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关系、双向寻租与中国的外资奇迹
经济社会学研究 第三辑
第21~51页
©SSAP,2016
摘要:中国究竟如何创造出外资奇迹?根据笔者调查,中国吸收的制造业外资中,相当比例是受各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吸引。但地方政府为何如此热衷招商?关键在政府与外资间的“双向寻租”活动。这种活动既有传统寻租的企业逢迎政府,也有政府逢迎企业的“反向寻租”活动。笔者认为,正是这样的反向寻租,一方面遏制了寻租活动的过分猖獗,另一方面诱使地方政府提供大量优惠,换取外资企业的投资落地。中国的外资奇迹就这样被制造出来了。本文聚焦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的政企互动,说明地方政府与外资企业的激励机制、行为及其后果。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希望对中国如何参与国际生产提供一个制度层面的解释。
关键词:政企关系 外资 地方政府 招商引资 寻租
一 招商引资在中国
根据一般看法,中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其持续高速增长与参与全球生产有关(Zweig,2002; Steinfeld,2010)。证据之一是此时中国的经济产值中,出口占有很高比例。再进一步看,中国出口中外资创造的比例又出奇得高。这说明中国过去1/4世纪的经济奇迹,很大程度得归功于成功的招商引资。这个招商的过程,启动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加入WTO(2001年)之后,外资流入直线上升。中国不但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翘楚(参见图1),也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外资吸收国。
图1 1999~2013年主要发展中国家FDI流量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UNCTAD(2014), http://unctadstat.unctad.org/wds/ReportFolders/reportFolders.aspx,获取时间:2014年10月23日。
外资对中国既然如此关键,中国引资又如此成功,不免让人进一步追问:中国如何吸引如此大量的外资?此即本文希望回答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来针对沿海外资的田野调查发现,中国吸收的制造业外资中,极大比例是被政府优惠政策所吸引,而后者又与央地关系和政企互动有关(Li & Zhou,2005;张军、周黎安,2008; Xu,2011)。具体而言,由于中国经济的央地分权结构,加上政府体制的晋升考核,落实到具体的招商/投资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政府与外资企业间的双向寻租活动。此一过程既包括传统意义的企业逢迎政府(Buchanan, Tollison and Tullock eds. ,1980),也出现了政府扮演“寻租者”(rent-seekers),外资类似“设租者”(rent-setters),政府逢迎企业的反向寻租活动。根据作者考察,正是这样的反向寻租,一方面遏制(传统)寻租的过分猖獗,另一方面则诱使政府提供补贴,换取外资落地的好处。进一步看,既然地方政府竞相争取,外资企业自能在投资谈判中,逼迫政府提供超额补贴。因此,正是双向寻租式的政企互动,尤其反向寻租,诱使地方政府提供补贴,吸引来巨额外资。
为了说明上述过程,本文后续内容将安排如下。第二节针对中国吸收外资问题,检讨了“市场驱动”(self-directed/market-driven)与“政府招募”(government-attracted/state-led)两类解释,同时聚焦于微观层面的政企互动。第三节将根据作者自2002年以来针对台资、港资为主的外商持续进行的调研,说明“反向寻租”如何形成,特别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外资企业的激励、行为及其后果。第四节则进一步探讨,“反向寻租”的结构如何进一步诱发政府与政府间的竞争、政府与企业间的博弈,使得政府最终落入“自我强化”(self-reinforcing)的陷阱,进一步扩大对外资的竞逐与补贴。结论则希望以本研究为起点,对中国如何参与国际生产提供一个历史制度层面的解释。
二 中国如何创造外资奇迹?对立的分析视角
针对中国如何吸收大量外资的问题,学界的解释大概可分两类:市场解释与政府解释,当然也有不少表面强调政府角色,本质仍为市场解释的研究。我们在此一并回顾,考察它们对分析外资流入的长处与不足。
(一)外资流入的市场解释
首先为解除管制观点,这是标准的市场解释。最典型的代表为杨开忠、陶然、刘明兴的论点(2003)。他们认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变迁导因于国家逐步退出,市场发挥作用。依此逻辑,外资之所以流入中国,为的是追逐要素与市场优势,政府只消高抬贵手,外资自然络绎于途。但进一步看,在中国改革的背景下,市场的空间都得来自政府创造,不论其有意或无意。强调“刻意创造”者如林毅夫、蔡昉、李周(1999),他们认为中国的高速增长,关键在政府调整策略,主动顺应市场,开发比较优势(廉价劳工),外资因此逐利而来(张军,2008: 188~194)。侧重“无意后果”者如黄亚生(Huang,2003),他认为由于政府重点保护国企、因而弱化民企,一旦门户开放,两者都难匹敌,外资因此长驱直入,纷纷投资中国。
