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指导与技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基础研究人才成长的沃土和摇篮

从上面列举的基金委和科学基金诞生和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自1986年成立以来,基金委一直把培养科研人才视为战略任务,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科研人员设立了一系列人才项目,包括青年科学基金(1987年至今)、地区科学基金(1989年至今)、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1996—2014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4年至今)、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2000年至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2年至今);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998年至今)、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2009年至今)。这些不同层次的人才类项目,各具特色,互相补充,为稳定和扩大我国基础研究队伍、培养学术带头人、推动中国科学全球化等立下汗马功劳。科学基金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人才成长的沃土和摇篮[3]。唐靖等人发表在《中国科学基金》上的这篇论文,资料翔实,令人信服。本文引用这篇论文的一些数据和结论。

一、基金委设立人才项目的初衷和简史

(一)面向基层,吸引和发现基础研究人才

1.青年科学基金

1987年,为了解决因“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人才断层,减少人才流失,基金委正式设立“青年科学基金”(简称青年基金)。该基金以吸引年轻人投身科研、发现和培养人才为目的,对业绩等要求不高。1987年,青年基金总经费为342.52万元,资助97项,平均资助强度为3.53万元/3年;2015年,青年基金总经费已达31.95亿元,资助约1.6万项,平均资助强度为19.77万元/3年;2017年的平均资助强度,提高到22.84万元(直接费用)。从1987年设立到2015年,青年基金共投入经费约242.6亿元,资助11.3万余项。在科学基金设立的人才类项目中,青年基金投入经费最多、覆盖面最广。

2.地区科学基金

1989年,为缓解地区科技发展不平衡,基金委对边远、少数民族和科学基础薄弱地区采取政策倾斜,设立了“地区科学基金”(简称地区基金),当年经费为259.44万元,资助106项,平均资助强度为2.45万元/3年,涉及新疆、内蒙古、广西、海南、宁夏、青海、西藏7个省或自治区。到2015年度,地区基金已覆盖江西、云南、广西、新疆、甘肃、贵州、内蒙古、宁夏、海南、吉林、青海、西藏、湖南、湖北、四川共15个省或自治区,经费达10.96亿元,资助2829项,平均资助强度为38.74万元/4年。2017年,地区基金资助3017项,经费达10.95亿元(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36.3万元/4年(直接费用)。从1989年设立到2015年度,地区基金共投入经费约71亿元,约资助1.9万余项。就经费总额和资助项数而言,在科学基金人才类项目里地区基金仅次于青年基金。

3.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针对当时我国基础科学本科教学设施落后、报考理科的优秀考生减少及“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经费严重短缺等情况,在卢嘉锡等全国人大代表和苏步青等科学家呼吁建议下,1996年成立了由基金委负责组织实施的“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资助范围从科研延伸到教育。到2014年,该基金相关职能转归教育部负责。在实施期间,该基金共投入经费约15亿元,资助全国几十所高校近百个理科基地。

(二)激励优秀科研人员,培养学术带头人

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科技人才争夺日趋激烈。当时,国内高层科技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青黄不接”;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出现了出国潮;许多回国留学人员又因条件所限难于学以致用;雪上加霜,不少科技人员纷纷“下海”经商。在这种形势下,加快培养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已成为当务之急。

1994年,经青年学者陈章良(1987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时任北京大学教授)向李鹏总理提议和基金委的积极争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简称杰青基金)正式设立。它是国家为培养青年学术带头人、延揽海外优秀学者而设立的专项基金,用以资助已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45周岁以下青年学者自主开展高水平研究。1995年4月14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了首届杰出青年(简称“杰青”)代表。杰青基金的设立是基金委30年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节点。从1994年设立到2015年度,杰青基金共投入经费约58.7亿元,资助3400人。资助规模已从成立之初的49人增长到每年200人左右,资助强度从60万元/3年增长到350万元/5年。

2.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基金委在2012年设立了“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简称优青基金),支持具备5~10年科研经历并取得一定科研成就的青年科研人员自主开展研究,申请人年龄上限:男性为38周岁,女性40周岁。该基金当年投入经费4亿元,资助400项,平均资助强度为100万元/3年,2015年资助强度已增长为130万元/3年。从2012年设立到2015年度,共投入经费17.2亿元,资助1599人。

