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正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4章 卷四十·汉孝怀帝纪

刘禅,字公嗣,是先主刘备之子。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刘禅被立为王太子。章武元年五月辛巳日,刘备称帝,册封刘禅为皇太子,诏书里说,自己逢汉朝艰难,贼臣篡权,幸得众人支持,顺应天命登上帝位,现在立刘禅为太子,继承宗庙社稷,还让丞相诸葛亮授予他印绶,希望他听从教导,行事能收获诸多益处。章武三年四月,刘备在永安宫去世,五月,年仅十七岁的刘禅在成都继位,尊皇后为皇太后,实行大赦并改元,这一年是魏黄初四年。

建兴元年夏天,牂牁太守朱褒据郡反叛。在此之前,益州郡大姓雍闿造反,把太守张裔流放到吴国,占据益州郡不归顺,越隽夷王高定也背叛了。同年,刘禅立张氏为皇后,派尚书郎邓芝去吴国巩固友好关系,孙权与蜀汉和亲并互派使者,两国就此通好。

建兴二年春天,蜀汉致力于农业生产,让百姓休养生息。建兴三年三月,丞相诸葛亮南征四郡,平定了叛乱,还重新划分郡县,将益州郡改为建宁郡,又从建宁、永昌郡分出云南郡,从建宁、牂牁郡分出兴古郡,十二月,诸葛亮回到成都。

建兴四年春天,都护李严从永安回到江州,修筑了一座大城。建兴五年春天,诸葛亮出兵驻扎汉中,在沔水北岸的阳平石马扎营。建兴六年春天,诸葛亮攻打祁山,未能取胜,冬天,再次出兵散关,包围陈仓,因粮草耗尽而退兵,魏将王双追击,被诸葛亮击败斩杀,蜀军回到汉中。

建兴七年春天,诸葛亮派陈式攻克武都、阴平二郡,冬天,他将府营迁到南山下的平原上,修筑了汉、乐二城。同年,孙权称帝,与蜀汉结盟,约定共分天下。

建兴八年秋天,魏国派司马懿从西城、张郃从子午道、曹真从斜谷出兵,想要攻打汉中,诸葛亮在城固、赤阪严阵以待,因大雨道路阻断,曹真等人都退了回去。这一年,魏延在阳溪打败了魏雍州刺史郭淮,鲁王刘永被改封为甘陵王,梁王刘理被改封为安平王,这是因为鲁、梁之地与东吴接壤。

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再次出兵包围祁山,开始用木牛运输粮草,魏国司马懿、张郃前来救援。六月,诸葛亮因粮草用尽退军,张郃追到青封与蜀军交战,被箭射死。八月,都护李平被罢官流放到梓潼郡。

建兴十年,诸葛亮在黄沙让士兵休息,鼓励农业生产,制造完流马木牛后,就训练士兵,讲习武艺。建兴十一年冬天,诸葛亮让各军运米,集中到斜谷口,修建斜谷邸阁。同年,南夷刘胄造反,被将军马忠平定。

建兴十二年二月,诸葛亮从斜谷出兵,开始用流马运粮,八月,他在渭滨去世。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双方举兵相攻,魏延战败逃走,被斩下首级,杨仪率领各军回到成都。刘禅实行大赦,任命左将军吴壹为车骑将军,假节督守汉中,任命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领国事。

延熙十三年春天正月,中军师杨仪被罢官,流放到汉嘉郡。这一年夏天四月,蒋琬被晋升为大将军。延熙十四年夏天四月,后主刘禅前往湔地,登上观阪,观看汶水水流,十日后返回成都,还将武都氐王苻健以及氐族百姓四百多户迁徙到广都。延熙十五年夏天六月,皇后张氏去世。

延熙元年春天正月,刘禅立张氏为皇后,宣布大赦并改元,同时立儿子刘璿为太子,刘瑶为安定王。这年冬天十一月,大将军蒋琬出兵驻扎到汉中。延熙二年春天三月,蒋琬晋升为大司马。延熙三年春天,朝廷派越隽太守张嶷平定越隽郡。