上述解除管制虽为主流,却存在下述三项疑问。首先,即便已有所放松,管制在中国却仍然无所不在,自律市场仍远弱于其他国家,为何能够得到外资如此的青睐?其次,若因中国内资普遍孱弱,外资因此纷纷投入,他们首应抢占国内市场,而非拓展制造外销,毕竟论及出口的扩张,内资与外资间并无竞争关系。最后,根据作者调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为,往往是外资助力而非阻力,因此市场解释似显捉襟见肘。因此后续讨论,都更侧重政府——尤其地方政府——作为。
财政联邦是另一个较为典型的观点。此观点虽强调地方政府,却视其为市场代理(agent),行为取决于类似市场结构的财政分权。代表学者如蒙蒂诺拉、钱颖一和温加斯特(Montinola, Qian & Weingast,1995),他们强调“中国式的财政联邦制”——中央政府维护竞争秩序,地方政府为扩大财政收入,只能参与类似市场竞争的区域竞争,自我改进效率,因而诱发经济(尤其非国有部门)蓬勃发展。与之契合的两类研究,一类侧重内部治理,如戴慕珍(Oi, 1992)强调政府为创造财政收入,组建“地方发展国家”(local developmental state),对外招商引资,对内扶持产业。另一类则强调适应环境,如陶然等(2009)说明为能回应作为央地互动框架的“分税制”,地方乃结合土地开发与对外招商,发展出“收入最大化”的方案。
地方政府作为财政联邦框架下的“行动者”,其行为与民营/私营企业类似,均反映成本-收益,争取外资也是“将本求利”,所以财政联邦观点的本质仍为市场解释,也因此难免面临类似质疑。首先,如果招商引资目的在增加财政收入,为何偏好“税负减免”作为招商手段?毕竟,今日的减让未必保证未来的回收,且手段或将戕害目的,不免让人存疑。其次,地方若意在财政收入,未必非得依赖外资,因外资享受各种优惠,利税贡献有限,加上较难任意汲取。但少见地方政府招募内资,可见招商似非只为财政收入,外资指标本身就是政绩。最后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地方政府的招商,究竟基于经济目的还是政治考量?若是前者,招多招少视自身需要而定,招商引资应有上限;若是后者,招商意在展现政绩,那么数量既与需要无关,更得较同侪出色,地方政府间常会不计成果、层层加码,彼此激烈竞争。后者正是“招商引资”的特征。
市场解释的问题,在其预设“外资流动取决于经济需求”。对此,我们可以比较东部与西部省份的外资流入。从图2中可见,相较于投资环境更好、平均获利更大的东部省份,西部的外资却增速更快,交叉点则是启动区域平衡战略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此外,在市场发展趋缓、景气较低迷的2007年到2009年,西部增速也更为明显。再从微观面来看,根据笔者调研,自2000年中期之后,不少台资虽感西部环境不佳,但受各种优惠吸引,还是纷纷展开内迁。换言之,此类外资的流向,主要受政府政策所驱动。外资流动既然独立于经济需求之外,就只能乞灵于市场解释之外的解释了。
图2 2002~2012年西部与东部外商投资增长率趋势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data.stats.gov.cn,最后访问时间:2014年10月23日。
(二)外资流入的政府解释
根据政府视角,驱动外资流入中国的关键不是市场获利,而是招商引资政策。招商引资的主体,则是中国的地方政府。但地方政府为何如此关键?最完整的解释来自晋升竞争观点。它认为地方政府扮演要角,其激励来自国家内部,而非实际发展需要。此观点历经荣敬本等(1998)、白素珊(Whiting,2001)、金山爱(Edin,2003),完成于周黎安(Li & Zhou, 2005;张军、周黎安,2008;周黎安,2008)的研究。它主要强调中央/上级基于“相对政绩”考核,并以“职务晋升”作为激励,下级政府则资源丰富,能力巨大,如愿奋力一搏,自不难引入外资。由于招商引资是政绩考核的重点,地方官员因而奋力招商。对此,我们可以参考昆明市围绕“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所展开的工作布局(沈荣华,2013: 137~145):
(昆明政府)要求全市干部牢固树立:“工作有轻重,唯招商最重;工作有缓急,唯招商最急;实绩有大小,唯招商最大”的工作理念……招商引资成为昆明经济发展中的头等大事,政府上下各个部门都成立招商局,并都分配到了相应的招商引资任务指标,形成了一种全员招商的态势……确立“没有与招商引资无关的领导干部,没有与招商引资无关的部门,没有与招商引资无关的岗位”意识。(要求)县市区委书记用1/3甚至1/2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招商引资,县市区长用一半甚至2/3的时间和精力来抓招商引资,常务副县市区长用全力以赴、专心致志抓招商。
上述案例说明了在现有政府体制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强烈冲动。配合政府解释的分析,还有一些文献涉及政府招商的手段,如张军等(2007)强调“间接手段”,也就是通过投资基建,改善投资环境,借此吸引外资。此外如研究一线招商的刘震涛等(2006)则侧重强调结合服务与优惠等“直接手段”,特别是地方政府竞相允诺优惠,因此形成地区间税收竞争(张晏,2007)。但无论基建投入或政策优惠,都是依靠“财政补贴”来吸引外资,至于补贴多少,取决于政治逻辑,而非经济理性。此处可以笔者访谈作为微观面的证据。
