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风格受到日本画家竹久梦二、蕗谷虹儿与北泽乐天的影响。竹久梦二是在漫画创作的内容、构思、技巧与笔法上对子恺漫画产生总体上的影响;蕗谷虹儿是在漫画的技巧和笔法上影响丰子恺;北泽乐天则是在漫画创作的内容与构思,以及创作形式上影响了丰子恺。而始于北泽乐天的创新——改单格漫画为多格漫画,同样受到了丰先生的喜爱:原本只是一帧画面的定格表述,现在用一段时间的四个或者多个不同画面来表述,也可以在一个主题之下展示四个不同画面。这就像丰先生介绍音乐作品时采用的三段式那样:循序渐进,有呈示部、发展部和再现部。这种分格漫画是从漫画到绘本的一个重要过渡,使作者的取材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丰先生创作分格漫画始于1935年9月,发表于《宇宙风》杂志,以“人生漫画”为总题,再具体分为“商人四题”“爱国青年四题”“卫生家四题”“邻人四题”等,由二十四组近百幅漫画组成。丰先生曾这样谈起这些画:“说起这些画,我不得不想起林语堂和陶亢德两人来。‘人生漫画’这名目,还是林语堂命名的。约十余年前[1],上两人办《宇宙风》,向我索画稿。林语堂说:‘你的画可总名为人生漫画。’我想,这名词固然好,范围很广,作画很自由,就同意了。”这些“四题漫画”的创作题材正是这一时期的人生百态:婴儿、学生、诗人、苦力、旅客、文盲,几乎包罗社会各个阶层。
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丰先生的四题画的主题从社会万象回归童真。这些反映儿童题材的四题画大多发表于香港,1979年10月又以《丰子恺连环漫画集》为名结集出版,也是在香港的明窗出版社出版,共收了三十四组画。再加上彩色四题画十二套儿童主题画。丰先生画的彩色四题画都与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有关,发表在《儿童知识》等杂志上,丰先生为这些彩色四题画命名为《儿童故事画》。
这次新编《丰子恺连环漫画集》,主题为儿童与人间。这两个主题正是丰先生绘画创作中的主要主题。丰先生说:“大人和孩子,分居两个不同的世界。所以不同者,是为了我们这世界里有不可超越的大自然的定理,有不可破犯的人为的规律,而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这些羁网。”这两个不同世界的区别,也正体现在丰先生的这些四题画中。如果用香港版《丰子恺连环漫画集》中署名香山亚黄的《童真》一文中的一段话作为总结,那就是:“人人都说子恺‘童真’,我们有一点应该知道,他这份童真不是赤裸的无知,而实在是从深沉的成熟中提炼出来的。”
杨朝婴 杨子耘
2024年7月
[1] 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