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艰难起步
清晨五点四十分,天刚蒙蒙亮,杨速已经站在自行车店门口等待。五月的晨风带着凉意,他裹紧了外套,看着手表指针一分一秒地走动。
五点五十五分,第一个到达的是苏曼。她骑着那辆不算高级但保养良好的公路车,车架上还沾着新鲜的露水。
“早啊,教练。“她精神抖擞地跳下车,“睡得好吗?“
杨速点点头:“比我想象的准时。“
“其他人呢?“苏曼环顾四周。
“等着瞧吧。“杨速冷笑一声。
六点整,老周开着他那辆破面包车准时到达。六点零五分,王飞骑着车飞驰而来,满头大汗地道歉:“宿舍楼门开晚了!“
六点二十分,刘强才姗姗来迟,脸色苍白地解释闹钟没响。
杨速没有责备任何人,只是平静地说:“今天的基础训练是50公里耐力骑行,路线已经发到你们手机上。苏曼领骑,我压阵。开始吧。“
最初的十公里还算顺利,队伍保持着整齐的队形。但到了第一个长坡,问题开始暴露。王飞一马当先冲了出去,完全不顾团队节奏;老周和刘强则远远落在后面,气喘如牛;只有苏曼保持着稳定的踏频,不时回头查看队友情况。
“保持队形!“杨速在后面喊道,“王飞,慢下来!这不是个人计时赛!“
训练结束后,杨速把所有人召集到店里,播放了刚才骑行时拍摄的视频。
“看看你们像什么样子?“他指着屏幕,“毫无战术,毫无配合,就像五个陌生人碰巧在同一条路上骑车。“
队员们低着头,沉默不语。
“公路自行车是团队运动,“杨速继续说,“再强的个人也需要团队支持。从明天开始,我们重点训练编队骑行和战术配合。“
接下来的两周堪称魔鬼训练。每天清晨,这支小小的车队都会出现在城郊的公路上,练习轮换领骑、爬坡配合、冲刺战术。杨速像个严厉的教官,不容许任何懈怠和错误。
“又错了!“在一次编队训练中,杨速怒吼道,“王飞,你换挡太突然,差点导致老周撞上你!“
“我只是一时走神...“王飞辩解道。
“比赛时走神可能会要了你的命!“杨速冷冷地说,“再来一遍!“
训练之余,老周负责检修所有人的车辆。他用有限的预算尽可能优化每辆车的性能,甚至熬夜亲手制作了一些小零件。
“老周,你简直是个天才!“王飞看着自己那辆二手公路车被调校得像新车一样顺滑,惊叹道。
老周只是腼腆地笑笑:“车就像人,需要用心对待。“
刘强则兑现了他的承诺,带来了一家本地体育用品店的小额赞助——每人一套骑行服和部分装备。
“虽然钱不多,“他不好意思地说,“但至少我们看起来像支正规车队了。“
杨速看着队员们一点点进步,内心深处的热情也被重新点燃。他开始熬夜研究比赛录像,为每个人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你为什么这么拼?“一天深夜,苏曼发现杨速还在店里分析数据,忍不住问道。
杨速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因为我看到了可能性...看到了一支真正优秀的车队该有的样子。“
“就凭我们这几个业余的?“苏曼怀疑地问。
“每个人都是从业余开始的。“杨速轻声说,“包括我。“
六周后的一个周末,破风车队迎来了他们的第一场比赛——环城业余自行车赛。这是一场小型比赛,但吸引了周边地区不少业余好手参加。
比赛前夜,队员们聚集在自行车店里,气氛既紧张又兴奋。
“记住我们的战术,“杨速在白板上画着路线图,“前50公里保持队形,保护苏曼和王飞;最后20公里开始发力,老周和刘强负责带风;最后5公里,苏曼和王飞冲刺。“
“我们能行吗?“刘强不安地问。
杨速没有给出虚假的安慰:“坦白说,以我们现在的水平,能完赛就是胜利。但记住,比赛不只是为了赢,更是为了学习和成长。“
比赛当天阳光明媚,起点处聚集了近百名选手。破风车队统一的蓝色骑行服在人群中格外醒目,引来不少好奇的目光。
“看,是新车队!“
“那个高个子好像是前职业车手杨速?“
“他们看起来不怎么样...“
窃窃私语声传入耳中,王飞气得脸色发红,苏曼则拍了拍他的肩膀:“用实力说话。“
发令枪响,比赛开始。最初的半小时,破风车队表现不错,保持着紧凑的队形,稳稳处在第一集团中。但到了第一个爬坡路段,情况急转直下。经验不足的队员们很快被其他车队的分化战术打乱,各自为战。
最终,苏曼获得了第18名,是车队中成绩最好的;王飞第25名;老周和刘强则远远落后,勉强完赛。
回程的大巴上,气氛凝重得像铅块。所有人都低着头,没人说话。
“我们...太差了。“王飞终于打破沉默,声音里满是沮丧。
“确实很差。“杨速直言不讳,“但比我预想的要好。“
所有人都惊讶地抬头看他。
“苏曼差一点就进入前十五,这对首秀来说很不错;王飞的冲刺能力比训练时表现更好;老周和刘强虽然落后,但全程保持了良好的节奏,没有崩溃。“杨速分析道,“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团队的雏形——在第三十公里处,你们自发地重新组成了编队,这很棒。“
队员们面面相觑,眼中的失落渐渐被希望取代。
“所以...我们不算完全失败?“刘强小心翼翼地问。
“远非如此。“杨速难得地露出一丝微笑,“这只是开始,破风的故事才刚刚写下第一页。“
苏曼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轻声说:“下一次,我们会更好。“
“一定!“王飞重新振作起来,其他人也跟着点头。
大巴继续向前行驶,载着这支初尝败绩却更加团结的小车队,驶向充满未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