3.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2000年,基金委设立了“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简称创新群体基金),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基础研究创新团队为对象的资助计划。该基金以培养学术带头人为目标,资助强度大。该基金原由基金委各学部、教育部等先推荐,基金委审批,自2014年起,将推荐方式改为自由申请,资助方式由此前的“3+3+3”模式改为“6+3”模式,资助强度由500万元/3年增为1200万元/6年。从2000年设立至2015年度,创新群体基金共投入经费约44.6亿元,资助了400多个群体自主探索。

(三)多渠道引入海外智力,提升中国科学基金的国际化

1992年,基金委为鼓励海外华人学者回国服务,设立了“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讲学专项基金”,支持获资助者参加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有关讲习班或研讨班等。

1998年,基金委又设立了“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和“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原名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以吸引海外、港澳地区45周岁以下的优秀中国学者每年能在中国内地进行一定期限的研究工作。

2008年,基金委将上述项目合并,设立“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资助海外及港澳地区50周岁以下的优秀学者与中国内地合作者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

2009年,基金委在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所属单位开始试点实施“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资助外国青年学者(不超过35周岁、在国外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有一定研究经历和基础)到中国内地开展研究。

随着我国科学基金事业的发展,人才类项目的经费规模和资助范围不断扩大,如图1-2所示[3]

图1-2 各类人才项目历年(截至2015年)经费总额及资助总项目数

数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历年年报、文档处相关项目批注通知等

科学家在线(ScientistIn)是由多位热爱科研的哈佛-清华人才团队于2016年5月打造的科技供需对接平台。基于基金委在其网站上公布的423 213项立项项目数据,ScientistIn采用当年价格加总计算的方法,对每个科学家(团队)获得的经费资助总额进行分析,统计出自然科学基金30年来对242 548位科学家(负责人)的资助情况,结果发现,获得经费资助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科学家有9人,在5000万以上29人,在1000万以上1017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年经费排行榜Top100”的具体情况见表1-1。

表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年经费排行榜位于前100名的科学家

续表

续表

不仅如此,科学家在线还对基金委8个科学部30年来科学家获得经费情况进行加总计算,得出“各学部30年经费排行榜Top50”。

1.数理科学部

共有23人入围“全领域Top100”,亿级科学家4人。中国科学院以21名科学家入围本学部Top50而独占鳌头。北京大学也表现优秀,共有6人入围。上海交通大学共有3位科学家跻身排行榜。

2.化学科学部

共有18人入围“全领域Top100”,亿级科学家1人。中国科学院依旧以18人入围本学部Top50而占据绝对优势。其次是清华大学共6名科学家入榜。厦门大学在化学科学领域成绩斐然,4名科学家榜上有名。

3.生命科学部

共有7人入围“全领域Top100”。中国科学院以22人入围本学部Top50,无可动摇地占据了榜首。排名第二的为北京大学,共有7人上榜。中国农业大学发挥自身优势,有3名科学家荣登排行榜。

4.地球科学部

共有15人入围“全领域Top100”,亿级科学家2人。在本学部Top50中占据人数最多的依旧是中国科学院,30人上榜。北京大学以4人上榜的成绩名列第二。西北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均有2名科学家上榜,并列第三。

5.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共有7人入围“全领域Top100”。中国科学院地位依旧不可动摇,在本学部Top50中占据11名。清华大学5人入围名列第二。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均有3人入围,并列第三。

6.信息科学部

共有12人入围“全领域Top100”。在本学部Top50榜单中,中国科学院占据14人,名列第一。清华大学5人,名列第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人,位居第三,亿级科学家1人。

7.管理科学部

共有3人入围“全领域Top100”。中德科学基金交流中心获得亿级资助,该中心于2000年启用,每年向科学家提供近2千万经费资助开展合作与交流。北京大学有6人上榜,排名第一。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均有3人入围本学部Top50,并列第二。

8.医学科学部

共有8人入围“全领域Top100”。中国科学院以8人入围本学部Top50,继续领衔。北京大学在医学领域表现优秀,有6人上榜。四川大学和浙江大学均有4名科学家入围,并列第三。

9.其他基金领域

另外还有7名入围全领域Top100的科学家,以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居多。

欲了解各科学部Top50的名单、单位、排名和经费情况,请参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年与科学家经费排行榜》(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8924&d o=blog&id=1000230)。

