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开发男孩的成功潜能:培养有主见 有领导才能的男孩
自古以来,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人,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个男孩的心里,都有一只雄鹰,时刻期盼着搏击长空,一展宏图。而且,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要让男孩走向成功,培养他的领导才能还是很有必要的。
男孩可以不听话
孩子不听话,是让很多父母头疼的一件事。特别是男孩子,小时候多数都是调皮捣蛋惯了的。父母要他做的事,他怎么也不愿意做;父母不许他做的事,他却偏偏要做。这让很多家长伤透脑筋。
其实,家长大可不必为这种事担心。男孩不听话是很正常的事,甚至可以说,不听话比听话更好。
有一位知名的教师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最怕学校里的两类孩子,第一类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因为他们长大后可能回学校来当校长;还有一类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坏小子’,因为他们长大后可能回学校来演讲。”
对于我们周围的许多人来讲,尚在懵懂之龄就被告知:在家,要听父母的话。待到年龄稍长,进了学堂,便进一步被告知: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好不容易循规蹈矩熬到成年,进了单位,有了工作,又有人教导我们,不管领导是对是错,你都得听话。
正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样,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无数的事例表明,一些人眼中不听话的孩子往往更有出息。
当前正风靡歌坛和影视界的周杰伦从小并不聪明,数理、英文等科目根本一窍不通。4岁时妈妈送他去学钢琴,可周杰伦成天只想玩,练习时间过长就坐不住,一点也不“听话”。很生气的妈妈只好随时在一旁盯着他,拿笔敲打他的手,强迫他一定要做一个“好学生”。
然而,学习上的“差学生”周杰伦在音乐方面却有着惊人之处。14岁时,他看了周润发、张国荣和刘德华演的浪漫文艺爱情片电影,就写出了他第一首作品“天长地久”。高中一毕业,周杰伦就去了吴宗宪的公司。没过几年,被许多人认为“吐词不清”、“不会有多大出息”的周杰伦却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站到了华语歌坛的正中央。
在很多情况下,“淘气”是孩子聪明、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表现。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孩子的“淘气”,赏识孩子的“淘气”,甚至和孩子一起淘气,让孩子在淘气中学习,在淘气中进步。世界上从没有完美的人和事,要求一个人绝对听话也是不现实的。不听话,可能会让父母、老师头疼,也可能自己会多走一些弯路,可又有什么关系呢?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尝试——犯错——改错中成长起来的。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所以每一节都有这个“但是”——说男孩可以不听话,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对男孩不管不顾,信马由缰。举一个有些幼稚的例子,如果一个小男生一定要妈妈陪着他去男厕所,你说这家长还能不管吗?
还有一种情况,比如,孩子在天气很冷的时候要吃冰激凌,或者其他类似的情况。这个时候父母不妨让他尝试一次。有时候让男孩犯一次错比任何的说教都更有效,因为男孩大都属于“不到黄河心不死”的类型。
男孩的淘气行为往往是他好奇的表现,一旦好奇心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这种行为失去兴趣,他的这种淘气行为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但是,如果父母一定要管束他,他的好奇心不仅不会消失,相反还会越来越强烈。结果,他的淘气行为就会在父母的管束下越来越变本加厉。
小君突然对玩水很感兴趣,妈妈让他洗手,他却用手堵住水龙头的出水口,让流出的水溅得到处都是;小区的保洁人员正在给草坪浇水,他却时不时地跑去捣乱;越是下雨天,妈妈越怕他感冒,他越是往外面跑,并且在雨中玩得不亦乐乎……
后来,妈妈想了个办法,下雨时,不再控制小君这个爱玩水的“小猴子”,而是为他准备好小雨衣、小雨鞋,让他去水中玩个痛快。没想到,让他玩过几次之后,他竟然就对玩水失去了兴趣。
当男孩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他们的兴趣点自然就会转移到别的地方。相反,如果小君的妈妈想方设法对他的好奇心围追堵截,小君这种爱玩水的情况就会延续更长的时间。
无论对于“听话的好孩子”还是“不听话的坏孩子”,我们要适度降低对他们的期望与要求,鼓励他们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鼓励他们在尝试中不怕犯错误,注重过程的体验和收获,不听话的孩子一样可以有成功的人生。
别对孩子说:呆到一边去!
多数父母都以为,孩子还小,什么事都要听父母的。基于这种认识,这些父母常常帮孩子决定很多事,然后让孩子照着自己的决定去执行。殊不知,这样不仅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还会让他们变得没有主见,丧失独立思考和决断的能力。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即使他生活上需要你的照顾,经济上需要你的付出,但他有独立的思想和感情。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就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
办公室里,一位母亲说:“我们的观念真得经常更新,孩子的话有时候还很有道理呢!”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故事?”大家好奇地问道。
“昨天我收拾房间,翻出以前与好友的信件和贺卡,心里非常感慨。
“我把儿子叫到跟前,教育他说:‘你看妈妈以前经常跟朋友互通信件、贺卡,有什么问题互相探讨,碰到不开心的事互相鼓励,哪像你们现在,只会打电话、发短信,完全懒于动手书写了!’