延熙四年冬天十月,尚书令费祎前往汉中,与蒋琬商讨军政事务,年末才返回。延熙五年春天正月,监军姜维率领偏军从汉中回到涪县驻扎。延熙六年冬天十月,大司马蒋琬从汉中回到涪县。十一月,朝廷大赦天下,任命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

延熙七年闰月,魏国大将军曹爽、夏侯玄等人进攻汉中,镇北大将军王平在兴势围抵御,大将军费祎督率各路军队前往救援,魏军撤退。这年夏天四月,安平王刘理去世。秋天九月,费祎返回成都。

延熙八年秋天八月,皇太后去世。十二月,大将军费祎前往汉中,巡视防守情况。延熙九年夏天六月,费祎回到成都。秋天,朝廷大赦。冬天十一月,大司马蒋琬去世。

延熙十年,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人率领部众归降,卫将军姜维迎接并安抚他们,将其安置在繁县。同年,汶山平康的夷人反叛,姜维前往讨伐并平定了叛乱。

延熙十一年夏天五月,大将军费祎出兵驻扎汉中。秋天,涪陵属国的百姓和夷人反叛,车骑将军邓芝前往讨伐,将其全部平定。

延熙十二年春天正月,魏国诛杀大将军曹爽等人,右将军夏侯霸前来投降。夏天四月,朝廷大赦。秋天,卫将军姜维出兵攻打雍州,未能取胜而回,将军句安、李韶投降魏国。延熙十三年,姜维再次出兵西平,还是没能攻克,只能返回。

延熙十四年夏天,大将军费祎回到成都。冬天,又向北驻扎在汉寿,朝廷大赦天下。延熙十五年,吴王孙权去世,刘禅立儿子刘琮为西河王。

延熙十六年春天正月,大将军费祎在汉寿被魏国降人郭脩杀害。夏天四月,卫将军姜维再次率领部众包围南安,未能攻克,只好返回。

延熙十七年春天正月,姜维回到成都,朝廷大赦。夏天六月,姜维又率领部众出兵陇西。冬天,将狄道、河关、临洮三县的百姓迁徙到绵竹、繁县居住。

延熙十八年春天,姜维回到成都。夏天,他再次率领各路军队出兵狄道,与魏国雍州刺史王经在洮西交战,取得大胜。王经退守狄道城,姜维则驻扎在钟题。

景耀十九年春天,姜维被晋升为大将军,统率兵马,他与镇西将军胡济约定在上邽会师,然而胡济违背约定没有前来。这年秋天八月,姜维在上邽被魏国大将军邓艾击败,只好退军回到成都。同一年,刘禅立儿子刘瓒为新平王,宣布大赦天下。

景耀二十年,听闻魏国大将军诸葛诞占据寿春反叛,姜维又率领部众出兵骆谷,抵达芒水。这一年同样大赦天下。

景耀元年,姜维回到成都。史官称出现了景星,于是刘禅大赦天下,并更改年号。这时候,宦官黄皓开始独揽朝政。东吴大将军孙綝废掉了吴主孙亮,拥立琅邪王孙休为帝。

景耀二年夏天六月,刘禅立儿子刘谌为北地王,刘恂为新兴王,刘虔为上党王。景耀三年秋天九月,刘禅追谥已故将军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景耀四年春天三月,追谥已故将军赵云。冬天十月,朝廷大赦天下。

