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社会组织管理的社会机制研究之研究对象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社会机制,这一抽象的社会机制对象却又是在具象的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管理部门)、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与公民等主体的结构关系中体现,在研究者对这些具体的主体及抽象的主体结构关系的逻辑建构中被阐述。从这个意义上说,该研究既是经验研究,也是规范研究。经验研究主要要究明的是围绕着管理创新的达成,相关的行动主体和互动结构是什么,它们为什么都能朝管理创新的方向运动,又是怎样互动最终达致管理创新的(社会机制)。而规范研究则主要体现在对该研究设定的“元理论”的选择,和对对象中抽象结构的建构以及对整个经验研究的初步结果进行理论抽象时的理论研究方面。但若从研究侧重和主要贡献期待的经验或规范研究类型而言,毋宁说该研究主要是一项经验研究。
我们认为社会组织管理的社会机制的案例研究,颇为适合的是采取注重与社会学进行对话的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以参与观察式的田野调查和精细的对象描述呈现文本为特征的民族志研究是社会文化人类学学科的经典研究范式,这种擅长剖析小型社会和特定情境中的具体事项的研究方法,对本研究中对象的具体主体以及互动的抽象关系主体的探究都具有独特的客观翔实的功效;而以“拓展个案法”为代表的、秉持反思性科学方法(正视并改善“情景效应”)、有志拓展对话社会学(包括社会理论,注重学术研究的知识生产——理论创新)的公共社会学范式的反思人类学的学术性民族志研究,则对本课题在个案基础上的一般性模式及理论性的拓展研究具有功效。
简而言之,本课题采用人类学的“拓展个案法”(秉持反思性和理论自觉,自觉超越“情景效应”的田野调查、学术性民族志撰写的质性研究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这种助产公共社会学的人类学研究方法,不但自觉遵照(不回避也不“肆意”)公共关怀的价值取向,并且还由于充分意识到“拓展个案法”的“权力效应”局限,进而更具有一种取向和内容方面的天然的政治人类学契合性;这种有志于沟通个案人类学与理论社会学的“拓展个案法”,不但不自我阈限于经典民族志的“小社会”精致个案,还主张通过不断地与社会学理论对话来自觉超越和有效拓展个案研究,进而包涵了对各种方法结合的“二元”并置的方法探求的可能性。“拓展个案法”的上述特征和内涵,其前者恰好与本课题跨学科的政治人类学研究视角契合:本课题以国家与社会关系关怀为旨趣,秉持学术参与公共性和现代国家(实践和理论的)建构之理念,对话的主要理论也来自广义政治学的治理理论(合作治理)。而上述内容的后者,也正吻合本课题的两大地区案例分类研究各自需要的社会学与人类学及政治学之有机结合与关联的方法论需求:两大类案例各自或是侧重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或是侧重政治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具体而言,本课题申报时预定选择浙江宁波和上海浦东两个个案,均拟采用政治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展开研究;然而,在课题立项后的实施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对应检验和讨论有关“吸纳”与“赋权”的预设,我们对内容进行了第一次扩增:把两个个案调整为浙江和上海两类案例共四个个案;浙江的案例扩充为三个个案;上海的案例继续聚焦一个前沿探索的个案。浙江案例的杭州、宁波和温州的三地个案,采取了以实地走访访谈为主,以田野调查为辅的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注重聚焦和提炼各自地区总体的特征性的或取向性的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模式性经验要素,并确认其各自在“吸纳”与“赋权”光谱带中的位相。上海案例则是在围绕着恩派(NPI)这一新型支持型社会组织的成长与协同治理的展开,而在对上海民政系统管理创新的“反向研究”过程中,采用田野调查辅之以走访访谈的政治人类学的研究手法,重点在于深描“反向研究”中的恩派案例,以通过这样一个新型的专业化、行业化取向的典型现代都市支持型社会组织(集群)的成长和治理参与,来反观上海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是如何形成和实现的。
其间,由于课题主持者的一年出国研究,课题遂又进行了第二次研究内容的扩增:扩展了境外比较研究的内容,基于比较可比度等考虑,课题组最终选取了对日本、法国第三部门(NGO、NPO等)及其管理的法政制度的研究,有关论文以附录的形式收入本书中。
本课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随着研究的推进,取得一批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其一,前期预备调研阶段(2009年10月至2010年7月)。
本课题的申报源于项目主持人(以下简称“笔者”)对传统中国社会组织转型研究的都市拓展研究之推进和第一次上海都市新型草根社会组织的田野考察。2009年10月,笔者带领一位硕士研究生到上海参加一个由上海和杭州青年学生创办的艺术进社区社会组织——“禾邻社”(Hearing Art in Community)——的公益青年分享工作坊,开始了对城市新型社会组织的研究。不久该研究生进入“禾邻社”兼职,得以对“禾邻社”等上海新型的草根社会组织以及新型的都市支持型社会组织进行参与观察式的人类学田野研究。对长三角地区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文献研究,使笔者直觉上海恩派和宁波培育社会组织的人类学案例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不久,笔者的另一位硕士研究生也顺利进入宁波的一个社会工作协会开展挂职田野调查。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笔者于2010年年初,以“社会组织管理的社会机制”为题申报了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010年7月课题获批立项,该课题研究进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阶段。
