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不为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7章 瘟疫

朱成矩才到唐平安这边,还没勒马停下呢,他就已经大声说道:“会首,前面不能走了,要绕路才行!”

唐平安听了,有点意外。

路线是他们商量之后定下的,感觉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至少应该不会有难以对付的敌人才对。

心中想着这事,他当即严肃地追问道:“怎么了,有什么敌情么?”

就算他不问,朱成矩也是要说的,只听他回答道:“那胶州城内外,到处都是死人,好像是疙瘩病,瘟疫啊!”

一听这话,原本都有些不在乎敌人的小袁营将士,顿时就色变了。

“疙瘩病?”唐平安听了,也是变得非常严肃,当即问道:“确认么?”

说完之后,他放下毛笔,当即说道:“算了,我去看看。”

正在这时,袁时中显然也是听到消息,赶过来了。

唐平安一见他,便立刻招呼道:“我们要调整行军路线,避开瘟疫区才行!”

说完话之后,他已经下车了,边上拨给他的护卫是熟人赵继德,见他如此,立刻把他的马牵了过来。

袁时中一见,连忙问道:“会首要去哪里?”

朱成矩听了,帮唐平安回答道:“会首要去看看死人。“

”有什么好看的?“袁时中一听,立刻严肃地说道,“那可是瘟疫啊,靠近的人,往往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死了,千万不能靠近,有多远就躲多远!”

明末这个时候,瘟疫横行,经常是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死绝。

可以说,死于兵灾的人,远比死于瘟疫的人要少。

包括满清鞑子,四大贝勒之首代善的大儿子岳托,就是一次入关劫掠,就在山东这边得瘟疫,死在了关内。

此时,唐平安听到袁时中的话,严肃地说道:“我去看看,确认下是什么瘟疫,如果不处理的话,很可能会扩散的!”

虽然这里离他们去的目的地,登州府还有些距离,但是,谁能保证瘟疫会不会蔓延?

再一个,胶州这边已经属于他们以后要活动的范围,就只是这个原因,也不好让瘟疫流行起来。

袁时中听到他的话,有些吃惊,连忙问道:“会首能治瘟疫?”

唐平安如果没猜错的话,那疙瘩病就是鼠疫中的一种,这种病,就如今这个时代,是没法治的。但是,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因此,他听到问话,就立刻回答道:“看情况。”

说完之后,他已经翻身上马,表情严肃地对袁时中说道:“队伍往北带,绕高密而过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高密这边,可是有告老还乡的兵部尚书在的,能保住高密,不被满清军队劫掠,那他的威望肯定很高。

原本的计划,就是尽量避开高密的。但是,胶州这边有瘟疫的话,那就没办法了。

袁时中当然知道孰轻孰重,因此,立刻答应一声,就去安排行军的事情了。

朱成矩这边,则立刻带着唐平安驰马离去。

胶州地区有瘟疫的消息,随之传开,可以说,只要是人,都是谈瘟疫色变的。

一时之间,小袁营的将士,都是有点人心惶惶。互相说起来,都说某某村子,某某地方被瘟疫灭绝的事情,就更是让人感到恐慌。

这么一来,不少人对会首听到瘟疫之后,不但没有逃远一些,反而要去看,就都有些不解。

唐平安这边,却没管其他,驰马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就遇到了在前方警戒的探马,看到他和朱成矩到了,就给他们禀告情况。

“瘟疫好像是从胶州城里传出来的,离胶州城越近,死人就越多。“

“看死人的地方,似乎是发现瘟疫之后,有不少人想逃去高密,但是都死在半路上了。”

说完之后,探马就在前面带路,远远地停住,指给两个首领看。

这个时候,已经四月份了,虽然天气还没有炎热,但是也不是很冷,尸体大都已经腐烂.

唐平安远远地看了几个地方的尸体之后,基本上可以确定,这里的瘟疫,确实是鼠疫的一种。

于是,他便严肃地对面前这些人说道:“这种瘟疫叫鼠疫,源头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带有不干净的东西,如果咬了人,就会得这种病。”

听到他的这个话,朱成矩等人不由得都有点诧异。

一直以来,没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可是,如今听会首说,似乎是很确信这是什么!