“没想到,儿子嘴一撇,不屑地说:‘妈妈,你的观念早就落后了!你知不知道,4000张贺卡等于一棵大树!因为你们写的书信、贺卡之类,我们国家多砍伐了好多树,黄土高原流失了更多的水土,全球气候又变暖了几分?现在提倡环境保护,爱护绿色家园,你们以前是不环保的做法!你没看到报纸上倡议,要用电子贺卡、电子邮件代替纸质书信吗?这才是现代的科学观念!’
“我想了想,孩子说得对啊!我们天天教育孩子怎么做,可是有一些观念很陈旧,快跟不上时代、赶不上孩子前进的步伐了。
“我就对儿子说:‘你说得对!妈妈的思想是该更新了。今年过年,妈妈不买贺卡了,你就在网上帮妈妈给亲戚和朋友发电子贺卡,让妈妈也做个环保实践者吧!’
“儿子说:‘没问题,老妈,我还可以教你上网,自己制作精美贺卡呢!’”
又想起鲁迅先生的那句话了,“小孩总有小孩的道理”,尊重孩子的想法,平等地听取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说得对,父母应该积极采纳,给予鼓励。这样的交流,也会让父母受益匪浅,从孩子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丰富的想象、新的观念和信息等。古人说,“教学相长”,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父母与孩子。
在谈到对孩子的管教和教育的时候,很多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殊不知这与父母的关系很大,在遇到事情的时候,通常都是父母两人就决定了事情该怎么做。一旦孩子试图参与进来,父母就会说:“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呆到一边去!”有时候这些话是大人们用嘴巴说出来的,有时候是用眼睛表现出来的,但是其结果都是一样的——不但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也导致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隔阂,严重的还会使亲子关系恶化,使孩子形成孤僻的性格。
听取孩子的意见,父母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不要强制孩子听取自己的意见。
有些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总是习惯于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而很少会听取孩子的意见,对自己的意见,父母通常会要求孩子只能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这样的态度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长期发展下去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第二,合理对待孩子的“顽固”。
一些孩子在面对父母的意见时,坚决不愿意按照父母的话去做,表现得很“顽固”。这时候一些父母就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训斥或者体罚,这样的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父母一定要有耐心,慎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第三,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父母看问题的时候,采取的是成人的视角,而孩子看问题的时候,却多数都是从儿童的心理出发。因此,两者之间产生差异是很正常的。这时候,父母就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一下问题,多问问孩子,多听听孩子的意见,从而使自己的决策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总之,要培养一个有主见的男孩,父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做出一些和孩子有关的决策时,“把小孩当大人看”,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关爱孩子,而不至于扼杀孩子的自主能力。
引导男孩学会思考
男孩要有主见,首先要会思考。只有在会思考的前提下,这种主见才有价值。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做出独立的判断。
现在有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都能做到耐心细致地解答,但却往往忽略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有的家长给孩子讲故事,只是一页页、一本本地讲下去,孩子也只是静静地听。这样,既不利于孩子记住故事的内容,故事对孩子的启发作用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这时候家长能够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参与进来,那么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有时候,直接回答孩子的问题,只会给孩子一个标准答案,让他懒得去思考。相反,如果让孩子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就有助于帮孩子进一步思考。
秋天,树叶落了一地。有个男孩问妈妈:“为什么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呢?”
按照一般家长的逻辑,肯定会告诉孩子“因为秋天来了”或者是“因为天冷了”。可是,这位母亲并没有回答他,而是问他:“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男孩想了一会儿,说:“是不是这些树叶肚子饿了,跑到地上来找食物呢?”又想了想,他好像对自己这个答案不怎么满意,说:“但为什么它们不往天上去找食物,却都在地上找食物呢?”母亲一直都没有说话,只是微笑地看着他。
男孩似乎是在自言自语:“这些树叶会不会重新回到大树上去呢?”
直到最后,母亲也没有说出任何一种答案,却引导孩子思考了很多东西。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面对男孩提出问题的时候,不要动不动就把标准答案抛给他们,而应该把思考的权力留给他们,引导男孩自己思考问题,在开发他们思维潜能的同时,避免他们形成思维依赖性。
思考是男孩与众不同的成功法宝。人们常说男孩比女孩聪明,其实除了特殊情况,男孩刚刚出生时,与女孩基本不会有太大区别。所不同的是,男孩的思维方式与女孩不同——他们更擅长逻辑思维,他们往往会通过分析、判断、推理去思考问题,因此,他们看问题往往比女孩更深入。
思考能够拯救一个人的命运,有思考力的人才会有创造力,才会掌握自己的命运。
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教育就是叫人去思考。”其实,我们教育孩子思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掌握知识,二是发展思维技能。大多数父母往往只注意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因此出现了许多学习成绩较好,但思维能力较差的“高分低能”的孩子。可见,培养孩子广阔、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开拓孩子的智慧极为重要。
要引导男孩学会思考,父母鼓励男孩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些男孩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常常会受到别人的影响——他们容易受家长和老师的暗示而改变主意,或者动摇于各种见解之间,或者盲从附和随大流,这种没有主见的做法往往会影响孩子思维独立性的发展。
做父母的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才会无所顾虑,畅所欲言。其次,家长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个男孩对画画很感兴趣,于是他的爸爸经常带他去看画展,并鼓励他积极思考、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一次爸爸带男孩去参观一个个人画展,但事先并没有告诉男孩这是一个个人画展。爸爸领孩子转了一圈后,故意问他:“你觉得哪些画风格比较好?”
