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农业:靠种地实现财富自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韩国外贸紧俏商品清单

唠唠叨叨到了宾馆外面,崔燕才停了下来。

“对不起啊!老同学,和你说了那么多废话。我这次回国时间比较紧,等我下次回国,说不定会求你帮忙,到时候你别拒绝我啊!”

“行行行,如果我能帮的上忙,肯定帮你!”

刘庆余哄着她,进了宾馆,然后将她交给李颜,“快点带她去房间吧!”

李颜暧昧的说道:“要不让她睡你那?”

刘庆余连忙摆手,“别胡说啊!我先走了!”

看着刘庆余落荒而逃,三个女人笑成一片。嗯,另外一个是宾馆前台,她的一只手已经放在了报警器附近。万一这是捡尸的,她好报警。不然在宾馆出事了,她的工作可就不保了。

刘庆余回到房间,赶紧冲了一个冷水澡,给自己降降温。

出来之后,刘庆余打开了系统。如他所料,同学聚会的任务完成了。

【完成任务:同学聚会。奖励韩国外贸紧俏商品清单。】

怎么会给这么个东西?难道是和崔燕有关系。毕竟他和韩国的唯一联系,就是崔燕这个想要占他便宜的老同学了。

刘庆余心中诧异,打开一看,系统这是又奖励了自己一件神器?

清单上面分成了很多类,有农产品、工业品,他看了一下农产品,第一项是大米,第二项是白菜,第三项就是西瓜。

韩国缺大米,或者说韩国缺很多种类的谷物。韩国多山,平原很好,耕地就更少了。但是韩国的人口很多,有五千多万。所以韩国的谷物严重缺乏,极其依赖进口。比谷物更加缺乏的,是其他农产品,因为大多数农田都用来种谷物了。剩下的土地,虽然种了一些蔬菜、瓜果,比如制作泡菜所用的白菜,西瓜。

还是那个原因,韩国的人口太多了,为数不多种出来的蔬菜、瓜果怎么能供应的了五千多万人?所以不管是白菜,还是西瓜,都需要大量进口,需求量比大米还要多。

之所以将大米放在第一项,清单有备注:关乎民生。

除了这三样之外,牛肉、猪肉以及猪杂碎。还有其他的水果,也是紧俏商品。

在其中,刘庆余还发现了一个商品,那就是烧酒。因为缺乏粮食,韩国的烧酒也很紧缺。不过清单上标注了烧酒的度数,在20°-30°之间,这放在东北属于没人要的那部分。

这倒是让刘庆余产生了遐想,在东北市面上流通的酒,最低的是38°,依次往上是42°、53°,最高是60°也就是说,如果开个酒厂的,38°以上的酒可以在国内销售,30°以下的酒或许可以走外贸。

不过,走外贸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刘庆余对这方面完全不懂,还需要摸索才行。或许,找一个专业人士合作,必须是靠得住的人才行,不然被人骗了都不知道。

商场如战场,骗合伙人的事情不要太多。哪怕夏云生这个老同学,他也有点信不过。毕竟这小子是个花花公子,万一为了女人争风吃醋,挪用了公司的钱呢?

所以,刘庆余要拉上吴三。他相信吴三的精明,可以制衡夏云生。

在脑海中过了一遍今天的事情,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吃早饭的时候,刘庆余再次打开韩国外贸清单,感觉可以和崔燕聊一聊这个事情。下一秒就看到李颜进入了餐厅,崔燕并没有跟她一起。

李颜发现刘庆余一直看她的身后,立即笑着说道:“崔燕已经走了,说今天就要返回韩国。”

“怎么?舍不得啊?那你昨天晚上还矜持什么啊?”

刘庆余白了她一眼,“别瞎说啊!我是有事想要找崔燕咨询一下。”

“你可拉倒吧!都回家种地了,找她能有啥事?”

“不信拉倒!”

两人逗着闷子,就和上学的时候一样。一顿饭之后,李颜也和刘庆余告别,“我也要回去了,不然家里的小孩要闹腾了。”

“下次再聚吧!”

分别之后,刘庆余就去车站接吴三。

“大侄儿,你说的公司是什么情况?怎么这么突然?”

刘庆余解释道:“吴叔,我同学的朋友是开连锁超市的,每天可以消耗两万多斤的西瓜。除此之外,应该也需要蔬菜。如果我们拉上他和他朋友,一起开一家公司,专门运营西瓜和蔬菜等商品的销售,就可以从生产到售卖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吴三立即发现了里面的商机,“西瓜可以从7月初卖到8月末,差不多是50天左右。每天销售两万多斤,就是一百二三十万斤,也就是十多垧地的量。如果从中获得两毛钱的利润,那就是二十多万。蔬菜可以全年卖,利润至少也有五六十万。也就是说,只要成立了公司,至少每年能赚小一百万。”

“没错!”刘庆余笑着说道:“如果他那个朋友再帮忙介绍其他的超市和水果店,利润还会继续增加,上百万应该不是问题。更何况,我们还可以扩大商品的种类,其他瓜果也可以运营,随着种类的增加,盈利也会越来越多。”

吴三点头,“大侄儿,你的想法不错。不过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和他的朋友见面聊才行。”

“那咱们走吧!他们已经在饭店等着了!”

于是,两人直奔饭店。到了之后,互相认识一下,点菜后围着桌子商谈起来。

刘庆余说道:“我来总结一下。新公司成立之后,我来负责最上游的种植,在新立村甚至新平乡形成蔬菜和瓜果的产业基地。吴叔负责去其他地方收购,并且扩大经营范围。夏云生坐镇公司,负责协调各方以及开发新的销售渠道。荣辉只入股,不在公司内任职。”

荣辉正在逐渐接手家里的连锁超市,根本没有时间和三人经营一家小公司。他只是象征性的入了一成股份,算是对夏云生的支持。

随着网购越来越发达,超市的生意也不好做。衣服、包装食品的销量逐渐减少,只有新鲜食品才能保住超市的营业额。而且,随着超市越开越多,超市之间也在打价格战。他入股新公司,也是想要一个备选的新鲜食品供应商。其他供应商都是转了两三手,给超市的价格居高不下。新公司只是转了一手,可以将价格打下来,如此他家的超市就可以在价格战里面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