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重铸:穿越者的三国霸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乱世初现

建安元年,中原大地烽烟四起。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洛阳城作威作福;袁绍坐拥冀州,广纳贤才,兵强马壮;曹操盘踞兖州,手下谋臣如云、猛将如雨;而江东孙坚刚刚崛起,正虎视眈眈地觊觎着天下。徐州作为四战之地,此时正被黄巾军的阴影笼罩,陶谦这位徐州刺史,虽有心保境安民,却苦于手中兵力不足、钱粮匮乏,整日愁眉不展。

陶谦的麾下,文有足智多谋的陈登,担任典农校尉,负责徐州的农业生产与粮草调配,素有“博览载籍,雅有文艺,旧典文章,莫不贯综”之名;武有曹豹,身为下邳相,手握徐州精锐骑兵,作战勇猛却脾气暴躁。然而,面对来势汹汹的黄巾军,这点家底依旧显得捉襟见肘。

这日,彭城太守府内,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陶谦将羽檄狠狠拍在案上,震得一旁的茶盏都跟着晃动,茶汤洒出,在竹简上晕开深色的痕迹。“十日内募五千乡勇?”他的声音里满是怒意与无奈,浑浊的双眼扫视着堂下众人,“兖州已失,下一个就是徐州,你们倒是说说,这兵从何处来?”

堂下鸦雀无声,众官吏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唯有林渊眼神锐利如鹰,指尖有节奏地轻叩着袖中早已备好的募兵图。他深吸一口气,大步上前,单膝跪地时膝盖重重砸在青砖上,却不见丝毫犹豫,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明公,且听在下一言!”说罢,他手腕一抖,募兵图如画卷般在陶谦面前展开,图上标注的红圈、箭头精准得仿佛用尺子丈量过。

“如今乱世,百姓流离失所,若以‘保境安民’为号,许以入团练者家人免税三年,战死者厚葬,必能应者云集。”林渊说话时,目光如炬,直视着陶谦的双眼,那眼神里透着现代商战中决胜千里的自信,“更重要的是,这些团练战时听调,闲时屯田,不需朝廷一粒粮,反而能为徐州积攒粮草。待兵强马壮之日,莫说抵御黄巾,便是逐鹿中原也不在话下!”他故意将“逐鹿中原”四字咬得极重,话语间的野心展露无遗。

陈登饶有兴趣地打量着林渊,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赏之色。他起身向陶谦拱手道:“明公,林主簿所言极是。如今百姓苦于战乱,若能给予安稳生活的希望,必能激发他们的斗志。”

曹豹却不屑地嗤笑一声:“说得轻巧!一群泥腿子,能有什么战斗力?还不如我麾下的骑兵,一人一马,便能横扫千军!”说罢,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在空气中划出一道寒光。

林渊不慌不忙,缓缓起身,双手抱臂,脸上带着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眼神中满是对曹豹的轻视:“曹将军,骑兵固然勇猛,但数量有限。且黄巾军多为流寇,擅长四处劫掠,骑兵追击往往顾此失彼。”他突然上前一步,逼近曹豹,声音陡然提高,“而团练熟悉本地地形,可化整为零,进行游击作战,亦可聚集成军,守卫城池,与骑兵相辅相成,方能发挥最大战力。若将军不信,大可与我立下赌约,战败者自缚请罪!”这番话掷地有声,惊得曹豹瞳孔骤缩,握着剑的手都微微颤抖。

陶谦摩挲着胡须,沉思良久。他的目光在林渊和陈登身上来回扫视,最终落在林渊手中的募兵图上。“好!”他突然大笑,笑声中带着几分破釜沉舟的决心,“若你能募得千人,本府便许你试练!但若完不成……”他的眼神瞬间凌厉起来,“军法处置!”

林渊挺直脊背,昂首挺胸,朗声道:“谢明公!若不能募得千人,愿提头来见!”走出太守府,他望着彭城街头行色匆匆的百姓,嘴角勾起一抹张扬的弧度,心中暗自盘算:“这第一步,我走定了!”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腰间玉佩,那节奏恰似他在现代商业谈判时的习惯,充满着掌控全局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