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痕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终章 十七个未说出口的的晚安

南明市的春风带着细沙,吹过新立的“儿科火灾纪念碑”。林浅摸着碑面上“陈小宝”“林小婉”等十七个名字,指尖触到凹痕里的小银铃——不知谁在每个名字旁系了红绳,风过时发出细碎的响,像极了停尸房里光点汇聚的声音。

手机震动,是法院的终审判决书:“永生生物”创始人陈立伟、院长王建国等十二人,因涉嫌非法人体实验、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当年伪造“护士弃婴”新闻的匿名者,正是院长办公室主任,现已畏罪自杀。文件附件里夹着张照片,是警方在陈立伟办公室找到的,1999年火灾现场,他抱着女儿烧焦的尸体,脸上的泪水比火焰更灼人。

“林记者。”沙哑的声音从纪念碑后传来。穿米色风衣的男人摘下墨镜,左腕缠着和她相同的红绳,绳结里嵌着极小的银凤凰:“我是陈立明,准确来说,是陈立伟的克隆体。”他递出份DNA报告,“二十三年前的实验不仅毁了我侄女,也让我哥产生了基因畸变,所以他用自己的细胞培育了我,希望我能阻止这场轮回。”

林浅看着报告上“克隆体编号37”的字样,突然想起停尸房的37号柜——原来从一开始,陈立明就是实验的“半成品”,是陈立伟为自己准备的“容器”。但男人眼中的悲伤太过真实,像极了火灾当晚监控里,那个抱着陈小宝冲进火海的身影。

“他们总以为血缘是重生的钥匙,”陈立明望向远处的废墟,那里正在修建新的儿童医院,“其实真正的钥匙,是良知。我哥临终前让我把平安结交给你,因为你和那些孩子一样,都是被命运推到悬崖边的人,只是你选择了转身,而他们没有机会。”

他转身时,风衣下摆露出半截病历——“实验体37号,情感模块正常,具备人类同理心”。林浅突然明白,为什么陈立明能理解实验体的痛苦,因为他本就是带着愧疚诞生的,是陈立伟对女儿的爱,扭曲成的另一种怪物。

纪念碑前的香烛突然被风吹灭,十七个红绳平安结同时亮起微光。林浅看见远处的施工地,工人们正围着块刻着凤凰的石碑议论,那是从旧医院地基里挖出来的,碑底刻着行小字:“所有以爱为名的伤害,终将被真相烧成灰烬。”

三个月后,林浅的办公桌上多了个透明收纳盒,里面整整齐齐摆着十七封道歉信。每封信都写给不同的孩子,有的是当年误信报道的网友,有的是参与过“永生生物”项目的护士,最厚的那叠,是她自己写的,从第一页“对不起,我没等到真相就写下了判决”,到最后一页“以后我会带着你们的眼睛,看这个世界变好”。

电视台邀请她做专题报道那天,她特意穿了白衬衫,领口别着微型摄像机——和三年前暗访时同款,但这次镜头对准的,是新医院里孩子们的笑脸。镜头扫过病房时,有个穿红色连衣裙的小女孩突然转头,冲她晃了晃手腕上的平安结,绳结里的光点一闪而过,像极了林小婉最后的微笑。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火,”林浅对着镜头轻声说,“一种焚烧良知,让罪恶在黑暗里滋生;另一种照亮真相,让每个灵魂都能安息。而我们的责任,就是成为点燃第二把火的人。”

节目播出当晚,她收到条未知号码的短信:“姐姐,今晚的星星很亮,就像你眼睛里的光。”附带着张照片,十七个光点聚成心形,漂浮在旧医院的废墟上空,每个光点旁都有行小字,是孩子们的“晚安”。

南明市的夜渐渐深了,林浅摸着腕上的红绳,终于敢翻开三年前的报道手稿。泛黄的纸页上,“护士弃婴”的标题旁,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真相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要让它死在黑夜。”那是用红笔写的,墨迹新鲜得像是刚落下,带着阳光的温度。

她知道,有些故事永远不会真正结束,就像纪念碑下的十七具骸骨,就像停尸房里37号柜的微光,它们会成为警钟,永远悬在每个试图掩盖真相的人头顶。而她,会带着这份沉重的救赎,继续在新闻的道路上行走,因为她终于明白——真正的恐怖从不是鬼魂,而是人心对真相的漠视,对生命的轻贱。

黎明前最暗的时候,林浅趴在桌上睡着了,梦里她回到了三年前的火灾现场。这次,她没有举起相机,而是冲进火场,拉住了那个即将坠落的护士的手。火光中,所有孩子的平安结都在发光,照亮了“儿科病房”的木牌,也照亮了每个孩子脸上的笑容。

当第一缕阳光爬上窗台时,收纳盒里的道歉信无风自动,十七张纸页发出轻微的响声,像是十七个孩子在说:“没关系,我们原谅你了,现在,请帮我们好好活着。”

全书完,更多原著好书尽在QQ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