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婴儿皇子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不到半岁的修士

半年后,玄都观后山,开阳峰顶。

晨雾如纱,将整座青云山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山巅的紫气尚未散尽,一缕朝阳穿透云层,恰好落在盘坐在青石上的婴孩身上。

萧恒身披一件特制的杏黄道袍,此刻的他虽只有半岁大,却已能让身子稳稳端坐。

他粉嫩的小手结着子午诀,眉心一点朱砂在晨光中泛着妖异的红芒。

“咿——呀——”

随着一声清喝,婴儿周身突然泛起三色灵光:

头顶星辉流转,足下山脉虚影隐现,胸前更有剑气纵横。

三股截然不同的气息竟在他小小的身躯内完美交融,形成一道肉眼可见的灵力漩涡。

“好!好!好!”

守在一旁蓝道行见状不禁抚掌大笑,雪白拂尘随之无风自动。

但见他枯瘦的手指掐诀一引,身旁三件宝物——青铜星盘、山河舆图、无锋剑同时震颤,发出清越的共鸣。

这半年来,为了培养这个天赋异禀的婴孩,这个老道几乎是穷尽了自身的毕生所学!

他以星盘为引,在婴儿囟门处种下“周天星斗印”;

借舆图之力,于足底烙下“五岳镇狱纹”;

更用青锋剑气,在稚嫩的经脉中开辟出“混元剑脉”。

这般做法,自然是为了让他幼小的身体从一开始便为那“三才同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由于三股不同的灵力本就相冲,导致这个整个过程从一开始就凶险万分。

即便是寻常修士稍有不慎便会经脉尽断、神魂俱灭,更何况施于一个襁褓中的婴孩?

这个过程中每往前一步,对这老道而言都可以说是如履薄冰。

这半年来,蓝道行每日子午二时,都要以自身修为为引,小心翼翼地调和三股灵力。

婴儿细若游丝的经脉,稍受冲击便会崩裂。

老道常常整夜不敢合眼,生怕一个疏忽就酿成大祸。

最凶险那次,三股灵力在萧恒丹田处相互冲撞,险些将他的先天之气震散。

蓝道行不惜自损三十年修为,以本命真元强行镇压,这才保住这株修道奇苗。

这般巨大的心力消耗,让他原本鹤发童颜的面容,如今已添了数道深深的皱纹。

不过好在从结果来看,

对蓝道行而言,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他小心翼翼的维护和引导之下,这三股原本互不相容的灵力,如今已在婴孩体内形成了玄妙的平衡:

天宗星力如银河垂落,在百会穴处流转不息;

地宗灵力似山岳盘踞,于涌泉穴稳稳扎根;

人宗剑气若游龙戏珠,在膻中穴吞吐自如。

更令人惊叹的是,三股灵力竟在丹田处交织成一幅先天太极图,阴阳鱼眼处各自孕育着一缕精纯的先天之炁。

这般景象,即便是道门典籍中也从未有过记载!

这一次的成功,无疑印证了蓝道行毕生追求的道法真谛——三才同修绝非虚妄。

他过往数十年的屡屡碰壁,根源正在于“后天改易”四字。

就像在已经成型的陶器上强行雕琢,纵使技艺再精,也难逃碎裂的命运。

也就是说,

道门数千年来无人真正练成的“三才归一”,缺的从来不是天资与毅力,而是这份“先天筑基”的机缘!

虽然最凶险的一步已然功成,但蓝道行心中深知,这不过是漫漫道途的第一步。

毕竟这修道一途,终究是“师者传道,弟子自渡”。

修道如逆水行舟,他所做的仅仅只是为这个孩子造好了一艘牢固的小船,能否真的到达最后的彼岸,最终却还是得靠那孩子自己!

更何况这孩子要走的,是一条几乎无人涉足的险径。

三才同修之道,古往今来多少惊才绝艳之辈都折戟沉沙。

如今这茫茫道海上,连一盏引路的灯塔都不曾有!!

好在,让这老道感到欣慰的是,这孩子不仅天资聪颖,身上更是有一份远超常人的毅力。

每日寅卯之交,当第一缕晨光尚未穿透云层时,那小小的身影便已在青石台上盘膝而坐,开始练习他传授的吐纳之法。

那肉嘟嘟的小手笨拙却认真地掐着法诀,粉嫩的眉心因专注而微微蹙起。

最令人动容的是那双眼睛,清澈透亮得如同山间清泉,却又坚定得好似千年寒玉。

即便被晨露打湿了睫毛,被山风吹红了脸颊,那专注的目光始终未从指尖的法诀上移开半分。

半载寒暑的勤修不辍,终在此刻结出道果!

青云峰巅,但见那婴孩周身灵力漩涡骤然收缩,继而迸发出璀璨华光。

一道三色交织的光柱自天灵冲霄而起,搅动九霄云气,惊得满山飞禽走兽尽皆俯首。

蓝道行手中拂尘“啪”地落地,浑浊的老泪顺着沟壑纵横的面颊滚落。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就在这一刻,在那具小小的身躯里,原本闭塞如荒径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此刻正如春溪破冰般被灵力逐一贯通。

“咔嚓——”

冥冥中似有枷锁断裂之声。

婴孩周身毛孔舒张,竟有缕缕灵气自行吞吐。

这正是道门典籍记载的“百窍皆通”之境,意味着萧恒已正式踏入修道第一关——“导引境”!

寻常修士需要三年五载的水磨工夫,才能勉强打通主要经脉。

而这孩子竟在灵力自主运行之下,仅用半年光景就将周身经络尽数贯通,甚至连最细微的脉络都焕发着灵光。

更令人惊叹的是,那些被冲开的经脉中流淌的并非单一灵力,而是三色交织的混元之气。

天宗星力、地宗灵韵、人宗剑意,竟在这稚嫩的身体里达成了完美的平衡。

那光柱中隐约浮现的三朵金莲,更是只在传说之中才出现的“三花聚顶”异象。

更令人骇然的是,那冲霄光柱之盛,竟将整座青云峰照得通透如昼,比道藏记载的情形竟然还要强横数分!

山间古松无风自动,似在叩拜;

崖下清泉倒流而上,如朝圣迹。

就连蓝道行苦修数十年的本命法宝“玄天鉴”,此刻也在鞘中不住嗡鸣,仿佛在迎接一位真正的道子临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