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代之双雄(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赵宏伟的荒唐人生(3)

赵宝贵就送赵宏伟去县里念了小学,念完初等小学又念高等小学,后来,还送他去省城念了中学。当然,那时早已是民国。而赵宏伟在新式学堂念书的同时,也并没丢了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与民国时接近全盘西化的课程安排不同,当时清末的新式学堂里,仍然有不少孔孟儒学的课程。但是当时在县里的小学堂里教授经典的几位先生,其学问见识俱在赵家镇的老秀才之下。所以赵宏伟只要一放假或一有空,就还是会跟学问高深的老秀才学习学问,在他那里读些高深的古书,学些高雅的古事。赵宝贵觉得这样也不错,他隐隐地想,毕竟世道这么乱,天知道哪天会不会又恢复科举呢?什么都不一定的。但是当然,不能再给老秀才正式的学费了,只能偶尔稍微意思一下。老秀才倒也不在乎钱,老秀才说,我在乎的是人才。康熙一朝为什么国富民强?就是因为朝中人才济济!

郑玉梅是在辛亥革命那一年,难产死的。生产前,老中医说一切都好,肯定会母子平安。当然,也可能是母女。郑玉梅在那段大着肚子的时间里,总是喜欢去后院里的桂花树下坐坐。她总是跟赵宝贵说,不管这世道有多乱,只要能把那乱挡在家门外,家里的日子就还是好的。就像这棵桂花树,和埋在桂花树旁边的两坛酒,任凭它外面风雨飘摇,这花该开的还是在开,这酒该香的还是会香。也别说,有时候站在那埋酒的地方,赵宝贵还真的是会闻到一阵隐隐的酒香。也不知是幻觉,还是那地底下的酒坛子漏了。但想想,那酒坛子那么好,也没人去动过,又怎么可能会漏呢?所以,他觉得,这酒是真香。他想,要不怎么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呢?想必真正的好酒,埋得深也是不怕的吧?

但是郑玉梅却是死了。孩子生不下来,血也止不住,接生婆急得满头大汗,老中医一脸羞愧,无地自容,并且束手无策。郑玉梅在最后的时间里,告诉赵宝贵,她是多想在赵宏伟长大了娶媳妇的那一天,喝上一口埋在那桂花树旁的状元红。

说完,她就咽了气。赵宝贵号啕大哭。

民国终于还是来了。溥仪退位。赵宝贵给赵宏伟剪了辫子,赵宏伟也帮赵宝贵剪了辫子。赵宝贵将两条辫子都埋在了郑玉梅的坟旁边。他说,玉梅呀,你不孤单,我们一家人还在一起呢。

一九一八年冬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但是这看起来和赵家镇也并没有什么紧要的关系。而对赵宝贵一家来说,这一年则发生了两件很紧要的事情。第一件,是儿子赵宏伟终于中学毕业了。但是中学毕业了的赵宏伟无事可做,只好待在父亲的裁缝铺里给父亲当帮手。赵宏伟原本是想去外面的大城市里上大学的,但是上大学要花的那个钱,当时的赵宝贵已实在是负担不起,所以赵宏伟也只好将此念作罢。而没学可上了的赵宏伟,又只是个百无一用的货色。这让赵宝贵郁闷不已。他当年送儿子去上洋学堂,是希望儿子长大了可以做国家栋梁的。就算科举已无望,但是和状元差不多的国家栋梁总还是要努力去当的。要是早知道他中学毕业了只能来裁缝铺帮忙,那还要他去读书干什么呢?还不如教他做个像自己一样的好裁缝呢。所以,赵宝贵对老秀才就颇有怨言,觉得老秀才骗了他。其实老秀才也是个可怜人,早年是赵家镇上有名的富户,哪知道后来儿子染上了鸦片,最后家财散尽,一家人死的死,逃的逃,就只剩下了老秀才一个人。所以赵宝贵也不好意思去跟老秀才要个说法。

赵宝贵家发生的第二件事,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一九一八年初冬的一天,赵宏伟的一个远房叔叔死了。这个远房叔叔无儿无女,也无妻室,一辈子就喜欢捧戏子。临死前,他就将一大笔财产留给了赵宏伟。他对赵宏伟就只有一个要求,要他这辈子见了戏子就要往人家身上扔狗屎。赵宏伟答应了。

赵宏伟兴高采烈地向父亲提议,用这些钱,可以开一家绸缎庄了。父亲抬手就给了他一记耳光。没出息!父亲骂道,我送你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就是为了让你在这小小的赵家镇上开一家小小的绸缎庄?

其实在发财之后,赵宝贵和赵宏伟就都在心里有了一个同样的想法:上大学的钱有了。但是,两人又都心存着一个同样的顾虑:上完了大学,会不会仍和现在上完了中学一样没用?两人都不知道。当然,赵宏伟其实是可以选择上职业学校的,但是赵宝贵和赵宏伟对此都觉得很不屑。君子不器,若只想学谋生的技艺,又何必还要花钱去学校里学?家里的亲爹一身裁缝的好本领,跟自己亲爹学不就成了。父子两人都把问题憋在心里,从没当面交流过。两人都觉得很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