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节 崩漏加味补中汤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谓之崩漏。其量大不止,如堤崩水泄者,称为“红崩”;如屋之漏,点滴不止者,称为“漏下”。山之子在1976年就得到一个处方,处方人署名陈胜初,亦不知是否其真名。因为那时“文革”尚未结束,“陈氏”来到乡下,针灸行医,挣点路费,就继续赶路,属于典型的“游方医生”。此方在原来的元兴公社朝阳大队(现已改为聂石村)共治四人,三人有效。
黄芪30g 党参20g 丹参12g 玄参10g
白术15g 柴胡6g 升麻6g 艾叶6g(炒炭)
延胡索12g 肉桂6g 当归12g 阿胶12g(烊化冲服)
川芎6g 荆芥炭6g
学过《方剂学》的人一看,这不就是补中益气汤加味吗?后来数十年医程中,山之子用过此方多次,疗效甚确。
鉴于此方是有效的,为了备用,山之子将它命名为“加味补中汤”,编成了顺口溜:
经行不止用三参,芪术芎归艾柴升,玄胡肉桂荆芥炭,阿胶另用甜酒蒸。莫道区区十四味,江湖妙手可回春。
山之子当年为了追踪本方的疗效,忙活了一天,至今想来还是很值得的。搜集到的病例如下:
熊某某,女,38岁。1969年11月26日就诊。月经淋漓不尽2个月余,伴头晕眼花,腰酸肢软,多方服药无效。服用陈医所处此方,连服3剂,经止,且诸症皆愈。
陈某某,女,26岁。1967年6月曾经小产,出血不多。1970年农历正月十三起,月经淋漓不止,持续2个月。曾服仔鸡烫水等单方及中药无效。后赴福宝区卫生院住院治疗3天,月经遂止,归家后病情反复。经人介绍至熊某某处索得此方,连服3剂,遂愈。次年顺产一子。
刘某某,女,41岁。1969年9月,行经,红白相兼,淋漓不止。时感心悸。曾服用草医李某草药数剂,病情不减反重。后从熊某某处索得此方,服1剂即愈。再服2剂,巩固疗效,至43岁时孕产一子,平安无恙。
袁某某,女,42岁。1967年患月经淋漓不尽,多方治之不效。迁延至1969年。服用加味补中益气汤两剂,未见明显效果。后改服岩角头(合江县福宝区油榨乡小地名)罗三太医(油榨乡著名草药医)草药一剂,即愈。但袁某某服用的加味补中益气汤,都不是水煎服,而是泡酒服,酒药以行血为长,实非止血之用,故未见效。
山之子得此方,是1976年抄录自病例熊某某处。另外,三参是指“玄、丹、党”三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