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位子如何坐得稳
帝国元首这个位子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比,实则很容易让你患上疑心病,因为想害你的人太多了。你必须时刻警惕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最起码,要清楚哪些人是你潜在的敌人,从而有准备地采取防范措施。千万不能死到临头都不知道是谁把你干掉的。
提防你的军团士兵
请你睁开火眼金睛看一看,查找那些表里不一的面孔。军队,尤其是驻守边疆的军团士兵,既是你庞大权力和至尊地位的来源,也是把你打入地府的强大潜在力量。要知道,这帮军人没什么信仰,他们只认利益。如果你给他们好吃好喝,他们就死心塌地跟着你混;如果你没有东西给他们,他们就不肯给你卖命了,说不定还会跟着给他们好处的人造你的反。
血淋淋的惨案告诉你,军队的工作任何时候都得抓。难怪军人出身的元首塞维鲁跟儿子说:“让军人发财,别人可以不管!”
如果你能做到把军人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就基本能控制住政权。遗憾的是,这句话也不是万能的,因为有些军队领导不会遵守你这条原则,一部分恬不知耻的军人也会得便宜卖乖。在优待军人的基础上,你还要注意一些细节,马虎不得。有时候,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会在特别容易冲动的军人群体中闹成大事,形成可怕的兵变。
首先,你要在军队中安插亲信,委派合适的人替你统率军队。掌军之人如果是无能之辈,只会给你制造麻烦。你不能把军队交给野心家,但也不能把军队交给糊涂蛋。[1]其次,军团士兵不能太闲,就算没有战事也要让他们干点工程,一来充实自己,二来给当地带来实惠;当然也不能让士兵太过劳累,所谓物极必反。[2]
可见军团叛乱的威胁之大。他们不是在驻地闹闹情绪就算了事,而是可以顺着快捷的罗马大道向帝国腹地长驱直入。内地根本没有其他驻防军队,除非把辅军和联盟军队调动起来与之抗衡,这无异于燃起内战。如果他们真的打到罗马,恐怕你这个君主性命难保。
军团叛变还会造成一个更加恶劣的影响,就是边境防线的破坏,很容易给境外强敌以可乘之机。既然兵变如此可怕,你就要尽力避免其发生。一旦兵变发生了,你也别手足无措,得想对策全力平息。作为君主,你在面对军团叛乱时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思路。因为叛乱可能会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发生,如果乱了阵脚,事情会变得更糟糕。
对付叛变者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尽快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像对付绑架了人质的劫匪一样。实践证明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因为这帮军人除了利益没有更高要求。同时,一定要防止军团之间情绪传染,尽快做好未闹事军团的思想工作。
提防那些阴险的达官显贵
军队其实还算好对付。毕竟他们都是只顾眼前利益的家伙,没有崇高的理想和目标,稍微撒把金钱或动动心眼儿就搞定了。比军队更厉害的敌人就在你身边,就是那些心怀不轨、内心阴险的达官显贵。他们的可怕之处在于,其行动并不是为了给自己捞钱,而是为了实现某个上层集团的整体利益。他们的一切举动几乎都是在暗中进行,不像军队那样直来直去。你一旦被他们算计了,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不直接掌握军队,卑鄙的暗杀和政变是这帮人惯用的伎俩。奥古斯都遭到过暗杀,所幸没有受到伤害。喀劳狄也遭到过暗杀。一天夜里,一个手持匕首的人在他睡觉的地方被擒获;还有两个骑士出身的人也对他下过黑手,其中一个准备在他走出剧院时用刀刺死他,另一个准备趁他到神庙献祭时干掉他。当然,这些冲动的刺客都没得手。