“我觉得这好像是一个人画的,画得都很好。”男孩有点疑惑地说。
“是吗?你觉得好在哪里呢?没关系,你尽管说。”爸爸仍不忘鼓励儿子。
男孩说:“布局好,气魄大,大胆,用笔也好。”
爸爸满意地笑了。
一般情况下,孩子对那些不是很有把握的答案,往往不敢说出口。这个男孩却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与爸爸平时就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大胆表述是分不开的。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哪怕是错误的,父母也应让他说完,然后再给予恰当的指导。对于孩子的正确意见,父母应该肯定、表扬,让孩子增强发表意见的信心。
总之,引导男孩学会思考,第一要使男孩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第二要鼓励男孩发表自己的意见。
让男孩成为“掌控者”
要让男孩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就要让他从小就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一味地听从别人的意见的人,只能是被人牵着鼻子走,别人说苹果好吃,他也说苹果好吃;别人说葡萄酸,他也说葡萄酸,没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人是很难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的,也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他只能永远做别人的“跟班”。没有哪一个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成就一番事业。
可是,希望归希望,有些父母还是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而不允许他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变得多才多艺,都热衷于让孩子去上各种“兴趣班”,诸如钢琴班、声乐班、绘画班、舞蹈班之类。还有一些家长,则把孩子送进各种补习班,诸如英语补习班、数学奥林匹克补习班之类。到底有多少孩子上“兴趣班”真的是出于兴趣,又有多少孩子上补习班真正收到了实效呢?恐怕只有家长和孩子最清楚了。
要让男孩有自己的见解,父母就要多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让他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这样当别人说向西走的时候,他才会考虑自己向西走合不合适,如果合适他就走,如果不合适他才不会去浪费自己的时间,因为他有自己的看法。只有有主见的孩子长大后,才有可能成为决策者,才会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成功。由此可见,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对于孩子来说,是他能够拥有一个美好未来的重要基石。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让孩子学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做一个有主见的人呢?
首先,父母要让孩子学会自己拿主意。在孩子做事情时,父母要尽量让他自己拿主意,不能用父母的想法来左右他。在孩子自己拿主意的过程中,他会变得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越来越有主见。
小贝虽然才7岁,遇事却很有主见,一般的问题都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有一次,父母带小贝去北京游玩,在颐和园附近他走丢了。父母非常着急,也十分担心,但知道小贝记得他们的手机号码,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他们认为即使小贝找不到他们,也会想办法和他们联系的。果然,一会儿小贝父亲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当地号码,父亲接听了手机,果真是小贝。小贝问父亲具体在什么位置,父亲马上告诉了他,并反问小贝在哪儿,小贝说不必担心,自己正在搭乘出租车找他们。果然,过了几分钟,一辆出租车停在了他们夫妻二人身边,小贝从出租车里钻了出来。父亲赶紧付了司机师傅打车的钱,并道了谢。
原来,小贝与爸爸妈妈走散后,心里也十分着急,幸好他记得爸爸的手机号码,但身上既没有手机又没有钱怎么办呢?他脑子一转,打了一辆出租车,并向司机师傅借了手机给爸爸打电话,还承诺找到爸爸后让爸爸来付车钱。司机师傅很乐意帮助这个孩子,于是就出现了刚才的一幕。
大部分的父母对孩子做事都不放心,遇到事情大多喜欢代劳。可是小贝的父母却不这么做,他们认为只要孩子能做的事,大人绝不代劳,而是让孩子自己拿主意,自己去做。如果遇到孩子犹豫不决时,父母就会在一边给他当参谋,帮他分析利弊,给他讲明道理,最后仍然让他自己做决定。小贝在遇到问题之后,不慌不忙,冷静地分析具体情况,机智地找到了自己的父母,这当然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直接关系。
其次,父母要引导和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当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当他讲不出自己的意见的时候,父母要鼓励他,这样孩子才会变得更有自己的想法。
第三,父母要给孩子“反抗”的权利。如果孩子总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那么他就不会懂得拒绝别人,就会一味地顺从别人的想法,就更不会提出自己的意见。所以父母要允许孩子对自己不喜欢或者是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事情进行“反抗”。当孩子对父母的要求提出“反抗”的时候,父母应该考虑孩子的意见是否合理,如果合理的话,父母要接受孩子的观点,并给予肯定,这样孩子才能更有自己的主见。
其实,每个孩子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的这些想法如果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和支持,慢慢地就会消失。他就会变得总是依赖别人,就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主见,这样的孩子以后是很难在社会上取得成就的。孩子只有对任何事情都拥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他才能够成为自己命运的掌控者。
“水也可以很活泼”
以前读过一篇文章,里面有个小故事很有意思:
一天晚上,父亲陪儿子练造句,用的词是:活泼
儿子说:“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很活泼。”
父亲说:“对。再造一句。”
儿子想了想,说:“小鱼游过去了,水很活泼。”
父亲说:“对。等等,不对!”
