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救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4章 陛下,大明其实并不穷,甚至还很富!

双方第一时间相互打量。

朱由检想看看上神会给自己找来什么样的帮手。

唐正忠、林斌和吴官升他们同样好奇崇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映入他们眼帘的。

是一个营养不良身体瘦削心力交瘁又满目期待的古代皇帝,龙袍下的衣服洗得褪色了,甚至还有补丁。在古代当皇帝当到崇祯这样,那是真的惨。

在江南不要说巨富的盐商或者垄断海上走私的官宦豪族。

随便一个大地主都比崇祯有钱。

再不济。

也不至于吃不好穿不好。

没钱给士兵发军饷,堂堂皇帝竟然窘迫到要开口向朝中大臣乞讨募捐,还没人愿意给,一个个争着哭穷,身为国丈的岳父,甚至还反坑他一把。朝中大臣将他当成叫花子,随便给点就打发了。这要换成是刀子锋利杀的满清皇帝,你们这帮人不乖乖的上交议罪银,我都杀你没商量!

盐商?

盐商算什么东西?

那是养肥了随时可以宰的猪好不好!

朱由检这边。

则先看见一个是养尊处优白净虚胖精神亢奋却拼命压抑的现代富翁。

西装革履。

搭衬着大金劳。

朱由检估计此人是个富商。

然后是一个戴着眼镜长相斯文气度沉稳平静如渊的中年男子,显然是个饱学之士。

再过去是个身穿特殊衣装神态木口木脸毫无表情一双眼睛天生自带审视仿佛天底下没有人和事可以逃过其眼底的世外锦衣卫?

朱由检和唐正忠他们一时间大眼瞪小眼。

初初见面。

所有人尚处于观察状态。

一时间都在想着该如何交流合适。

凌霄给他们介绍:“这位是崇祯十五年的朱由检,大明王朝的皇帝。这位是另一个时空世界历史轨迹六百年后的亿万富翁唐正忠,大概类似明初沈万三那样的人物吧。”

“不敢不敢,我的财力跟沈万三差远了,微末之民唐正忠见过大明皇帝陛下。”

唐正忠心想对方是个皇帝,没台阶可下不来。

又是几百年前的前人。

辈分摆在哪里。

自己吃亏点。

就当是给老祖宗见礼吧!

不等唐正忠跪下,朱由检一把将他给扶住,连连拒绝:“万万不可,尊驾是天选拯救大明之无双国士,该是朱由检向你拜谢才对。”

唐正忠作为一个人精,如何能让身为皇帝的朱由检给自己行礼。

赶紧反过来。

牢牢将朱由检扶住。

“这位是林溪市长林斌,大概等于担任知府的张居正。”凌霄又给朱由检介绍林斌。

“见过林太岳。”朱由检不知道林斌的字是什么,既然上神说他是张居正,干脆称对方林太岳。

“不敢与张太岳相比。”林斌谦虚地摆手。

“这位,是国安队长吴官升,大概是加强版的陆炳。”凌霄最后介绍了吴官升。

朱由检一听。

马上明白过来了。

上神给自己引介的三人,都是大明目前最为急需的人才。

前者有钱。

中者理政治国。

后者可以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

“你们聊吧~”凌霄其实想留下来看热闹,不过他觉得自己留下,朱由检唐正忠他们反而不好发挥,于是打开时空门,返回温馨之家休息。

他一走。

朱由检和唐正忠再开口,皆发现不对劲。

因为他们发现双方说的话听不懂了,明明还是刚才的话,现在却听不懂什么意思了。

朱由检说的大明官话。

类似吴语。

又有点像福建话和客家话。

语音语调跟现代普通话大不相同。

唐正忠听得很费劲,一句话有十之八九理解不了。

另一边的朱由检同样听不懂唐正忠的普通话,不过他平时每天跟带有全国各地口音的官员说官话,听力锻炼出来了,唐正忠要说得慢,连猜带估,反倒能理解五六成意思。

“小熊,你马上回基地,十万火急。”吴官升想找古语翻译才记起熊初墨已经外出了。

“是。”熊初墨正在街上给郑耀先和韩冰两老取刻名戒指。

上次在两老上街时提议订制一对。

两老看见科技感十足。

太潮太酷炫。

没答应。

熊初墨偷偷的掏钱给他们订制,准备下次等两老过来给他们一个惊喜。

没想到就离开了这么一会儿,她这个几乎没有发挥过正职作用的古语翻译竟然要派上用场了。

“陛下莫急,我还有办法。”唐正忠掏出手机。

打开语音翻译。

将自己想说的翻成文字给朱由检看。

一开始,他还担心朱由检看不懂简体字,动手多翻了一遍繁体。

谁不料朱由检看简体字要比听唐正忠说话轻松太多了。

古代并非没有简体字,只是正规场合写繁体而已。

少量不认识的联系上下文一看就知道。

翻译一出来他已经明白意思了。

直接摆手。

示意让唐正忠不用全部都翻成繁体那么麻烦,双方抓紧时间多多交流,尤其是林斌这位被上神称为后世张居正的‘林太岳’,朱由检更是无比渴望能得到他的指点。

林斌则在思考该从哪一个方面开始入手。

首先得取得朱由检的信任。

而取得信任的前提。

是马上有办法可以解决对方最紧急的窘境。

想到这。

林斌心中大概有了方案。

率先交流的唐正忠手里拿着一台手机,而朱由检拿着另一台手机,两个人一边说话,一边迫不及待地将头凑过去,互相看对方手机里的翻译。

朱由检表示大明目前最大的困境是没钱没粮到处动乱无力平复导致国家满目疮痍。

“陛下勿忧,其实你很富。”唐正忠最擅长解决这个问题。

“啊?”