这个镇上没有没享受优惠的台商,绝大多数台商享受多种优惠,例如外商投资的税收减免、产品出口的减税退税、土地使用费的减免、土地出转金的折让(协议地价)、入园入区的水电各种补贴,还有各种靠与地方政府协议的台面下补贴——“两免三减半”可以谈成“五免五减半”甚至“十免十减半”,有好多企业到尽头没缴过税。里头最厉害的是地价减让,早来的企业不花什么钱就拿到地了,现在要搬迁或转让,1公顷5百到6百万,转手就是好几亿,靠生产销售100年赚不回来。现在高科技企业还能低价拿地,(地方)政府左手花钱收回土地,右手又马上廉价转给它们(外资),这当然不是为赚钱,而是拼政绩指标,投资优惠之巨大,台商当然趋之若鹜。(2006-8,东莞,台商)
根据上述访谈,我们可以检讨前述观点。首先,解除管制观点有误导之嫌,地方政府绝非招商的阻力,反而可能是最大的助力。其次,财政联邦解释虽然合理,但不够完整精确,政府招商未必反映发展需要,也非一味追求财政收入。反之,晋升竞争既凸出地方政府的关键角色,又说明优惠作为主要手段,同时还点出其背后具有政治理性,因此最能解释中国天量外资从何而来。
但此处晋升竞争解释仍然有其不足。首先,政府既能承诺优惠,企业必将投入寻租(Krueger,1974; Bhagwati,1982),外资若苦于投入,恐将望而却步(Habib and Zurawicki,2002),但这明显未在中国发生。根据作者调查,相较内资企业,外商应酬官员者极少,官员抽取资源也难,即便语言相通的台商港商亦然。政府干预连带的寻租腐败,为何受到遏抑?什么机制在发生作用?政府解释对此语焉未详。
其次,晋升竞争解释将中央/上级视为所有动力的来源,忽略地方、企业的能动性。根据笔者调研,一方面,虽然中央给定招商方向,但在运用手段、优惠大小等方面,各地政府迥然不同,前后任有时差别甚大。地方有些做法,如私授优惠、恶性竞争,中央屡禁不止。可见,地方政府竞争外资的动力,并非全为中央/上级塑造。此外,晋升竞争也轻忽了企业角色:似乎只要政府拿出政策,企业只能如数回应。但据笔者调研,在招商引资的政企博弈中,企业不但反复挤压政府优惠,同时还鼓动区域竞争,故千万不可以被动视之。
再进一步看,晋升竞争仍属结构层面的分析,不涉及微观行为者,也不讨论互动过程。因此,对地方政府何以“前仆后继”、无法自拔地陷入招商竞争,无法提供深刻而完整的解释。鉴于上述理由,笔者将提供一个基于政企互动的解释,讨论在央地分权、晋升竞争的结构下,政企双方的行为激励、互动过程及其互动后果。换言之,笔者将提出一个微观制度的分析,说明中国如何创造外资奇迹。
三 地方政府与外资企业间的双向寻租:激励、行为与互动
基于上述,本文将尝试就地方政府与外资企业间的“政企互动”进行考察,提出一个基于“双向寻租”的中国“外资奇迹”的解释。在解释之前必须说明,本研究的焦点在:西方制造业投资中国的外资企业,与中国沿海地区的地方政府间的互动。至于为何侧重制造业外资呢?当然一方面这是中国最主要的外资,对此可以参考图3,制造业外资投资最高曾达到全部吸收外资的七成以上,近年也还是维持四成以上的比例。另一方面,它们也是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外资,中国要靠他们走向国际市场、创造出口增长、提升产业技术。也因此,制造业外资投资中国的姿态最高、条件最好,促成了一轮在制造业外资与沿海地方政府的竞逐与互动。这些制造业外资主要流入的区域,当然是中国沿海,尤其是珠三角与长三角两个区域。对此,笔者将曾经蹲点访谈的调查点及调查时间,放在本文附录以备参考。
图3 1997~2013年制造业外资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比例趋势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data.stats.gov.cn,最后访问时间:2015年8月12日。
(一)地方政府与外资企业寻租与反向寻租
中国地方政府到底如何招商引资,才得以成功吸引大量外资?在回答此问题之前,不妨考察一个实际的投资协议案例。
那次还没来(大陆)之前,就有10多个地方政府通过朋友联系,但是因为时间有限,只能考察6个地方,每个地方都拿出最大诚意,提供各种好处,拜托我们去投资。(举例而言)过程都是最好的接待,出面的都是最大的领导。(为何最终落脚昆山?)比较各地的环境与优惠,选整体条件最好的呀。(地方政府为何拿出这么多好处?)地方当然也有好处呀,例如就业呀、税收呀、各种经济指标呀,(所以)你要我去,当然就得拿出好条件。(但是就业多是民工,又给我们税收减免)。起码领导有好处吧,私下好处不说,昆山历届的领导都像坐直升飞机,一路往上升官。我们的投资是给领导创造政绩,他们怎能不拿出好处呢。(2007-7,昆山,台商)
根据上述描绘,我们不难看到:招商引资过程部分类似“传统寻租”,只不过传统的寻租是企业向政府寻租,此处则是政府向企业寻租:多个争取“超额获益”的地方政府,环绕某个能够创造超额获益的目标企业。此时,地方政府类似传统寻租者,为得外资落地的获益,努力示好并应酬外资,同时允诺各种优惠;反之,外资企业则类似传统设租者,基于其创造获益的能力,逼迫对手将部分收益回馈为投资优惠。换言之,两种活动内容类似,均为“直接非生产性行为”(directly unproductive activities),但主客形势异位(参考表1的对照)。我们不妨将其称为“反向寻租”。