儿子不懂父亲要说什么。儿子的本意是赞赏他的句子的,并以为这是非常好的句子。这句“水很活泼”,真是非常生动,要是再进一步,就是写诗了。写文章最重要的一点,是既要别人看懂,也要有自己的语言。孩子的语言原本都是很生动的,大人教来教去,规范自然是规范了,却也枯萎了。当然,老师们未必会这么认为。学校要教会学生的是字词规范的用法,而不是写诗。老师的心里或许也不认为“水很活泼”就是病句。然而还有监督老师的人。想来想去,事情就复杂了。
父亲对儿子说:“你造的句子是一句很好的句子。但是,考试的时候不要这样造句。”
儿子一脸不解,问:“为什么?”
……
故事就说到这,“水很活泼”,故事里的父亲也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句子”,可是,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他终究还是对孩子说“考试的时候不要这样造句”。
孩子有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也许并不完全能被别人接受。在孩子提出了违反常规的看法以后,只要这种看法有可取之处,父母就应该支持孩子的观点,保护孩子的主见不被扼杀。
父母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自己要有发掘创新型观点的能力,也就是说,父母自己要有主见,这样才能接受孩子的主见。其次,父母要敢于突破常规,去保护孩子的主见。
再来看另一个故事:
一位母亲把上幼儿园的孩子送进了绘画班。
有一次,老师要求大家画一幅表示到野外玩耍的画,说是要挑几幅好的,挂到幼儿园大厅里展览。
孩子画得很用心,一朵红红的太阳放着五颜六色的光,像一朵花一样。以纸的白色作天空,上面浮着几片淡蓝色的云。下面是绿草地,草地上有几个小孩子在玩耍。旁边是一条小河,河流是粉色的,因为孩子喜欢粉色。孩子为了让人能明白这是河流,特意在河流里画上了波纹和小鱼。
母亲对孩子这幅画也很欣赏,还对孩子夸奖了一番。
但是,当这位母亲第二天去幼儿园接孩子时,孩子哭着告诉她:“妈妈,我的画没选上,因为我把小河画成粉色的了。老师说小河应该画成蓝色的,不能画成粉色的。还有,白云也不能画成蓝色的。我画错了。”
这位母亲听了这些,把孩子领进了厨房,用白瓷碗接了一碗水,问孩子:“水是什么颜色?”
孩子想了半天,别别扭扭吐出“白色”两个字。
母亲找了一只红色的小塑料盆,把水倒进去,水又“变”成了红色。
最后,母亲把水倒进水池,一边倒一边说:“你看,水是透明的,很清亮,它没有颜色,是不是?”
孩子恍然大悟:“水没有颜色!”
母亲慢慢告诉孩子:“没有谁可以规定小河必须画成蓝的,小河本身是没有颜色的。但我们画画儿的时候,总得用一种颜色把它画出来呀。如果画画儿只能画真实的颜色,那我们就永远找不到一支可以画小河的笔。还有很多其他东西,在我们的画笔里也找不到它们的颜色,但我们也可以把它画出来。所以你要记住,一张画只有好不好看,没有绝对的对或错。你可以大胆地使用各种颜色——河流可以是粉色的,只要你喜欢,它可以是任何颜色。”
这位母亲就是一个敢于和善于保护孩子主见的人,她明明白白告诉孩子:把小河画成粉色,没错!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创新精神,这也是他们的“主见”。可是这种有主见的孩子常常是个“有争议”的孩子,因为他们冲击了权威,他们违背了陈旧保守的观念。当人们产生争论时,父母应该毫不犹豫地保护自己的孩子,发现、支持、保护一点一滴的创造力的闪光,就是保护孩子的未来。
小河可以是“粉色”的,水也可以很“活泼”。父母一定要用心呵护孩子的主见,允许他违反常规,告诉他:“孩子,你没有错,我支持你!”
这件事由你决定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做选择,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选择。于是,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决定去做。一方面,孩子获得的资源越来越多,能力也越来越强,但另一方面,他的生命激情却会越来越低。这是因为,孩子有了自主意识,就不再愿意什么事情都听父母的,有了自己做决定的需求。如果孩子的这种需求长期不被满足,自主意识就会被抑制,自信心会受打击,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很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而这一点可能会深植于他的内心。长大以后,孩子可能会缺乏判断力和选择的能力,缺乏责任感,凡事依赖,缺乏主见。到那时父母再想训练他让他自己做主就很难了。
一个基本的方法是,在讨论和孩子相关的问题时,尽量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有一则故事,是这么说的:
一位中国妇女带着孩子去法国旅游,一天,她带着孩子到法国的一位朋友家里去做客。
一阵寒暄过后,热情的女主人问中国客人喝点儿什么,客人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回答说:“随便。”
转过身来,女主人又问孩子喝点儿什么。还没等孩子做出回答,孩子的妈妈就抢先说:“别管他!我喝什么,他就喝什么。”
法国女主人很不理解地说了一句:“孩子可以选择些别的饮料,可以自己选择。”
然而,孩子的妈妈固执地表示没有给孩子选择的必要,最终孩子还是失去了选择的权利。
有的父母不懂孩子的心理特点,不能体验更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武断地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代替孩子的思维方式。当孩子对父母的包办和安排不满意或有抵触情绪时,父母总是说:“我们不会害你的,我们比你懂,你按我们说的做,准没错。”就这样,在爱的光环下,孩子犹如父母的木偶,选择权被无情地剥夺了。
父母所做的决定都是为了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一位家长会做出对孩子有害的决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就可以决定一切。父母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拥有选择的权利并尊重这种权利,告诉孩子:“这件事由你决定。”
试想一下父母小的时候,私下里是否也常常抱怨家长的霸道。可是,一旦我们做了家长,却往往公开责怪孩子的任性。这种情形使得两代人总是生活在两个难以沟通和交流的世界里。其实,如果做家长的不是把自己小时候的体验早早地从记忆中抹去,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的许多愿望和要求竟是那样的纯真而合理,但他们却与我们当年一样,被父母掐灭了一个个梦想。
