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中国书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畫家邀請大家同遊

與兩位明代文人同遊後,我們再與唐代的貴婦進入特別的行程。張萱(活躍於八世紀初)《虢國夫人遊春圖卷》(圖1.6),內容描繪楊貴妃(718-756)的姊姊虢國夫人等一行九人,於春天時騎馬出遊的情景。人物都是面向畫面的開首,當手卷展開時,人物便仿如陸續走進我們眼前。春天乍暖還寒,這些宮中的仕女來到戶外,都在衣服外披上圍巾。她們都濃妝艷抹,錦衣華服,反映出唐代貴族婦女的生活場景和衣飾風格。可是,究竟哪一位才是畫中的主角虢國夫人?對此,歷代學者有不同看法。有人說是抱著小孩騎馬的那位,而那小女孩正是夫人的女兒;有人說抱著小孩的是褓姆,主角是當中穿紅裙的盛裝女子;更有人認為穿男裝是唐代走在潮流尖端的貴族婦女打扮,所以畫中最前端作男裝打扮的那位才是虢國夫人。姑勿論上述三種說法何者正確,張萱筆下各位貴婦的樣子都圓潤甜美,筆法和設色都極盡精緻典雅之能事,雖然畫中沒有描寫春天的背景,仍可由人物的裝扮和整體氣氛,含蓄地流露出春天的情調。

圖1.5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

圖1.6 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卷》

說到《虢國夫人遊春圖卷》的畫面背景,其實只是空白一片,不著一點春天景物。但在張萱的安排下,觀賞者卻更加注意畫中人,而從畫中人物的神韻、姿態、衣飾,以至整幅畫的格調,幻想人物周圍的環境。至於具體的環境是怎樣,正因為畫家沒有給我們答案,那麼我們可以天馬行空,把心目中最怡人的春天景色配入畫中,於是每個人看這幅畫的背景都是最美的了。中國畫的空白、留白,是畫家留給別人的想像空間,讓觀賞者一起參與漫遊和創作。

除了「移動視點」和「留白」,中國畫的空間處理還有其他出人意表的地方。《宮樂圖》(圖1.7)描寫唐代後宮妃嬪十人,圍坐在方桌周圍,另有侍女二人站在一旁。當時的貴族婦女不單喜歡郊遊,還有其他生活情趣,當中左下方的一位貴婦正在品嚐美酒,似乎已經有點醉意,要由身後的侍女扶持著,而後排四人則奏樂助興,並有一名侍女為她們打節拍。從每個人的陶醉表情,可以知道所奏的音樂是十分和諧優美的,就連蜷臥在桌底下的小狗也很享受似的。

不過,以現代人的眼光來審視《宮樂圖》的空間處理,會發現它跟我們日常用肉眼觀察一張長方形桌子的情況有明顯分別,原因是畫家把近處的桌子邊緣的橫線,畫得比遠處的短,違反了透視學中「近大遠小」的規律,也因此會讓我們產生錯覺,認為畫家是以俯瞰角度去描繪,可是俯瞰角度又怎能看到桌子下的小狗呢?難道畫家當時沒有察覺到這個問題嗎?我們沒有辦法去向這位畫家求證,只有做一個實驗:假設我們站在近處地面,並按照透視學的原理把《宮樂圖》重新繪畫(圖1.8)。透視原理雖然合乎科學態度,空間處理也合理化了,但因為「近大遠小」的道理,愈遠的空間相對狹窄,我們的視線會被桌子遮擋著,也就看不到妃嬪正在彈奏的古箏,而又因為人物之間的重疊程度增加,坐得較遠的妃嬪便幾乎隱藏在前面妃嬪的身後了。由此可見,繪《宮樂圖》的畫家考慮的,首先是打破「近大遠小」的限制,使遠處的東西也有足夠的空間完全展示出來,其次是利用「移動視點」,分別向觀賞者展示俯瞰的角度(從這個角度看,畫中人與人之間的重疊程度可減到最少)和水平角度(這個角度可以看見桌子下那隻可愛的小狗),由此便可以在畫面中交代最多的東西了!如此看來,中國畫家並不是眼睛有問題,是為了表達最豐富的內容而捨棄透視效果。

以山水畫為例,無論多大的畫紙,總是有邊界的,如何能在畫紙上把一望無際的大自然風光統統描寫出來?為了在有限的空間表現無限的景致,只能用一種乍看起來不合比例、不合透視原理的方法去描寫。這樣,就可以讓觀賞者忘記畫框,跳進畫中跟畫家遨遊山水,發掘劉原起《虎丘歸棹圖》畫中人上岸後的遊徑;代入文伯仁《秋山遊覽圖卷》中的文人在畫中尋幽探勝;遊於《宮樂圖》的皇宮中,向貴婦敬酒,或者充當侍從替她們打節拍。

圖1.7 《宮樂圖》(摹繪)

圖1.8 《宮樂圖》透視圖(手繪線圖)

思考問題:

甲、試將《宮樂圖》跟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最後的晚餐》和丁多列托Tintoretto)《最後的晚餐》加以比較,研究各自的構圖和透視效果。

參考圖書:

何政廣編:《達文西:全能的天才畫家》(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9),頁78-79(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947.9471 7408)胡永芬編:《天才快手:丁多列托》(台北:閣林國際,2002)(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947.9471 3483)

參考網址:

http://life.fhl.net/Art/da-din.htm(藝術天堂)

乙、《宮樂圖》的透視方法,與西方現代流派中的立體派,如勃拉克(G. Braque)作品《窗邊洗臉台》有何異曲同工之處?

參考圖書:

何政廣編:《勃拉克:立體派繪畫大師》(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6),頁141(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947.942 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