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躺赢狗?明明是华娱及时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4章 看片会

剪辑师一定,剪辑任务立马开动。

马良先联系了李玖玥,让她帮忙联系洗印厂,然后他们三人就带着中影员工将胶片一起送到洗印厂冲洗。

接着,他们就是等。

光是冲洗就费了六天功夫。

就这还是中影打过招呼,加急处理,才提前冲洗出来的。

期间,马良就给王亮看了他画的镜头分镜,详细说了他要的剪辑想法。

对王亮来说,这种活一点就透。

在主角现实和回忆的转场中,马良所需要的细腻变化,正是他擅长的。

当王亮提了自己的大致剪辑方式后,马良就没再管他。

怎么说呢,专业的事就该交给专业的人,王亮在剪辑这块确实很牛。

反正,他要的效果,王亮提的方式都有,而且还更有趣华丽。

这就是马良要的效果。

他想影片表达的社会变迁和女人的成长,本就该是一场很华丽有趣的大戏。

既然王亮已经懂了,他也就没必要盯着。

马良回头就当起甩手掌柜,带着冯宣、张柠和朴嵩日去把他们的公司注册了,还在北电附近找了个屋子,当临时办公地。

或许是喜庆日子,当天有两个剪辑师给朴嵩日回了电话,说是愿意加入他们公司。

这让四人除了张柠骂骂咧咧,其他人都高兴地庆祝了一番。

随后,胶转磁就是在中影进行的。

两个剪辑师在王亮的带领下,活干的很快。

等到剪辑任务进展到第十二天,初剪基本按照王亮的构思,已经剪辑出来。

马良也没耽搁,一边让王亮抓紧精剪,一边联系看片会。

待到第十五天,天气晴朗。

在中影的小剧场里,看片会正式开始。

蔡宜秾没来,她最近因神雕版权的事正在港岛忙得焦头烂额,说是有中影把关,就没啥担心的。

马良也没在意,看片会如期开始。

韩董带了不少高层过来,还有老赵也来了,还带着不少北电老师过来。

大家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见面后第一件事,就是聊天。

看会小剧场里,人声如沸。

马良也在和所有人见过面,打过招呼后,走上剧场,打开屏幕。

当近两个半小时的粗剪开始,聊天声立马止住。

大家看着镜头里的梅葶,跟着她的视角,进入她的生活。

别的不说,就单论第一幕女主日常繁琐的镜头的画面质感,让在座的大佬都感到很舒服。

不用想都知道,这是下了功夫才能拍出来的。

当随着女主的活动增加,影片也慢慢展示出女主生活的无聊和窘境和80年代港岛的生活。

马良对这部片子有了不少改动,比如女主不再是如原片背景那般逆来顺受。

为了符合普遍国内情况,她与丈夫只是一个扮白脸,一个扮红脸罢了。

当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出场,打破这对聚少离多的夫妻本来难得温情时刻后,男人对其和妻子声音的不同,还有给钱时,夫妻间的交流,就完全展示了这点,还带着些国内的小情趣和幽默。

大家从这里开始,就代入了进去,随着人物的经历和情绪,开始心绪翻飞。

等粗剪放映完毕,大家久久没起身,都在聊这片子,言语里都是夸赞。

连老赵都被人说的多优秀多好,自己臊得慌,直接起身就走了。

见找不到老赵,韩董只好自己带头鼓掌道:

“好,很不错,马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啦。”

韩董作为中影明面上的副手,主抓制片,实际上即将上任的一把手,带头说好,中影来观影的人自然上杆子喝彩。

马良也只能不断点头,谦虚以待。

不过,在他心里并没有当一回事,这群人并不能代表市场。

他走到韩董身边,就说道:

“韩董,精剪也快了,是不是宣发先做起来?”

韩董点点头,然后对着负责财务的人招了招手。

“韩董,找我什么事?”

“那个马导剧组账目审核的怎么样?”

负责财务的人一来,韩董立马问道:

“该出来了吧?”

负责财务的人笑道:

“早出来了,正在打条子,估计最多明天就能把剩余的钱打到马导账户上。”

韩董轻轻点头,然后对马良说道:

“你自己提的宣发计划,自己拿主意,要找人就找前台,我这边等周五,正式开始宣发,你最好抓紧,一起发力。”

马良点点头,然后说了声谢谢。

等看片会的人都走完,他才松了口气,又给李玖玥打了个电话,求她帮忙联系淘宝和企鹅的人。

当然,两人也少不了讨价还价。

最后,马良用再欠颜控小姐姐一顿饭为代价,让她火速帮忙联系。

隔天,中影四号楼里,冯宣就带着小家伙在走廊里跑着玩。

或许是自己不着调,他和袅袅混熟的很快。

在电脑旁,马良瘫在座椅上,一边转着看向孩子,一边转着笔。

不知道为啥,这孩子很怕他。

就在他想着原因时,王亮喊了声:

“马导,快来看看,这样转场行不行?”

电影最重要,马良立马搬椅子,正襟危坐,看起剪辑的片段。

看了三遍之后,他觉得没问题,便拍了拍王亮的肩膀,对另外两个剪辑师说道:

“你们剪辑的很棒,就这样剪就行,等影片上映大卖后,我要给你们都包一个大红包。”

三位剪辑师都笑了笑。

马良也没说空话,他是真准备包个大的红包。

最近三位剪辑师,尤其是王亮忙成啥样,他都看在眼里。

人心都是肉长的,马良这个从孤儿院出来的,更懂人情冷暖,他从来就不喜欢亏待自己人。

要知道钱是赚不完的,只要系统在身,对他而言,人与人羁绊才是最大的财富。

好口碑要养出来,一旦发酵,就能够助长他人对他的羁绊,这更是重中之重。

把朋友弄得多多的,敌人弄得少少的。

马良嘿嘿一笑,人情社会就得狠狠把握人情,这才是最大的财富嘛!

当然,不自知的蠢货别来沾边,他嫌坏了一锅汤。

只要他立场坚定,屁股不外,随着发展,他未必不能自成一个大大的新京圈。

到时,只要合理地利用羁绊,难道还怕来不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