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作者的话
某个深秋的午后,我在旧课桌的缝隙里捡到半片银杏叶,叶脉间的纹路突然让我想起十七岁的同桌——他总在课本边缘画小雏菊,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曾是我整个青春最温柔的背景音。于是我知道,该为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心动写点什么了。
这个故事始于“注视”与“收藏”。周延的速写本里,林小满的每个侧影都带着时光的绒毛:她睫毛上的粉笔灰、校服袖口的机油渍、甚至钥匙扣小熊的歪脑袋,都是我在记忆抽屉里翻找多年的珍珠。我始终相信,青春最动人的告白,从来不是大声说“喜欢”,而是你弯腰捡笔时,我慌忙移开却又忍不住回望的目光;是共伞时故意倾斜的十五度,让雨水打湿自己半边肩膀的沉默温柔。
那些被反复描绘的信物——单车棚的机油便签、天台的风筝竹骨、树洞深处的三十七封信,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拥有的“青春密码”。它们藏在课表的折角里、藏在未拆封的贺卡背面、藏在每次假装偶遇时的心跳里,像速写本上未干的墨痕,看似模糊,却在时光的晾晒下,渐渐显形为最清晰的心事。
创作时总忍不住想:当年那个在雾窗上画雏菊的少年,是否也在某个清晨,把喜欢写成了别人看不懂的几何题?那个总把汽水环留在课桌上的女孩,是否知道每个水痕都是未说出口的句号?或许青春的美好正在于此——那些欲言又止的瞬间,那些小心翼翼的迂回,反而让“喜欢”有了更绵长的余韵,像银杏叶落在雪地,看似寂静,却在时光里拓下了永不褪色的印记。
最后,想把速写本末页的话送给所有读者:“你眼中的晨光,是我画过最亮的星。”愿我们都能在某个午后,想起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柔,想起某年某月,那个让你睫毛颤动的人——他或许早已把你写进了他的速写本,而你,也早已在不经意间,成了别人青春里的光。
二〇二五年春于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