其实,孩子的世界没有改变,唯一改变了的是我们成人世界里的生活逻辑。我们审视世界时已经失去了孩子那种超越功利的逻辑准则,对人生的规划和事业的选择不再依凭什么兴趣和潜能,而主要看自己所从事的一切能否换来荣誉、地位和权力,我们甚至还有意无意地把这种价值取向迁移给孩子。有人说,选择的自由一半掌握在自己手里,一半掌握在别人手里。可是,对于孩子而言,选择的自由则是小半掌握在自己手里,大半操控在大人手里。由此,长者的开明程度有时在某种意义上就决定了孩子的发展程度。
当然,孩子的确还不够成熟,所以,父母要适当对孩子进行引导,以保证孩子不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但是要注意,引导就只能是引导,不是帮孩子拍板定案。所谓引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选择,如“你想穿什么颜色的毛衣?”孩子可能会提出家中没有的东西,若父母不能顺从时,反而会使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而应该问:“你想穿这件绿毛衣,还是那件红毛衣。”。
第二,不能让孩子选择有害、不安全的事,因为孩子不知什么有危险。例如:“过马路时你是拉着妈妈的手还是爸爸的手?”而不能说:“过马路时你要拉着大人的手吗?”
第三,根据孩子的愿望,运用大人的经验和知识,帮助孩子做一些决定。如,“要下雨了,在图书馆里避雨比操场上好些”,“如果我们不去看奶奶而去看电影,奶奶会伤心的”,这是大人进入孩子的选择中去。
第四,让孩子知道,只要尽力而为做出比较合适的决定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十全十美。但应该该让他知道做决定的后果,从而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判断能力。随着孩子长大,经验增多,做决定的能力与技巧会渐渐提高。
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一位父亲在某网站发帖:“孩子把平时的零花钱存起来,一共存了2000块钱。过年了,他想把钱拿出来买手机。我跟他说:‘你存的是谁的钱?你要么去把钱存银行里,要么把钱交给我。’我这种做法对吗?”
你看到这样的帖子,会作何感想?
父母把钱给孩子作零花钱,本来就是让孩子自己支配的。不管孩子要怎么花,只要不拿来做越轨或违法的事,应该都没什么问题。现在孩子因为有这么一个目标,把本来就应该由自己支配的钱存起来,用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本来是自主的表现,理应得到家长的肯定和赞许。可是,上面提到的这位父亲,竟然选择了欠妥的处理方式。
无独有偶,有一位母亲在某论坛发起了投票,原文是这样的:
“孩子回家说,要帮同学买音乐专辑,钱已经收了,要填写我的地址帮忙收货。我问:他为何不自己买?孩子说,他父母不同意他买。
“人家父母不同意的事,我也不想帮忙。我表达了我的想法,可是在一边的老公不同意我的观点,他说,答应了同学的事就该帮忙。我不知该如何做才对?恳请大家支招。”
投票的结果是,在9位投票者中,有7人认为应该“帮孩子拒绝同学的要求”,只有两人认为应该答应孩子的请求。
而这位母亲在综合了两种意见之后,和孩子同学的父母取得了联系,最终,孩子同学的父母同意了买音乐专辑。
通过上面的两则故事,我们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父母应该尽可能地鼓励孩子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对于培养孩子的“主见”有百利而无一弊。
在人民网上看到了一个故事,根据原文的叙述,这个故事来自一部非常受欢迎的美国家庭喜剧《成长的烦恼》。故事是这样的:
一天,小儿子——刚上中学的本恩做出了一个让人大吃一惊的决定:他要做“清新小子”乐团的经纪人!本恩发现“清新小子”乐队很有潜力,于是萌生了做他们经纪人的想法。可他遇到一个问题:要做“清新小子”的经纪人,必须拿出2000美元的投资。
本恩没有钱,于是他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父亲杰森,并劝说杰森做自己的合伙人。听了本恩的决定后,杰森虽然非常吃惊,但他还是支持本恩的决定,并同意拿出2000美元作为投资。
后来事情的发展却并不顺利:杰森认为本恩根本不懂如何经营乐队,于是不顾他的想法,处处控制他,这让本恩无法忍受,于是结束了和杰森的合作。后来,本恩找到他们的邻居作为合伙人,并在转让乐队经纪权中一次性赚了24000美元,这让杰森大跌眼镜。
杰森无疑是个优秀的父亲,当孩子做出一个让大人吃惊的决定时,他以实际行动支持了本恩的决定。但他还是犯了一个很多父母常常会犯的错误,那就是没有完全信任自己的孩子。支持孩子的决定,不仅要从行动上支持,更要从态度上支持。
当孩子决定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给他们最大的信任和支持。不要把自己的感情和观点强加到孩子身上,要信任孩子,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即使孩子最后失败了,相信孩子也能从中得到深刻的经验和教训,为自己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需要注意的是,鼓励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并不是说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还拿上面那个帮同学买专辑的例子来说,如果那位母亲当时立刻同意孩子的做法,那孩子的同学就算拿到专辑,恐怕也免不了在父母面前挨一顿训。这可能会使孩子的同学进一步疏远他的父母。孩子有他的道理,但的确是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所以,还是那句话,父母要在必要的时候对孩子加以引导。
男孩不是父母的影子
《论语》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承父业”在古代被看成是相当重要的事情,不能符合此要求者,多被以“不成器”、“不成材”,或“不肖子”论处。有的父母想在孩子身上圆自己的梦想,也以这句话为借口,总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一味地想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在孩子那儿体现,不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不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孩子,说得好听点也是“责任”,实际上却掺杂了家长的一些私心杂念,说得难听点,就是“自私”。
18岁的英状,父母两人原来都是北京某重点中学的学生,可在那个上山下乡的年代里,青春就在大西北的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挥洒,梦想就这么搁浅了!直到80年代初才落实政策回城,也只能做着一般的体力性工作了。时过境迁,被耽误的大学梦,早已是失落在回忆里了。
