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结论
本章从金融切入探讨霸权衰落,提供了一个从内部理解霸权衰落的新视角:霸权国自身对于金融的国家逻辑与金融的市场逻辑平衡失利导致霸权衰落。霸权衰落并非仅仅是因为对外提供公共产品造成的消耗或外部大国的权力转移等外生因素所致。
本章的两个基本假设都被证实:霸权国对于市场逻辑和国家逻辑的平衡失败导致霸权衰落。在国内层面,金融利益集团追求超级全球化,天平过度偏向市场一侧,经济高度金融化、制造业空心化,收入差距扩大,加之税收的二次分配能力下降,民众质疑所谓霸权治下的超级全球化,国内政治压力增加,霸权的国内政治基础被削弱;在国际层面超重的市场逻辑之下,不受约束的资本陷全球于系统性风险之中,加剧了治理赤字和信誉赤字,广泛存在的霸权国滥用制度非中性凌驾于他国之上的现象,进一步压缩霸权影响力所依赖的置信空间。当金融的市场逻辑压倒国家逻辑,就会一方面阻滞霸权国国内资源性权力的积累;另一方面干扰霸权国在国际上生成并维系联系性权力,最终侵蚀霸权国的结构性权力。

图1-6 金融导致霸权衰落的机制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
概括来说,金融结构联动国际政治经济其他结构导致霸权衰落的情境有二:一是在市场逻辑压倒国家逻辑的情况下,霸权国在国内无法有效引导金融资本投入生产部门来积累资源性权力;二是在市场逻辑压倒国家逻辑的情况下,霸权国在国际上无法有力驾驭金融力量维持霸权秩序,联系性权力处处减损。最终,这两方面的权力消耗导致霸权国的结构性权力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