景耀五年春天正月,西河王刘琮去世。这一年,姜维再次率领部众出兵侯和,被邓艾击败,之后退回到沓中驻扎。

景耀六年夏天,魏国大规模调兵遣将,命令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刺史诸葛绪分多路一同进攻蜀汉。于是刘禅派遣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以及辅国大将军董厥等人前去抵御。同时宣布大赦,改年号为炎兴。冬天,邓艾在绵竹打败了卫将军诸葛瞻。刘禅采用了光禄大夫谯周的计策,向邓艾投降,并送去书信说,蜀汉与魏国以江、汉为界相隔甚远,凭借蜀地偏居一隅,冒犯了国运,多年来与京城相隔万里。当初黄初年间,魏文皇帝命虎牙将军鲜于辅传达温和亲密的诏书,申明友好之意,而自己德行浅薄,贪恋皇位,多年来未能遵循教化。如今魏国天威震撼,在大势所趋之下,畏惧魏军,不敢不归顺。已下令众将放下武器,官府和仓库都未损毁,百姓在田野间,余粮在田中,等待着魏国的恩惠,保全百姓的性命。魏国广布德政,宰辅如同伊尹、周公,包容万物。现派私署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驸马都尉邓良奉上印绶,表达诚意,听凭处置。自己将棺材装在车上(表示甘愿受死),不再赘述。当天,北地王刘谌为国家灭亡感到悲痛,先杀了妻子儿女,随后自杀。张绍、邓良与邓艾在雒县相遇。邓艾收到书信后十分高兴,立即回信,派张绍、邓良先回去。邓艾来到成都城北,后主刘禅将棺材装在车上,自己捆绑着来到军营门前。邓艾为他解开绳索,烧掉棺材,邀请相见。接着秉承皇帝旨意任命刘禅为骠骑将军。各个据点的守军在接到后主刘禅的命令后,才纷纷投降。邓艾让刘禅仍住在原来的宫中,自己前去拜访。一切还未准备妥当出发,第二年春天正月,邓艾被逮捕。钟会从涪县来到成都发动叛乱。钟会死后,蜀中的军队四处劫掠,死伤无数,一片狼藉,几天后才安定下来。

后主刘禅带着全家向东迁徙,到达洛阳后,魏国皇帝下策书任命他说:“景元五年三月丁亥日,皇帝亲临殿前,派太常宣告封刘禅为安乐县公。啊,你且听好我的命令!统治天下、承载万物,以天下太平为最大的事,拥有天下,以社会和谐兴盛为盛事。所以养育众生,是做君主的职责,而顺应天命,是大地(坤元)的意义。君臣上下沟通顺畅,然后万物才能和谐,百姓才能得到治理。从前汉朝失去正统,天下动荡不安。我朝太祖顺应天命而兴起,广泛救助天下,因此顺应天命和民心,拥有了中原地区。当时你的父亲(指刘备)趁着各路豪杰争斗,天下不太平,凭借蜀地的险阻偏远,占据蜀地,于是使蜀地成为特别的封国,与中原隔绝。从那以后,战争不断,百姓不能保全性命,几乎快六十年了(一纪为十二年,五纪即六十年)。我一直想着祖先的遗志,想要安抚平定四海,让天下统一,所以整顿军队,在梁州、益州炫耀军威。你发扬崇高的品德,秉持大义,不害怕委屈自己归降,把爱护百姓、保全国家当作最可贵的事,改变心意,顺应时机,像豹子一样迅速转变,言行合乎道义,从而享受我左右大臣无穷的福泽,这难道不是深谋远虑之举吗?我乐于与你长久地享受显要的俸禄,因此参考从前的典章制度,封你建立封国、赐予土地,一切遵循旧例,赐你黑色的公牛,用白茅包裹,让你永远作为魏国的藩属,去吧,要恭敬啊!你应当恭敬地服从我的命令,扩展你的仁德之心,来成就你显赫的功业。”刘禅食邑万户,被赐予绢一万匹,奴婢一百人,其他物品也与这些相当。他的子孙中担任三都尉并被封侯的有五十多人。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秘书令郤正、殿中督张通都被封为列侯。刘禅在泰始七年在洛阳去世。

史官评论说:后主刘禅任用贤能的丞相(诸葛亮)时就是遵循事理的君主,被宦官迷惑时就是昏庸糊涂的君主,《传》里说“白色的丝线没有固定的颜色,只看用什么去染它”,确实是这样啊!按照礼制,国君继位,过一年更改年号,然而章武三年,就改为建兴,考察古代的礼仪,这在道理上是违背的。而且国家不设置史官,没有负责记录的官员,所以很多事迹都遗漏了,灾异也没有记载。诸葛亮虽然擅长治理国家,但像这类事情,还是有不周到的地方。然而,在诸葛亮执政期间,十二年没有更改年号,虽然多次发动战争,但赦免令不随意颁布,这不是很卓越的做法吗!自从诸葛亮去世后,这些好的制度逐渐被破坏,优劣就显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