表1 “传统寻租”与“反向寻租”的对照
根据笔者看法,在外资投资中国的过程中,政企双方的互动既存在(传统)寻租,也存在“反向寻租”。在中国这样政府能力强大、深入广泛介入经济的社会中,传统寻租必然盛行,但是因为央地分权、晋升竞争的背景,衍生“反向寻租”式的政企互动,后者则通过投资选择与投资迁移,部分拉平了政企间的不平等,遏抑了政府的施政怠惰、任意干预或无度汲取(周雪光,2005),适度节制了传统寻租。外资无须如本国企业整日应酬官员,也不致因此降低投资意愿。另一方面,“反向寻租”的过程,给政府创造出竞争压力,给外资提供大量补贴,因此对外资形成了“一手市场获利、一手政府优惠”的投资引力。由于外资落地,政企等于互蒙其利,双方都乐此不疲,中国成为“外资天堂”(heaven of FDI),资本源源不绝流入。
“反向寻租”影响所及,改善了地方的投资环境,包括有形的基础建设与无形的服务、管理与市场建设等(Shirk,1994)。在此同时,也创造出:(1)外贸增长;(2)经济增长;(3)体制转轨等,形成所谓“中国奇迹”(Cheng and Kwan,2000)。但从另外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结构也出现:(1)投资集中(如基建部门);(2)结构失衡(低端制造);(3)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等,还进一步引起:(1)国资流失(资源廉让);(2)污染输入(容忍污染);(3)劳工竞次(压缩权益);(4)贸易失衡(如中美之间)等问题。换言之,双向寻租的互动模式,既解释了“中国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就,也点明其问题。
(二)反向寻租的机制与过程
进一步考察,前述传统寻租的情境是,一个可以管制市场进入、创造超额利益的政府,环绕着一群寻求垄断地位、竞争超额利益的企业。但我们在中国沿海观察到的政企关系,却是一个可以排除他地机会、创造政府业绩的企业面对一群寻求大量投资、争夺政绩财税的政府。此时,我们若能跳脱传统狭义“只看企业收益”的角度,那么外资企业(尤其是高、大、新,被列为重点争取对象的外资企业)将可以给地方政府/官员创造“竞争优势”,将其余竞求表现的政府/官员甩开,并为其创造出“超额收益”(可以类比为“租金”,后文对此有所厘清)。从这个角度看,地方政府/官员可被视为“寻求垄断”并借求“超额收益”的寻租者,而重点外资则可以视为“创造垄断”并抽取“寻租者收益”的设租者。换言之,经典寻租是一个创租政府,多个寻租企业;反向寻租是一个创租企业,多个寻租政府。后者中政企地位已悄然易位。
进一步考察,这样的“反向寻租”如何发生?这当然与中国式分权体制,即“财政分权、政治集权”(Montinola, Qian & Weingast, 1995;Blanchard&Shleifer,2001; Xu,2011)脱不了关系。首先,因为财政分权体制,一方面中央放权地方,因为分灶吃饭,滋生财税激励,地方政府于是各有追求,形成上述分析中的“复数政府”。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控制审批、土地、信贷、税收等权力,有资源或能力参与各种寻租的竞争。其次,因为“政治集权”,所以中央奖励外资,地方就竞争外资(Shirk, 1994; Huang,2008)。固然财税激励会促使官员寻租,但“晋升考虑”起码同样关键——毕竟,职务晋升代表各种激励的全面提升。也因此,官员对企业的重视,并非专注于其投资的“实惠”(见后续分析),更重要的是外资进驻创造的“政绩表现”。尤其所谓高大新企业,在能见度上,更可以“一家抵一万家”,特别为地方政府所重视。晋升激励所驱,招商火力全开。制度背景如此,政企关系于是倒挂,“反向寻租”于是出现。
回头来看,我们此处对于“反向寻租”的理论类比,必须在两个层面上放宽经典寻租理论的假说。首先,经典寻租理论预设单一政府、层级式的政企关系,这对一般“民族国家为单元、中央政府为焦点”的“单一制国家”进行分析,当然属于合理预设。但观察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式分权”体制,既存在复数政府,政府间也存在激烈竞争(张军、周黎安编,2008;刘亚平,2007;周黎安,2008; Montinola, Qian and Weningast,1995)。此外,本研究所讨论的国外投资,在广袤的中国境内,可以自由移动、选择区域,与前述多数政府为谈判对手(张晏,2005: 47~83;傅勇,2010; Keng,2010)。因此,在分析中国的外资问题时,似乎需要放宽经典寻租的“一个政府、多数企业”的预设。
其次,在克鲁格(Krueger,1974)创造性的运用“租金”一词,类比因占据供给有限的要素(李嘉图式“地租”)而获得的超额利润后,逐渐建立起现代“(经典)寻租”的概念。我们若师法于此传统,再配合前述的复数政府的设定,则“租金”不仅可以视为“企业所得”:企业在彼此竞争过程中,因占据某些要素、获得竞争“优势/垄断”,并因此取得的超额利润;还可以进一步衍生类比为“政府所求”:政府在彼此竞争过程中,因为占有某些条件(例如重点外资的入驻),获得(政府间)竞争中“优势/垄断”,并因此获得的超额收益(如地方财税、官员晋升、官员私利等)。换言之,相较于经典寻租的用法,“租金”的概念或许也可以有所放宽,方便我们观察政府竞争中官员的行为激励。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政府若处于类似“寻租”情境下,有没有可能也有类似的“寻租”冲动?
