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汉语范围副词的定义和分类
一 范围副词的定义
从上面对各家副词分类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几类副词在分类中一般都存在,范围副词就是其中之一。《现代汉语词典》对“范围”的解释分名词和动词:①名词,周围界限;②动词,限制;概括。不管是名词还是动词都有一个表“限定”的意味,这种“限定”没有统一的尺度,个人的主观性比较强;而且这种“限定”的意味,可以是一种范围的限定,也可以是一种程度的限定,亦可是对时间的限定,还可以是一种语气的限定。这直接造成了虽然很多人在将副词分类时都有范围副词,但其具体所包括的副词不都一样。
范围副词的划分主观性强,而且汉语中又存在同一个词可以具备几类副词功能的情况,这给范围副词的研究带来了不少的麻烦。要对汉语范围副词进行研究,首先要确立范围副词的具体标准。
本书总结各家之说,结合副词本身语义、语法功能等,将汉语范围副词确立的标准整理如下:
从意义上说,范围副词是总括或限定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多少,或者谓语本身指称范围数量等。它既不表示语气的强弱,也不表示程度的高低。
从语义指向说,范围副词语义的指向可指向其前的主语也可指向其后的述语。
从其搭配来说,范围副词可接形容词、动词、数量词、介词、名词。
从所处的句中位置来说,范围副词可在主语前,也可在主语后谓语前。
本书将范围副词定义为:范围副词是对谓语的范围数量或对主语、宾语与谓语相互关联的范围或数量加以总括或限定等,位于主谓之间或句首的副词。
二 范围副词的分类
由于范围副词划分的主观性,加上其内部本身存在差异。多年来,学界对其划分次类的学者不多,有对其次类进行划分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代表的有:
(一)分两类:
以朱德熙(1982)等为代表,将范围副词分为标举它前边的词语的范围和标举它后面的词语的范围的两类。
(二)分三类:
1.以李运熹(1993)、钱兢(1999)等为代表,将范围副词分为总括类、限制类、外加类。
2.以肖奚强(2003)为代表,将范围副词分为超范围副词、等同范围副词和子范围副词。
3.以唐贤清(2004)为代表,将范围副词分为表总括、表限定、表类同。
(三)分多类:
以张谊生(2001)为代表的研究者,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现代汉语副词进行多角度的考察,依据表义功能,分为统括性范围副词、唯一性范围副词和限制性范围副词;依据句法功能分为附体范围副词和附谓范围副词;依据语义分为前指范围副词与后指范围副词、单指范围副词与多指范围副词、实指范围副词与虚指范围副词。
综合各家之言,依据范围副词的语义、语用和语法功能差异,我们将范围副词分为表总括、表限定、表类同和表统计四类。
表总括范围副词语义特征为表总括无例外。语义指向多为主语,亦可指向其他的成分,如宾语、状语、谓语所表示的性状本身等。明清时期的总括范围副词指向宾语,没有现代汉语的限制(马真,1983)。这类范围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部分可修饰名词或名词短语、数量名短语。
表限定范围副词语义特征为对事物的范围、数量或动作行为的限定。语义指向可以是谓语动词自身,亦可是主语、宾语和定语。可以修饰动词或动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和数量名短语。其中数量名短语所含数量可以大于“一”,也可以是“一”,是“一”时可以隐含不现。
表类同范围副词语义特征为表示类同。语义指向可以是谓语中心词的关联项,也可是谓语中心词。这类词能修饰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不能修饰数量名短语。
表统计范围副词语义特征为对动作次数或事物数量的统计。语义指向句中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直接用于主语前,修饰动词或动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和数量名短语,修饰动词或动词短语时他们必须带上一个名词宾语,数量名词短语所含数量大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