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史主义批评与实践:基于西方文论本土化的一种考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西方新历史主义的“源”与“流”

20世纪70至80年代,被称为“新历史主义之父”的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正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其研究领域是莎士比亚戏剧与文艺复兴时期社会文化分析。格林布拉特的研究深入莎士比亚戏剧产生的历史语境,探讨作家与其生活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的关系,并关注不曾被纳入其他研究者视野的个人信件、日记、奇闻逸事等具体材料,将其作为佐证,进行文本与历史的互文阐释。这种批评方法把文学重新纳入一定历史视域,放弃对文学内部某种永恒性和普遍性特征或规律的追求,与传统新批评方法背道而驰,又有别于新批评之前的实证主义历史研究方法。格林布拉特别开生面的莎士比亚研究无疑给沉闷而彷徨的美国文学批评界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哈佛大学霍米·巴巴教授曾评价:“作为新历史主义的奠基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不仅创建了一个新的批评流派,还创造了一种文学批评的思维习惯,这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过去的文化也是至关重要的。”[1]斯坦福大学斯蒂芬·奥格尔教授更高度称赞:“格林布拉特已经成为三十年来,在近代早期研究领域最具表达力的,思想深邃和勇气可嘉的代表。”[2]时至今日,以斯蒂芬·格林布拉特为代表的新历史主义在欧美批评界早已不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与历史研究,而扩展到了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和翻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成为文学批评、历史文化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