二、人才类项目整体实施效果初步分析

不同类别人才项目的经费和资助范围不同:①青年科学基金(简称青年基金)、地区科学基金(简称地区基金)的资助范围广、资助强度低,特点为“宽而广”;②杰青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简称创新群体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简称优青基金)资助规模较小、强度较大,呈现“少而精”的特点;③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的资助范围和强度都较小,“抛砖引玉”,呈现出“引导性”的特点。

(一)稳定并扩大了科研队伍,提升了基础研究整体水平

人才类项目支持中国科学共同体的快速成长,为改善“文化大革命”之后科研人员“青黄不接”的局面和培养科研后备军做出了重要贡献。“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表1-2[3]可以看出四类人才类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表现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大量论文,出版了许多专著,获得了许多奖项,还培养了一大批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可见,人才类项目不仅稳定和扩大了科研队伍,而且提升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埃尔塞维尔出版公司的Scopus数据库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人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42.6万余篇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数量超过美国(美国的学术论文发表数量接近40.9万篇),居榜首;但从被引用率来看,瑞典和瑞士的学术论文最高,随后是美国和欧盟,中国仅排名第五位。可见,我国学术影响力显然有继续提高的空间和必要性。

表1-2 四类人才项目近年结题情况

数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2015年的年度报告。①2011年起,地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期限由3年改为4年,故2015年度无结题项目。②缺2013年数据,年报上显示该年地区科学基金结题项目共获2083项省部奖,2012年为1项、2014年为83项,对比之下,2013年的数据明显有误,待进一步核查

(二)支持并培养了学术带头人,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

除了稳定并扩大科研队伍外,人才类项目另一个突出成效便是培养和支持了一批学术带头人,促使受资助者确定了长期研究方向,凝聚和提高团队能力。杰青基金、创新群体基金的单项产出率(如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获得国际奖、培养后备人才的功能)远高于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具体情况如表1-3所示[3]

表1-3 四类人才项目近年每项结题平均产出情况*

数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2015年度报告

许多早期获得青年基金的科研人员,通过不断积累又陆续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甚至成为创新群体基金资助团体的带头人。截至2014年,60岁以下的内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有86.1%曾获得科研基金资助;1999年以来,由“杰青”主持或参与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占整个国家自然科学奖的77%,共有501位“杰青”555次获奖;在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5名获奖者中,有4名是“杰青”,2015年则均为“杰青”。对教育部“长江学者”、中科院“百人计划”等人才计划获得者,杰青基金也发挥了培育和孕育作用。“杰青”在国际学术组织或国际权威学术刊物担任重要职务者日益增多,屡获世界级科学奖励。众所周知,高影响力科学家是国家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在汤森路透公司发布的高被引论文作者榜单中,中国大陆作者在2001年仅7人次(占比不及1%);而在2014年则为128人次(占比为3.98%,约一半曾获得杰青基金资助),这反映出过去十余年来我国科研实力大幅提升。

(三)推动中国科学全球化,融入国际研究网络

“文化大革命”不仅造成了我国科研界人才的断层,而且使我国与国际科学严重脱轨。改革开放后,兴起的留学潮,形成了一个由海外留学人员组成的非常宝贵的人力资源储存库。多年来,通过杰青基金和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等人才类项目,成功地吸引了一批海外优秀华人学者回国工作、交流,带回了新思想和新制度,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它扩大了本土科研人员的国际视野,也推动了中国科学全球化。

2009年设立的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吸引了一批外国优秀青年学者到我国内地从事研究。这类基金展现出我国开放、包容和国际化的姿态,提升了中国科学在国际的影响力。

(四)打开局面,为发现和培养人才开辟新途径

无论是青年基金、地区基金,还是杰青基金、优青基金,或是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等,都是在科研人员亟须资助的情况下及时设立相应的人才类项目给予资助,搭建竞争平台,为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开辟新途径。例如,著名力学家谢和平,正是当时(1988年)获得的青年基金项目的3万元经费使他能继续在感兴趣的方向深入研究,有机会走出国门,在世界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2001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科学基金成立之初,经费紧张,青年基金资助强度较小;随着经费投入增长,人才类项目日益扩大;如今,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但仍十分缺少世界一流科学家。如何更有效地培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研人才),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