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30年改革历程概述
采访者:项院长,您好!沙城中心卫生院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依托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经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与时俱进,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夺取丰硕成果,促进事业进步,实现硬件、软件建设快速、稳定、健康发展,造就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乡镇卫生院。很高兴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请您先谈谈自己的早年经历。
项兆敏:我1937年2月出生,祖籍是现在的龙湾区[1]沙城街道七二村。我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一生工作基本也在这里。新中国成立以来,沙城因行政区划和建制更迭,曾五易其名。它原先叫七甲乡,公社化时称永强公社联甲管理区,后改为天河公社。1984年天河公社一分为四,又重称七甲乡,到1987年撤乡设镇才定名为沙城镇。
我是8岁开始上学的。1953年11月,我16岁初中未毕业就在七甲乡做供销工作。1954年,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到来,七甲农业社缺会计,我就在农业社当会计。1956年,七甲农业社选送我到温州地区干校财会专业班学习。1957年,我毕业后回到七甲农业社任会计。当时七甲农业社有1000多户5000多名社员,是浙江省试点社。1958年9月,永强区被并为一个大公社,我从七甲农业社调到永强区公社当会计。1963年,永强区公社体制下放,我调到永强区医院当会计。
采访者:1978年3月,上级组织任命您为天河公社卫生院院长,请您谈谈工作初期卫生院的情况。
项兆敏:沙城中心卫生院原是天河公社卫生院下属的七甲门诊部,在职职工23名,医疗用房是旧庙(七甲清溟庙)改建的,医疗设备是“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办医条件十分简陋。20世纪60~70年代,部分医疗用房被他人占为工厂,挂号室、收费室、药房年久失修,墙斜,梁烂,檐漏,是几近倒塌的危房。医疗设备只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三大常规手工化验仪器和一台30MA的X光透视机。1977年全院总资产25500元,其中流动资金2317元、外欠债务3700元。医院管理一刀切、经济不核算、工作“搭便车”、分配“大锅饭”,导致医疗业务惨淡,门庭冷落,收支不平衡,入不敷出,要进药品就发不了工资,想发工资就进不了药品,卫生院处于靠借钱熬日子的状况。在此期间,上级组织曾派来革命宣传队、工人宣传队、贫下中农宣传队整顿院工作组,三进三出,无济于事。
图1 天河公社卫生院七甲门诊部医疗用房外景(1978年)
1978年3月,中共永强区委任命我为天河公社卫生院(沙城卫生院前身)院长。我历经数月调研,于1978年7月份组建卫生院管理委员会领导班子。我们面对卫生院忧患多、难度大的后进单位状况,下定决心,团结奋进,攻坚克难,转型升级,努力改后进、争先进,更好地为广大农民健康服务。
1979年1月6日,天河公社党委为了加强党对卫生工作的领导,决定我们卫生院单独建立中共党支部,任命我为党支部书记,率领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遵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拨乱反正,团结一致向前看,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拉开卫生改革的序幕,着手研究卫生院的经营管理与制度创新。可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们卫生院有着历史转折的伟大意义,犹如春雷响彻大地,万物苏醒。从此,我们卫生院开始经受改革的洗礼,绝处逢生,不断探索改革新进程,尝试卫生改革新路子。
我们卫生院的改革历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年至1987年,我们进行了历时9年的分配制度改革,实行绩效挂钩,按劳分配,克服“搭便车”,铲除“大锅饭”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取得显著成绩,实现改后进、争先进,处于温州市先进行列。第二阶段是1988年至2009年,我们进行了历时21年的产权制度改革,实行股份合作制。我们遵循卫生院的自身规律,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借鉴区域特色“温州模式”的内核,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导,实施职工联劳、联资股份合作运行机制,建立起产权明晰、职责落实、利益到位、风险共担的利益纽带,促使责、权、利、险紧密结合,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创业创新,取得卓著成绩。我们卫生院先后荣获县(区)、市、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被上级党委、政府命名为“县文明单位”“市文明单位”“省文明单位”;被省卫生厅授予“省文明卫生院”;被国家卫生部先后两次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