或者第二个孙中山。日本,和中国有最多相似的地方,他们已经富强了,而我们,还需要有人领导我们走向富强。就让宏伟去日本,学学他们的富强之道吧!
赵宝贵听得热血沸腾。
回家后,他将老秀才的话又对赵宏伟说了一遍。赵宏伟一脸疑惑的神情。但是,日本他还是愿意去的。以前他是知道家里条件不够,不敢想,但是现在,家里有钱了。
事情定了下来,父子两人就都很高兴。
郑玉梅死后,赵宝贵就常常会独自站在桂花树下发呆。他有时也会用力地嗅嗅,想再嗅到当年那酒香混合着桂花香的味道。但可惜,桂花香倒还是年年都有,酒香他却是再也没能闻到。赵宏伟长大后,就笑着对父亲说,爹,酒埋在地下呢,再香,也是不可能闻得到的呀。赵宝贵说,不,那些年,我经常都可以闻到从地底下飘出来的酒香,只是你娘走后,我的鼻子就不大灵了。再也闻不到酒香了的赵宝贵,时常就会觉得自己和那没有了酒香陪伴的桂花香一样孤单。他以前从来就不知道,原来香味也会让人憔悴。
看多了父亲呆站着的模样,赵宏伟也会有些心酸。一九一九年春节里的一天,赵宏伟就动手,将埋在后院地里的那两坛酒给挖了出来。泥土翻开的那一瞬间,酒香四溢,沁人心脾,赵宏伟还以为是自己不小心把坛子给弄破了呢。他赶紧将坛子捧出来一看,好好的,都还是好好的呢。原来,这酒真的是隔着坛子都能闻得到香啊。这真是好酒中的好酒!况且,都已经是埋了二十年的老酒。只可惜,包在酒坛子外面的大红纸,是早已经全烂了。赵宏伟听父亲说过,那包酒坛子用的大红纸,都是母亲在怀着他的时候,亲手裁的。虽说这不是什么大事,但毕竟,是全烂了。只有老酒如故。不,或许是芬芳胜往昔。这真是让人忧伤无语。
赵宏伟是想,自己就要去日本了,他想能在离开前,敬爹和娘一碗,也算是了了娘临死前的愿望。也希望爹能再闻一闻那一股当年的酒香,一慰心酸。谁知,赵宝贵一回来,看见了这两坛酒摆在桌上,就傻了。他呆若木鸡,而后勃然大怒。
赵宏伟觉得很委屈,他掉了眼泪。赵宝贵用抹布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两个酒坛子,他用力地嗅着酒的香,仔细地反复检查两个酒坛子的封口,就怕赵宏伟是弄坏了封酒坛口的蜡。赵宏伟说,爹,我没弄坏,我还想等你回来,一起开坛子的呢。
赵宝贵的泪就下来了。一滴滴全滴在了酒坛子上。儿子啊,你不懂,这状元红,是只有在儿子考上状元或是娶媳妇的那天,才能开的呀。
爹,我错了,您别生气,我这就把它们埋回去。
赵宝贵就长叹了一声,摇了摇头。算了,外面的红纸也都烂了,再去埋它干什么呢。这也是天意,就把它们放在你娘以前经常待的后屋吧,让你娘也闻闻它们的香。不要放在摆牌位的灵台旁,不吉利。过几年,等你回来,做了大官,娶了媳妇,我们爷儿俩再一起好好喝这状元红。
好,爹。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爆发五四运动。而赵宏伟就是在这一天,登上了东渡扶桑的轮船。
江庆县下面共有八个镇,这八个大小不一的镇,都归江庆县管辖。而赵家镇就是这八个镇里头最大最好最发达的一个镇。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赵家镇是最紧贴着江庆县城的,所以日军只要占了赵家镇,江庆县城就等于是门户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