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肾移植病人的护理
肾移植是临床开展最早、疗效最显著的器官移植。长期存活者的工作、生活、心理及精神状态均满意。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尸体供肾,HLA完全相符的兄弟姐妹之间的肾移植1年存活率达95%以上,病人存活率超过97%。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有效手段。主要适应证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约占70%),其次是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糖尿病性肾病、间质性肾炎及自身免疫性肾病等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
肾移植手术基本采用异位移植,以髂窝内移植为主,其次为腹膜后移植。将供肾动脉与受者髂内或髂外动脉吻合,供肾静脉与受者髂外静脉吻合,供肾输尿管经过一段膀胱浆肌层形成的短隧道与受者膀胱黏膜吻合,以防止尿液回流。见图10-1。
了解病人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经过;了解病人发生肾衰竭的时间和治疗经过(尤其是透析治疗的频率和效果)等;了解病人既往疾病史包括慢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消化性溃疡,以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糖尿病等病史;了解病人手术治疗史和药物过敏史。
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尤其血压;评估水肿、贫血及营养不良等状况;评估尿量、尿色、性质;评估病人是否有并发症或伴随症状等。
评估肾区局部有无疼痛、压痛、叩击痛以及疼痛的性质、程度及范围等。
了解病人常规术前检查结果以及移植免疫学检测结果。
了解病人对肾移植治疗的心理状态和期望值;了解家属对移植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认知程度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了解病人和家属对肾移植手术费用和后续药物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
了解手术过程是否顺利,术中出血、补液、输血及尿量等情况,以及移植肾植入部位等。
评估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尤其是血压和中心静脉压情况。
评估排泄功能和体液代谢变化如尿量、尿比重、血肌酐及水电解质等变化;评估移植肾区局部有无疼痛、肿胀等。
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移植肾的功能和并发症发生风险。
评估病人对移植肾的认同程度;评估病人和家属对术后康复、后续药物治疗等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
与担心手术及预后有关。
与低蛋白饮食、食欲减退等有关。
与术前透析过度或术后多尿期体液排出过多、摄入水分过多或过少等有关。
出血、感染、急性排斥反应等。
1.病人情绪稳定,焦虑减轻或缓解。
2.病人的营养状态得到改善,低蛋白血症和贫血得到纠正,体重增加。
3.病人没有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紊乱或得到及时发现和纠正。
4.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针对病人对肾移植手术的认知程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如术前准备内容和步骤、麻醉方式及手术方案等,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按照病人的营养状况,鼓励病人进食低钠、优质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的饮食;对于营养状况差的病人,遵医嘱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以改善营养状况、纠正低蛋白血症。
上至剑突下,两侧至腋中线,下至耻骨联合,包括会阴部和大腿内侧的皮肤。
其他护理措施和病室准备参见本章“第二节 器官移植前准备”。
术后24小时之内,每小时测量并记录生命体征及中心静脉压,待病情平稳后逐渐延长监测间隔时间。血压控制在稍高于术前血压,但也不能过高,以保证移植肾的有效血流灌注。
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监测每小时尿量,根据尿量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补液量,保持出入液量平衡。
尿量是反映移植肾功能和调节体液平衡的重要指标,因此,术后24小时内应严密监测每小时尿量。移植病人术后24小时内多出现多尿现象,尿量在300ml/h以上,甚至达1000m1/h以上,称为多尿期。这主要是由于病人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水钠潴留所致。然而部分病人术后没有多尿期,反而会少尿或无尿,其可能原因是术前血液透析过度、术中失血造成血容量不足、术后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或急性排斥反应等,因此,病人一旦发生少尿或无尿,应仔细分析和查找原因,为补液提供依据。
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量和色泽变化。
①静脉的选择原则上不在手术侧下肢和动-静脉瘘肢体部位;②输液的原则即“量出为入”的原则。出液量包括尿量、引流量和不显性失水。当尿量小于500ml/h,补液量为出量的全量;当尿量500~1000ml/h,补液量为出量的80%;当尿量大于1000ml/h,补液量为出量的70%。根据病情确定输液的种类,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及速度。
