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钢筋原材料及加工
1.钢筋原材料及加工质量控制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严控进货渠道,选择钢筋质量、性能稳定的生产厂家,是保证钢筋质量的前提。
2)钢筋采购时,建筑工程所采用的热轧钢筋、冷拉钢筋、冷拔钢筋、热处理钢筋、钢绞线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3)钢筋进场时,应具备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钢筋的品种、规格、型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钢筋外观应平直、无损伤,不得有裂纹、片状、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4)钢筋堆放场地要求是混凝土地坪、砖砌钢筋堆放墩墙,所有钢筋分类堆放、整齐有序,并且建立完善的出入库管理制度。
(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2.钢筋原材料及加工质量检验
(1)主控项目。
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2)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对由热轧钢筋制成的成型钢筋,当有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的代表驻厂监督生产过程,并提供原材钢筋力学性能第三方检验报告时,可仅进行重最偏差检验。
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类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不超过30t为一批,每批中每种钢筋牌号、规格均应至少抽取1个钢筋试件,总数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3)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②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③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验报告。
(2)一般项目。
1)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成型钢筋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类型的成型钢筋,不超过30t为一批,每批随机抽取3个成型钢筋。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3)钢筋机械连接套筒、钢筋锚固板以及预埋件等的外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尺量。
3.钢筋原材料及加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钢筋全长有一处或数处慢弯或折弯。防治措施如下:
1)采用车架较长的运输车或挂车,对较长的钢筋,尽可能采用吊架装卸车,避免用钢丝绳捆绑。
2)采用液压机或慢速卷扬机进行冷拉调直。
3)用钢筋工作案子,将弯折处放在卡盘上扳柱间,用平头横口扳子将钢筋弯曲处扳直。
4)在钢筋工作案上用大锤调直。
(2)切断尺寸不准,断口端呈马蹄状。防治措施如下:
1)拧紧定尺卡扳的紧固螺栓,切断过程中经常检查核对断料尺寸。
2)调正切断机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间的水平间隙以0.5~1mm为宜。
(3)成型钢筋尺寸不准,由于下料不准确,画线方法不对或误差过大,用手工弯曲时扳距选择不当,角度控制没有采取保证措施。防治措施如下:
1)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下料长度调整值。
2)扳距根据已讲过的参考值进行调整。
3)复杂形状或大批量同一种形状钢筋,要放出实样,选择合适的操作参数(画线、扳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