英状就不同了,赶上好时代,又成绩优异,就读在父母原来的重点中学里,依他的成绩,考清华、北大犹如探囊取物。可是英状那天去参加高考前的第一次模拟考试,刚拿到试题,写上名字后就突然站起,公然对老师说他不想答题,说他不想成为高考竞争的牺牲品!不想成为父母考大学的替身!惹得全场哗然,气得老师马上把父母叫到学校把他领回。回家后,英状看上去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好像什么也不在乎似的。父母质问他为什么在课堂上丢人现眼,怎么不知好歹,苦口婆心地教育他这都是为他的前途着想,可是他却说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这是在替父母完成他们的梦想!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是人之常情,可是,问题如果父母把太多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以至于完全忘记了他们的孩子也是有梦想的独立的一个人时,就会适得其反了。
不是说子承父业就不对,也不是说让孩子实现家长的理想就不好,可是,孩子是孩子,家长是家长。孩子不是家长手中的提线木偶,也不是家长的影子,家长在教育引导孩子时要以孩子为“中心”,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把孩子当成了“工具”。
从孩子的角度看,青春期开始,孩子就进入了第二个心理逆反期,开始走上了寻找自我的道路。他们困惑而迷茫,开始审视自己,不知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时,极易与父母对着干,尤其是当父母过多地把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灌输给孩子的时候。他们渴望独立,冲动而又有理想,他们需要得到希望的认可和梦想的实现,而不是依附于别人。
不管是为了面子、梦想,还是应试教育,社会都给予家庭很大的压力,家庭则又把压力转嫁给孩子,那么,双重压力下的孩子如何减压呢?不是抗拒,就是逃跑。
可见,对孩子的教育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从爱出发。父母要真正地爱孩子,而不是替代孩子,要真正以孩子为中心,从孩子的角度触发,鼓励他们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第二,给孩子减压。孩子不管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特长方面取得了成绩,父母千万不要拿来作为炫耀的资本,更不要让孩子必须取得多么好的成绩。否则,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努力完全是为了父母的面子,这样他也就失去了不断进取的动力。父母必须让孩子感觉到,他的努力完全是为了自己,父母为他的成功而骄傲,但即使他失败了,父母也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他。
第三,给孩子真正的自尊。父母会不知不觉地把他们的面子和尊严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可事实上,自尊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不是别人的施舍和认可,不依靠外在的条件同样能获得。如果把自尊的要求转嫁给孩子,不仅得不到,还会适得其反。孩子以父母曲解的自尊为自尊,其实也就失去了真正的自尊。没有找到自尊心的孩子,就会去寻找不适当的方式去满足他们的需要,只有把父母的面子踩在脚下,才会觉得自己有了自尊。
允许男孩“活出自我”
很多家长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总觉得别的孩子就比自己的孩子优秀。他们在孩子面前说得最多的是“你看看人家某某家的某某,每次考试都是前几名,从来没让家长操过心,你呢?”“你看看你的同学某某某,一放学回家就写作业,你可倒好,一回家就知道玩,好好向人家学习!”
一位家长致电某“家长热线”,向咨询师诉苦:“我们做父母的为了什么?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不就是为了孩子吗?可是孩子偏偏不争气。同一个老师教,人家都打九十多分,可他就打个六七十分。为啥别人行,他就不行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会有不同的个性、特点、能力,孩子更是如此。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以及教育方式都各不相同。如果家长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的孩子攀比,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严重挫伤,更会反感家长的做法。
一般情况下,男孩比女孩更渴望自主,更渴望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不是和“别人”拥有同样的优点,更不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发展。要培养一个男孩,不能以大众眼光为标准来衡量,更不能依照其他孩子的优点来复刻。人和人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生命之间是不可比较的。与其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孩子的优点进行比较,不如用表扬激励他弥补劣势,这样你的孩子也就会表现得越来越好。
要懂得欣赏自己的孩子,正确对待他的优势与弱项。
每一个孩子出生时都有个性,都有不凡的创造力,只不过被自以为是的成人一点一点以“爱”的名义扼杀掉了!孩子的个性是多样化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这些个性是孩子成长所必需的,不妨拿艺术家的调色板来做个类比:调色板识别的“颜色”越多,画出的画作就越是趣味盎然、绚丽多彩。所以,父母要充分理解和呵护孩子的个性,不要觉得邻家孩子性格好就把自己的孩子也按照那样的性格来培养,这不仅会抹杀自己孩子的个性,还会阻碍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的培养。在这个方面,爱因斯坦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值得我们体味:
爱因斯坦上小学时,一次老师讲加法,老师拿出苹果问:“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是几个苹果?”
