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章 这对吗
“这句什么意思来着???”
河蟹不摸鱼此刻感觉自己梦回高中考场,
已经汗流浃背了呀。
刚上线两分钟的他,已经忘的所剩无几了。
【注释不合格】
【请注意,反复在同一处注释失败,会给予扣除德行值的惩戒。】
“我上早八!“他猛地拍桌。
“痛痛痛。”
河蟹不摸鱼已经红温到根本没有注意到这是石桌。
远处树梢下,陆昭正倚着树干,俨然把这当成了娱乐节目。
就是可惜没有瓜子呀。
看了一会,突感困乏,陆昭准备溜了。
【注释合格,文气+12,才气+7,经验+200】
“?!”
陆昭惊的跳起,居然还真可以!
不远处,传来一道大笑。
“哈哈哈哈哈,我成了!我成了!!!”
河蟹不摸鱼看着面前的消息。
【注释合格,文气+2,才气+1,经验+200】
如果我还能背下更多,
如果我还能写的更快。
他看着《周礼》的眼神越发不对。
他的身影“咻”的一下便不见了踪影。
陆昭趁他背小课文,赶紧过来查看。
只见“九经九纬”之处,标注着“南北向为‘经’,东西向为‘纬’,各九条主干道。”
“那我要是就按这个意思写,再注释一次呢?”
陆昭懒得多想,直接上手。
【注释合格,文气+12,才气+7,经验+700】
我去!!!
嗯,看来找到正确方向了。
但就这一个玩家,好像不太给力啊。
……
等到河蟹不摸鱼再上线,
正忙于做题的他,发现石桌上的《周礼》不见了。
“!!!!!”
相信只有肚子疼且同时在找厕所的人才能理解他现在的感受,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
“别急呀。”
陆昭笑眯眯地走向河蟹不摸鱼。
“小兄弟,你掉的是这个金色的周礼,还是这个银色的周礼,还是这个普通的周礼呢?”
他在刚刚发现了一些盲点,
觉得还是要仔细测试一番。
所谓金色的周礼,其实是他从陈伯那拿来的新抄完还没放进文阁的《江湖急救之痔疗篇》。
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这玩意脱销得厉害。
而银色的周礼,是他随手从文阁架子上挑的一卷。
普通的周礼自然是他自掏腰包,走文阁的账目买来的《射义》残卷。
【你触发紧急任务「三选一?我都要!」】
【任务提示:这是英明神武的掌柜的“恩赐”,嗯,记得向他说谢谢。还有,你可以尝试一下,是不是注释难度更低了?】
“这什么鬼任务提示。”
河蟹不摸鱼一一拿在手中。
【《射义》(残)】
【道具描述:此卷为文阁经义中记载古代「射礼」的残篇。内容以“射者,仁之道也“开篇,阐述射艺与德行相通的精要,但部分简牍缺失导致“进退周还必中礼“等章节断续难辨。】
【道具作用:可用于转职「六艺阁-射」】
河蟹不摸鱼眉头一挑?六艺阁这就出现了?
转职道具这么容易就发现了?
再看第二本。
【《江湖急救之痔疗篇》】
【道具描述:收录民间痔疾疗法的实用手册,内含「蝉蜕焙灰外敷法」「承山穴按压止痛术」等通俗偏方。因其内容直白浅显、操作步骤配有简笔示意图,在市井中意外成为脱销读物。】
【道具作用:可用于参悟技能或专长】
不懂就问,这脱销跟参悟技能有什么硬性关联吗?
河蟹不摸鱼扶额。
再看第三个
【《墨子·明鬼》(残)】
【道具描述:此篇为墨家学派论述「鬼神实有」观点的残卷,核心内容主张鬼神具备监察世人之能,通过赏善罚恶维系人间秩序。但因简牍缺损严重,「周宣王杀杜伯而素车白马」「郑穆公遇勾芒神」等用以佐证鬼神存在的典故仅余片段,部分逻辑论证亦难以连贯。】
【道具作用:可用于参悟技能、专长或获取专精「明鬼」】
墨家的典籍?终于看到第一个和学派专精有关的描述了。
陆昭笑嘻嘻地放下这些东西,就走开了。
独留河蟹不摸鱼一人进行头脑风暴。
无用思考过后的他终于动了起来。
陆昭自然也没有离开,而是默默观察,并盯着面板。
在玩家努力上下线的背诵下,他得出了“实验数据”。
除了《江湖急救之痔疗篇》之外,其余两本,只要河蟹不摸鱼注释,他同样会有反馈。
简单总结,大胆猜想,寻找共性。
从身份上后两者都为文阁掌柜这个身份所有。
而前者虽然勉强可以说是,但陆昭拿取的时机是在放入文阁前。
“怎么感觉这是歪理啊?那我是掌柜拿过来,不应该自动成为文阁所有的吗?”
非常经典的左右脑互搏。
但陆昭是何许人,
嘿,他从不动脑!
看着河蟹不摸鱼满头大汗地注释,
陆昭放心地去睡了。
【麻婆豆腐僧:河蟹人呢?怎么今天一天都没发言】
【悲伤蛙镖头:可能不知道跑哪快活了吧。(滑稽)】
【麻婆豆腐僧:可恶,他怎么能这样!】
【螺蛳粉居士:这题我会!道德在哪里?底线在哪里?快活的地址又在哪里?(憋笑)】
【悲伤蛙镖头:公式做题就是快。(点赞)】
【麻婆豆腐僧:……(咬牙)】
【酸菜鱼没刺:……】
【河蟹不摸鱼:别说了,你们根本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今天。】
【悲伤蛙镖头:这么快就不行了?换我来!】
【螺蛳粉居士:?】
【河蟹不摸鱼:还记得我说的那个城东的书店吗?】
【酸菜鱼没刺:那边怎么了?】
【河蟹不摸鱼:我咧个豆啊!你们快来城东文阁,信我就来!!!】
而终于忙完一切的河蟹不摸鱼,正被眼前内容呆住。
【你触发随机任务「陆昭的苦恼」】
【任务提示:近来英明神武的青鸾文阁掌柜有了一捏捏烦恼,他苦于文阁日益衰退的流水。仔细勘察过后,他认为是由于文阁的书籍都不够贴近群众,不够亲民才导致如此情景。他需要很多有志之士,帮他共同重新对文阁的经卷还有典籍进行分门别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