当然,若经更严格的条件设定,此种“反向寻租”的政企互动,必须要求如下四项制度前提。首先,从寻租方(地方政府)来看,必须具备如下要件:
1.存在多个禀赋相近的竞争主体。也就是说,必须得有相当数量的各级政府或各国行政区域,均有条件参与外资竞争。
2.若占有“垄断地位”可取得超额收益。此超额利润便是“租金”,此乃“寻租者激励”,亦即政府一旦成功争取外资,将可占有
竞争优势(“相对垄断”的地位),并为其创造各类收益。
其次,同样的,但换个角度,从设租方(外资企业)角度来看,也须满足如下要件:
1.拥有创造“垄断地位”的能力。关键在于资本的自由流动,没有严苛的法规限制,或太多的实际困难,阻碍资金/企业的进入与退出。
2.争夺“垄断地位”者可提供相当回报。此乃“设租者激励”,例如在投资谈判过程中,外资企业可以争取大量政策优惠。
综合上述,若落到现实来看,“反向寻租”能否成立,核心关键在:(1)外商投资能否带给地方政府垄断优势,并取得超额利润(寻租者激励);(2)政府招商能否通过取得预期利得,回馈外资企业“优惠减让”(设租者激励)。若两者均是,则双方不难一拍即合,反向寻租自然形成。
(三)反向寻租行为者的激励及其行为
根据笔者看法,“反向寻租”形成于地方政府与外资企业的互动过程中,不能简化为分权结构(“财政联邦”)或中央考核(“晋升竞争”)或两种力量结合(Xu,2011)的结果,作为主要行为者的地方政府与外资企业,均有各自的激励与行为逻辑。
我们现就地方政府的激励与行为进行分析。首先,地方政府的决策来自地方领导,通常是地方政府一、二把手。因为,决策非中下层所能置喙,更与一般公众无关。其次,在中国财政分权、晋升竞争,加上存在腐败机会的背景下,官员的激励大概可分四类:(1)地方发展;(2)财税收入;(3)个人政绩;(4)个人收入(郭广珍,2009)。对决策领导而言,第一项是公共的,第二项是半公共的,后两项则是私人的。根据产权理论,理性个体倾向牺牲公共利益成就私人利益。因此在招商引资的协议过程中,地方政府常见几项“决策偏向”(policy biases)。对此,我们可以先参考外商访谈。
你要政府减少税收,这不可能,企业好或不好,地方发展或不发展,(政府)税收一定要收到的。(企业)除了该交的得交(法律规定的),领导也不能不打点。所以你们问:领导重视政绩还是好处,根据我这些年来的经验,我跟你说,有的重视政绩,有的只在乎好处,大部分是两个都要。(2007-8,东莞,台商)
我们来整理一下其中机制。首先,代表官僚利益的政府决策,往往会倾向减让公共获利(如环境保护、征地补偿、当地就业等),借以增加政府获利(如财税收入、审批规费、经济指标等)。其次,展现领导利益的政府决策,往往会倾向减让政府获利(如财税收入、审批规费等),借以增加领导个人获利(如政绩表现与贪腐机会)。最后,受制本任领导利益的政府决策,往往会倾向减让后任获利(政绩表现与贪腐机会),借以增加本任获利。前面自然可以理解,最后则可以参考下则访谈:
(之前的僵局怎么解决的?)因为市长准备要动了,他当然希望赶快谈好,政府这边立场就比较松动了,(因为)不想把政绩留给下一任。(2006-8,昆山,台商)
换言之,在协议招商的过程中,出现决策者合法侵占公众、政府和后任的机会,加上官员任期既短暂又不确定,“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因此,攫取机会搭配时间压力,招商引资往往成为地方施政的第一优先,经常动员全体人员,不惜一切代价。由于招商冲动极高,土地无偿出让(殃及后任)、后续税收减免(殃及政府)、污染视而不见(殃及公众),就丝毫不难理解。
另一方面,招商引资“一个铜板敲不响”。地方政府纵有强烈激励,外资企业是否响应呢?这得分析后者的行为激励。企业投资目的在于获利,获利一般有三个来源:(1)制销获利(基于企业生产与管理,得之于市场者);(2)制销补贴(对要素或产品的补贴,例如入区水电折扣、税负减让、出口补贴、社保补贴等);(3)投资套利(基建前置、土地廉让、建厂贷款、地方配套投资等)。第一项得之于市场,姑且不论;后两项则得之于政府,他们既然全力罗致,企业自可借机索求,也因此牵动外资流向(Tung & Cho,2000)。问题是从政府争取的“权益”(即投资优惠),往往不如预期的可靠,因此存在“估价过高”问题。对此可先参考笔者之前一份田野札记:
在南方中国一个外资云集的城市。一眼望去,左边不是台商协会的郭会长吗?比邻而坐那位尊贵的先生,高居内陆某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副主席,主席右边是3位分管经贸的主管,再下去是负责贸易、观光等的10位部门领导。再看看郭会长左边,两位常务副会长及监事长,再过去也是10位协会主要干部。这样的安排,明显是刻意表现对等。但东莞顶多是个地级市,台协更是个再边缘不过的民间组织,这种对等的格局到底打哪来的?招商说明会后发现,原来这个招商之旅,不但自设鸿宴,附带歌舞,美声美酒,宾主尽欢。过程中每位贵客还被一一献上纯洁无暇的“哈达”,临行时也没忘捎上两瓶当地上好白酒。隔段时间,我们熟悉的常务副会长在电话里邀约考察,我好奇地问:“真打算组团过去投资呀?”回答:“哎呀,多考察、多比较没错的啦,常常能要到想象不到的好处。”(田野札记,2007-7,东莞)