“两个。”同学们齐声回答。
老师又用别的实物做类似的演示,最后,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1+1=2”。
此时,小爱因斯坦眨着眼睛,充满了疑惑,举手站起来说:“老师,1加1也等于1。”
老师被说愣了,问爱因斯坦:“为什么?”
只见爱因斯坦从口袋里取出两块软糖,把两块糖用力地捏在一起,举起来说:“老师,你看,这不是1+1=1吗?”
老师感到很不解,但还是态度和蔼地说:“两块软糖粘在一起,是变成了一块,但那是一大块。”
“一大块也是一块啊。”反应敏锐的爱因斯坦又做出这样的回答。
老师摊开双手,好像不知道如何向他解释,只是轻轻重复:“对,一大块也是一块,大1也是1……”
要把男孩培养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就要允许男孩坚持自己的观点,走自己的路,允许男孩“活出自我”。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自己的孩子也不可能和其他孩子一样。他也许不具有其他孩子的优点,可是他一定具有其他孩子所没有的优点!
但是,让男孩“活出自我”,并不意味着让男孩有意标新立异,甚至哗众取宠,否则,他有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不合群,或者喜欢在群体中拔尖、出风头,或者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遵守公共规则,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从而影响了男孩的人际关系。
家长对于爱拔尖的孩子,在保护孩子好强性格的同时,要教育孩子把握好分寸。在孩子张扬个性的时候要教会孩子适度,拔尖本身没有错,但是合群、宽容、善良的个性更是孩子将来获得成功和幸福的保障。要帮助孩子倾听他人的感受,并向孩子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只有尊重了别人的权利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家长要告诉孩子,好强并不是什么都争,真正的好强是不怕困难,是坚韧不拔,是相信自己。只有让孩子拥有了良好的心态,顾及到周围同伴的感受,才能避免孩子个性受到“伤害”。
让男孩有点危机感
男性大都是争强好胜的,就算是孩子也不例外。竞争是男人的天性,一位研究行为哲学的专家曾说:“一场比赛结束后,你看到一个被打败的男人在真诚地向对手祝贺,其实在这背后,这个男人想的是下一次如何把他打败。”强烈的竞争欲望同样也是每个男孩的天性,这也是男孩不同于女孩的性格特征之一。
比如,刚刚认识了一群新朋友,女孩最想知道的是:我能与哪个小伙伴成为亲密的知心朋友;而男孩迫切需要知道的却是:谁是这群孩子的头?刚刚到了一个新的班级,女孩最关心的是:这些陌生的同学不会欺负我吧;而男孩更关心的是:谁是班主任?谁是班长?
行为心理学家认为,每个男人都有当头的欲望,每到一个新的领域,男人之所以关心“谁是头”,是因为他想知道这个新领域的规则是什么,当“头”有什么具体的条件,然后与自己已有的条件对比,确定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与现在的“头”去竞争。
家长们不用担心男孩这种过强的竞争心理,性别赋予他们巨大的能量,这是男孩的优势所在。有时,儿子不听话,做父母的不妨“激”他一下。小男子汉往往最受不了别人“激”他,只要父母认识到这一点,并时刻开动脑筋,这些小男子汉就会乖乖地去做你想让他们去做的事情。
既然如此,父母要培养成功的男孩,不妨让他有点危机感。有了危机感,男孩为了满足争强好胜的心理,自然会为了目标加倍努力。而要培养男孩的危机意识,父母就不能对孩子太过溺爱,不能让孩子一直养尊处优。
报纸上曾有这样一篇报道,说在青岛上大学的一个大一男生给母亲打电话,哭着想家,想吃妈妈亲手包的馄饨。家住福州市的李女士乘飞机到青岛,把煮好的馄饨送到儿子的宿舍内时,馄饨还是热着的。这让大学辅导员十分惊讶,惊呼:“这样的男孩子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逆境、挫折?如何在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下存活?”
我们知道,无论是农村男孩,还是城市男孩,大多为独生子,爷爷奶奶的宠爱,父母的娇惯,致使许多男孩子养成了任性、蛮横的性格,这对于一个男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他们在优越的环境中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的自理能力差,心理素质也较差。他们没有一种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不为自己的前途而担忧。这样一来,连独立自主都成了大问题,领导才能也就更加无从谈起了。
作为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他处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帮助儿子树立忧患意识,使之不会被发展如此迅速的社会所淘汰。
不过,对于男孩来说,一味地争强好胜也未必是好事。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缺乏正确的引导,男孩不断进取的天性或者会消失,或者会促使孩子走向相反的方向。
生活中,也许我们对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男孩没有好好学习,但又想考个好成绩,于是他“买通”了坐在他旁边的同学,让他把写上答案的小纸条给自己传过来。男孩竞选班长失败了,于是,在回家的路上,他找了几个“哥们儿”把他的竞争对手狠狠地“扁”了一通。
其实,这些男孩就把竞争心理用“偏”了,而现实中,这种用“偏”、没用在“正道”上的现象绝对不在少数。那责任怪谁呢?