“而人得了这种病之后,那些不干净的东西,会随着说话,咳嗽等等,散布到空气中,被其他人吸入之后,就也会得病。”

唐平安说到这里,看到面前这些同伴都有些惊慌的样子,他便立刻补充说道:“在屋内容易传播,但是在这野外,不靠近的话,就基本没事。这些尸体,最好是焚烧了,还有就是注意,一定要警惕疫区的动物,很可能会有带不干净东西的跳蚤。”

“如果猫身上有的话,猫也容易死亡。因此,比较好的法子,就是放猫去抓老鼠,只要猫到后面能存活下来,那基本上可以肯定,瘟疫没了。”

“但是,狗不行。狗要是有那种带有不干净东西的跳蚤,被咬了之后症状就比较轻微甚至没症状,我们人和狗接触,就容易被传播瘟疫。”

朱成矩等人听到他这话,一个个都是很诧异。

“当真?”

“会首,这是天书上说的么?”

“真要如此,那瘟疫也不是很可怕了!”

“对啊,如果真如会首所说,那我们就能防备了,不至于像以前那样怕了!”

“……”

唐平安听着他们的话,认真点头说道:“我说的这些,你们务必记住了。另外,如果发现从疫区出来的人,一定要先隔离才行,有个三五天,最好能有十来天,基本上就能确认是否有事。”

听到这话,有个探马便回答道:“我们过来的时候,没看到活人。看他们的尸体,该是离高密最近的,不知道有没有人逃入高密去。”

另外一个人听了,插嘴说道:“也就是刚被鞑子祸害过,人少,要不然得瘟疫死的人会更多!”

唐平安听着他们的话,微皱着眉头,想了下说道:“走,我们去高密,得把瘟疫防治之法和他们说下,免得有瘟疫传入了,到时候高密城里又不知道会死多少!”

听到这话,一个探马有点恼火地说道:“会首,管他们干什么。我们之前杀鞑子,如今路过时,他们都像防贼一样,还向我们射箭呢!”

唐平安听了,认真地说道:“万一要是瘟疫真在高密城里传开,那不知道会死多少人。我们在这边发展,以后高密城里的人,也都会是我们的人,不能见死不救!”

他做出了决定,并且说的坚决,其他人便不敢反对了。

于是,他们一行人便往高密而去。

这时候,小袁营的先锋,也差不多到这边了,绕城而走。

而高密城头,则是严阵以待。

袁时中看到了唐平安一行人出现,便碰了下头。

唐平安说了下打算之后,袁时中诧异之余也是赞成,要把瘟疫的防治之法告诉高密人。

而此时,在高密城头上,原兵部尚书张福臻就已经在了。

他只有六十出头,正常来说,其实还没到告老还乡的年龄,还能继续当几年官的。

但是,无奈他被兵科给事中方士亮弹劾昏庸。

到底是谁昏庸?

一气之下,他就直接告老还乡了。

结果没想到,才告老还乡没多久,就收到消息,说辽东建虏又大举入关。

他一听便知道,山东危险。便立刻去见了县令何平,提前开始发动高密百姓一起守城。

铸造火炮,配备火药,制造万人敌等等,又组织民壮,可以说,他以前领兵打仗的经验正好用上。

最终,高密坚守了一百多天,满清军队几次大规模攻城都没能打下来。

此时,张福臻才上城头,他儿子张予明一身甲胄,上前禀告道:“爹,是河南土寇,似乎是路过,并没有攻打我们的迹象。”

在之前守城最危急时候,满清军队攻上城头,张予明就提刀带人拼死干掉了登上城头的鞑子,勇力过人。

在他刚禀告完之时,县令何平也过来了,向张福臻见礼,然后补充说道:“该是之前主动杀鞑子的小袁营,为首之人,叫袁时中。”

“哦?”张福臻听了,有点意外,抬头看向城外,看到那些土贼绕城而过,也有一群骑马的,正在向城头这边指指点点。

他只是扫一眼,确实没发现有攻城的迹象。

不过,他经验丰富,当即立刻询问道:“前两日,可有什么陌生人入城?”

反贼最拿手的一个手段,就是事先派人入城,然后里应外合攻下城池。这一点,不得不防。

张予明是民壮首领,听到他爹的问话,便立刻回答道:“昨日是有三五个外乡人入城,不过城里都有亲戚,且是带小孩的,该不会是土寇的内应。”

张福臻知道,之前被辽东建虏肆虐之后,很多人在老家没了生计,能投亲访友的,就都投亲访友了。

高密作为山东为数不多未沦陷的城池,更是很多人来投奔的目的地。

他正要说什么时,忽然,就见土寇中,有一骑往城池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