我们再参考外商访谈。“(谈及土地低价转让)好多台商原来在台湾呆不下去了,过来前根本做梦也没想到,来这里还没开始生产(在谈判投资的过程中),就先赚到天价的利润。”(2007-1,东莞,台商)。但是这些企业在落地后也浮现相当的风险:
领导换了,前面承诺的,后面的不一定会承认。(那么签合同呢?)你又不是同政府签的,你既然过来(投资)了,就要接受大陆政府的领导,但政策法令说变就变,过几年可能一切都不算数。(2006-8,东莞,港商)
每个台商都一堆辛酸,(当初)一听这么好就来了,结果呢?(地方政府)也许做不到,也许不愿意做。之前说得天花乱坠,等你资金汇进来了,他那边就不认账了,这叫“开门招商,关门打狗”。很多台商都是被骗来的。(2008-7,深圳,台商)
我们再整理一下其中机制。首先,由于政府体制不同,外资企业常误认领导承诺为政府承诺(如权宜做法、私下补贴等)。其次,由于合同效力不同,外资企业经常误认协议权益为法定权益(如合资安排、税负减让、厂房租售)。最后,由于政策制定过程不同,外资企业经常误认政策法规不会轻易变动(从税负通关到用工、公安等各种中央与地方政策)。换言之,政府所允诺的各种“权益”,很可能被投资的企业高估。
虽然不乏“存心欺骗”,但因为下面原因,取之于政府的权益往往很不稳定。首先,这些权益都具有特殊性、暂时性,未必符合法规,加上适用于少数对象,政府很容易单方面变更。其次,中国对产权保护不足,协议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司法也未必能够有效救济。最后,中国属于威权体制,法规政策制定与变更时,既未必咨询适用对象,也未必太考虑施行后果。也因此,外资实质得到的,往往少于政府允诺的,相对其之前的协议,优惠经常被严重高估。
综合上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的“反向寻租”,奠基于地方政府与外资企业的相互需要:前者为能换取外资落地,实现领导好处,不惜提供大量优惠;后者则为换取产销之外的额外获利,争取政府优惠,因此大举投资中国。双方都具有强烈冲动,一拍即合,外资因此快速流入。但如此一来,各地政府引进的外资,很可能超过地方实际需要,而流入中国的外资,也可能高于企业原有的投资规划。换言之,受政府补贴驱动,双方在既有的“投资需求”上,又额外创造出不小的外商投资。中国的外资奇迹就这样被制造出来了。
四 反向寻租的自我强化与结构锁定
由于政府、企业互蒙其利,招商过程中的反向寻租乃得持续不断。但若时间一久,政府了解所招外资,很多意在套利;外资也发现所得优惠,其实未必值得。双方能否更新信息,回归经济需求,减少超量引进的外资?根据笔者考察,情况远非如此。在反向寻租的过程中,双方都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发展各自“应对策略”(coping strategies),结果都堕入“自我强化”的过程,双方深陷其中。反向寻租因此越演越烈。
这样的过程开始于企业,企业既然以寻求整体获益(概念上可以分为“市场获利”与“政府优惠”两块)为目的,由于优惠的信息并不透明——有些无法公开,有些需要议价探底——为能最大化其获利,外资必然增加各地比价的机会。根据我们的访谈,台港企业在落地之前,起码会耗费6~8个月,甚至长达2~3年的时间在各地选址,一方面搜集信息,避免遗漏承诺巨额优惠的区域,另一方面还能来回砍价,逼迫各地层层加码,外资因而乐此不疲。但对地方政府而言,由于外资考察后投资概率下降,为能增加吸引外资的数量,只得接待、洽谈更多的外资;同时因为竞争对手增多,比价砍价也更频繁,地方政府也只能不断加码优惠。换言之,双方在“反向寻租”的结构下,为了最大化各自利益,反向寻租将更加强化,造成:(1)更多地方政府加入,竞争有限的外资;(2)因此挤压出更大优惠,意图获取外资落地;(3)更多优惠又吸引更多的外资,加入寻求优惠的招商过程中。
反向寻租于是激发一轮轮“自我强化的循环”(David,1985),不断的扩大,卷入并强化压力,越来越多的政府与外资深陷其中。当然,整个故事并未终结,上述反向寻租的结构,不只发生在政府外资间,还刺激地方政府的竞争,进一步回头推动又一轮的政企博弈。
新一轮的竞争发生在争取外资的地方政府之间。由于招商活动必须投入先期成本,组建招商队伍、报销接待经费、耗费洽谈时间、提供基础建设等(孙开、周淑梅,2011),这都是“沉没成本”,多数无法回收,加上官员任期有限,若未及时表现,机会稍纵即逝(耿曙等,2016)。这些成本(与机会成本),都有赖外资最终落地,才能回补之前投入。因此,外资在初步确认选项后,各地政府便启动割喉竞争:随着时间推移,先期成本投入越大,招商之争越不能输。地方政府更必须加码优惠,一面强化吸引外商,一面吓退其他对手。结果使反向寻租的过程又再次被强化。
