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刘羽事迹震动全营,出狱被关羽赏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在刘羽入狱后,他做得事情逐渐传了出去,令屯队近百人为之震动!
天光放亮后,这个消息越传越广,令战俘营都为之哗然惊动!
“嘶!连杀18人?!这等武艺,为何没有进入黄巾军主力?!难道在隐藏实力?!”
“李剑可是屯长,管理近百人,麾下有十多名心腹打手,据说还藏着武器,就这样还被连杀了18人?!恐怖如斯!”
“太凶悍了!这个刘羽太凶悍了!比一般黄巾军主力还强!足以媲美黄巾力士了吧?!”
“昨日清理战场的时候,我就看出此子绝非池中之物,你们是不知道,有流氓仗势欺人时,刘羽挺身而出多么帅气……”
昨日看过刘羽教训刀疤男的战俘们,立刻绘声绘色的说起来。
刀疤男多么可恶,刘羽挺身而出多么帅气,最后解决了刀疤男,还分给小队稀粥后,有福同享,是多么英雄豪杰。
这令刘羽的事迹,越传越广,威望水涨船高!
但有人欢喜有人愁。
“据我打探到的消息,李剑死亡时间,就在我前脚刚走,他后脚就被刘羽击杀了。那我与李剑的交谈,会不会走漏风声了?”
王动得知李剑横死的消息,却是大惊失色!事关他们密谋起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密谋起事的群体中,除了王动外,还有几位司马,至于屯长就更多了。
他们由上而下管理,鼓动更多人参与,人多力量大,避免意外还让参与者写上投名状,准备最后找到机会暴起发难,这就是他们的计划。
但如今计划却被李剑之死打乱了!
“我得到消息,李剑被杀时,桌案上竟有笔墨未干,似乎刚刚写了什么事情。”另一名司马萧晨,神色凝重道,“就在你走后,写了什么?”
“笔墨未干?写了什么?”
王动闻言后,顿时大惊失色道:
“李剑那厮,一直对密谋起事犹豫不决,难道想要告发我们吗?我让他签订投名状时,应该让他看到了一些名单成员!”
“有这个可能!”
萧晨惊疑不定,“但是官兵中,并没有这个消息传出,这是官兵他们假装不知道,放长线钓大鱼?还是……那份名单被刘羽先一步带走了?”
“我也不知道!”
王动神色凝重,摇头道:“不管如何,在没有确定真相前,我们先按兵不动,不要见面了,避免被一网打尽,牵连到众兄弟们!”
“我也这么认为,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想办法联系上刘羽,看看此人的想法,如果可以吸纳进来,对我们也是一大助力。”萧晨建议道。
“我明白。”
王动点头,李剑是他属下,而刘羽则是李剑管理的屯队一员,这件事情理应由他负责。
原本准备密谋起事的黄巾军们,又按兵不动了。
……
黄巾军战俘营,因为刘羽事迹,为之震动哗然,成为了这段时间的热议话题!
就连官兵群体中,都被刘羽的表现引起了兴趣,据说关羽为刘羽奔走说情,更令他们评头论足,不知道刘羽最后会如何判处。
这种热议中,官府公布了对战俘的处理结果——身体完好的青壮充军,老弱病残和家属为奴为婢,在涿郡服苦役。
“只要你们在战场上戴罪立功,不仅可以得到职位晋升,钱粮赏赐,还能令家属恢复自由,得到厚待。哪怕战死,都有抚恤金养老。”
校尉邹靖给黄巾军众青壮们画大饼,给些甜头。但也令黄巾军青壮们有了动力,有了奋斗的目标!
经过官府挑选,最后幽州黄巾军五万大军,选了五千名青壮充军,分配到各个将官麾下。
……
牢房外。
当刘羽被狱卒带出来的时候,一时还有些不适应,从黑暗到光明的环境,阳光有些刺眼,他用手遮挡刺眼的阳光,稍等片刻才缓和过来。
视线清晰后,刘羽第一眼就看到了不远处的关羽和吴铭等人,这令他有些意外,没想到关羽对他如此重视,亲自过来接他出狱!
“关二爷。”
刘羽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对关羽行礼道谢:“多谢你为我奔走求情,如果不是你,我可能要被问斩了!”
“案件已经调查清楚了,罪魁祸首是刘大志和李剑,你罪不至死,不然关某求情也无济于事。”
关羽捋须望着刘羽,开门见山道:
“如今官府已经下发通知,你们这批幽州黄巾军战俘,青壮充军,老弱病残需要在涿郡服苦役赎罪。
我特意将你抽调到我麾下,你可愿意?”
“愿意,可以与二爷并肩作战,我自然愿意。”刘羽果断点头,他也别无选择。
而且这一次,关羽为他奔走求情,这个恩情刘羽记在心中,做人要懂得知恩图报。
关羽捋须点头,旋即说道:
“上午刘太守收到青州太守龚景牒文,黄巾贼围城,请求派兵救援。
“我大哥已经答应出兵了,刘太守将招降的五千黄巾降卒,交给我们统帅,明日驰援青州。今日招降降卒,整合军伍,大军明日就要出发了。
“你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安排?”
不得不说,关羽身为长官,确实善待卒伍,刘羽一个黄巾军降卒,就因为性情忠义令他看中,奔走求情不说,还如此关心备至。
这令刘羽都有了倒向刘关张的想法!其实刘备为人仁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爷,我想要去见一见妹妹,交代一下事情。还有……”刘羽犹豫了一下,直言不讳道:“二爷,我有一件事情想要拜托你!”
“你说说看。”关羽好奇问道。
但关羽身后的护卫,包括吴铭等人,却觉得刘羽有些得寸进尺了。
关羽帮刘羽奔走求情,这才避免刘羽杀人问斩,这就是救命之恩。
但刘羽表现的不是那么感激涕零,誓死效忠,为关羽牵马坠蹬。而是一种“有恩必报”,“今后报答”的那种姿态,好像刘羽今后能偿还这个救命之恩似得。
不仅如此,关羽善待卒伍,有了救命之恩后,刘羽却还得寸进尺请求帮助,他都还没有立功,没有什么表现,只是一个降卒而已,却有这么多要求。
那就是不知轻重、不知进退了。
“牢房中有很多黄巾军成员,他们已经死了,却因为人手不足而无法安葬,我想要帮他们入土为安,算是曾为黄巾军的我,最后为战友做的一件事情!”
刘羽真诚道。
此言一出,却令关羽深深望了刘羽一眼:
“你如今已经充军为兵了,却还在称呼黄巾贼是战友,还想要为他们安葬,就不怕我怪罪?不怕以后在官兵中左右不是人?”
“我没有想那么多,我只是希望他们可以入土为安。”刘羽真诚道。
“你去做吧,我帮你知会一声即可,不要耽误了充军报道。”
关羽反而对刘羽高看了一筹,这就是忠义啊!
不顾他们的看法,也要帮黄巾贼入土为安,换成其他人肯定做不到,因为会影响到自己的未来。
为了一群死人、尸体影响自己的未来,谁能做到?!
“原来我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吴铭等人,这时也有些汗颜。
他们还以为刘羽不知进退,一而再再而三的拜托关羽。但如今看来,刘羽这是忠义,今后有这么一位战友,他们反而安心了。
因为他们战死后,刘羽这么忠义,肯定也会帮他们收尸的。不会让他们曝尸荒野,不能入土为安。
“多谢二爷。”
刘羽得到关羽的首肯后,再次回到了牢房中,开始为那些黄巾军主力收尸安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