朱由检第一次听人说自己很富。

唐正忠给他解释:“大明境内其实有着无法估量的丰富矿产。包括黄金,只是您没发现,或者知道了也没办法通过采矿获益,全被地方垄断了。经济作物先不说,技术生产亦暂且不说,只说文化层面的财富。比如永乐大典,这本巨著在我们现代是无价之宝,极具研究价值,陛下您要愿意拿它抵押,恐怕借贷等值百吨黄金的钱粮物资都不在话下。”

朱由检闻言瞪大双眼。

满脸难以置信。

(⊙v⊙)?

老祖宗给我留下了一笔如此巨大的财富?

“陛下,大明其实并不穷,甚至很富。

通过海贸。

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白银都流向大明,大明是贸易顺差,可以说在吸全世界的血。

只是这个钱没到陛下您的手中。

无法将这些巨大的财富。

转化成国家力量。

如果能将国家所有财富集中起来,再发挥正常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力,大明的体量足以吊打全世界。即使是一个江南地区,就可以吊打大明之外绝大部分国家。”唐正忠暗示大明穷的只是皇帝,不是士绅集团,人家可是富得流油。

朱由检听完唐正忠的话之后。

忽然有种诡异的感觉。

自己不像个皇帝。

更像是一个守着宝山天天挨饿然后捧着金碗上街乞讨的可怜乞丐。

好半天。

他才缓过来。

压抑着内心的狂喜,向唐正忠表达诚意:“其实永乐大典有两部,分南北两地存放,愿赠一部予后世研究。”

唐正忠双手连晃:“陛下,永乐大典一事放到以后再说,目前不着急。别的东西时间有限我们先放放,我在这就给陛下您一句话,大明只要用钱粮能解决的问题,都包在我身上。不过陛下如何有效使用这些钱粮,而不是出京便漂没三成,这个问题我无法解决。”

朱由检明白这个问题得是面前这位成熟稳重的‘林太岳’才能解决。

于是上前向林斌深深一礼。

为了大明。

别说对方是张居正那么有学识有能力的卓绝能臣,哪怕是个能说出治国良方的街头乞丐,他也愿意低头求教。

林斌拱手还礼。

咳嗽一下。

清清嗓门准备开口用此前的设想来说服朱由检。

熊初墨飞一般从外面冲进来。

后面。

还追着一个扛着摄像机的杜子腾。

唐正忠赶紧给熊初墨小姐姐做介绍:“陛下,这位熊初墨女士实为女中豪杰,人文初祖黄帝有熊氏之后,精通上古之言,兼修百艺,为心灵通慧之人。”

熊初墨听后都不认识自己了。

这是我?

你们确定?

我这么牛我自己怎么不知道呢?

当然她内心惊讶归惊讶,本职工作却完成得很出色,迅速将普通话翻成大明朝的官话。

朱由检对这个眼神清澈的小姑娘肃然起敬。

看她小小的年纪。

没想到。

竟然如此优秀。

有了翻译,林斌开始了他的大忽悠,他向朱由检拱了拱手。

“皇帝陛下。

我想先向你说明一下什么叫做农业国和农耕文明。

华夏大地自古是农耕文明。

历朝历代。

无不如此。

我们自古以来注定是要看天吃饭的。

所以自上古开始,我们老祖宗比谁都更注重天文历法,以确保农耕与四时结合,再因地制宜的发展出生产工具和种植技术。这是我们整个文明的根本,是保证我们文明生存延续的最大源力。当一个朝代,一个国家,开始丢失这些根基,那么它必然会走向灭亡或者改朝换代。

那么几百年的王朝为何会丢失农耕文明最基本的生产力和生产技术呢?

首要因素是气候。

数千年来。

凡是平均气温上升,农耕收入必定增长,国力也必定增长。

那么放眼过去无不是王朝的强盛时期。

比如西汉。

唐初。

凡是平均气温下降都是王朝末年。

比如汉末三国。

北宋末年。

和你们大明的现在。

你们所处的天象变化用我们的话叫做小冰河时期。

更严重的是,你们大明目前处于几千年来平均气温的最低点,同时也再没有哪个朝代,有比你们大明现在爆发更加频繁更加强烈的天灾了。

气温下降。

不光地里种不出粮食。

同时还会发生干旱、蝗灾、洪涝、瘟疫、地震、飓风等等天灾。

这一切都是气温影响大地的天象变化。

遇到这种情况。

别说你。

即使换成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来坐陛下你的位置也会很头疼。

天象变化不是你皇帝一个人努力就可以改变结果的。

你只能尽量稳住。

农业国在没有提高生产力进化成工业国之前。

必须看天吃饭。

要不。

利用海贸的逆差来吸血周边国家。

用周边各国丰富的地理资源和它们的劳动果实来填饱大明子民的肚子。”