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铁开始求仙问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贵客登门,绝技惊人

正午时分。

叔侄二人围炉而坐。

缴清了纳银,压在胸口的石头才算是落地。

哪怕家里余钱不多,也要摆上一顿沾点荤腥的菜肴。

铁锅中咕噜咕噜,哪怕滚烫的蒸汽直奔口鼻而去。

一大一小都不肯把自己的目光从锅中挪开一刻。

羊排是从屠户那用菜刀换的,炖的奶白。

等到萝卜煮透,撒上几粒花椒和盐,怎一个鲜字了得?

就着贴边玉米饼和二两豆腐。

这顿饭也称得上是丰盛了。

“一个月前咱还穷的要考虑铺子。

现如今连铁锅炖羊排都吃上了。

苦日子总算是被咱们熬穿了。”

叔父百感交集,若不是手边没有浊酒一杯。

他还真想借醉吟诗一首。

“咱家脱贫致富的日子还早着呢。

交了纳银,还得攒出入行的会费。

只有跨过这个门槛,我们才能不看别人的脸色吃饭。”

少年说出丧气话时,嘴角却挂着笑意。

一个月的时间内周家就攒出三两纳银。

要是再勤勉一些,估摸着不用三个月就能凑齐会费。

行会内买铁要比直购便宜不少。

自己还能捡一些大铁坊不要的订单去打。

原本遥不可及的三十贯赎籍钱,在周锐看来似乎没那么困难了。

自打被徐元庆收买的衙役死了之后,官铁司的人也不想以往那样刁难散户了。

大家累死累活只为挣口饭吃,谁没事会去做没好处的事呢?

见羊肉的香味已经出锅。

少年也顾不得烫不烫,夹起一块肉就要送入嘴里。

咚咚咚!突如其来的敲门声让叔侄二人心中一惊。

若不是周锐眼疾手快,筷子上的肉就落在地上了。

“谁啊?这么不长眼,非得这个时候上门?”

周锐懒得搭理对方,把心思放回到饭桌上。

本想着等一会来客就会离开。

谁知敲门声好似冤死鬼那般,一刻不停地拍打周家的木门。

叔父叹了声气,铁匠营中也就他家气性比较好。

换做是别人,早就冲出去与之缠斗一番了。

“你找我们家有什么事吗?”

出现在周启文面前的是一个五大三粗的男子,脸上挂着爽朗的笑容。

贾文在听说了周家的事后立马就来造访。

他为了遮人耳目,还特地不让仆役跟过来,免得招致不必要的注意。

“敢问您就是周家铁坊的启文师傅吧?

今儿才听手下的伙计提起您。

如有冒犯,还请多多关照。”

从没见过贾文在的叔父还不明所以然。

坐在炉灶前的周锐则是一下就听出了那个声音。

错不了的,他就是百炼斋的老板!

“是贾老板?叔父快快把他请进来。

这位可是百炼斋的东家!”

贾文在得低着头才能穿过周家的房门。

刚一进屋,最先闻到不是羊肉的香味,而是煤灰与汗水夹杂在的气味

环顾屋内一周,打铁的炉子就离床铺不到几步路的距离。

灶台就在门口,家中连个像样的家具都看不见。

周锐找半天也只能拿来一张破旧的草席,给贾老板垫着。

谁知对方非但不嫌弃周家的寒舍。

反倒十分自然大方的席地而坐,完全不在意自己的衣服沾上煤灰。

“让贾大人坐在地上,这怎么合适?”

男人摇摇头,赶忙让周家叔侄坐下。

“唐突造访,我道歉还来不及呢。二位不必如此拘谨。

你们继续吃饭吧,把我当作空气就好了。”

话虽如此,但周锐还是从家里翻出了一双碗筷。

……

“你们家的事情我已经从掌柜那知道了。

不过我还是很惊讶,在这么简陋的工作环境下。

你们是怎么制作出来那些腰刀的呢?

没有任何怀疑二位手艺的意思,这么问单纯出自我自己的好奇心。”

等叔侄二人结束了午饭,贾文在才出声发问。

不过这两个人脸上都挂着难以言述的表情。

就好似有什么不能告诉人的秘密。

贾老板今天能出现在这里,就说明他已经对我家起了不小的兴趣了。

如果能成功与之合作,想必能加快脱去贱户之身的速度。

思来想去,周锐还是下定了决心。

如果只是贾老板一个人知道的话,说出去也没关系吧?

“若贾大人今天闲来无事,可否抽出一点时间。

我希望您能看看我们家工作的样子。

前提是您能保证不把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说出去。”

叔父欲言又止,默默接受了周锐的决定。

贾文在很是意外,看起来在这家中,周锐才是主导者。

“当然,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少年这一说是不希望家传绝技外传出去吗?

等到片刻之后,贾文在才理解了周锐话中的意思。

周记铁匠铺中,真正的匠人居然是一个年仅十五六岁的少年。

少年身上的肌肉已有了结实的曲线。

若他的时间不都花在打铁上,这份天赋也能在练武的领域生根发芽吧。

至少在结识不少武林中人的贾文在看来是这么一回事。

敲击声不绝于耳,烧红的铁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化形状。

比起开坯的速度之快,贾老板更惊讶于炉火的稳定。

这炉子的年纪看起来比周锐还大。

多年残留下来的废渣多半会使得让炉子内壁变得不再均匀。

想要把控温度因此变得极为困难。

可炉火在周锐手中好似一汪秋水,仅在风箱的吹动下微微颤动。

不可思议,控火开坯都相当的考验师傅的眼力和经验。

贾文在还从未听说过哪个师傅能同时兼顾二者,把东西打得好的。

而他今天确确实实看到了,就在一个少年的身上。

贾老板深受感染,他只感觉自己看的不是繁重的工作,而是一出表演。

由于时间有限,周锐并没有使用覆土烧刃的技法。

而是速战速决,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出了一把匕首。

只要稍加打磨和修饰,成为某个大户人家的收藏品都不过分。

“到江南一路上我参观过不少铁坊。

也见过不少能工巧匠打出的器物。

可你这样的奇才我还是第一次见。

跟我走,我的商行能让你成为名震天下的刀匠!”

贾老板接过匕首,明明没有开刃,却寒光逼人。

十五文一斤的生铁在他手里一翻就变为了价值数百文的好刀。

若是再添上几两金银,便是足以登上大雅之堂的宝贝。

岭南县的铁匠足足有四百多人。

其中能达到周锐这个水准的又有几个?

这样的人才要是因为出身贫寒而被埋没,实在是太可惜了。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惜才之心让贾老板对周锐颇为感兴趣。

“多谢贾老板的赞许。但还请容我拒绝您的邀请。

孩儿无叔父,无以至今日。

我和叔父同为贱户之身,依靠这点手艺,才一点点熬到今天。

倘若我离开家,又有谁来应对官铁司和牙行的刁难呢?”

虽然周锐这说的像是叔父没办法养活自己一样。

但现状就是如此,没有周锐这几日的产出。

周启文早就奔赴在前往徭役的路上了。

“抱歉抱歉,看来是我的话让小师傅你误会了啊。

我的意思是促成百炼斋与周家承揽合作。

周家铁坊作为牙行的招牌。

由我的商行来控货控销,把你们的货买到山南海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