病人术后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方可少量进食,由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至普食,并记录食物和饮水量。
1) 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并观察移植肾区局部有无肿胀及疼痛等异常。
2) 观察手术切口渗液、渗血情况:记录渗出液的颜色、气味及量;若手术切口有大量渗血、肿胀或心率加快、血压及CVP降低等,应及时与医师沟通,配合处理。
3)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若血性引流液每小时超过200ml,持续3小时,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应及时与医师沟通,配合处理。
4) 预防血管吻合口破裂:①术后平卧24小时,移植肾侧下肢制动,髋、膝关节水平屈曲15°~25°,禁忌突然变换体位;②指导病人术后第2日开始床上活动;第3日视病情可协助其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③避免腹压增高,保持大便通畅。
1) 密切观察手术切口、肺部、口腔、皮肤及尿路等部位有无感染征象。若病人体温逐渐升高,但无尿量减少和血肌酐水平升高,应警惕感染存在。
2)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加强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和晨晚间护理;遵医嘱预防性地应用抗生素。
3) 做好病房的消毒隔离管理:①每日用消毒液擦拭病室地面和物体表面,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空气细菌培养,确保病室符合器官移植病房的感染控制规范要求;②病人衣、被和床单,需高压灭菌后方可使用;③医护人员进入病室前应洗手并穿戴隔离衣、鞋、帽及口罩。
4) 预防交叉感染:病人术后早期不宜外出。若必须外出进行检查或治疗,须做好防护工作,注意保温。
5) 若发现病人有感染迹象,应及时与医师沟通,协助病人做相关检查,查明感染的部位和病原体,及时治疗,控制感染。
观察生命体征、尿量、肾功能及移植肾区局部情况。如果病人体温突然升高且持续高热,伴血压升高、尿量减少、血肌酐上升,移植肾区有闷胀感、压痛及情绪改变等,应考虑病人可能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遵医嘱应用免疫抑制剂;定期监测病人的血药浓度;掌握免疫治疗情况;防止因血药浓度不足或过量而引起排斥反应或免疫抑制。
依据排斥反应的程度,遵医嘱应用抗排斥反应的药物,并观察用药效果。
肾移植早期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尿量减少,腹壁切口有尿液渗出。护理措施:①观察尿量和切口是否有渗尿液;②导尿管拔出后应指导病人每小时排尿一次,防止因膀胱过度膨胀致吻合口撕裂而发生尿瘘。
临床表现为移植肾区剧烈疼痛,血压降低,尿量减少;若出血量大,可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护理措施:①观察移植肾区局部有无肿胀发硬、剧烈疼痛;②术后早期病人卧床休息;③术后避免腹压增高,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诱因。
教会病人自我测量体温、血压、尿量及体重等指标。每日晨起和午睡后测量体温并记录;每日早饭前、大小便后测量体重;每日记录日尿量、夜尿量及24小时总尿量;自我检查移植肾的大小、软硬度及触痛等。
包括: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休息和睡眠;②根据身体恢复情况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和工作,一般术后半年能恢复正常工作;③注意保护移植肾不被硬物挤压或碰撞,尤其是乘车或运动;④避免不良情绪刺激,正确对待肾移植手术,消除躯体和心理上的差异感。
指导病人严格遵从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和其他药物,不能擅自增减药物的剂量或服用替代药物;不宜服用对免疫抑制剂有拮抗作用的药物和食物。
①服用免疫抑制剂期间,应定时监测血药浓度,避免因药物剂量过大导致免疫抑制过度而发生感染;②术后早期外出戴口罩,尽量不到公共场所或人多的环境;注意保暖,预防感冒;③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内衣裤、被褥清洁干燥,居室通风;④注意饮食卫生:不食冷、硬和不洁食物。
一般出院后第1个月每周1次;第2个月每2周1次;6个月后每个月1次;若有病情变化,及时就诊;告知医院的联系方式,以便健康指导。
1.病人焦虑、恐惧是否减轻或缓解,是否配合手术。
2.病人营养状况是否达到肾移植手术的要求。
3.病人体液代谢是否维持平衡或及时纠正代谢紊乱。
4.病人术后并发症是否得到有效预防或是否及时发现和处理。
相关链接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3D打印人体组织器官已经成为可能。生物3D打印是3D打印技术最前沿、最有价值的领域之一。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以含有活体细胞的“生物墨水”为材料,打印出一层细胞组织架构,然后按3D成型技术进行制造,逐渐形成立体的细胞组织架构,最终获得所需的人工器官和组织。德国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柔韧的人造血管,可以与人体组织融合,不但不会发生器官排斥,而且还可以生长出类似肌肉的组织,该研究成果有望用于人体试验和药物测试等临床应用。在器官移植的制造方面,3D打印技术有着广阔的空间,目前器官移植的来源主要靠捐赠,而捐赠的器官存在免疫排斥的风险,常常会导致器官移植失败。利用人体自身干细胞,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的器官可以避免这一风险。目前已经有学者已成功打印出耳朵、鼻子,以及微型人体肾脏、肝脏等人体器官。例如,有外国科研人员采用3D打印技术成功配合人体自身细胞,使用加入细胞混合物凝胶的可生物降解脚手架,逐层构建出了肾脏。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移植组织或器官不足的难题必将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