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婚姻与私情的纠葛
嫁入鲁国
出嫁的日子终于来临。齐国的都城热闹非凡,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百姓们都在议论着齐国公主的盛大婚礼。齐文姜身着华丽的嫁衣,那嫁衣是用上等的丝绸制成,上面绣着精美的凤凰图案,金线银线交织,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她的头上戴着凤冠,凤冠上的珠宝璀璨夺目,每一颗都价值连城。
齐文姜站在镜子前,眼神有些空洞。她看着镜子中美丽却又神情落寞的自己,心中五味杂陈。从今天起,她就要离开齐国,成为鲁国的夫人了。而那个即将成为她丈夫的鲁桓公,她对他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她的心中依然还残留着对姬忽的思念。
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齐国的宫殿。鲁桓公骑着一匹高大的骏马,身着崭新的王服,显得英姿飒爽。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喜悦的神情,眼睛一直盯着宫殿的大门,期待着见到齐文姜。
当齐文姜在宫女的搀扶下缓缓走出宫殿时,鲁桓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女子,即使齐文姜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也丝毫掩盖不了她的绝世容颜。鲁桓公连忙下马,快步走到齐文姜面前,伸出手轻轻地握住了她的手,说道:“夫人,今日起你便是鲁国的夫人了,我定会一生一世疼爱你,保护你。”
齐文姜微微抬起头,看了鲁桓公一眼,轻声说道:“多谢夫君。”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漠。
婚礼在一片热闹的氛围中举行。宫殿里摆满了酒席,宾客们欢声笑语,举杯祝贺。鲁桓公一直紧紧地握着齐文姜的手,一刻也不愿意松开。他不停地向宾客们介绍着齐文姜,脸上满是骄傲的神情。
婚礼结束后,鲁桓公带着齐文姜踏上了前往鲁国的路程。一路上,鲁桓公对齐文姜关怀备至。他会亲自为齐文姜准备食物,会在她感到疲惫时让她靠在自己的怀里休息。齐文姜虽然心中依然有些抵触,但也渐渐被鲁桓公的温柔和体贴所打动。
到达鲁国后,鲁桓公为齐文姜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鲁国的百姓们都站在街道两旁,欢呼着迎接新夫人的到来。齐文姜坐在马车里,看着外面热闹的场景,心中也渐渐有了一丝归属感。
在鲁国的宫殿里,鲁桓公为齐文姜安排了最好的住所。房间里布置得十分温馨,墙上挂着精美的画作,床上铺着柔软的锦被。鲁桓公拉着齐文姜的手,说道:“夫人,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你可以随意布置,把这里变成你喜欢的样子。”
齐文姜点了点头,说道:“多谢夫君。”她开始慢慢地适应在鲁国的生活。鲁桓公经常会带着她去参加各种宫廷活动,让她结识鲁国的大臣和贵族。在这些活动中,齐文姜展现出了她的才华和智慧,赢得了众人的赞赏。
婚后不久,齐文姜便有了身孕。鲁桓公得知这个消息后,高兴得手舞足蹈。他对齐文姜更加宠爱,每天都会亲自过问她的饮食和起居。他会让人找来各种滋补的食物给齐文姜吃,会在她睡觉的时候轻轻地为她盖好被子。
在鲁桓公的悉心照料下,齐文姜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姬同。鲁桓公看着刚出生的儿子,笑得合不拢嘴。他抱着儿子,对齐文姜说道:“夫人,你为我生下了这么可爱的儿子,你就是鲁国的大功臣。我会更加疼爱你和儿子的。”
齐文姜看着鲁桓公和儿子,心中也涌起了一股暖流。她开始真正地接受了鲁桓公,也开始用心地经营他们的婚姻和家庭。她会亲自教导儿子读书识字,会和鲁桓公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在她的帮助下,鲁桓公把鲁国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们安居乐业。
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齐文姜时常会想起齐国,想起她的哥哥姜诸儿。她的心中对姜诸儿的思念越来越强烈,这种思念就像一颗种子,在她的心中生根发芽。而此时的齐国,姜诸儿也已经成为齐襄公,他对齐文姜的思念也从未停止过。
有一天,齐文姜对齐桓公说道:“夫君,我已经很久没有回齐国了,我很想念我的家人。你能不能陪我回齐国一趟?”鲁桓公看着齐文姜渴望的眼神,心中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答应了她的请求。
于是,鲁桓公带着齐文姜踏上了回齐国的路程。他们不知道,这一次的齐国之行,将会彻底改变他们的命运。
旧情复燃
鲁桓公带着齐文姜回到齐国,齐国都城一片热闹景象,百姓们夹道欢迎。齐襄公早早地就在宫殿门口等候,当他远远看到齐文姜从马车上下来时,呼吸瞬间变得急促,眼神中满是炽热的情感。
齐文姜身着华丽的服饰,身姿婀娜地走向宫殿。她的目光在人群中搜索,当与齐襄公的眼神交汇时,她的身体微微一颤,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多年未见,齐襄公已从那个游手好闲的公子变成了威严的国君,但在齐文姜眼中,他依然是那个曾经与自己青梅竹马、暗生情愫的哥哥。
