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理论基础:乡村振兴与传统治理资源创造性转化的逻辑关系
第一节 乡村振兴:一种文明转型与秩序重塑的政治学解读
乡村振兴是着眼中国现代化进入中后期、深刻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着眼国家治理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结合这一历史视野,乡村振兴乃是中国乡村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场深刻的“文明转型”[1],根本上就在于要建立一种“现代乡村文明”,旨在实现从传统乡村文明向现代乡村文明的转型与历史性跨越,以及建立与现代文明进程相适应的现代乡村秩序。任何文明形态本质上都是物质生产活动作用的结果。“唯物史观是以一定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变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2]乡村振兴同样也是物质生产活动作用的结果,本质上就是实现从传统农耕文明与传统农业塑造的一种传统乡村文明向城乡融合、工农协调与现代农业共同塑造一种现代乡村文明。在这场数千年未有之文明转型中,中国乡村将不仅要“实现对传统农耕文明的历史性跨越,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现代农业文明时代”[3],而且,还要塑造一种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的综合性的现代乡村文明,包括现代乡村物质文明、现代乡村精神文明、现代乡村生态文明、现代乡村政治文明与现代乡村社会文明的整体性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