其中特别困扰的是,政府的投入或优惠,取决于竞争过程中对手的出价,在进入地方的“割喉竞争”前,各方都无法预知成本(从而及时退出)。由于“沉没成本”问题,竞争之中的各方只能再加码优惠,结果招商付出的代价,有可能超过其带来的获利。但对地方政府而言,“惨胜”好过“惨败”。这样下去,政府将走向无法退出、没有底线的“让利竞赛”(车晓蕙、陈钢,2003),因此源源不绝地创造优惠,又持续不断的卷入外资。换言之,反向寻租通过自我强化,将越来越多的政府与外资卷入其中,还使卷入其中的双方越发难以脱身,形成“锁定”(lockin)效应。如此一来,在既定制度环境下,政企互动模式一旦形成,中国将很难走出“让利竞赛”式的招商引资。
退一步检讨,在“招商大战”的过程中,除了最后外资落地的区域外,其他区域的所有希望都将尽成泡影,其他政府的所有投入,都将全数白费。前述大量资源(包括所有时间精力、挤占公务、资源耗费、考察设点,甚至还有如整地、建路灯各种前期投入,“七通一平”),均在反复“考察-议价”的过程中耗费消散。同样的,企业在觅地设厂的过程中,经年累月的穿梭考察、各方谈判,事后也证明纯属浪费。换言之,从个别政府/厂家来看,虽然可能是成败存亡之争,但就社会总体观察,耗费资源之所争的,不过是各方间的“转移”。不论何者胜出,都属经济体内成员,谁得到意义都不大;但却在竞争转移的过程中,耗费本可从事“直接生产性活动”的资源。此即“传统寻租”导致的“资源耗散”,反向寻租虽有悖于传统寻租,但两者引起的社会浪费,本质并无二致。
若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由于“反向寻租”所促成的政府“过度补贴”或“过度承诺”问题,造成外商投资中国的门槛过低,因此往往存在“过度进入”的问题,其中尤其以华人资本最为明显。但就长期经营效率来看,这些进入的资金不见得都适合生存于中国的经济环境中,但由于地方政府的政绩需要,这些被“反向寻租”所吸引的企业,或者重复建设、过度竞争,或者未能顺利退出,造成许多外资企业名存实亡、资金烂尾的问题。
五 结论
中国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的大事,从没这么多人这么快脱贫致富。改革开放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持续、高速增长的关键在其参与全球生产。成功的故事则始于招商引资,大量资金夹带高新技术、海外市场、管理模式、经营理念进入中国,结合其富余要素如勤奋劳工、广袤土地,创造出更上一层楼的经济奇迹,又称“中国奇迹”(林毅夫、蔡昉、李周,1999)。招商引资既然如此关键,可是研究,尤其制度层面切入,相对有限。问题还是在将其视为自然而然的市场过程:外资流入是受要素吸引的结果,自然无须额外解释。
但是根据本文的分析,中国吸引外资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他们不但不是阻力,还是中国成为外资奇迹的关键。那么,地方政府如何招商?外资又为何落地?双方互动的过程,被作者称为“双向寻租”,既有传统的企业向政府寻租,也有特别凸显的政府向企业寻租,后者迫使政府提供大量优惠,而外资则受其引诱纷纷投入。这种互动模式一旦形成,还将不断自我强化,政府、企业越来越卷入其中,也越来越深陷其中,双方都难自拔(Pierson,2000)。就这样,各地政府引进的外资,很可能超过地方原来的需要,而流入中国的外资,也可能高于其原有的投资规划,外资奇迹就这样被制造出来了。这才是“中国特色”的招商引资,从这个角度讲,本研究对中国如何参与全球生产,提供了一个制度层面的解释。
之前对外资企业与地方政府的互动研究中,虽然不乏深入、透彻的田野调查(如黄玉,2009;欧阳静,2011),但多将其嵌入整体的国家社会关系中,综合了结构与个体层次,却未就其过程总结出明确的理论解释。也因此,本文是从地方政府与外资企业的互动入手,分析中国外资涌入的起因、过程与后果,希望能以此作为理解整体中国经济社会变迁的一个侧面,帮助揭示改革开放过程中,涉及不同社会组成要素和多重面向的社会互动过程。
如果把中国吸收外资作为一个案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跨境投资、全球外包背景下的“资本优势”,竞相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往往沦落入“趋底竞争”(race to the bottom)的境地(叶静、耿曙,2013),并因此形成一套相对扭曲的制度体制。表面看,这些国家取得了外资,参与了出口,创造了增长,但深一层看,他们往往付出过高的代价,而且如中国案例所显示,这样竞相“磕头”的招商体制,一旦束缚加身还不易解套。这是中国的困扰,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可悲。在中国之内,“趋底竞争”发生在区域之间,而中国之外则存在于国家之间(Evans,1979),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从中国研究中看到了“地方政府”与“外资企业”的互动模式,谁说这种模式不会存在于中国之外呢?