如果家长告诉男孩,有竞争心理是对的,但一定要正当竞争,长大后,孩子就会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相反,如果家长鼓励孩子的不正当竞争,孩子就会延着“弯路”成长——现在他就考试作弊、拉帮结伙,长大以后,他可能还会做出更离谱、更可怕的事情来。
我们曾说,要让男孩活出自我,不要和别人盲目攀比,不要埋没了男孩的个性。其实,这与培养男孩的危机意识并不矛盾。关键是,家长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男孩坚持自己的个性,可以在个性中寻找闪光点,作为自己和别人竞争的优势;而男孩树立了危机意识,也不至于让男孩以保持自己的个性为借口,放弃和他人的竞争。让男孩既有自我,又积极参与竞争,是父母培养男孩主见和领导能力的重要因素。
“今天你当家”
男孩子的管理能力,包括时间支配﹑物品整理、情绪自控和理财能力等,都是男孩领导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许多学校开展“今天我当家”、“小鬼当家”的活动,是很好的、很有必要的事情。其实,在家里也可以让孩子从参与家庭的管理开始,告诉男孩:“今天你当家。”
孩子在家长的眼里似乎永远是不懂事的,其实不然,要把孩子当成家里的“小大人”来培养,从小就要让孩子知道他是家庭中的一分子,并逐渐将一些事务的管理权交给他,让他充分体会家庭管理的快乐,并在快乐中体会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培养孩子的管理能力。因为将来的社会更需要管理型人才。如果一个人连家庭都管理不好,那他将来怎么可能去管理一个公司,甚至管理国家呢?当然,家长要做的,只是让孩子具备成为一名管理型人才的能力,而至于孩子将来选择什么职业,能做到什么职位,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作为父母,只是给他最全面的指导和最正确的方法。
有一位父亲,是这样让孩子“当家”的:
“爸爸妈妈要带你去超市,你去不去?”父亲问男孩。
“什么是超市啊?”
“就是一个大房子,里边有很多很多你喜欢的食品和玩具,你可以随便挑选,拿你最喜欢的东西,然后在一个收款台交钱,那些东西就是你的了。”父亲尽可能选择孩子感兴趣和能听懂的词汇解释超市。男孩听了以后,兴奋地又跳又叫。
“来,我们计划一下都买什么东西?”
父子俩开始商量要买的东西,男孩的想法很多,父亲就和他一起,一个一个地分析他想买的商品,并预算出他将要使用的金额。
“我们的钱不够啊!”父亲开始出难题了。
“那怎么办呢?”男孩有些着急了。
于是父亲和男孩对刚才的计划进行分析、取舍,将购买品种和数量减少了很多,一边减,父亲一边告诉男孩:“家庭开支是要有计划的,每一次购物也是要有计划的,计划好了去超市就不能再改变计划了。”男孩很认真地听着,想着,最后终于决定遵守自己的计划。
在超市,当卖糖果的阿姨诱惑男孩时,男孩像小大人一样回答阿姨:“阿姨,下一次我再买,因为这一次我没有计划买糖。”
看了这个事例,家长是不是有所启发呢?男孩子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的培养不能等到孩子当了领导再培养,要从小就培养。不仅可以让孩子管理家庭,让孩子在学校做班干部也是不错的方法。当班干部也是一种对孩子的鼓励,也是一种对孩子能力的锻炼,班干部这个职务,对孩子来说,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约束。孩子当了班干部,就会认为是老师或者同学对他的肯定,也是对他的信任,为了不辜负老师和同学,孩子就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就会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还会更加努力学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孩子当了班干部,也可以锻炼自己和老师及同学相处的能力,也能培养孩子关心集体和关心社会的思想。
但是,家长对孩子当班干部这件事的态度,却值得我们探讨一下。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当班干部纯属“多管闲事”,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其实,管点“闲事”恰恰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领导能力,不管“闲事”也有弊端。
有一位博览群书的爸爸,老来得子,非常宠爱儿子。他思想正统,认为一切事物“唯有读书高”。他经常告诫儿子什么事管好自己,不要分心,更不能去当什么班干部。后来这个孩子因为学习成绩好被大家选为学习委员,可是爸爸去跟老师谈话,死活不让孩子当。最后这个孩子虽然成绩非常好,但不会与人交流,每当学校有活动时他也总是抱病请假,同学们都看不起他,说他是胆小鬼。
看来,只会读书的孩子并不一定受欢迎。
当然,家长也不能一味地让孩子把班干部看得太重,染上了“官瘾”。如果孩子一心要当班干部,恐怕就不只是耽误学习了,连人格也会被扭曲。
一个6岁的孩子,刚一上学妈妈就对他说:你一定要当班长,那样可以管人,而且那才说明你很棒很优秀。孩子也确实很优秀,一上学就当了班长,但很快就骄傲跋扈,在第二年竞选班长时被同学选下来了。但这几年来无论谁当了班长,这个孩子就对同学们说班长的坏话,还经常向老师打班长的小报告,末了一定会加一句:“我一定要把他弄下来!”最后同学们和老师都不喜欢他。
所以,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过犹不及,这也是为人父母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铭记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