齐襄公快步迎上前,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但那笑容背后却藏着深深的眷恋。他伸出手,说道:“妹妹,多年不见,你愈发美丽了。”齐文姜脸颊绯红,轻声说道:“哥哥,别来无恙。”她的声音轻柔,带着一丝羞涩。
鲁桓公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兄妹相见的场景,心中虽有一丝异样,但也并未多想。他笑着对齐襄公说道:“此次带文姜回来,一是让她见见家人,二也是想增进两国的情谊。”齐襄公爽朗地大笑起来,说道:“鲁侯放心,齐国与鲁国本就是友好邻邦,此次妹妹回来,定要好好叙叙旧。”
接下来的日子里,齐国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来招待鲁桓公和齐文姜。宫殿中灯火辉煌,歌舞升平。齐文姜坐在鲁桓公身旁,眼神却不时地看向坐在主位上的齐襄公。齐襄公也总是有意无意地将目光投向齐文姜,两人之间仿佛有一种无形的丝线在牵引着。
宴会进行到一半时,齐襄公起身说道:“今日难得妹妹回来,我想与妹妹单独聊聊天,鲁侯不会介意吧?”鲁桓公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点了点头,说道:“国君既然有此心意,那便去吧。”
齐文姜跟着齐襄公来到了一处幽静的花园。花园里花香扑鼻,月光洒在小径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齐襄公停下脚步,转过身,深情地看着齐文姜,说道:“文姜,这些年我无时无刻不在想你。”齐文姜的心跳再次加速,她低下头,轻声说道:“哥哥,我们都已经有了各自的生活,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齐襄公走上前,轻轻地抬起齐文姜的下巴,让她看着自己的眼睛,说道:“文姜,我知道我们之间的感情违背了伦理道德,但我控制不住自己。这么多年,我对你的思念从未停止过。”齐文姜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她的内心在挣扎。她想起了与齐襄公曾经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哥哥,我也想你。”齐文姜终于说出了藏在心底多年的话。齐襄公再也忍不住,将齐文姜紧紧地拥入怀中。齐文姜闭上眼睛,感受着齐襄公的体温和心跳,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从那以后,齐文姜和齐襄公开始频繁地私会。他们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地来到花园中,倾诉着彼此的思念和爱意。有一次,他们在花园的亭子中相拥而坐,齐襄公轻轻地抚摸着齐文姜的头发,说道:“文姜,要是能一直这样和你在一起该多好。”齐文姜靠在齐襄公的怀里,说道:“哥哥,我也希望能永远和你在一起,可是我们不能。”
齐襄公紧紧地握住齐文姜的手,说道:“文姜,不要管那么多了,我们只要珍惜现在就好。”他们的嘴唇慢慢地靠近,深情地吻在了一起。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银色的纱衣。
他们的私情终究还是被鲁桓公发现了。一天晚上,鲁桓公发现齐文姜迟迟未归,心中起了疑心。他悄悄地来到花园,看到了齐文姜和齐襄公相拥在一起的场景。鲁桓公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怒火瞬间涌上心头。
他大步走上前去,指着齐襄公说道:“你竟然做出如此违背伦理道德之事,你对得起我吗?对得起齐国和鲁国的情谊吗?”齐襄公被鲁桓公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但很快他就镇定下来,说道:“鲁侯,此事是我与文姜之间的感情,与他人无关。”
鲁桓公又看向齐文姜,愤怒地说道:“文姜,你为何如此狠心,我对你不好吗?你为何要背叛我?”齐文姜低着头,不敢看鲁桓公的眼睛,泪水不停地流下来。她知道自己做错了,但她无法控制自己对齐襄公的感情。
鲁桓公气得浑身发抖,他大声说道:“我要立刻回鲁国,此事我不会就此罢休。”说完,他转身就要离开。齐襄公看着鲁桓公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杀意。如果鲁桓公回到鲁国,此事一旦传开,不仅会让他和齐文姜身败名裂,也会给齐国带来麻烦。
于是,齐襄公暗中吩咐公子彭生,让他找机会除掉鲁桓公。而此时的齐文姜,还沉浸在与齐襄公的爱情中,她不知道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到鲁桓公的头上。
鲁公之死
鲁桓公怒目圆睁,满脸涨得通红,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仿佛一头被激怒的雄狮。他转身大步流星地回到住所,齐文姜在后面亦步亦趋,低着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嘴里嗫嚅着想要解释,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一进房间,鲁桓公便猛地将桌上的茶杯扫落在地,瓷器破碎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他转过身,手指着齐文姜,声音因愤怒而颤抖:“你……你竟然做出这等丑事,让我颜面何存!我鲁桓公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如此背叛我?”