因为存在被暗算的危险,你可以要求元老院通过法令,给你的扈从两倍于普通军人的工资以增加他们对你的忠诚度,让他们在你遇到危险时挺身而出。你还应该经常在长袍下穿一件护胸甲,即便进入元老院时也应如此。
其实扈从也好,护胸甲也好,只能在行刺事件发生时发挥作用,所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你仍然会被置于极大危险下。最好的办法是,别让行刺事件发生。
1.察言观色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应该练习一种本领,也就是揣摩贵族的心思,留意人们说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表情,并且深深记在脑海里。这些信息可以让你对某些人有所警惕,将其看作重点防范对象。
2.闪烁其词
你也要学会隐藏自己的想法,千万不能被政敌看透。你要养成一种特殊的讲话习惯,在你不是故意隐瞒真实意图时,也永远说得曲曲折折、吞吞吐吐、晦涩难解。你尽力不使真实感情有丝毫流露,让语言变得暧昧、含混、不可捉摸。
3.鼓励告密
只靠自己猜测很难确定哪些人跟你过不去,你总是处于盲目判断中,也许等你看出苗头的时候,已经死在别人刀下了。
为了防止高官和贵族对自己不忠,你不妨鼓励打小报告。但是,这种方法如果控制不好,会制造很多冤假错案,一些别有用心的小人会利用这一点来坑害他人。这就需要你明察秋毫,过滤信息,辨明真伪,对造谣中伤者严加惩处。
4.拉拢亲信
其实,最简单的保护自己的办法就是拉拢亲信,排除异己。当你身边都是自己人的时候,还害怕什么刺杀呢?在帝国的“民主”体制下,你肯定不能直截了当地指定谁为官,而是要用一种间接婉转的方法。[3]
政治就需要这个,生存也需要这个,虽然很不厚道,却纯粹为形势所迫,大家早晚会理解你的。打消不必要的顾虑,放手去干吧。
提防你的禁卫军
国家军队的主力——罗马军团被你部署在帝国边境线上,负责抵御外敌入侵、开疆拓土。你身边只有为数不多的军队,负责保护首都和意大利治安,以及你的人身安全。他们分别是罗马城卫戍部队、消防队和禁卫军。这些都是奥古斯都在建国之始设立的。

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皇帝和他的扈从们
奥古斯都设立禁卫军的本意是保护君主人身安全,然而事实表明,禁卫军常常成为君主的夺命者。即便如此,禁卫军还是在罗马帝国存在多年,延续到东罗马帝国时期。
罗马城卫戍部队大约有6000人,相当于这个城市的警察。消防队的任务很苦很艰巨,因为罗马城经常有火灾发生,这支部队根本闲不下来。禁卫军则是首都最显赫的部队。他们大约有10000人,分为10个营,都是从各个军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士兵,专门负责保护君主。
和其他兵种相比,禁卫军拿着高得多的工资,服着时间短的兵役,待在安全舒适的地方,穿着华丽讲究的衣裳,所以常常引起别人的羡慕嫉妒恨。
有了私人卫队,你这个元首心中窃喜,打算时不时地检阅一下禁卫军,或者指挥他们干这干那,多么威风。你以为有了这样一支特种部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事实上,你身边多了一帮训练有素、手握武器的危险分子。禁卫军就是一把挂在你腰间的双刃剑,他们有时确实是你的亲信,有时却会成为你的灾难。
军团士兵毕竟驻扎在离你很远的地方,就算武装起义也不会马上砍到你。达官显贵固然也很不靠谱,但那帮人是没有军权的,他们搞阴谋总是鬼鬼祟祟,不敢轻易作为,所以也成不了太大气候。
