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乾隆十三年西山碉楼的所在与规制
长久以来,研究者往往以为,乾隆十三年修建的碉楼即现在香山地区遗留的碉楼。
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乾隆十三年所建碉房位于董四墓后山上,系为飞虎云梯兵所建,前者系清政府相关部门所建,而现在香山遗存碉楼却是乾隆十四年金川战争完结后为香山健锐营所建,系金川俘虏所建,两者并非同一事物。
(一)金川的碉房与碉楼
金川人民用当地的石片和黏土堆砌房屋,累至三到五层,高逾七八米。由于这些碉房建在高山之上,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因此,西川西北藏区,尤其是金川地区的碉房,既是当地藏民的生活设施,也是抵御外来侵扰的防护设施。另外,碉房一角或碉房附近又建造了高达二三十米的碉楼,以为瞭望和防备。
碉房、碉楼互相支援,使得金川阵地成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地,让前来进攻的清军损兵折将、苦不堪言。
(二)西山碉楼与飞虎云梯兵
乾隆皇帝在接到前线官兵的奏折后,鉴于清初以云梯攻占城池的经验,即令相关部门依照金川碉房的样式在西山之麓修建碉房,以满足训练飞虎云梯兵之需。
由于文献只说“西山之麓”,并未言明乾隆十三年的这批碉楼的具体位置,以至于给今人造成误会,以为香山地区现存碉楼即乾隆十三年所建碉楼。
实际上,乾隆十三年碉楼建于金山董四墓之后山湾之中。
从清人绘制的“三山五园图”,我们可以看到,董四墓后山处存在一片规模宏大的碉房——此处位于圆明园护军八旗中镶红旗的边缘。
通过实地勘察,我们就能发现,董四墓处碉房与金川居民所住碉房极为相似:规模宏大,建筑连成群落,窗户以红漆涂画,有明显的金川藏民居住建筑的风格。
乾隆十三年,清政府于董四墓一带的金山山湾中共修建了三处碉房建筑:正北、西北、正西方向各有一处,用以训练飞虎云梯兵。
北、西北方向碉楼俱在山脊处,正西处碉楼右侧为山谷,建筑沿山谷最陡峭处修建,三处碉楼以此处为最,最宽处阔十一间。其他两组碉楼,因位于军事禁区,笔者未得前往实地勘察。按照照片上碉房正面上绘窗棂的数量计算,正北处一组碉房为九间,西北处一组碉房则为六间。
所有碉房建筑群中最高一重为碉楼,北、西北方向碉房群落处碉楼似各为两座;而正西处碉房最高处碉楼有四,每角一座;且沿山谷方向建筑相连处有碉楼。正与金川居民有碉楼的碉房模式相同。另外,此处建筑外侧墙壁很多地方不相连接,形成缺口,缺口简洁明了,剖面皆有意堆砌,并非建筑自然倒塌之断层。这是与金川藏民碉房不同的地方,可以看出,建筑是为了演练攻击,而非实际居住功能,因而,没有必要过多浪费建筑材料将其建造完全。
又,香山民间有此处建筑系“昭”的说法。实际观察该处建筑,墙垣上窗棂皆系假窗;加之,墙垣顶层有明显的砌磨白灰层。可知,其上并无屋顶设施。可见,这些建筑虽然是按照金川人居住的碉房修建的,但其目的仅为追求“貌似”,而没有实际的使用功能。
董四墓碉房实测数据列表
由此,可以断定,这些碉房建筑绝非可以住宿、忏经的“昭”。香山百姓之所以称之为“昭”,应是民间的误解,将它们与香山昭庙的藏式建筑混作一谈了。
(三)飞虎云梯兵与第一次金川战争
在金山董四墓碉房,先后训练出两千精锐士兵,并陆续发往前线。《清实录》乾隆十三年十月壬午载:“现在,云梯兵三百名业已起程,其余京兵及东三省兵共计四千七百名,应分十六起,每起三百名,隔五日一次起程……京兵于十一月初五日始。”
长期的战争,极大地耗费了金川的人力、物力,莎罗奔不断派人向清军提出投降停战。莎罗奔恐怕傅恒不肯接受求降,向他的老上级岳钟琪求降——莎罗奔曾跟随岳钟琪参加入藏平叛战争。经过岳钟琪的斡旋;加之,乾隆不断督促结束战事,傅恒决定接受莎罗奔的投降。
经过反复磋商,乾隆十四年二月初五,经略大学士傅恒于堪萨军营外接受大金川土司莎罗奔投降,次日,班师回朝。
从京师到金川的路途遥远,“各起满兵到齐,即毫无阻滞,亦必在二月半以后”。因此,金川战役结束,尚有不少飞虎云梯兵未达前线,更不要说参加战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