齐文姜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双手抱住鲁桓公的腿,泣不成声:“夫君,我……我一时鬼迷心窍,求你原谅我这一次吧。”鲁桓公一脚将她踢开,恶狠狠地说:“哼,原谅你?我恨不得杀了你!明日我便回鲁国,定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你们兄妹的丑事。”
齐文姜惊恐地看着鲁桓公,一旦鲁桓公回到鲁国,将此事宣扬出去,不仅自己和齐襄公名誉扫地,两国之间也必将爆发战争。她慌了神,急忙跑去向齐襄公求救。
齐襄公正在宫殿里来回踱步,脸上满是焦虑。看到齐文姜哭哭啼啼地跑来,他连忙上前将她扶起,轻声安慰道:“妹妹,莫要害怕,有我在呢。”齐文姜扑进齐襄公怀里,哭诉着鲁桓公的愤怒和要回鲁国宣扬此事的决心。
齐襄公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他咬了咬牙,说道:“看来不能让鲁桓公活着回去了。”他叫来公子彭生,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公子彭生点头领命,脸上露出一丝阴狠的笑容。
第二天,齐襄公派人邀请鲁桓公赴宴。鲁桓公虽然心中愤怒,但想着这是在齐国的地盘,不好拒绝,便强忍着怒火前往。宴会上,齐襄公满脸堆笑,不停地向鲁桓公敬酒,说道:“鲁侯,昨日之事多有得罪,还望你大人有大量,莫要放在心上。来,我敬你一杯,就当赔罪了。”
鲁桓公黑着脸,冷冷地说:“国君不必假惺惺了,我心里明白得很。”但在齐襄公的再三劝酒下,鲁桓公还是一杯接一杯地喝了下去。不一会儿,他便觉得头晕目眩,意识开始模糊起来。
齐襄公见时机已到,便说道:“鲁侯,你今日喝多了,我让彭生送你回住所休息吧。”鲁桓公迷迷糊糊地点了点头,被公子彭生扶上了马车。
马车在夜色中缓缓行驶,公子彭生不时回头看看醉倒在车厢里的鲁桓公,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杀意。当马车行驶到一处偏僻的地方时,公子彭生停了下来,他回头看了看四周,确定没有人后,便猛地扑向鲁桓公。
鲁桓公此时还有一丝意识,他挣扎着想要反抗,但公子彭生身强力壮,他根本不是对手。公子彭生双手死死地掐住鲁桓公的脖子,鲁桓公的脸渐渐变得青紫,双脚不停地乱蹬。不一会儿,鲁桓公便没了动静。
公子彭生将鲁桓公的尸体整理好,装作若无其事地驾车回到了住所。他向齐襄公报告说鲁桓公因饮酒过度,在马车上突发疾病而亡。齐襄公装作十分悲痛的样子,派人去通知鲁国。
鲁国得知鲁桓公的死讯后,举国震惊。鲁国人都怀疑鲁桓公的死与齐襄公有关,但鲁国国力不如齐国,不敢轻易发兵讨伐。鲁国的大臣们商议后,决定派使者前往齐国,要求齐襄公给一个说法。
齐国宫殿里,鲁国使者面色严肃地对齐襄公说:“我国国君在贵国突然身亡,此事疑点重重,贵国必须给鲁国一个交代。”齐襄公心中有些慌乱,但他很快镇定下来,说道:“鲁侯是因饮酒过度,突发疾病而亡,这是不幸之事,我也深感悲痛。”
鲁国使者不依不饶:“国君身体一向康健,怎会突然发病?此事定与贵国脱不了干系。”齐襄公皱了皱眉头,心中盘算着如何应对。这时,他想到了公子彭生。
齐襄公装作愤怒的样子,说道:“都是彭生照顾不周,才导致鲁侯身亡。来人,将彭生推出去斩首。”公子彭生听到这话,瞪大了眼睛,大声喊道:“国君,你这是卸磨杀驴啊,是你让我杀了鲁桓公的。”但他的呼喊声很快被士兵们的声音淹没。
公子彭生被斩首后,齐襄公对鲁国使者说:“如今凶手已伏法,还望贵国能息怒。”鲁国使者无奈,只好带着公子彭生的首级回到了鲁国。
鲁国虽然对齐襄公的处理结果并不满意,但也无可奈何。鲁桓公的嫡长子姬同即位,是为鲁庄公。齐文姜不敢回鲁国,留在了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