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论
一 选题原因
原因之一,对唃厮啰家族研究可以拓宽家族研究的领域。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族是一个重要细胞,是最基层的单元之一。学术界很早就展开了对家族的细致研究,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家族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从研究领域来看,家族的道德、伦理、传承、教育以及家族的大小、世系、形态等均是家族研究的重要领域,几乎涵盖传统社会的各个领域。从研究对象来看,家族研究往往倾向于少数位高权重的世家大族或是与权力中心关联密切、影响深远的世家大族,近几年则转向对地方区域大族的研究,开始凸显家族的地域特性及其在地方社会中的影响。学术界对家族的研究不乏精品之作,但总体而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重汉族家族轻少数民族家族,重纵向研究轻横向研究,更多侧重于对家族世业家风、断续升沉、兴衰存亡等的研究。
学术界重汉族家族轻少数民族家族的研究现状造成少数民族家族研究明显滞后和不足。事实上,在中国历代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北地区,存在着大量值得研究的少数民族家族,除唃厮啰家族之外还有漳县汪世显家族、卓尼杨土司家族、青海马步芳家族、宁夏马鸿逵家族等。这些少数民族家族长期占据西北一隅,历朝历代均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战功赫赫、叱咤风云的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左右着甘青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方向。每一个家族的历史均称得上跌宕起伏、风云际会,对这些少数民族家族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拓宽家族研究的领域,弥补学术界的不足。
原因之二,唃厮啰家族的特殊性值得研究。作为长期生活在藏汉交界边缘的少数民族家族,唃厮啰家族曾经有着高贵的血统,其祖先可以追溯到吐蕃王朝时期的赞普朗达玛。现在唃厮啰家族的后人赵法祖及其家人定居于临洮,过着再普通不过的平常人生活。宋朝初年,唃厮啰家族来到河湟地区,建立起青唐吐蕃政权并开始雄居西北一隅,成为宋朝在西北地区与西夏战争中最重要的一支倚靠力量。元、明、清时期,唃厮啰历代后裔仍旧积极开拓进取,最终发展成为“五土之首”的赵土司。民国建立后,尽管唃厮啰家族末代土司赵天乙于1925年被取消土司职位,赵天乙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先后担任过临洮县官堡镇保安队队长和会川县参议长等职务。解放前夕,赵天乙成功说服卓尼杨土司起义,为西北解放立下功勋。在漫长的家族发展史上,唃厮啰家族曾创立过元朝时赵汝砺被封“开国公”、明朝时赵安被封“会川伯”这样的辉煌,也经历过明朝初年赵琦因“蓝玉之案”被满门抄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天乙蒙冤被枪毙的伤痛。这些辉煌业绩抑或伤痛的经历过去大都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对唃厮啰家族进行研究,就是努力发掘这些尘封的历史,揭示出唃厮啰家族绵延发展世代传承的根本原因,揭示唃厮啰家族由高贵渐渐归入平凡的过程,进而揭示出整个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嬗变轨迹。
原因之三,对唃厮啰家族的研究可以从微观的视角重新考察甘青地区的历史脉络。以往研究甘青历史往往都侧重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视角。从一个家族的视角进行研究,可以通过微观的视角透视整个西北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历史转折关头,是积极进取还是选择逃避、是顺应历史还是悖逆历史直接决定着家族的生死存亡,小家族就是大社会的缩影。唃厮啰家族在历史发展中所拥有的辉煌业绩和惨痛教训,其实就是为甘青地区的历史发展做出的最好诠释和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