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银杏大道的理疗方程式
十月末的京华理工大学被银杏染成金色,江临的帆布包上落着几片扇形的叶子,他正蹲在“太极立方”工作室的临时摊位前,给隔壁班女生讲解眼周穴位按摩。指尖在对方攒竹穴轻点时,他刻意避开了芯片的生物电解析,只用陈院长教的传统手法——温热的指腹按压下去,女生的黑眼圈在肉眼可见的放松中淡了些。
“江临!”洛小川的呼喊从广场另一头传来,这个总穿着印有游戏角色卫衣的男生举着手机狂奔,耳钉在阳光下划出银色弧线,“校篮球队的杨辰说有紧急订单!他们中锋的手腕伤复发,明天就要和临大比赛了!”
摊位前的女生们发出惋惜的叹息,江临却笑着收拾银针包:“抱歉,先去处理下急症。沈明轩应该在摊位后面发艾草贴,需要的话找他拿。”他起身时,注意到自己的白大褂口袋露出半本磨旧的《针灸大成》,书脊上“陈建国”三个字是孤儿院老院长的名字,笔迹已经被翻得模糊。
校队训练室里,杨辰正对着冰敷手腕的刘浩发愁。这个身高两米的中锋咬着牙:“教练说再不上场,首发位置就保不住了——”话未说完,就看见江临推门进来,帆布包带在肩上勒出熟悉的弧度,像极了高三那年在暴雨里救人的背影。
“手腕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江临翻开诊疗本,刻意用红笔记录着望闻问切的过程,“试试温针灸。”他点燃艾条时,杨辰注意到他的手法格外讲究:艾绒捏成圆锥状,精准立在银针顶端,火苗跳动的高度分毫不差。
“你怎么知道是这里的问题?”刘浩疼得倒吸凉气,却在艾热渗入皮肤的瞬间感到紧绷的肌肉放松下来。江临笑笑:“高中时帮孤儿院的孩子接骨,看过太多运动损伤。”他没提芯片曾在 0.1秒内解析出对方的 MRI影像,只专注地调整着艾条的距离,让热力均匀渗透。
傍晚回到宿舍,沈明轩正在用 3D建模软件模拟艾灸烟雾的扩散路径。这个总穿着白衬衫的物理系男生推了推眼镜:“根据流体力学计算,艾草的挥发物质在密闭空间的最佳浓度是 0.7mg/m³——”话被洛小川的抗议打断:“学霸你能不能说人话?我们只需要知道怎么让客户觉得舒服!”
江临看着两人拌嘴,忽然想起高三时周胖子总把漫画书藏在他的书包里。他摸出手机,给林小羽发去消息:“今晚七点,图书馆三楼的医学期刊区?”对方秒回的“好”字带着熟悉的利落,像她当年在错题本上划重点的笔触。
图书馆的木质书架间,林小羽正对着《中医现代化研究》皱眉,米色大衣口袋里露出半支银色的录音笔——那是她用来记录“太极立方”客户反馈的。看见江临走来,她慌忙合上书本,却露出里面夹着的、高三毕业照的边角:照片里的他站在孤儿院门口,掌心还没有现在的茧纹。
“给你带了甘草陈皮茶。”江临递过保温杯,杯身上贴着周胖子送的卡通贴纸,“沈明轩说你最近总熬夜查资料。”林小羽接过时,指尖触到他掌心的薄茧,和记忆中给小虎换药时的触感一样温暖,只是多了分常年握针的细腻。
两人在靠窗的座位坐下,夕阳把银杏叶的影子投在桌面,像无数只振翅的蝴蝶。林小羽说起医科大学的解剖课,江临则分享工作室新开发的“颈椎理疗套餐”,不知不觉间,话题又回到高三那年:“你还记得吗?周胖子把圆规藏在你书包里,结果扎到自己手?”
“怎么不记得,”江临失笑,“他疼得喊救命,你却冷静地帮他消毒,那时我就觉得,你比校医还靠谱。”少女的耳尖微微发红,窗外的银杏叶恰好落在她的笔记本上,盖住了“启明计划”四个字——那是她上周在医院档案里发现的关键词,此刻却被她悄悄翻页盖住。
校园运动会的铅球场地旁,江临正在给洛小川做赛前拉伸。这个扬言“要为电竞选手正名”的男生握着铅球,掌心全是汗:“临哥,我要是扔不到及格线,你可得用针灸帮我找借口!”
“放松,”江临指尖点按对方的肩井穴,故意用了三分巧劲,“想象铅球是你键盘上的‘大招’键,出手时手腕要像按‘R’键一样果断。”洛小川愣神的瞬间,铅球已经飞出 8.7米,超过及格线 2米——这个距离让旁边的体育老师瞪大了眼睛。
“江临!报名参加拔河比赛吧!”许星遥不知何时出现,星芒项链在运动服领口闪烁,“外语系女生队缺个压轴的,你的握力肯定够!”她递过报名表时,江临注意到她手腕内侧的红痕,是昨天搬器材时磨破的,和他掌心的茧纹位置一模一样。
拔河比赛在银杏广场中央进行。江临站在女生队末尾,掌心扣住粗麻绳的瞬间,芯片自动解析出绳索的承重极限,但他刻意收敛了力量,只随着队伍的节奏发力。当外语系代表队爆冷击败体育系时,许星遥的欢呼声混着银杏叶的沙沙声,让他想起高三那年的校运会,林小羽在终点线递来的矿泉水。
午后的接力赛,江临被临时拉去顶替受伤的选手。站在起跑线上,他望着远处看台上的林小羽——她正拿着笔记本记录选手的步频,发丝被秋风吹起,露出颈间他送的银针书签。发令枪响的瞬间,他突然想起陈院长的话:“真正的功夫,是让力量藏在呼吸里。”
最后一棒交接时,江临故意放慢速度,让接力棒在掌心多停留 0.3秒——这个细节让他想起给患者施针时的“得气”手感。冲过终点时,他听见洛小川的欢呼,看见沈明轩举着手机计算他的冲刺速度,却唯独注意到林小羽嘴角的微笑,和高三那年他数学考及格时如出一辙。
运动会结束后的庆功宴上,“太极立方”的三人组被围在中间。洛小川举着烤串宣布:“我们要开发运动康复套餐!江临的针灸配上我的游戏手柄按摩——”沈明轩立刻反驳:“应该结合生物力学数据,定制个性化方案——”
江临听着两人拌嘴,忽然看见林小羽站在银杏树下,向他招手。月光给她的大衣镀上银边,手中捧着的礼盒上系着红绳,像极了孤儿院老院长当年挂在门环上的辟邪结。
“给你的,”少女递过礼盒,里面是本手工装订的笔记本,封面上贴着他给患者做理疗的剪影,“记录了‘太极立方’所有客户的反馈,还有……”她低头翻到第一页,上面贴着高三毕业照,旁边写着:“其实,你解题时眼里的光,比芯片更亮。”
夜风掀起银杏叶,落在礼盒上。江临摸着笔记本的纸页,忽然明白,所谓的“六边形学霸”,从来不是芯片赋予的超能力,而是陈院长教他的医者仁心,是孤儿院孩子们的笑容,是林小羽错题本上的小太阳,是洛小川和沈明轩的拌嘴声——这些平凡的温度,才是真正让他与众不同的“超能力”。
他抬头时,看见许星遥正在远处和沈明轩争论着什么,星芒项链与沈明轩的眼镜片交相辉映。而林小羽的目光,始终停留在他掌心的茧纹上,那里没有数据流的蓝光,只有人间烟火的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