附录:作者调研记录
参考文献
勃兰特·劳伦、托马斯·罗斯基编,2009,《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方颖、赵扬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曹建海、江飞涛,2010,《中国工业投资中的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车晓蕙、陈钢,2003,《追求GDP新引资热迷失于“让利竞赛”》,《瞭望新闻周刊》第42期(10月20日)。
崔新健,2008,《中国利用外资三十年》,北京:中国财贸经济出版社。
芬斯特拉·罗伯特、魏尚进编,2013,《全球贸易中的中国角色》,鞠建东、余淼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傅勇,2010,《中国式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探讨转变发展模式的制度性框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耿曙、庞保庆、钟灵娜,2016,《中国地方领导任期与政府行为模式:任期的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季刊)》,即将刊登。
耿曙、林瑞华、许淑幸,2013,《地方政府驱动的转型升级:以富士康为例的台商考察》,载陈德昇编《大陆台商转型升级:策略案例与前瞻》,台北:印刻出版社。
郭广珍,2009,《政治收益、经济贿赂与经济绩效:一个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模型》,《南方经济》第11期。
黄亚生,2005,《改革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钱勇、王润亮译,北京:新星出版社。
黄玉,2009,《乡村中国变迁中的地方政府与市场经济》,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黄宗智,2010,《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与实用含义——非正规经济实践》,《开放时代》第10期。
林毅夫、蔡昉、李周,1999,《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上海三联。
刘亚平,2007,《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竞争》,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
刘震涛、江成岩、王建芬、张娟,2006,《招商引资:对台经济合作方法和策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罗长远、张军,2008,《转型时期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的经验》,《世界经济文汇》第1期。
聂辉华、李金波,2008,《资产专用性、敲竹杠和纵向一体化:对费雪-通用汽车案例的全面考察》,《经济学家》第4期。
欧阳静,2011,《策略主义:桔镇运作的逻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邱晓明,2013,《地方政府利用外资中的博弈与角色演进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荣敬本、崔之元、王拴正、高新军、何增科、杨雪冬等著,1998,《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极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沈荣华,2013,《昆明样本:地方治理创新与思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减贫与经济管理局,2007,《中国利用外资的前景和战略》,北京:中信出版社。
孙海婧,2013,《任期限制与地方环境规制中的短期行为——基于代际的视角》,《经济与管理评论》第3期。
孙开、周淑梅,2011,《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动的局限性与对策思路》,载寇铁军编,《地方财政与体制创新》,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229-240页。
陶然、陆曦、苏福兵、汪晖,2009,《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经济研究》第7期。
杨开忠、陶然、刘明兴,2003,《解除管制、分权与中国经济转轨》,《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叶静、耿曙,2013,《全球竞争下劳工福利“竞趋谷底”? ——发展路径、政商关系与地方社保体制》,《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第1期。
张军,2008,《中国企业的转型道路》,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军、高远、傅勇、张弘,2007,《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经济研究》第3期。
张军、周黎安编,2008,《为增长而竞争:中国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上海: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向达,2002,《政府寻租及寻租社会的改革》,《当代财经》第12期。
张晏,2005,《分权体制下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7,《财政分权、FDI竞争与地方政府行为》,《世界经济文汇》第2期。
赵民、洪军、张骏阳,2010,《招商三十六计:招商引资困局应对良策与细节》,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周黎安,2008,《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上海: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雪光,2005,《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Bhagwati, Jagdish N. 1982. “Directly Unproductive, Profit-seeking(DUP)Activ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0(5).
Blanchard, Olivier and Andrei Shleifer. 2001. “Federalism with and without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 China versus Russia. ”IMF Staff Papers 48, Transition Economies: How Much Progress?
Buchanan, James M. , Gordon Tullock and Robert Tollison eds. 1980. Toward a Theor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 College Station: Texas A & M University Press.
Cheng Leonard K. and Yum K. Kwan. 2000. “What Are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Loc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Chinese Experien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1(2).
David, Paul A. 1985. “Clio and the Economics of QWER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5(2).
Edin, Maria. 2003.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and Private Business.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30(3/4).
Evans, Peter B. 1979. Dependent Development: The Alliance of Multinational, State, and Local Capital in Brazil,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abib, Mohsin and Leon Zurawicki. 2002. “Corruption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Journal of Internal Business Studies 33(2).
Huang, Yasheng. 2003. Selling China: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during the Reform Era.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ang, Yasheng. 2008. Capit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State,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eng, Shu. 2010. “Developing into a Developmental State: Changing Roles of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Kunshan Miracle. ”in Dynamics of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Era, Yunhan Chu&Tse-Kang Leng eds. , Lanham, MD: Rowman&Littlefield, pp. 225-271.
Krueger, Anne O. 1974.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4(3).
Li, Hongbin and Li-an Zhou. 2005. “Political Turnov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Incentive Role of Personnel Control in China?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9(9-10).
Montinola, Gabriella, Yingyi Qian & Barry R. Weingast. 1995.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The Political Basis for 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48(1).
Oi, Jean C. 1992.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45(1).
Pierson, Paul. 2000. “Increasing Returns, Path-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4(2).
Shirk, Susan L. 1994. How China Opened Its Door: The Political Success of the PRC's Foreign Trade and Investment Reforms.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Steinfeld, Edward. 2010. Playing Our Game: Why China's Rise Doesn't Threaten the West. New York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ullock Gordon. 1967. “The Welfare Costs of Tariffs, Monopolies, and Theft. ”Economic Inquiry 5(3).
Tung, Samuel and Stella Cho. 2000. “The Impact of Tax Incentives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Taxation? 9(2).
Whiting, Susan H. 2001. Power and Wealth in Rural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Xu, Chenggang. 2011. “The Fundamental Institutions of China's Reforms and Development.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49(4).
Zweig, David. 2002. Internationalizing China: Domestic Interests and Global Linkages.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Buchanan, James M. 1980. “Rent Seeking and Profit Seeking. ”in James M. Buchanan, Gordon Tullock and Robert Tollison eds. , Toward a Theor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 College Station: Texas A & M University Press, pp. 3-15.
McChesney, Fred S. 1987. “Rent Extraction and Rent Creation in the Economic Theory of Regulation.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16(1).
(责任编辑:孙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