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研究篇
臧庸及其《拜經堂文集》述論
臧庸是清代乾嘉時期一位重要的正統派考據學家,不僅著述豐碩,成就顯著,而且其治學態度和治學方法也極具特色,在當時就負有盛譽。如段玉裁向盧文弨誇贊“高足臧君,學識遠超孫(星衍)、洪(亮吉)之上”[1],劉台拱稱譽臧庸所輯《論語鄭注》“精覈過宋王伯厚”[2],阮元謂臧庸“爲學根據經傳,剖析精微。德清許周生兵部(宗彦)謂其好學深造如皇侃、熊安生,當求之唐以上也。所著之書,擬《經義雜記》,爲《拜經日記》八卷。高郵王懷祖先生(念孫)亟稱之,用筆圈識其精確不磨者十之六七。其叙《孟子年譜》,辨齊宣王、涽王之訛,閩縣陳恭甫編修(夀祺)歎爲絶識。”[3]段、劉、阮、許、王、陳諸人皆學界名流大家,從其對臧庸的一致推獎可見臧庸學術造詣之高。但長期以來,由於臧庸是一位游幕職業學者[4],社會地位不高,著述或傳或不傳,對其生平及學術背景、著述及其内容、治學態度與方法、學術特色和學術地位的研究,還未引起學界應有的重視。[5]本文的討論,或有助上述問題的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