该阶段笔者带领研究生分别于2009年10月、2010年3月和2010年7月三次对上海恩派及其公益组织孵化器中的草根社会组织和上海浦东公益孵化园、浦东民政局等有关社会组织及管理部门进行了短期的田野调查;两名硕士研究生开始进入上海和宁波进行政治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笔者设计撰写了“‘吸纳’与‘赋权’式社会组织管理的社会机制——长三角个案的政治人类学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申报书,并利用在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的客座研究(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之机会,对大阪、东京的新型社会组织进行考察,着手指导学生对有关日本新型都市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自愿服务动态的文章进行译介。
其二,恩派与宁波个案研究阶段(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
随着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正式立项,按原申报规划的上海、宁波个案的政治人类学研究也顺利展开,两位研究生持续在实地进行兼职或挂职的田野研究,笔者也于2010年12月月初和2011年1月两次再赴上海调研,课题组成员于2011年3月赴深圳做全国“慈展会”考察。这期间,第一批阶段性研究成果也陆续刊行或入库。它们主要包括:
(1)阮云星、赵照:《都市支持型社会组织何以快速成长:上海NPI的政治人类学研究》,收录于阮云星、韩敏主编《政治人类学:亚洲田野与书写》,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胡高权:《政府培育社会组织促进管理的机制研究——基于海曙区社工协会的个案观察》,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3)赵照:《支持性社会组织与都市治理: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个案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4)阮立:《“技能志愿者:非你莫属”》(译文),上海NPI期刊《社会创业家》2010年第9期。
其三,上海与浙江地域案例研究阶段(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
2011年4月课题主持人结束国外客座研究回国,以此为契机回顾小结课题立项以来的研究进展,为了更好地对应检验和讨论有关“吸纳”与“赋权”的预设,课题组决定把原定的上海和宁波两个个案调整为浙江和上海两地案例共四个个案(杭州、宁波、温州和上海);浙江案例主要采取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手法,而上海则继续运用政治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这期间,课题主持人于2012年3月赴北京、上海和宁波进行调研,7月进驻上海开展恩派田野调查;几位研究生分别进入上海、杭州、深圳,继续对恩派(包括外地分部)等社会组织及管理创新进行政治人类学和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有关阶段性研究成果包括:
(1)薛永虹:《政府购买“凤巢”托管的社会机制:上海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团主义诠释》,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2)崔文倩等:《新型社会组织培育与都市合作治理:“杭州恩众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案例与政策建议》,浙江大学SRTP结题报告,2012年。
(3)刘禹超:《合作治理中的支持性组织、政府与企业——深圳社会组织孵化实验基地个案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4)谭晓莉:《合作治理中的社会组织管理研究:以杭州市为例》,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其四,课题统括、结题及后续研究阶段(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
在最后的课题统括、结题研究阶段,课题组主持人及骨干成员阮云星、王应有和汪锦军三位于2013年7月赴温州调研,结题书稿也主要由三人分工撰写;四位硕士研究生和一位推免研究生分别延续上海、北京和杭州的政治人类学田野调查,完成硕士及学士学位论文。这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汪锦军:《混合治理构建中的政策依赖与政策限度——基于温州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创新分析》, 《浙江学刊》2013年第6期。
(2)杨名:《支持性社会组织与产业化公共服务供给系统——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个案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3)郭玉龙:《支持型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合作治理之机制研究——以明德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为个案》,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
(4)阮云星:《刚开说的“法理”:上海“凤巢”“涅槃”之寄语》,载何家弘主编:《法学家茶座》2014年第3期(总第43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45-150页。
(5)曹静:《草根社会组织领导人与组织间的资源依赖: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的杭州个案考察》,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6)王小娟:《试论社会企业与政府在养老服务提供中的协同增效:以杭州“在水一方”养老服务集团为例》,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
(7)高英策:《如何改善NGO“社区进入”的“契合”与“关系”强度: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的北京项目个案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2015年。
(8)高英策:《“契合”与“关系”:多元治理中NGO的“社区进入”》, 《社会发展研究》2016年第4期。
此外,由阮云星负责组稿编辑的课题内容扩增的“境外及国际视野的研究”一组论文、译文也全部完成,作为结题附录收入结题书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