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虎爸爸:写给天下爸爸的心里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鼓励引导胜过暴力惩罚

题海战术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虎爸爸的法宝。分数是虎爸爸最看好的东西了。这不,期中考试刚过,父女大战又开始了。

虎爸爸这次表现很好,和兔妈妈争着去开家长会。最后,剪子包袱锤,三局两胜,虎爸爸胜出。然而,虎爸爸却是带着兴奋而去,带着失望而归。我数学考了116分,虽然在班级内成绩也算不错,但离虎爸爸的要求差远了。一回家,虎爸爸脸色铁青,严肃地对我说:“丁丁,以后你什么特长也不用学了,就在家乖乖做题,什么时候把成绩提高上去,什么时候再报兴趣班。”听到这话的瞬间,我的心拔凉拔凉的:“哼,不让我学特长?不学我心爱的舞蹈和英语,那我就不好好学习了。”就在我表面上唯唯诺诺听从,心里却在抵抗的时候,虎爸爸的又一句话更让我感觉到崩溃:“以后放学,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尽快做完,然后每天晚上加做一套题。”

兔妈妈听到虎爸爸发出这样无情的指令,开始同情我,过来替我据理力争:“兴趣班还是该学学啊,要不以后怎么能全面发展呢?”我在心里暗暗佩服兔妈妈的善心:“还是兔妈妈的思维方式好。我可不想做学习的奴隶!”

如果举手表决的话,我和兔妈妈应该以2∶1胜出,但事实却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虎爸爸毫不留情地打消了我的天真想法,真正的题海战术当晚就开始了。虎爸爸下命令了:“周一做英语,周二做数学,周三做语文,以此类推。”呜呼,我说不出话。此时的我,面对着不可更改的“军令”,像一个大大的受气包子,题还没等开始做,就已经开始讨厌起学习了。

讨厌归讨厌,题还得做。我拿出虎爸爸提前买的三整套典中典。今晚周一,先做英语。英语是我喜欢的科目,英语老师不仅课教得好,而且人气也特别旺,我就是英语老师的粉丝之一,平日里的英语成绩也算是不错。为了满足我对英语的进一步追求,妈妈还特意为我报了一个兴趣班。可现在的我,面对着满试卷的题目,开始犯了愁。那一个个平日里看起来蛮可爱的小蝌蚪,现在都变得那么讨厌。我知道,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虎爸爸的题海战术。我开始做题了,一个小时的艰难奋斗,终于把今晚的任务完成了。

可这才刚刚开始呢。以后的每一天每一日,我都要在题海中奔战,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更可气的是,每当我在题海里遨游时,兔妈妈看我确实辛苦,就去游说虎爸爸,希望他能改变这种教育我的方式。可虎爸爸每次都意味深长地对兔妈妈说:“我这么做,可都是为了孩子啊!不做题,能提高成绩?”切!我在一边听后,禁不住嗤之以鼻,打击了我的兴趣不说,还影响我健康成长呢!

但我有什么办法呢?

专家点评

学习动力从何来?

本节想重点谈的一个话题是孩子的学习动力从何来?题海战术到底是在训练熟练度、打好基本功,还是在打击孩子的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的观点认为:儿童产生学习动力,最初是源于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以及现有理解能力都不足以理解和解释当前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于是就产生了要探究这个问题是怎么回事的内在动力。这个动力是内在的,而不是家长和老师外加的。

比如虎爸爸强迫孩子做卷子,这就是一种外力,并不是来自女儿内在的动力,自然会引起孩子反感。

再比如大多数孩子不喜欢写作业,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为什么呢?因为作业是老师外加的、设置的问题,孩子本身并没有对这些问题产生内在的探究兴趣。孩子们在学校里都学会了基础知识,老师留的作业依然有这部分基础知识,这些作业他拿学校掌握的知识一下子就解决了,一看就会,没有激发他们的认知失衡和认知冲突,内在的动力就会不足。而大人们却认为孩子们需要巩固,需要重复,需要熟练,所以必须得完成作业。

这就要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孩子们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为了熟练地掌握知识,还是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如果把目标定位在前者,绝大部分孩子是不愿意去做的,因为这种作业并不能激发孩子的认知失衡和认知冲突,所以就不愿意做。

家长也许会问:不掌握知识,怎么解决问题呢?其实孩子们解决问题不是靠知识,而是靠思维。有的孩子掌握了知识却解决不了问题,是因为知识是死记硬背的,并没有获得知识背后的思维能力。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整天把孩子关在辅导班里,都是单调的重复,哪有接触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机会?学习动力自然也就不是发自内在的那么积极主动了。

那么孩子的学习动力到底从何而来呢?0~12岁孩子主要靠环境长大,我们给孩子去有意设置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丰富他们每天的生活状态,让他们接触新事物、新人、新领域,不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产生认知冲突,引发他们思考,动力就来了,而不是绑得死死的,局限于书本、辅导班、课堂、考卷,那样孩子只是在被训练做一个知识的熟练工,而不是创造者和探究者。

所以还在陷入题海战术的虎爸爸们,要多思考一下你让孩子做这件事到底是为了什么?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为了啥?弄清楚了目标再出发,就不会再那么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