禁卫军就不一样了,他们离你又近,又有武器,只要哪天看你不顺眼,就会用兵变的方式把你赶下台,另换他们喜欢的人做元首。而且,他们也绝不会再让你活下去,肯定要斩草除根。
在帝国历史上,禁卫军竟然是一支非常强大的政治力量,被他们操控、胁迫的元首非常之多,被他们谋杀掉的元首也不在少数。安敦尼努王朝的开创人涅尔瓦曾遭遇过禁卫军的逼宫,那些人要求他释放刺死图密善元首的凶手,并要求杀死他身边的几个近臣。公元2世纪末,康茂德死于禁卫军之手。公元3世纪的荒淫君主埃拉伽巴卢斯死于禁卫军之手。接下来的元首如普皮埃努斯、巴尔比努斯、奥勒良等人也都是死于禁卫军之手。
提防你最亲密的人
军团、贵族、禁卫军,这些都是你能意识到的潜在敌人。但最危险的敌人还不是他们,而是你最亲密的人,包括你的母亲、你的妻子、你的兄弟、你的姐妹、你的儿子……
很少有人愿意相信亲属会对自己下毒手,可这样的事情确实屡见不鲜。在权力面前,人心是冷酷而变态的,早已没有了亲情和友谊。历史上,一些元首很可能是被家人秘密害死的,有的事情虽然永远都无法得到证实,但传闻不绝于耳,应该不是毫无根据。
大多数人都认为奥古斯都属于自然死亡,但也有人怀疑奥古斯都之死是他的妻子利维娅所为。有记载说,奥古斯都曾秘密去探望被废黜的皇孙阿格里帕·波斯图姆斯,似乎要与这个人完全和解,然后把元首之位传给他。提比略的亲生母亲利维娅担心儿子的元首之位不保,就在奥古斯都习惯亲自采摘的果实上涂了些毒药,然后她吃那些没有涂过毒的,而把毒果送给奥古斯都。不管怎样,奥古斯都从此之后就感到头晕,最后走向死亡。
这仅仅是传言,没有可靠的依据证实。喀劳狄被妻子阿格里披娜害死则是确凿无疑的事实。一次家庭晚宴上,阿格里披娜在喀劳狄特别爱吃的一盘蘑菇中放了毒药,亲手送给他吃。喀劳狄吃下这盘菜后马上说不出话来,变得神志不清。由于感到恶心,他把胃里的东西都吐了出来,包括毒药。阿格里披娜赶忙又给他下了一服毒药,放在稀粥里端给他,还说什么喝下这碗粥养胃之类的话。喀劳狄毫不犹豫喝了下去,结果很快毙命。
安敦尼努王朝的末代君主康茂德是被情妇勾结禁卫军杀死的。公元3世纪初,与卡拉卡拉一同当元首的盖塔也是被亲人害死的,谋杀者正是盖塔的亲哥哥卡拉卡拉。
当个君主谈何容易?经统计,罗马帝国几百年中的数十位元首似乎没有几个善终,有被军团搞死的,有被禁卫军杀死的,有被元老院判处死刑的,有被亲人谋杀的,有被政敌处死的,有被蛮族击毙的,有走投无路自杀的,还有被雷劈死的(公元3世纪的元首卡鲁斯)……总之死得五花八门,活得命薄福浅。这个万人憧憬的罗马帝国元首宝座,你还有勇气坐上去吗?
[1]据塔西佗《编年史》记载:提比略刚登基的时候,潘诺尼亚的正规军团发生了一次由军队领导政策不当引起的兵变。潘诺尼亚三个军团的统帅昆图斯在知道奥古斯都去世和提比略继位的消息后,竟然下令停止日常军务,让大家专门来哀悼或庆祝。殊不知,这种莫名其妙的表忠心活动只会给士兵的生活带来不便,搞得士兵怨声载道。碰巧军营里有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大家对不良待遇和暴虐军官的不满拉拢了一些支持者起来闹事。昆图斯没有想办法安抚,却进一步倒行逆施,下令鞭打囚禁闹事抢劫的士兵,结果引起士兵更大的愤怒,昆图斯等将领被赶跑,很多连长被杀死。
[2]几乎在潘诺尼亚军团哗变的同时,驻在下日耳曼行省的四个军团也凑热闹发动了叛乱。有些闹事的日耳曼军团当时驻扎在战事不算太多的地方,任务很轻或者干脆就没有任务。因此,那些闲着没事的人开始对这不满,对那不满,无聊到极点就起来给国家找麻烦。这股叛军闹得很起劲,他们竟然还游说按兵不动的上日耳曼行省的军团跟他们一起闹事,还计划打进高卢行省实施抢劫。
[3]元首提比略在执政官选举时故意不说出竞选人的名字,而只说他们每个人的出身、生平和战事上的经历,让善于拍马屁的人去推断这些人都是谁,以便加以特别照顾。有时提比略连这些线索也不提供,却一味地警告那些他不喜欢的竞选人不要用阴谋手段践踏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